《八佰》裡面最可惡的,是在河對岸那邊假裝愛國的人

2020-09-05 念奴嬌

如果各位平時喜歡關注娛樂資訊的話,一定要關注小編哦;

好了,我們進入正題

看《八佰》已經是八月二十一日的事情了,但沒想到《八佰》火是在七夕之後,靠著觀眾的口口相傳,靠著七夕節的浪漫熱度,才讓《八佰》在復工之後扛起了影院的大旗。關於《八佰》,人們討論的話題有很多很多

觀眾想要表達的情緒也有很多。

每一位觀眾能夠在看完電影《八佰》之後,迸發如此的愛國情緒,《八佰》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

但怕就怕在,還有一群假裝愛國的人

別誤會,這裡說的不是觀眾,亦不是讀者,請別對號入座。

「真正」想談一談的是,在電影《八佰》裡面,那群隔岸觀火的人。

我記得很深刻的一幕就是,在四行倉庫裡面的戰士需要一個電話聯絡線的時候,是片中飾演青幫大佬杜月笙那樣的人物,組織了自己的手下,然後一個一個的衝上橋,為戰士們送去電話線,最後是賭場的一個保鏢——刀子悍然赴死將電話線扔了過去。這也造成了「刀子」這個人物在這幾天,一直有熱議話題

那麼彼時彼刻,河對岸其他的人在幹什麼呢?

我記得劇中姚晨飾演的何香凝有一句讓人很深刻的臺詞: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是的,是一記漂亮的發聲,但說到底,權貴們沒有人衝上去和四行倉庫的人站在一起,願意為革命犧牲的,是兩個從河對岸偷偷遊過來的小孩兒,一群青幫弟子,還有那個四處奔走請求別人捐款的小女生。

當然,還有那個記者。這些,都算是社會的底層。

而其餘大部分人所做的,不過是在看到四行倉庫的人犧牲之後,站在河對岸默默念叨一句:你們是英雄。但悼念歸悼念,你要讓我衝到河對岸去和戰士們站在一起,那是絕對不可能的!最多,最多在戰士們跑過來的時候,我隔著鐵柵欄對他們伸出溫暖的雙手而已。

這一幕有些溫情,但也透露著寒冷。

怕真是有些「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的意味。

畢竟敢拿起槍,悍然赴死的,終究是被愛國情懷衝昏了頭的少年。就像黃曉明在劇中說的那句可悲的話一樣:每一場戰爭的背後,都是政治。

但因為這樣的「政治」,就必須得有人犧牲。那些犧牲的人,被後人稱為了英雄。但英雄,畢竟是死了。這是一種悲涼。


捨生取義,兒所願也。喊著口號是挺悲壯,也讓人熱血,但扛著手榴彈從四行倉庫跳下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突然想起了朋友圈裡面那句很有名,流傳很廣的一句話「每天都有人想拯救世界,卻沒人幫媽媽洗碗」。

對此,各位怎麼看呢?歡迎留言和小編討論哦、。

相關焦點

  • 河的這邊歌舞昇平,河的對岸是槍林彈雨,《八佰》最悲壯的設定
    我想作為21世紀的我們,看過的戰爭類影視劇太多太多,對於「悲壯」這一種情緒的調動也有了很高的抵抗力,但是在《八佰》這部電影裡,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淞滬會戰之後的撤退抵抗戰爭,不同於大規模的戰場,這一場撤退抵抗的戰鬥發生在上海蘇州河北的四行倉庫,留守部隊僅有四百多人,對外宣稱八百人,這也是影片名字的由來。
  • 一首《蘇州河》,是《八佰》唯一的溫暖
    這首歌為男女對唱的形式,旋律改編自愛爾蘭民謠《倫敦德裡小調》,由著名音樂製作人於飛監製,安德烈·波切利的御用製作人Bob Ezrin與《大魚》的詞作者尹約共同操刀填詞。河對岸的那邊是和平安全的天堂,河的這邊,是戰火連天的人間地獄。沒有援軍支援,也不得離開倉庫,他們就是被困的孤軍。在那一天,敵軍頭頂鋼板偷渡到倉庫下方,動用炸藥想要炸掉倉庫根基,讓大樓倒塌。子彈打不穿鋼板,無法阻止敵軍行動,倉庫中的士兵要麼離開大樓,要麼等待樓塌被掩埋。幾百人的性命,毫無生還之法,只能守在已經破舊沒有玻璃的窗戶邊,等待著共死之刻。
  • 《八佰》一河之隔,地獄天堂
    看過不少優秀電影,每一部都會讓人感動和為之動容,可一旦離開現場那個氛圍,回到現實生活中,觀影時的巨大觸動也會隨之變淡,再後來只知道那是部不錯的電影。所以這次,我想用文字記錄下管虎導演的新作《八佰》的觀影感受,讓影片帶來的震撼、思考和感動一直有跡可循。
  • 佰,兵者,百人之長為佰。會意從人,八佰即八百壯士。
    雖然是一群英雄的壯舉,但《八佰》真正的敘述角度,是人,而不是英雄。放置在一部戰爭電影裡,這是一個危險動作。死亡和逃竄是戰場的常態,尤其是這場800人對抗30萬人的絕對懸殊的比對下。英雄是偶然,尤其是在偌大的上海已經淪陷,只剩下0.3公頃的四行倉庫依然堅守的情況下。逃兵,是創作者切入那段歷史的角度,和觀看者期待的角度之間,聳立著創作者的不馴服。這是《八佰》最令人尊敬的部分,也是最讓人傷感的部分。
  • 我朋友圈裡的人,這樣去評價《八佰》
    一定要關注小編哦;好了,我們進入正題據說昨天是《八佰是的,《八佰》這部電影的確是一部十分激動人心的電影從最開始端午的叔叔被殺,然後到端午和老算盤在下水道裡面淹死自己的夥伴,還有那緩緩升起的國民黨的軍旗;一邊天堂一邊地獄的強烈對比,臺上在唱戲,臺下在死人的落差,還有歐豪看著河對岸舞女對美好生活產生的無限嚮往;除此之外,黃曉明作為特派員的那一段戲也堪稱精彩!
  • 風格犀利的管虎選擇跟隨主流,愛國情懷的《八佰》真能留下什麼?
    留守的共有400多人,但對外宣稱八百壯士。這場小規模戰役持續了4天4夜,國軍擊退多次日軍的進攻偷襲。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八佰》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主角,所有的人物都在為愛國主題服務。管虎拋棄原有犀利的風格,轉而跟隨主流,也開始兜售愛國情懷。截至9月7日,《八佰》票房已破24億。華誼盆滿缽滿,何樂而不為。
  • 電影《八佰》,那匹白馬才是第一主角
    《八佰》是唯一一部把後面的演職員表都看完的電影,觀影結束久久不能平靜,心中的愛國熱情徹底被燃起,心中不知道把小日本罵了多少遍了。如果說《戰狼2》彰顯了中國富強的現狀,《八佰》就是把我們帶回了那個戰火紛飛,民族受辱,中華民族最灰暗的那個時代。
  • 談《八佰》戰火之下的藝術「界線」
    《八佰》全程採用行業內最頂尖的ALEXA IMAX 65毫米數字攝影機拍攝,屬華語電影界首例。此外,《八佰》拍攝使用三千盞燈,以及世界最先進的燈光布控和調節系統,成為民族電影工業最先進水準的代表。集合頂級拍攝技術和手法的《八佰》聚焦的是歷史上八百壯士四行倉庫保衛戰。
  • 《八佰》啟示
    對於蘇州河,我再熟悉不過。蘇州河穿過上海,匯入黃浦江;黃浦江的盡頭,是大海。我的母校,一半在蘇州河的這邊,一半在蘇州河的那邊。四年的時間,我每天都要通過校園橋,在兩岸之間穿梭。一邊是宿舍,一邊是教室。那時候,蘇州河的水是黑的,味道是臭的,河面上來往的船隻晝夜不停。在《八佰》中,蘇州河的一邊是天堂(租界),一邊是戰場,或者說地獄。
  • 看完《八佰》,那英「來了」
    他們緊鄰蘇州河,一河之隔的對岸是英法租界,敵軍無法進入,我方守軍也不得入內。河對岸的那邊是和平安全的天堂,河的這邊,是戰火連天的人間地獄。沒有援軍支援,也不得離開倉庫,他們就是被困的孤軍。物資短缺,寢食難安,還要時刻提防敵軍偷襲。四天四夜,一共八百人,死傷半數。敵軍放出消息,三小時攻破四行倉庫。
  • 看完《八佰》,那英「來了」
    他們緊鄰蘇州河,一河之隔的對岸是英法租界,敵軍無法進入,我方守軍也不得入內。河對岸的那邊是和平安全的天堂,河的這邊,是戰火連天的人間地獄。沒有援軍支援,也不得離開倉庫,他們就是被困的孤軍。他們記住了這些人的名字,記者也記錄下了這一幕幕場景。敵軍未能做到三小時攻破大樓,河對岸「不知亡國恨」的「商女」也沒有再唱「後庭花」,所有人都在關注著這場戰役,所有人都在為這些戰士動容。
  • 《八佰》:這是一部沒有主角的電影,但片中的每個中國人都是主角
    「這是電影《八佰》中謝晉元少將的一段旁白。為掩護十萬大軍 西撤,時任國軍523團團長的謝晉元臨危受命,率領殘部400餘人堅守上海四行倉庫,與敵軍進行著四天四夜的殊死搏鬥。 為壯聲勢,這支臨時組建的400餘人的部隊對外宣稱八佰壯士。
  • 八佰:僅隔一條河的天堂與非人間,使人心痛,惋惜,欣慰
    8月21日《八佰》終於上映了,他經歷了兩次撤檔,兩次點映,不知道有沒有朋友和小胖一樣從2019年第一次定檔就在等他。其實小胖第一次知道他是因為一個小的訪談視頻,視頻裡說在河的這邊就可以清晰地看見河對岸的殘酷,可以清晰地看見河對岸發生的事。
  • 蘇州河畔「最後的戰役」:四行倉庫保衛戰,《八佰》壯士慨以慷!
    團長謝晉元領著那420人(一說355人,但對外宣稱「800人」,史稱「八百壯士」),站在蘇州河畔、四行倉庫,像極了長坂坡那視死如歸的張翼德。河的那邊有多繁華,這邊就有多慘烈。明晃晃的對比,讓人鼻子一酸。
  • 《八佰》很催淚,裡面的幾個女性角色都很美
    作為被寄予厚望,擔負著拯救影市的八月第一強片,《八佰》口碑和票房皆不俗,根據貓眼的數據,《八佰》僅點映票房就破1.8億,打破《西遊記女兒國》1.79億的記錄,創造中國電影市場點映票房最高紀錄。四行倉庫是人間地獄,隔著蘇州河,則是「人間天堂」的租界,燈火通明,有歌有舞,熱鬧異常,「八百戰士」的禦敵畫面被河對岸的人一一目睹,其後同胞守望相助,以無畏的姿態,用自己的方式共同堅守。戰士奔向同胞的那一刻,新姐哭得喘不過氣來。
  • 《八佰》背後的中華民族
    電影《八佰》的火爆上映,屢屢衝上熱搜榜單,一場大風暴也隨之席捲而來。我們應該怎樣去看待《八佰》背後的故事呢?其實,如果你暫且拋開電影背後的歷史,用一個更加獨特的角度去解讀八佰的話,你會發現《八佰》的本質是一部史詩,中華民族找回自我的史詩。在這部史詩當中,我們的民族在不斷地成長,我們的英雄從被人遺忘、被人唾棄到重返歷史舞臺。
  • 《八佰》:本是史詩級戰爭大片,但這個尾爛的實在讓人猝不及防
    》本身這部電影,不涉及其他人或者事,有劇透,請酌情觀看《八佰》的故事我們都知道是根據國民軍守衛四行倉庫進行改編,所以大部分尊重了歷史原型,只是把其中少許的細節進行了藝術化處理,讓他看起來更有矛盾和衝突點,通過八佰中個別人物的心理狀態和行為變化表達整部電影的思想內核,八佰的豆瓣評分目前本是8.3分,但很顯然這個分數不能完美的維持下去,他的缺點和他的優點同樣明顯,我們看完之後給我最強的感覺
  • 八佰:僅隔一條河的天堂與非人間,使人心痛,惋惜,欣慰
    其實小胖第一次知道他是因為一個小的訪談視頻,視頻裡說在河的這邊就可以清晰地看見河對岸的殘酷,可以清晰地看見河對岸發生的事。一條河分開了天堂和地獄,河的一邊是英租界,在這裡還可以正常的享受生活,在河的對岸是這次的主戰場——四行倉庫,成片成片的廢墟,屍體遍地。這條河就是蘇州河。
  • 《八佰》很催淚,裡面的幾個女性角色都很美!
    新姐也看哭了,《八佰》很悲壯,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八百壯士留守四行倉庫,頑強抗戰日軍四天四夜,堅守上海最後防線的故事。電影以蘇州河為分界線,以此區分出人間地獄和夢幻天堂兩塊地方,戲劇張力很強。
  • 盤點近期火熱電影《八佰》中,最讓人觸動的幾大瞬間
    這部最新上映的改編自真實歷史事件的國產戰爭片—《八佰》最近引起了熱議。影片反映的真實事件為:1937年7月,日本發動了侵華戰爭,並且揚言說要在三個月內滅亡中國。四行倉庫這個地方非常特殊,因為它的背後,隔著一條蘇州河,河的對岸就是租界,是英國人的地盤。日本人暫時貿然不敢動租界,所以只能謹慎又迫切的攻打著河的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