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爆款、項目精簡,老牌電視劇公司中報裡的喜與憂

2021-01-08 鈦媒體APP

在影視行業的多事之秋,華策影視和慈文傳媒兩家老牌電視劇上市公司一前一後發布了2018年的中報。

兩家公司上半年的業績都還算不錯,華策上半年扣非淨利潤2.63億元,慈文扣非淨利潤是1.89億,同比都是增長的。

但和財報不同,可以直接看到的是,華策、慈文今年的大劇《天盛長歌》和《沙海》都沒能成為爆款。好在這兩部作品的口碑相對較好,《天盛長歌》的豆瓣評分更是達到了7.6分,後續在播放量上可能會有新的突破。

在上半年的播出劇和作品儲備方面,慈文與華策有著不小差別。上半年,華策共播出7部全網劇,開機6部,拿到發行許可證的作品有5部,下半年計劃開機的作品高達12部。

而慈文上半年卻出現了斷檔,開年至今只有《沙海》和《這些年,我們正年輕》正在播出,且均為下半年上映的劇目。2016年底和2017年1月便已分別殺青的《回到明朝當王爺之楊凌傳》以及《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首輪發行費用均已到慈文手中,卻遲遲未能順利播出。

在電影、藝人經紀、綜藝、遊戲等副業的發展上,華策與慈文也同樣表現各異。拿藝人經紀來說,華策在去年藝人經紀營收大漲兩倍多的情況下,上半年乘勝直追又籤下4名藝人,藝人經紀收入1.27億元,再次同比增長近兩倍。而慈文的藝人經紀則是虧損了100多萬,過去兩年一路下滑。

在唐德影視、新文化、華錄百納等尚未公布中報之際,從華策以及慈文這兩家行業領頭企業的中報,或許可以詳細窺見如今電視劇行業的部分境況。

《天盛長歌》帶來近10億收入,慈文上半年斷檔

從財務基本面來看,產能規模始終行業第一的華策相對更亮眼一些。

華策上半年實現營收21.8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4.8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為2.63億元,同期增長16.81%;毛利率31.76%,較去年下半年提升4.42%,持續回升。

其中,全網劇銷售收入18.62億,同比增加29.6%,佔總營收85%,與去年同期82%的比重相比,有所提升。

其中,貢獻收入的主要劇目有《天盛長歌》《為了你我願意熱愛整個世界》《盛唐幻夜》《創業時代》以及《最親愛的你》。

作為華策的重點項目,《天盛長歌》自然為其貢獻了最大營收。中報顯示,該劇製作出品方辛迪加影視上半年收入9.8億,顯然主要是該公司現階段唯一作品《天盛長歌》所帶來的貢獻。

《談判官》和《老男孩》則位列上半年衛視黃金檔收視率前10名,網播量分別達到了128億和47億。如今隨著《延禧攻略》的結束,《天盛長歌》作為愛奇藝的接檔劇,後續播放量或有新的突破。

上半年市值明顯下滑的慈文,在營收方面則實現了大幅增長。數據顯示,慈文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58億元,同比增長127.3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1.89億元,同比增長192.17%。

其中,影視劇收入大漲,佔營業收入比例增至77.72%,達到5.89億元,同比去年飆升431.48%。大漲原因則是《回到明朝當王爺之楊凌傳》《極速青春》《爵跡之臨界天下》(下稱《爵跡》)確認首輪發行收入,《楚喬傳》實現二輪播出。

從子公司的相關收入來看,上海慈文影視傳播有限公司收入2.57億元,主要為《爵跡》帶來的首輪發行費用。財報顯示,報告期內愛奇藝給了慈文2.42億版權費用購買該劇,另外還有2000多萬的尾款尚待支付。

而結合慈文一季度財報也可以看出,《回到明朝當王爺之楊凌傳》給慈文帶來的營收應該也在2億上下。今年慈文一季度營收達到2.86億元,主要原因便是《楊凌傳》確認首輪網絡發行收入,慈文子公司東陽紫風作為該劇的製作出品方,上半年收入為1.87億元。

雖然相關作品確認收入使慈文的中報漂亮不少,但上半年斷檔的慈文,如今僅有兩部作品在播,《涼生》《楊凌傳》等待播劇又遲遲難以面世,重磅作品《紫川》《脫骨香》《大秦帝國》等項目尚未開機,其股價短期內或將繼續承壓。

副業磕磕絆絆,藝人經紀有人歡喜有人憂

在電視劇項目之外,華策與慈文皆有相關業務在發展。華策自2015年全面開展SIP戰略以來,已經在電影、綜藝、藝人經紀領域有了自己的布局,而慈文則有藝人經紀、遊戲及網際網路服務業等業務。

從中報來看,這些副業同樣喜憂參半。

今年上半年,華策的藝人經紀業務的營收再次超越了電影業務。新籤約藝人4名,實現收入1.27億元,同比增長179.25%,已經接近華策去年全年藝人經紀營收(1.38億)。胡一天、吳倩、蔡文靜等藝人影響力的持續走高,帶動了華策經紀業務的進一步增長。

此外,其廣告營收也從525萬增長到4104.63萬,同比增長114.68%。

但電影和綜藝業務卻出現滑坡。其中影院票房收入4083萬元,同比增長3.86%;電影銷售收入6187.44萬元,同比降低16.39%;綜藝方面投資製作、承制上星綜藝項目2個,實現收入2147.2萬元,同比降低81%。

上半年,華策參與了《祖宗十九代》《勇敢者遊戲》《南極之戀》以及《馬麗與魔女之花》共計4部影片,總票房9.16億元,其中只有《祖宗十九代》為參投+主控宣發,其他三部作品皆為聯合推廣或聯合發行。

與去年聯合出品《繡春刀2》、聯合發行《妖貓傳》《悟空傳》《功夫瑜伽》的業績相比,上半年華策參與的電影項目明顯遜色不少。

不過數娛夢工廠(公眾號D-entertainment)觀察發現,雖然上半年電影業務營收下降,但如果算上其今年下半年計劃上映的9部影片,可以看出華策正在努力增加對影片的控制權和話語權。

今年華策主投主控的項目有4個,實現了從無到有,要知道此前其電影作品多為推廣宣發角色,最多參投。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華策還接棒新華創拿到了柯南新一部動畫電影。最新一部《名偵探柯南:零之執行人》4月13號日本上映以來,連續7周穩居票房冠軍,16周票房累計86.7億日元(逾5億人民幣),成為柯南系列第一部票房破70億日元的作品,其在中國的表現值得想像。

慈文的相關副業則有些遜色。不管是遊戲及網際網路服務還是藝人經紀,收入均出現縮水。其中前者收入1.68億元,同比下滑20.91%,毛利率也有所降低;藝人經紀更加低迷,收入僅84.14萬元,同比下滑高達91.50%,虧損168.94萬元。公開資料顯示,慈文的20餘名籤約藝人中,包括王麗坤和張丹峰。

電視劇項目大幅減少,《涼生》將播

根據半年報,接下來華策有3部作品在後期製作中,5部作品正在拍攝。而慈文則有3部作品待播,5部在後期製作,3部正在拍攝的作品中包含了兩部網絡電影。

與去年上半年相比,兩家的項目儲備明顯減少。去年華策半年報顯示,上半年首播的全網劇達9部、拍攝中的作品達到11部、下半年籌備的項目超過12個。而慈文則播出5部,籌備劇目7部。

今年上半年,華策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為-1.94億,較上年同期的-6.06億明顯好轉,原因便是影視劇採購較上年同期減少。而慈文的經營現金流為-780.36萬元,上年同期為-1.12億,同樣有所收縮。

儘管項目減少,但兩家公司的預收款皆有所增長,也間接證明了如今劇集價格不斷上漲的趨勢。

財報顯示,華策的預收款達到13.93億,同比增長133.31%,其中影視劇預收款9.59億。另外在24.6億元的存貨中,《橙紅年代》《完美關係》《宸汐緣》《蜜汁燉魷魚》《平凡的榮耀》成為前5名在拍作品,存貨帳面餘額為8.34億,完成拍攝的影視劇存貨則有3.92億。

慈文的預收款5.79億,與去年同期的4.32億相比同樣有所增長。另外有存貨存貨 10.05億,佔總資產20.38%。

一個關於慈文的利好消息是,2017年1月便已殺青的《涼生》接近定檔,預計很快將會宣布。在8月1日慈文舉辦的投資者關係電話交流會上,創始人馬中駿明確表示,「該劇已經定檔,今年會播出,回款也沒有問題。待正式播出後,可逐漸實現回款。」

而《楊凌傳》雖然已經確認了首輪發行,但播出時間看起來依然遙遙無期。

對於慈文下半年的項目,馬中駿提到了《殘缺的世界》《紫川》《脫骨香》以及《彈痕》,這幾部劇計劃將在9月-12月之間相繼開機。

頭部電視劇公司項目儲備減少,除了成本、周期等因素,或許也與過去兩三個月來的影視行業稅務大震蕩有關。此前曾有電影公司高管披露,在新稅制下,由於成本大增,製作公司目前已經叫停了至少70部影視作品,包括30套電視劇以及40餘部電影,對影視圈影響極大。

這樣的影響是否會持續,尚不得而知。

【鈦媒體作者;數娛夢工廠;撰寫|易可;編輯|友子】

相關焦點

  • 中國劇集公司內容儲備報告⑦:「老牌」公司題材轉型迫在眉睫
    一些老牌電視劇公司的「年齡」已經超過20年,比如:榮信達成立於1995年,銀潤傳媒成立於1997年,唐人電影成立於1998年。都是在2020年之前成立。 而另外一些較「老牌」的電視劇公司,多半也都是在2005年之後成立,比如:海潤影視成立於2001年,稻草熊影視成立於2003年,上海新文化傳媒成立於2004年,唐德影視成立於2005年,華視娛樂成立於2005年。 還有一些劇集公司之所以「老牌」,是因為其股權變更之前,成立時間較早。
  • 老牌電視劇公司「轉網」的策略與收效梳理
    2014年,《靈魂擺渡》《暗黑者》《匆匆那年》等一批優質網劇的出現鑄就了「網絡自製劇元年」,自此,越來越多的資金、人才、技術和廣告商,從傳統電視劇行業湧向了網劇領域。這期間,老牌影視公司中雖出現了歡瑞世紀、唐人影視、慈文傳媒等「試水者」,但絕大部分依舊把注意力集中在電視劇市場,想著如何做出下一個《甄嬛傳》《武媚娘傳奇》。
  • 2020年「老牌」電視劇公司目前面臨最大的挑戰是轉型?
    作者 / 逍遙子 「老牌」劇集公司的「老」是一個時間概念,通常指成立時間較早,成立的時間較長。 一些老牌電視劇公司的「年齡」已經超過20年,比如:榮信達成立於1995年,銀潤傳媒成立於1997年,唐人電影成立於1998年。都是在2020年之前成立。
  • 大盤點:上萬家電視劇公司,最賺錢的是哪些?
    藝恩數據顯示,就監測的47家上市公司(A股和新三板)而言,2016年中報電視劇交易額營收超60億元,同比增幅24%,毛利率40%,均高於同期電影票房市場。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影視行業併購數量較去年同期減少幅度較大,資本熱潮有所減退,數十家影視娛樂上市公司有喜有憂。就上市公司電視劇業務而言,出現新的模式和特點。A股樣本電視劇公司營收增24%毛利率40%藝恩監測了20家涉及電視劇業務的A股上市公司,其中9家公司2016年中報未披露電視劇業務(產品)營收數據。
  • 這家老牌營銷公司 ,「手工打磨」了哪些「爆款」?
    所謂的「爆款營銷」又是怎樣通過「手工打磨」製造出來的?北京鴻星世臻文化有限公司(下稱「鴻星世臻」)創始人兼總裁任興裕對於娛樂營銷有自己的解讀。鴻星世臻是一家2010年成立的老牌營銷機構,操作過《人民的名義》《楚喬傳》《這就是街舞》《信中國》等電視劇、綜藝節目的營銷推廣。
  • 中報盤點影視 線上線下兩重天 「內容」至暗時刻已過去
    財聯社(記者 劉琰 汪佳蕊)訊,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最大的行業莫過於影視公司。從影視公司披露的中報來看,大部分公司的業績都出現明顯下滑。相比之下,院線公司受到的衝擊最大,營收同比降幅普遍超過80%。而電視劇公司則受益於線上平臺播出,疫情影響相對有限,其中華策影視表現亮眼;視頻網站方面,芒果超媒作為平臺類公司,在多檔熱門綜藝加持下,上半年盈利直追去年整年。
  • 中報盤點?影視 線上線下兩重天 「內容」至暗時刻已過去
    而電視劇公司則受益於線上平臺播出,疫情影響相對有限,其中華策影視(300133,股吧)表現亮眼;視頻網站方面,芒果超媒(300413,股吧)作為平臺類公司,在多檔熱門綜藝加持下,上半年盈利直追去年整年。
  • 遠嫁的喜與憂,看看作者筆下怎麼說,珍姐演唱《遠嫁女之憂喜》,作詞:王家球!
    長大後,逐漸明白,舞臺裡是有故事的,人間的喜悲哀樂,盡在那些唱唱念念之中。讓你笑得前俯後仰,開懷大笑,也能讓你一瞬間淚流滿臉,激發了你愛恨分明,也能讓你充滿英雄鬥志。文生英俊多悲慘,正旦漂亮多憐愛,雜仔雜婆總來牽線,這些都是戲劇最常出現的劇情。雖是如此,但每一本戲都能讓人流連忘返。特別是雜仔,唱念口白,天文歷史人情百態樣樣能,說得你笑也說得你哭,讓你刻骨銘心。
  • 人生:無人不是憂喜參半、悲歡交集的
    人生有誰不是憂喜參半,悲歡交集的。
  • 一位高血壓患者的憂與喜
    一位高血壓患者的憂與喜 2021-01-09 21: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布布晉級12強喜憂參半,王嘉爾說出了「喜」,黃瀟說出了「憂」
    《這就是街舞3》全國12強終於誕生了,雖然比賽的賽制讓人感覺有些不太公平,在晉級的選手中有一些選手的實力還不如被淘汰的選手,但是依然還是恭喜晉級了全國12強的每一位選手,對於晉級了全國12強的選手來說,能夠晉級應該是一件喜事,但是對於布布來說,晉級全國12強卻是喜憂參半,王嘉爾說出了「喜」,黃瀟說出了「憂」。
  • 《滿江紅·憂喜相尋》蘇軾
    滿江紅·憂喜相尋宋代 • 蘇軾董毅夫名鉞,自梓漕得罪
  • 王雁林:《樂隊的夏天》喜憂參半,喜的是年輕樂隊,憂的是老樂隊
    喜的是什麼?其實我年輕的時候也聽搖滾樂,從最早的崔健,到後來的黑豹、唐朝、指南針樂隊。包括高旗成立的超載樂隊的作品我都有聽。但是年紀慢慢大了,到現在也很多年沒聽了,但現在偶爾去一些音樂節或者是酒吧的時候能聽到。
  • 中報概念成最強風口!
    步入7月,上市公司半年報披露大幕行將拉開,投資者此時也會將「狩獵目標」移向具有高增長、高送轉預期的個股,而選擇「搶發」半年報的上市公司更是其重點關注對象。盤點梳理上市公司2017年半年報預約披露時間也可以看到,選擇預約先發半年報的公司今年上半年大多有著良好業績表現。
  • 十年茶飲市場風雲變幻,老牌蜜菓為何成為市場黑馬
    另一方面,近幾年茶飲市場冒出了數家炙手可熱的茶飲項目:喜茶、一點點、茶百道、蜜雪冰城、COCO……這對想要入行的新茶飲人來說是機遇,但對於在市場中缺乏核心競爭力的小型茶飲店來說,是一場巨大的挑戰,稍有不慎就可能會被淘汰出局。坐以待斃不是長久之計,不想被別的項目碾壓,就需要積極應變、主動搶佔份額。
  • 於正疑翻拍《大長今》、《知否》《慶餘年》等精簡集數|12月電視劇備案
    按照我國現行的影視劇管理體制,電視劇開拍之前一般都需要在廣電總局備案,提交劇名、梗概等簡單信息,過審後才能拍攝;而電視劇上映之前,如果劇名、集數、製作單位等關鍵信息發生了變化,則需再次報備,以讓市場信息更透明。  因此這兩份公示文件相結合,可以從宏觀和微觀雙層面感知電視劇行業的變化。
  • 《掃毒2》背後的寰宇沉浮 老牌香港電影公司何去何從
    這一數字再現港片高光時刻的同時,也讓《掃毒2》 背後的出品公司寰宇娛樂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寰宇娛樂」)再度進入人們的視線之中。近年來,在港片式微的形勢之下,寰宇娛樂這家老牌香港電影公司也備受考驗,甚至早在2016年起,寰宇娛樂就開始出現了大面積業績虧損。在內地電影市場崛起,港片日近黃昏的今天,寰宇娛樂能否借《掃毒2》逆襲?老牌香港電影公司該何去何從?
  • 賞析 喜歌劇的喜與憂
    近年來,喜歌劇在國內的上演頻率大大增加,人們對西方經典歌劇的了解也不再局限於那些常演的正歌劇,羅西尼、多尼採蒂、雷哈爾這些著名喜歌劇作曲家,《塞維亞的理髮師》、《愛之甘醇》、《風流寡婦》這些輕快歡樂的喜歌劇漸漸進入人們的視野,得到觀眾的喜愛。因為時代的差異,舞臺上的這批年輕演員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能放開自己釋放天性,對喜歌劇的駕馭能力大有提高。
  • A股中報收官中石油成「虧損王中王」
    來源:第一財經A股中報收官中石油成「虧損王中王」作者: 黃思瑜[ 今年上半年,貴州茅臺歸母淨利潤為226.02億元,同比上漲13.29%,盈利排名上移至第14名。 ]8月31日,A股2020年中報披露收官。哪些公司虧錢最厲害,最賺錢的公司中又有哪些新面孔,由此都清晰可見。
  • 四大知名影視公司2021電視劇項目儲備:正午陽光、檸萌、新麗、耀客
    作者 / 明月帆A股34家上市影視公司之外,電視劇市場還存在一支不容忽視的爆款主力軍——正午陽光、檸萌、新麗、耀客等知名影視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