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視行業的多事之秋,華策影視和慈文傳媒兩家老牌電視劇上市公司一前一後發布了2018年的中報。
兩家公司上半年的業績都還算不錯,華策上半年扣非淨利潤2.63億元,慈文扣非淨利潤是1.89億,同比都是增長的。
但和財報不同,可以直接看到的是,華策、慈文今年的大劇《天盛長歌》和《沙海》都沒能成為爆款。好在這兩部作品的口碑相對較好,《天盛長歌》的豆瓣評分更是達到了7.6分,後續在播放量上可能會有新的突破。
在上半年的播出劇和作品儲備方面,慈文與華策有著不小差別。上半年,華策共播出7部全網劇,開機6部,拿到發行許可證的作品有5部,下半年計劃開機的作品高達12部。
而慈文上半年卻出現了斷檔,開年至今只有《沙海》和《這些年,我們正年輕》正在播出,且均為下半年上映的劇目。2016年底和2017年1月便已分別殺青的《回到明朝當王爺之楊凌傳》以及《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首輪發行費用均已到慈文手中,卻遲遲未能順利播出。
在電影、藝人經紀、綜藝、遊戲等副業的發展上,華策與慈文也同樣表現各異。拿藝人經紀來說,華策在去年藝人經紀營收大漲兩倍多的情況下,上半年乘勝直追又籤下4名藝人,藝人經紀收入1.27億元,再次同比增長近兩倍。而慈文的藝人經紀則是虧損了100多萬,過去兩年一路下滑。
在唐德影視、新文化、華錄百納等尚未公布中報之際,從華策以及慈文這兩家行業領頭企業的中報,或許可以詳細窺見如今電視劇行業的部分境況。
《天盛長歌》帶來近10億收入,慈文上半年斷檔
從財務基本面來看,產能規模始終行業第一的華策相對更亮眼一些。
華策上半年實現營收21.8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4.8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為2.63億元,同期增長16.81%;毛利率31.76%,較去年下半年提升4.42%,持續回升。
其中,全網劇銷售收入18.62億,同比增加29.6%,佔總營收85%,與去年同期82%的比重相比,有所提升。
其中,貢獻收入的主要劇目有《天盛長歌》《為了你我願意熱愛整個世界》《盛唐幻夜》《創業時代》以及《最親愛的你》。
作為華策的重點項目,《天盛長歌》自然為其貢獻了最大營收。中報顯示,該劇製作出品方辛迪加影視上半年收入9.8億,顯然主要是該公司現階段唯一作品《天盛長歌》所帶來的貢獻。
《談判官》和《老男孩》則位列上半年衛視黃金檔收視率前10名,網播量分別達到了128億和47億。如今隨著《延禧攻略》的結束,《天盛長歌》作為愛奇藝的接檔劇,後續播放量或有新的突破。
上半年市值明顯下滑的慈文,在營收方面則實現了大幅增長。數據顯示,慈文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58億元,同比增長127.3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1.89億元,同比增長192.17%。
其中,影視劇收入大漲,佔營業收入比例增至77.72%,達到5.89億元,同比去年飆升431.48%。大漲原因則是《回到明朝當王爺之楊凌傳》《極速青春》《爵跡之臨界天下》(下稱《爵跡》)確認首輪發行收入,《楚喬傳》實現二輪播出。
從子公司的相關收入來看,上海慈文影視傳播有限公司收入2.57億元,主要為《爵跡》帶來的首輪發行費用。財報顯示,報告期內愛奇藝給了慈文2.42億版權費用購買該劇,另外還有2000多萬的尾款尚待支付。
而結合慈文一季度財報也可以看出,《回到明朝當王爺之楊凌傳》給慈文帶來的營收應該也在2億上下。今年慈文一季度營收達到2.86億元,主要原因便是《楊凌傳》確認首輪網絡發行收入,慈文子公司東陽紫風作為該劇的製作出品方,上半年收入為1.87億元。
雖然相關作品確認收入使慈文的中報漂亮不少,但上半年斷檔的慈文,如今僅有兩部作品在播,《涼生》《楊凌傳》等待播劇又遲遲難以面世,重磅作品《紫川》《脫骨香》《大秦帝國》等項目尚未開機,其股價短期內或將繼續承壓。
副業磕磕絆絆,藝人經紀有人歡喜有人憂
在電視劇項目之外,華策與慈文皆有相關業務在發展。華策自2015年全面開展SIP戰略以來,已經在電影、綜藝、藝人經紀領域有了自己的布局,而慈文則有藝人經紀、遊戲及網際網路服務業等業務。
從中報來看,這些副業同樣喜憂參半。
今年上半年,華策的藝人經紀業務的營收再次超越了電影業務。新籤約藝人4名,實現收入1.27億元,同比增長179.25%,已經接近華策去年全年藝人經紀營收(1.38億)。胡一天、吳倩、蔡文靜等藝人影響力的持續走高,帶動了華策經紀業務的進一步增長。
此外,其廣告營收也從525萬增長到4104.63萬,同比增長114.68%。
但電影和綜藝業務卻出現滑坡。其中影院票房收入4083萬元,同比增長3.86%;電影銷售收入6187.44萬元,同比降低16.39%;綜藝方面投資製作、承制上星綜藝項目2個,實現收入2147.2萬元,同比降低81%。
上半年,華策參與了《祖宗十九代》《勇敢者遊戲》《南極之戀》以及《馬麗與魔女之花》共計4部影片,總票房9.16億元,其中只有《祖宗十九代》為參投+主控宣發,其他三部作品皆為聯合推廣或聯合發行。
與去年聯合出品《繡春刀2》、聯合發行《妖貓傳》《悟空傳》《功夫瑜伽》的業績相比,上半年華策參與的電影項目明顯遜色不少。
不過數娛夢工廠(公眾號D-entertainment)觀察發現,雖然上半年電影業務營收下降,但如果算上其今年下半年計劃上映的9部影片,可以看出華策正在努力增加對影片的控制權和話語權。
今年華策主投主控的項目有4個,實現了從無到有,要知道此前其電影作品多為推廣宣發角色,最多參投。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華策還接棒新華創拿到了柯南新一部動畫電影。最新一部《名偵探柯南:零之執行人》4月13號日本上映以來,連續7周穩居票房冠軍,16周票房累計86.7億日元(逾5億人民幣),成為柯南系列第一部票房破70億日元的作品,其在中國的表現值得想像。
慈文的相關副業則有些遜色。不管是遊戲及網際網路服務還是藝人經紀,收入均出現縮水。其中前者收入1.68億元,同比下滑20.91%,毛利率也有所降低;藝人經紀更加低迷,收入僅84.14萬元,同比下滑高達91.50%,虧損168.94萬元。公開資料顯示,慈文的20餘名籤約藝人中,包括王麗坤和張丹峰。
電視劇項目大幅減少,《涼生》將播
根據半年報,接下來華策有3部作品在後期製作中,5部作品正在拍攝。而慈文則有3部作品待播,5部在後期製作,3部正在拍攝的作品中包含了兩部網絡電影。
與去年上半年相比,兩家的項目儲備明顯減少。去年華策半年報顯示,上半年首播的全網劇達9部、拍攝中的作品達到11部、下半年籌備的項目超過12個。而慈文則播出5部,籌備劇目7部。
今年上半年,華策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為-1.94億,較上年同期的-6.06億明顯好轉,原因便是影視劇採購較上年同期減少。而慈文的經營現金流為-780.36萬元,上年同期為-1.12億,同樣有所收縮。
儘管項目減少,但兩家公司的預收款皆有所增長,也間接證明了如今劇集價格不斷上漲的趨勢。
財報顯示,華策的預收款達到13.93億,同比增長133.31%,其中影視劇預收款9.59億。另外在24.6億元的存貨中,《橙紅年代》《完美關係》《宸汐緣》《蜜汁燉魷魚》《平凡的榮耀》成為前5名在拍作品,存貨帳面餘額為8.34億,完成拍攝的影視劇存貨則有3.92億。
慈文的預收款5.79億,與去年同期的4.32億相比同樣有所增長。另外有存貨存貨 10.05億,佔總資產20.38%。
一個關於慈文的利好消息是,2017年1月便已殺青的《涼生》接近定檔,預計很快將會宣布。在8月1日慈文舉辦的投資者關係電話交流會上,創始人馬中駿明確表示,「該劇已經定檔,今年會播出,回款也沒有問題。待正式播出後,可逐漸實現回款。」
而《楊凌傳》雖然已經確認了首輪發行,但播出時間看起來依然遙遙無期。
對於慈文下半年的項目,馬中駿提到了《殘缺的世界》《紫川》《脫骨香》以及《彈痕》,這幾部劇計劃將在9月-12月之間相繼開機。
頭部電視劇公司項目儲備減少,除了成本、周期等因素,或許也與過去兩三個月來的影視行業稅務大震蕩有關。此前曾有電影公司高管披露,在新稅制下,由於成本大增,製作公司目前已經叫停了至少70部影視作品,包括30套電視劇以及40餘部電影,對影視圈影響極大。
這樣的影響是否會持續,尚不得而知。
【鈦媒體作者;數娛夢工廠;撰寫|易可;編輯|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