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筆下的孔乙己曾說過這麼一句話,「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
沒想到這句話放到現在都不過時。
12月21日,一份長達111人聯名抵制於正、郭敬明的名單,震驚了娛樂圈。
身為導演和編劇,於正的代表作有《美人心計》、《宮鎖心玉》、《延禧攻略》等。
郭敬明的也不少, 《幻城》、《悲傷逆流成河》、《爵跡》、小時代系列都曾大受歡迎。
娛樂圈是論資排輩很是嚴重的地方。
如此,於正和郭敬明做了什麼,竟引起眾怒了呢?
111位圈內人士的聯名抵制
12月21日晚,瓊瑤、高群書、束煥、王小平、趙冬苓等111位影視編劇、導演、製片人、作家聯合發表署名公開信,在冬至深夜向行業和社會發出強烈呼籲:抄襲者不應成為榜樣,公開抵制於正、郭敬明出任演技類綜藝節目導師,批評最近播出的《演員請就位》《我就是演員2》等節目為追逐點擊率、收視率、博取觀眾眼球使用有抄襲劣跡的編劇、導演。
公開信表示,近來,在一些網絡平臺、電視臺的綜藝節目,屢屢出現有抄襲劣跡的編劇、導演(於正、郭敬明)以節目導師、嘉賓的面目出現,在節目內外進行話題炒作,以此追逐點擊率、收視率,博人眼球。
尤其是郭敬明、於正在法院判決後,拒絕執行法院的道歉判決,未對自己的違法行為做出任何檢討,這樣的人在網絡平臺、電視臺被捧為導師,讓他們販賣「成功學」,在社會上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對青少年樹立了非常壞的榜樣。
公開信鄭重呼籲,立即停止對這些「劣跡從業者」的宣傳炒作,對相關節目做出修改調整。公開信還強調:嚴厲打擊和懲處有抄襲剽竊違法行為的編劇、導演,媒體平臺應弘揚時代正氣,多宣傳德藝雙馨的藝術家,主動拒絕這些有劣跡且不加悔改的創作人,不給抄襲剽竊者提供舞臺,將他們從公眾媒體中驅逐出去。
目前,郭敬明、於正尚未就此進行回應。
參與者透露背後原因
做為抵制陣營中的一員,宋方金告訴記者,早在於正和郭敬明以導師身份登上《演員請就位》《我就是演員》等綜藝節目時,圈內的影視從業者們就在私下的聚會或是微信群裡就此事進行了討論,「當時大家一致認為,這將對圈內風氣形成不良影響。」
「這份公開聯合抵制書的準備時間很短,僅僅幾天而已,但圈內人對于于正和郭敬明成為榜樣導師的討論一直在進行。」宋方金稱,這份公開聲明沒有主要發起人,「我們圈內沒有哪一個人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可以動員一百多位圈內人,這是一個集體的過程。」
抄襲後,又被強制執行
於正的抄襲問題出在了2014年的大熱劇《宮鎖連城》身上。
2014年12月,臺灣著名作家瓊瑤訴於正抄襲一案,在法院開庭審理。瓊瑤委託律師訴稱,於正的《宮鎖連城》電視劇和劇本幾乎完整套用了《梅花烙》小說和劇本,嚴重侵犯了她的改編權、攝製權,因此向於正等5被告提出2000萬元的索賠。
瓊瑤在親筆信中表示:「於正所寫的《宮鎖連城》和《梅花烙》的雷同部分,已經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可以說,《梅花烙》的所有故事情節,幾乎都被抄襲完了。如果不是《梅花烙》的20集不夠長,不夠於正抄襲的,估計他還會抄更多。」
但於正的律師卻回應稱,《梅花烙》劇本是沒有發表的,既然沒有發表,於正是如何接觸到的?所謂《梅花烙》「劇本」、「小說」、「電視劇」,既無法證明著作權歸屬也不能證明於正曾有過接觸,因此瓊瑤的指控沒有事實和法律基礎。
最終該案被判定於正及相關影視公司構成侵權,於正需要公開道歉,並停止複製、發行、傳播該劇,並賠償損失共計人民幣500萬元。
然而誰也沒想到,於正並沒有履行判決,最終被法院強制執行,在《法制日報》上刊登判決主要內容。
圖/圖蟲
郭敬明的問題則出在了其成名作《夢裡花落知多少》上。
2003年12月,莊羽稱《夢裡花落知多少》一書剽竊了其《圈裡圈外》。
一年之後,2004年12月,郭敬明一審敗訴,隨即提出上訴,同時表示,自己從未與莊羽進行任何庭外聯繫,也不考慮和解。
2006年5月22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駁回了郭敬明的上訴請求,判決郭敬明與出版方賠償莊羽經濟損失20萬元、精神撫慰金1萬元,同時,春風文藝出版社、北京圖書大廈也被判決停止出版、銷售《夢裡花落知多少》一書。終審判決還要求郭敬明與出版社應在15日內在《中國青年報》上公開道歉。
但郭敬明也拒不道歉。後來,法院不得不實施強制執行。
圖/東方IC
為啥拒不道歉?
對於抄襲事宜,郭敬明的態度是不願多談。
在一次接受採訪時,主持人大膽的問到了這個問題,結果郭敬明尷尬到一直喝水。
沒想到主持人非常不識趣的繼續問,郭敬明實在應付不過去了,只好以一句「下一個」結束問題。
對比之下,於正在鏡頭面前對這個話題倒是大方得多。
於正表示,中國電視劇發展這麼多年了,你敢說哪一個橋段沒被用過。
為了立證自己說得是對的,他甚至還把郭敬明拉出來,當成了「反面教材」。
風水輪流轉。
估計他做夢也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和郭敬明一起,被百位影視大咖聯合抵制。
作品抄襲還能出圈成導師?
雖說郭敬明和於正抄襲一事一度都鬧得沸沸揚揚,但兩人此後在影視圈依舊混得風生水起。
郭敬明的《晴雅集》12月25日即將上映。於正在2018年也憑《延禧攻略》再度翻紅。
尤其近兩年,兩人還先後成了演員競技類綜藝節目的導師。其中,郭敬明上了《演員請就位》,於正則被《我就是演員》請了去。兩人在節目中因言辭犀利,經常登上熱搜。
話說,作品抄襲還能出圈成導師嗎?
怎麼也想不通的百位影視大咖,索性聯名發文來抵制兩人。
說白了,他們痛恨的不是郭敬明和於正,而是抄襲這種行為。
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抄襲在影視界已是屢見不鮮。
據每日經濟新聞今年年初曾統計,自2014年以來,有近15部走紅的影視劇曾引發「抄襲」之爭。《甄嬛傳》《琅琊榜》《花千骨》《錦繡未央》《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楚喬傳》等,都均陷入過原著涉嫌抄襲侵權的風波中。
2016年,由《錦繡未央》改編的同名電視劇正式播出,成了當時的熱門電視劇。
然而,《錦繡未央》這部小說自2012年6月對外發表以來,就被質疑涉嫌抄襲。
有網友統計,該書涉嫌抄襲200餘本小說,在所有294章的內容中只有9章未抄襲。
對此,11名作家於2017年選擇將《錦繡未央》原著作者周靜告至法院,稱其未經同意便在《錦繡未央》中大量抄襲自己的文字。
最終法院認定被告周靜侵權成立,並判決其在生效之日起10日之內賠償原告沈文文經濟損失12萬及維權開支1.65萬,共計13.65萬元。
看來一個好的編劇,除了要幫助影視劇拿到高的票房或收視率外,還得承受得其抄襲的質疑......
本文部分內容來自:紅星新聞、每日經濟新聞、京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