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歲:越來越糟,還是僥倖變好

2021-02-22 拉勾

21歲 無窮無盡的煩惱和不著邊際的夢想交相掩映

22歲 在陽光的城市舉杯,遙想十六歲的那一年

23歲 一邊渴望得到,一邊懼怕的要命

24歲 在迷茫和恐懼中,生出使命和責任感

25歲 為了父母,為了自己,手握長劍奮力向前

…….

這幾句話印在我買的一本書的封底,當我看到25歲這一句時,想起最近朋友圈裡截然不同的兩種狀態,一邊是焦慮得簡直看不到光明,一邊是努力的看不到黑暗,同樣的年紀。

 

25歲,不再是20出頭,離30而立又有幾年,它就站立在20多歲的中間段,不上不下,忐忑難安。由稚嫩轉型為成熟初期的我們,開始擁有很多標籤:學歷、經驗、相貌、年齡、存款、職級、對象……說起來絕大多數人的25歲工作三年未滿。

 

三年,經歷過一番職場體驗,有過被質疑、有過被讚揚、有過無言以對。有的人脫穎而出獨當一面,而也有很大一部分人覺得自己陷入紛雜的怪圈,在各自的圈子裡打轉。我們做了很多想做的事情,也做了很多很多不想做的事情。當塵埃落地,理想終歸現實,我們還是選擇不動聲色的成長。

 

可為什麼內心深處還是少了應該要有的從容與淡定,為什麼越過越焦慮?喂,請回答我的25歲。

 

@汙汙的優優醬:25歲,和男票剛分手,坐標杭州。一個人在空蕩蕩的出租屋,躺了一天一夜,想了很多很多事情。突然覺得生活不能這樣下去了,用谷歌衛星定位了我家的位置,得到了精準的精度和維度,我把北緯換成南緯,把東經換成西經,經緯線就在地球另一端交匯:南太平洋復活節島西南面的一個小海港安加羅阿。我在那兒抱著吉他,面對溫暖的大海,彈著鄧紫棋的《不能沒有你》,淚流滿面。達那個點後,我走遍世界任何一個角落,內心都不再惶恐不安,因為我知道,無論我在哪兒,都是回家的路。

 

@JureanXuear:25歲,比過去活的更積極,更有希望,決定學習更多的專業知識,認識更多有趣的人,積極的生活下去。雖然現在沒車沒房,但對我來說這些不算大問題,我計劃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培養能力,賺錢,因為車和房子是水到渠成的。希望在蘇州的郊區買一套房,如果給個時間,我想應該是5年後。車,我想要一輛別克。

 

@王成:有一份自己覺得很滿意,家裡人覺得不穩定的工作,收入挺好。公司包三餐,我花了一年慢慢練起來的廚藝預計會有較大退步,希望明年這時候我還會做飯。希望FIFA17早日打到Div1,畢竟這是我每年買FIFA新作的唯一動力。努力工作,主動加班,多攬活,多積累經驗,多提高技術能力,爭取早一點升職。共勉。

 

@青山:24歲的第157天,畢業一年半,坐標帝都。算是月光吧,幾次攢了錢又花掉了。沒貸,至今堅持不用信用卡。還沒認真的談一場戀愛。工資很低,生活還好。租房,窗戶西向,晴天的周末能看到非常美的夕陽。養了滿架子的多肉、喜歡看書,非常想養一隻小貓。哈哈,加油啊,25歲左右的我們,這麼年輕的我們

 

@張Avenis:沒房,月光,沒貸,沒被催婚,談過戀愛,畢業半年。第一次被領導否定時才真正體會到自己一人孤懸北京沒有後盾可依,第一次被合租室友欺負時才發現世界上真的有一些惡人你是拿他沒辦法的,第一次發現賺錢真的很艱難生活不易……這是我最好的年紀,我很高興看到自己從一無所有開始成長,我的自卑,我的無能,我的膽怯,我都有足夠的勇氣、時間和機會去打敗他們,這就夠了。

 

@David:致25歲的我們:不是為了夢想,只是為了爸媽在將來為你買房的時候少費點心,不是為了理想,只是為了與愛人婚後的生活沒那麼窘迫,不是為了儀式感,只是為了將來子女在跟別人家的孩子比的時候多一點自信!

 

@慢慢就好:混的不咋地,過得還好吧。沒有夢想,只有個小目標,每天默默地的奮鬥,不一定能成功,但願無悔。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大半夜又失眠了,此時此刻覺得自己過得並不好,二十五六歲的人了,還是一事無成,做著一份普通的工作,過著日復一日的生活,就像是社會的螺絲釘,孤獨感襲來。想找朋友聊聊天,自嘲下自己連孤獨都守不住,矛盾著不想給別人信息打擾別人,繼續掙扎著。

 

@堯公子:25歲,目前坐標湖北武漢,月薪7K左右,有一個在上海異地的女票,需要更加努力的工作掙錢。過去工作的三年,猖狂過,放浪過,創過業,被欺騙等等。這一年沉下心來開始看書,跑步,書籍和身體是唯一我們可以自己努力後得到回報的東西。生活就是無論它是好是壞,我們都要一步步去走下去。結果尚未出現,不要輕言放棄。

 

@曹大師:日子嘛,吃穿不愁。至於別的,不強求,也沒啥嗜好。年薪一塊錢,反正給自己打工,賺來的要買個啥知會一聲就好。最近正是發礦的日子,和傑叔的團隊配合,今年需要完成的目標是五十萬噸。我這新手上路只能說,養活自己還真的問題不大了,可是人生並不能止步於此,我還有很多想去做的事,也在考慮著自己能做的事。

 

@對面的那條魚:93年,24歲,深圳。在一切標準的安全區內。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們,折騰來折騰去,為了車房薪資戀愛婚姻,也不僅僅是它們吧。尊重世界的差異性。尊重自我的平凡與特別。

 

@Sophia:25歲,存款不到9萬,供職於某地方商行14年入行,入行快三年沒什麼關係背景,就這麼一點點努力從儲蓄櫃做到對公做到個人客戶經理後備。銀行很累,很忙,絕對不似大家想像的每天沒有風吹雨淋吹空調的日子,所有的公休都奉獻給了考試。昨天自己被評為2016年度總行級先進的證書下來了,突然挺感慨。25歲,我還年輕,無論未來選擇了什麼樣的路,願我永遠堅強勇敢,仁慈善良。


 (➜➜➜試試滑動圖片➜➜➜)

也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是總裁,CEO,總監,技術骨幹,想跟大家面對面聊聊他們的25歲,他們中有的經歷了第一次離職,有的斷了出國的念頭,有的仍然在基礎工作中堅持……25歲不太早了,也不算太晚,再遠的路總要啟程,再遠的路也終會抵達。3.18 14:00—17:00夢想市集北京站,中關村創業大街 3W咖啡館2層聽聽過來人解惑25歲。


 (➜➜➜試試滑動圖片➜➜➜)

起初我們希望身邊的一切都能步入正軌,收入穩定、隨性創造、和另一半長久、友情牢固、自我但不過分。隨著時間走來,我們遺憾的發現沒有一樣是可以立即實現的。一次又一次選擇之後,我們是越來越糟,還是僥倖變好?

 

世界複雜,人生多變,現實殘酷,我們不得不隨時調整自己的估價與預期,畢竟我們不是世界的中心。很多時候到最後,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不在於我們的能力,而在於選擇。如果,給你一次重新的選擇的機會。你希望自己的25歲,是什麼樣子?如果回到過去再選擇一次,你還會選擇做現在的這份工作嗎?

年輕之所以美好,是因為我們可以不斷嘗試好的壞的事情。心有不甘就全力以赴,所有不甘終將回甘。

-End-

相關焦點

  • 二十歲大哥,二十五歲小哥,三十歲妹妹《以家人之名》兄妹變情侶
    二十歲大哥宋威龍,二十五歲小哥張新成,三十歲妹妹譚松韻《以家人之名》兄妹變情侶,將是怎樣的奇葩組合?小哥只有」二十五歲「呦!這位小哥可是很有才華的,無論是鋼琴還是樂器,玩的都是一級棒,2013年,主演青春校園公益電影《校車》,在片中飾演陽光帥氣的韓玉陽,從而正式進入演藝圈 。
  • 二十五號宇宙
    看到一個朋友在朋友圈寫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好難,不管是愛情、友情還是親情,即便是同事和客戶關係,其實都不容易。人的內心感受是如此不一樣,需求感不同步、感受程度也不一。而且不同步並不是調整一下或者溝通就可以解決的。比如,男人需要崇拜和尊重,女人需要愛,世上充滿了求而不得的痛苦。我最近仔細地看了那個著名的「二十五號宇宙」的老鼠實驗。其實,連老鼠都很複雜。
  • 張震曬與楊靜怡二十五年前合影:這個世界變了嗎
    原標題:二十五年後,這個世界變了嗎 楊靜怡為什麼沒有繼續演電影,為什麼在擁有《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這麼好的起點仍然放棄了表演,這是一個疑問,有待知情人解答。 二十五年後的這張合影,更多地讓人想起電影,進入對過往的回憶。尤其深刻地記得電影中的那一段經典對白,小四:「……因為只有我知道,只有我能夠幫你,我是你現在唯一的希望了……」小明:「你的意思是,你要幫助我來改變我,是不是?你怎麼跟別人一樣,我看錯你了。
  • 黑命攸關|運動與暴力之辯:「糟得很」還是「好得很」?
    對中文讀者來說,毛澤東在1927年《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的探討恐怕是最為熟悉的文本:暴動是「糟得很」 還是「好得很」,暴動者是誰?他們能否代表大多數?在《報告》中,毛澤東寫下了後世傳誦的名句,「革命就是暴動,就是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的暴烈的行動」,以論證暴動如何在推動社會變化中具有「好得很」的正當性。
  • 限制級遊戲讓這個世界變糟了嗎?
    該法例同樣適用於動漫、電影、同人漫畫等領域儘管有明確的風俗營業法,且該類產業看起來似乎已經十分成熟。此類討論與「暴力遊戲的利弊」議題類似那麼,十八禁遊戲讓這個世界變好還是變糟了嗎?40年前,日本的HUDSON發售了一款名為「野球拳」的脫衣遊戲。
  • 《求婚大作戰》二十五歲的 求婚大作戰
    在快要到二十五歲的年紀看求婚大作戰是如此合適,以至於難免把自己的遭遇放入在發生在健的一切上。為了喜歡的人而拼命奔跑的青春,高中結束前的一刻不願就此別過,而真切希望人生能永遠這樣下去。擁抱大學青春的最閃光的一刻,唯有到了成為社會人的瞬間才意識到青春不再。如果說二十歲來看求婚大作戰是一半回憶一半期許,那麼二十五歲就只剩下緬懷了。
  • 《倒數第二次戀愛》:二十五歲之後還有更美好的五十歲
    原來劇名的含義就是,人生的每一場愛情都要當做倒數第二次戀愛那樣充滿期待啊!借著倒二還想說說從今年開始瀰漫在四周的各類「初老」人士。今年周圍的大部分人包括我在內都已經或者快要25歲了,慶祝生日的口號都變成了「永遠十八」,各種「25歲以後身體機能下降」、「25歲以後皮膚就要衰老」、「25歲了我要趕緊找人嫁了」之類的言論橫空出世。
  • 《親愛的自己》李思雨:以為的僥倖,最終還是成了要嘗的苦果
    我們很多時候,會抱著僥倖心理,覺得這麼做沒有關係。但生活中就會告訴我們:那些你以為的僥倖,都將成為要自己嘗的苦果。《親愛的自己》中李思雨,32歲,三、僥倖變苦果換一個角度想,這也正是僥倖心理作祟。但生活,有時候真的會跟我們開玩笑。做事差不多,結果卻差很多。
  • 女性生育最晚年齡是幾歲?超過50歲還能生嗎?別抱僥倖心理
    並向她解釋道:「你的身體條件並不是很好,激素指標、卵細胞質量也不太好,比較難受孕,即使成功懷孕,也可能會有流產的風險。」 年齡變大後,女性的生育風險相對來說也提高了,高齡產婦更容易出現「妊娠併發症」,如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胎盤早剝等。 在生產時,也容易發生意外,這無論是對媽媽,還是對寶寶都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 「二十五歲,調色盤一般的年紀呀」
    小仙女IU上一回發行《CHAT-SHIRE》還是二十三歲呢,現在一轉眼二十五了。和《23》的歌詞當中描寫的那種剛步入20歲的年紀的青春與興奮不同,二十五歲之後她開始變得有些沉穩了。23歲的她唱著23歲的糾結  25歲的她唱出了25歲的成長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次的同名主打是由BIGBANG的成員參與Feat.的,評論裡都說這樣的組合簡直音源王炸!
  • 《楞嚴經》「二十五圓通」佛畫
    緣   起《楞嚴經》中記載,阿難受到摩登伽女邪咒的誘惑,差點破戒……阿難非常悔恨,他在佛前悲傷啜泣,懊惱自己未修定慧,道力不夠,以至於自己在面對邪咒時,差點就失了身……佛陀伸出金色的手臂,摸摸阿難的頭,為他開示修行的法門,同時又邀請二十五圓通大士講述自身修行的經過和修行的法門
  • 當一切變糟時,停下來,問問自己:我要做何選擇?
    早起給孩子穿好漢服裙子,梳好頭髮,準備給她插上跟衣服配在一起的花朵頭飾,好好打扮一番時,卻找不到那個該死的頭飾了。我記得明明放在床頭櫃裡,卻怎麼也找不到,之前給孩子梳頭時她動來動去,已經讓我有點心煩,加上前一天晚上我熬夜睡晚了。所有的一切疊加在一起,那一刻,我的情緒變得非常煩躁不安,發現自己陷入一種著魔的狀態裡,有一股非要找到那個頭飾不可的勁頭。
  • 不趁早保養,過了二十五就成老阿姨?
    劇中,關曉彤飾演的精緻校花,直言女人過了二十五歲就開始走下坡路,還直接稱呼江疏影童謠飾演的三十多歲都市女性為「老阿姨」???25歲,確實是所有小仙女的一個分水嶺,20出頭的時候,天天熬夜、喝酒,怎麼蹦躂,皮膚依然水噹噹,就算不慎冒兩個痘,也是沒幾天就恢復了!可是到了25歲之後呢?精神和皮膚狀態,都越來越差,代謝能力也越來越弱!
  • 鞠婧禕自拍越來越好看,到底是變美了,還是越來越會拍照了?
    特別是那個完美比例的鵝蛋臉,簡直已經無人能及了,臉部線條特別好,看起來也很流暢,五官也是非常精緻,每個人看到她,都不得不說她是第一眼美女呀。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她的自拍照的確是越來越好看了,也越來越懂得展現自己的美麗了。
  • 《驢得水》:如果過去的就過去了,一切只會越來越糟
    從一開始幾位老師都說要捐出自己的工資設立獎學金,裴魁山雖然不願意捐,但是最後還是捐了,就能看出,裴魁山並不是完全自私自利的人。在三民小學的和諧氛圍也是一直在影響著他,他看出了張一曼故作放蕩的虛假外表,他知道一曼是個單純可愛的人。
  • 稻盛和夫:當生活不順的時候,請停止做這兩件事,不然越來越糟
    稻盛和夫告誡我們:當生活不順時,請停止做這兩件事,不然只會越來越糟。1.停止抱怨,改變心態稻盛和夫27歲前一直處於一種不順的人生:家中破產,戰火毀了家、染病差點死去、成績差被老師歧視,就連畢業後辛苦找的工作,那家公司還瀕臨破產……稻盛和夫本來也是十分沮喪,為什麼自己的人生這麼倒黴,都沒有什麼好事發生過。
  • 時速二十五,剛剛好
    往事如風還記得難忘的五月,有時候溫度還是零下十幾度不可思議溫尼伯,曼尼託巴省
  • 《蝴蝶效應》人生只有一次,但如果可以重來,結局更好還是更糟?
    仿佛回到過去就能讓故事變好。但《蝴蝶效應》裡,當男主一次次回去糾正,卻糾正不當,導致「現實」越來越糟糕。為什麼?因為,後果是無法預知的,你生命裡的所有人都會因此作出其他相應的改變,但你無法預知他們選擇了怎麼樣的改變,而這個改變最終又會如何影響自己。你根本不知道到底是更好,還是更糟。我認可宿命論。
  • 愛吃糟的福州人,生活不會太糟
    盤底的湯汁也是好東西,拿來蘸油條、泡米飯、煮米線,平凡食物好像得到高僧加持,瞬間百倍下飯。把蜆子肉換成螺肉、下水、鰻魚等等,效果都不會太差,紅糟就好像一道久經考驗的完美公式,只需代入,便能得到正確答案。▲ 被稱為「福州肉夾饃」的肉光餅。
  • 「糟」了,是心動的感覺!
    這糟鴨舌到底是什麼神物?竟有如此催淚的威力?「靈光!」就是有這一類食物,一口下去收到的不是滿足,而是欣喜,鮮美到在腦中激起靈光一現,喚起感官。上海話裡,「靈光」是「比好更好」,而面對這一桌子「矜持的陷阱」,建議只有一個,吃到那盤糟貨前,千萬別急著用這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