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王千源與鹿晗主演的《在劫難逃》上周落下帷幕,這部輕科幻懸疑短劇,是「迷霧劇場」的第四部。
愛奇藝今年推出的「迷霧劇場」,主打懸疑推理題材短劇集,一共六部,每部都只有12集。至今已播出《十日遊戲》《隱秘的角落》《非常目擊》《在劫難逃》四部。
不得不說,愛奇藝的「迷霧劇場」,開篇確實打了一場漂亮仗,第二部上線的《隱秘的角落》,剛開播即獲得豆瓣評分9.2,「爬山」引起全網討論,正式引爆迷霧劇場,讓觀眾對迷霧劇場的整體有了更多的期待。
《隱秘的角落》
而今年的「迷霧劇場六子」,目前僅剩下《沉默的真相》和《致命願望》待播,除了電視劇演員粉絲外,迷霧劇場前四部積累下來的大批觀眾也在期待剩下的這兩部劇。
觀眾為什麼買單「迷霧劇場」?
很簡單,觀眾已經開始厭倦現在的電視劇了。
國產電視劇常見的題材比較簡單和集中,圍繞婆媳關係和婚姻忠誠的家庭倫理劇、都市職場奮鬥劇、都市瑪麗蘇或校園青春的偶像劇、歷史劇和宮鬥劇、近年興起的仙俠奇幻題材、抗戰題材劇集。
《當婆婆遇上媽》
且由於種種原因,國產電視劇劇本往往需要宣揚正能量和正面的價值觀,追求壞人得到懲罰、夫妻重歸於好、職場小白披荊斬棘闖出一片天的圓滿結果,於是情節也趨於套路化,有觀眾調侃,國產劇看多了,看到一個情節的開頭就知道要怎麼發展下去。
紙牌屋
相較而言,英美劇在題材上更豐富大膽,懸疑推理、科幻未來、搞笑喜劇、家庭、青春愛情、探險、刑偵律政、諜戰政治、恐怖驚悚等不同題材都有,角色設定上也較為豐富,不乏以立體多面的非常規標準的「好人」為主角。
《權力的遊戲》
太多觀眾期待國產電視劇能有一些新的突破和嘗試了。
而「迷霧劇場」,可以算得上是國產電視劇的一次比較成功的自我探索。
推出「迷霧劇場」,是愛奇藝繼2018年推出「奇懸疑劇場」後對懸疑類型劇場的全新升級。
在《餘罪》《河神》《無證之罪》推出並看到收到市場對懸疑題材的積極反應後,愛奇藝在2018年推出「奇懸疑」劇場,以《悍城》《破冰行動》《無主之城》《原生之罪》等一系列優秀作品成功打造口碑,積累了懸疑類型劇集的經驗。
而又經過兩年的打磨,今年的「迷霧劇場」經過升級,在整體設置上更具特色。
首先,長度均為12集,短小精悍。
近年來的國產傳統電視劇動輒3、40集,長則7、80集,而幾大視頻平臺的自製劇,根據題材和製作,大致上也區分為24/36/48集左右的三檔長度。相當一部分的劇集其實內容上根本無法支撐足夠的長度,因此充斥著大量無謂的鏡頭、冗長的情節、空洞的臺詞,往往觀眾都要開啟倍速觀看,稱之為「注水劇」。
而「迷霧劇場」的劇集在集數設置上只有12集,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國產電視劇容易出現的拖沓冗長,更聚焦於劇本故事本身,節奏緊湊,氛圍緊張,這正是懸疑題材劇集所需要的特點。且劇情安排充滿懸疑反轉,能夠充分調動觀眾感官,引發討論,提升觀劇體驗。
此外,以「劇場化」的模式將劇集更集中化地推出。
一方面,對平臺來說有利於平臺將資源整合輸,打造愛奇藝在懸疑類題材劇目上的口碑,同時也定向聚集對這類題材有興趣的觀眾人群,增強了用戶粘性,是平臺一次有效的新模式探索;另一方面,對愛好懸疑題材作品的觀眾來說,也能集中看到感興趣題材的優質劇集。
隨著最近愛奇藝官宣「迷霧劇場」新劇《誰是兇手》陣容,明年的「迷霧劇場」將如何發展,也成了大家關心的問題。
《誰是兇手》
未來,愛奇藝是繼續在懸疑類型深耕,升級既有的逐漸成熟的模式,還是會挖掘嘗試其他題材?而其他平臺,在看到市場潛力和觀眾反饋後,會否也嘗試探索新模式?
值得期待。
我是娜娜,永遠奔走在看劇觀影吃瓜的第十八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