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魚塘
文/高登權
後魚塘,我不知道這個名字的來由,但我從內心深處感覺到這裡的熱情滿盈。
小花的開放是在心靈喜悅的回望裡一路清風吹拂過一張葉子沿葉脈流過的激動,我知道悠閒的釣者其實內心並不平靜,我此時以一個孩子的身份在池塘邊出現,我想那是他們永遠也不能追回的年齡,我同時也知道是麼東西是最容易揮霍。
池塘裡的水並不清澈,雖然清澈的水裡魚兒活著是一種享受,但這並不是實實在在的魚,因為他們來到這裡之前已經註定不是自由的生命了。
在渾濁的水域裡,一棵棵張開血盆大嘴的釣鉤正舞動著英姿瀟灑的等待,給魚們一種死亡的誘惑,就是這種誘惑,招引著一群群動聽的樂音充滿了稻花的飄香。
在這農村與城市交叉的地方,流淌著一種古老的文明舞動現代快節奏生活的步子,於農家小菜的餘味裡講述著此次並不尋常的旅歷。於是,一個名字——後魚塘,在我的文字裡留下了一串長長的記憶。
古老的小木屋裡,古色古香的意境夾雜在飛奔的列車和電腦機器超速的運轉中,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卻掩飾不住烈酒薰陶後裸露於外的真情。其實,一些人在釣與被釣之間和自己的命運發生了相離,在愛與被愛的過程裡,人們並不都感到快樂。
當陽光向山外隱去,當漫天星鬥融進星星點點的霓虹,後魚塘,依然以一個歡樂歌者的形象走過無數的風風雨雨,走過行人腳印或深或淺的春夏秋冬。
本文由高登權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作者簡介:高登權,男,彝族,貴州水城人。發表小說、詩歌、散文、散文詩等各種文藝作品近千件,作品散見《綠風》詩刊、《當代小說》、《散文詩世界》、《散文詩》月刊等,出版散文詩集《民歌裡的鄉村》,現為貴州省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