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權聲明:
本文乃百家號作者辛苦原創,為防止被抄襲和搬運,本人已經與百度維權及網絡維權騎士籤定了原創維權協議。凡有抄襲者、搬運者盜抄本文,百度搜索必將於第一時間發現。屆時百度維權機構必將在第一時間找到抄襲者所在平臺進行交涉。屆時,抄襲者將面臨被所在平臺取消帳號的危險。
如果你是一個搞小說寫作的人;如果你是一個搞戲劇創作的人;如果你是一個作文寫不好的人;如果你是一個不會製造矛盾的網絡小說作者,那麼我勸你多看看郭靖宇的戲劇作品。在小編的印象中,郭靖宇是一個善於製造傳奇與矛盾的編劇和導演。一般和平年代的扶貧題材、主旋律題材是很不容易出彩的,但是,在郭靖宇手裡,《最美的青春》和《最美的鄉村》這樣的題材,他都能給你寫得矛盾密集,懸念迭起。
特別是《最美的鄉村》這類扶貧題材,在人們以往的觀念中,這類題材都屬於匯報演出或年終總結一類的劇情建構。但是我們看了之後才發現,在郭靖宇的劇本裡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兒。其實,它就是當代生活環境下的傳奇劇。原本這是一部由三個主人公所構成的單元系列劇。其中有三個主人公,每個主人公一個單元,一共是三個人物。他們分別是:唐天石(楊志剛 飾);辛蘭(嶽麗娜 飾);石全有(劉智揚 飾)。
23集之前,唐天石和辛蘭那兩個單元已經過去了,從23集到最終結束,就都是石全有的劇情了。從唐天石、辛蘭到石全有這三個單元,從矛盾的激烈程度上來說,是呈現遞進式排列的。也就是說一個單元比一個單元矛盾更加激烈。劇情進入23集之後,石全有所面對的困難和麻煩,可比前兩位要大得太多了。首先,從個人背景上來說,石全有照唐天石和辛蘭簡直差得太遠了。
唐天石和辛蘭的背後都是掌握實權的事業單位,唐原來在縣扶貧辦工作,後來又調到青山鎮任扶貧第一書記;辛蘭是電視臺《紫塞兒女》的金牌主持人,後來調任三道河子村任第一書記。而第三單元的石全有卻什麼職務都沒有,也不是政府公務員,更別談身後的背景了。他只是一個在外面打了幾年工之後回鄉創業的打工仔。而他僅憑著自己多年來積累的一些打工經驗來競聘古川村村主任。
而他這個村主任的競選可謂是阻力重重、困難不斷。在競選村主任這條路上,他完全屬於失道寡助的那一類人。失道是啥,就是失民心啊。他外出打工一走就是十多年,和家鄉父早已斷了聯繫,根本就談不上民心凝聚這一說。而和他相反的正是他的競爭對手冀瑞豐,不但得到整個古川村村民的擁戴,更得到村委書記田永青的支持,而田永青和冀瑞豐本來就是關係要好的髮小。並且冀瑞豐在城裡還有年收入在千萬元以上的企業,這對於村民們來說,就是最大的背書。
而石全有背後的靠山也只有一個胡向明胡鎮長,曾經是石全有的中學語言教師。但胡老師又是一個耿直剛正而又公事公辦的人,對於石全有村主任競選也沒有多大幫助。石全有和冀瑞豐不但是競爭對手,更是情場上的情敵。並且二人一見面便動起了手,結果被打的人是石全有。而上面這些就是石全有競選村主任時所面臨的困境。而且這還沒說到競選考題和標準呢,說到考題和標準。那就更讓觀眾們大罵不公平了。
那是一場相當不公平的競爭,打個比方就是,讓你上臺打擂,但不允許你用拳、用腳。石全有就面對這樣不公平的擂臺賽。本來的考題是,土地流轉的時候,開發商蓋房子時在居民樓的一樓地面上蓋了十八個小院作為旅遊招商來用的。可是這十八個小院承包者一直都在賠錢賺吆喝。而石全有和冀瑞豐的考題就是:18個小院二人平分,然後看誰經營得好,誰就是村主任人選。
但是最後最欺負人的是,開始時擬定的18個小院二人平分,卻遭到很多村民的集體反對,大家都不同意那些小院讓石全有插手,而村長巴不得出現這種局面呢,他立馬便來個順水人情,索性就把18個小院都給了冀瑞豐。最終把特別偏僻的倉子溝老村分給石全有來經營,反正那裡也是旅遊規劃區。倉子溝老村的很多人都外出打工了,留下很多院子沒人住、沒人打理,滿院都是敗葉枯草,其景象只能用破屋、斷牆、殘瓦來形容。未來,石全有就要通過經營這裡來跟經營18全小院的冀瑞豐來打擂臺、競選村主任。
以上這些就是石全有回鄉創業、競選村主任所面臨的困難與阻力。可以說,到這裡時,郭靖宇就已經把第三單元裡的大懸念和大目標給鋪設好了,觀眾們的胃口也被足足地吊起來了。觀眾此時最大的願望就是想看看石全有面對著如此紛繁複雜的困難是如何一個個加以解決的,並且又如何一步步彎道超車的。23集到30集之間,尚有8集劇情,所以說後面的矛盾衝突絕對是濃縮而凝練的;所以說,小石頭的困難強度是絕對超過唐天石和辛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