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數據崇拜,愛奇藝關閉播放量重新定義行業競爭新格局

2021-01-11 讀娛

文 | 風間澈

9月3日,愛奇藝發聲明稱「關閉全站前臺播放量顯示,以綜合用戶討論度、互動量、多維度播放類指標的內容熱度,在各端逐步代替原有播放量顯示」,正式宣布告別唯流量時代。

寥寥幾百字,卻字字千鈞,歸根結底一句話:網播量排榜,愛奇藝不玩了。

聲明一出,威力不啻於引發一場行業大地震。作為視頻網站的三巨頭之一,愛奇藝在全民爆款《延禧攻略》創造了161.4億播放量之後,舉重若輕的丟下這枚炸彈宣言,將視頻行業奉為圭臬的播放量束之高閣,與其說是彰顯了要與流量解綁的魄力,不如說是要擺脫行業數據崇拜的迷思。

天下苦「唯流量論」久已,數據崇拜成迷思

視頻網站衡量內容影響力的重要標準就是播放量,故而唯播放量論的風氣近些年隨著視頻網站的崛起而日漸興盛。

行業內動輒攀比數據,以至於「全球人口湊不足一部劇的點擊量」的笑話天天在發生,《楚喬傳》播放量457.9億,《三生三世十裡桃花》點擊量500億。

天文數字把吃瓜群眾的瓜都要驚掉了,根據聯合國的統計,2015年全球人口為73.83億,預計到2100年才能達到112億,那這些電視劇點擊量是怎麼來的?

數據崇拜惡果一:播放量注水,影視行業刷流量違法無下限。

當數據成為衡量內容價值的唯一指標,播放量注水就成了行業無法規避的明規則,刷播放量並不是什麼秘密。

正如愛奇藝聲明所言:在「唯播放量論」的影響下,不少從業者將播放數據作為目標,不僅扭曲了創作和宣傳初心,還為吸引眼球而低俗炒作,甚至令行業滋生出刷量等違法行為。

《人民日報》引用第三方機構調查結果顯示,2017年年初某網劇前臺點擊量數字高達153億次,但真實點擊量僅有17億次,注水近九成。

如此猖狂的造假行為,背後目的無非有二:通過好看的數據吸引廣告商和真實用戶。

可「假」數據會帶來「真」繁榮嗎?答案是否定的,假數據造福的無非是造假產業鏈而已,電商賣家表示:「騰訊視頻上刷5元1萬點擊量,優酷不補量5元1萬點擊量,補量22元一萬點擊量,愛奇藝最難刷,75元1萬點擊量。一天刷個上千萬沒問題。

不僅如此,據媒體報導「市場上已逐漸形成一條運作老練的灰色利益鏈,且刷量團隊能從數據刷量、製作漲勢圖等各個環節為相關作品營造出『亮眼的成績』,為了讓數據顯得較為逼真,刷量團隊還會設計出刷量方案,在不同的時間完成部分刷量,呈現出K線圖的趨勢,營造真實感。」

前不久,愛奇藝就起訴了一個利用惡意刷量而非法獲益的「刷量」公司,僅4個月,這家公司在愛奇藝網站製造了不少於9.5億餘次的虛假訪問,非法獲利上百萬元,法院於近日已經宣判愛奇藝勝訴,對刷量黑色產業起到了一定震懾作用。

但也僅僅是震懾,只要信奉流量為王,刷點擊量的行為就會繼續。

數據崇拜惡果二:劣幣驅逐良幣破壞視頻行業生態。

播放量注水會給很多利益相關方帶來短暫的甜頭:演員因此被冠以流量明星稱號;片方因此挾數據對廣告商謀求巨額收益;平臺方因此靠羊群效應引流真實觀眾。

然而,刷量行為如飲鴆止渴,不僅會導致數據出現紊亂,還會影響視頻網站、廣告商等各個方面以及相關公司的後續決議計劃,尤其致命的是對作品的創作帶來影響。

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在採訪中表示,視頻內容播放量並非是評價作品質量、受用戶歡迎程度的最優指標,隨著行業的發展,它已經不能公平評價內容的質量和價值。

正如愛奇藝擔憂的那樣「劣幣驅逐良幣現象日趨抬頭,大量優質作品因為缺乏綜合客觀的評價體系而被埋沒。」在非良性競爭環境下,製作公司失去了指導內容製作的評判依據,用戶在選擇內容時得不到有效的參考指標,廣告主也無法對營銷投放的效果做出合理評估,行業健康可持續成長的土壤遭到破壞。

愛奇藝重新定義行業競爭新格局

既然播放量是萬惡之源,愛奇藝果斷利劍出鞘,斬殺點擊量,以圖正本清源。

關閉前臺播放量後,愛奇藝此次採用了「內容熱度」體系代替播放量。

打開愛奇藝,讀娛君發現播放量已經被稱之為內容溫度計的「熱度指數」所替代,不同於播放量,熱度指數在頁面上並不顯眼,不同的熱度值也沒有做不同的色值標註,統一是灰色小火焰logo。

目前為止,愛奇藝官方公布的「熱度」指標包含用戶觀看行為數據、互動行為數據、分享行為等綜合數據維度。後續還將增加熱度排行榜、內容既往熱度曲線、峰值熱度排行榜等給用戶參考。

不難發現,愛奇藝在影視劇的評判維度上努力朝著服務用戶方向拓寬了。

·用戶觀看行為數據:指一個視頻內容被用戶觀看的整體時長數據、以及用戶對一個視頻內容觀看完成度的數據。

·互動行為數據:用戶在觀看內容時產生的評論、點讚、轉發、彈幕、點擊拖拽等數據。

·分享行為數據:用戶在觀看內容時產生的對內、對外分享數據。

顯而易見,觀看、互動、分享是一個用戶不斷升級的行為,而這種行為與內容質量恰恰是正相關,好的內容與用戶之間形成的強黏性,使得無論是觀看時長還是用戶互動、以及分享行為都會大大提升。此外這個指標更體現了用戶至上:一方面避免了刷數據,另一方面促進了與用戶之間的強交互。

相比較於簡單粗暴並且容易失真的播放量,熱度指標無疑是相較之下更為客觀科學的數據體系,因為它再度回歸到了視頻網站「內容為王」的追求上,重新定義行業競爭新格局。

第一,對製片方來說,熱度標籤是一個明確的提示,那就是製片方可以拋棄流量的包袱,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如何去把控內容作品的質量上,把真正有價值的作品奉獻給觀眾,做到藝術品質才是影視劇唯一的生命線。

第二,對於愛奇藝來說,可以通過多樣化數據維度,更加精細的分析自己平臺上的數據,並且不斷提純數據,提高每個數值的含金量,積累最有價值的龐大數據系統,從而在指導內容製造、廣告投放方面更準確、高效。一旦形成良性的數據監控體系,擠出虛假繁榮泡沫,未來內容生產將進入健康的生態模式,實現優質內容自循環。

第三,對觀眾而言,不再被點擊量百億的宣傳口號所迷惑,而是通過更科學的標籤畫像體系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作品,並且給予作品和創作者以鼓勵,讓優質的作品擁有自己的熱度。

結尾

愛奇藝在國內是吃螃蟹的第一人,而在國外,Netflix、Hulu等視頻平臺方一直隱藏視頻播放量等信息,普通用戶在前臺無法直接觀看。

也許是時候,國內的視頻網站與國外接軌。當愛奇藝勇敢站出來,戳破這個行業播放量的美麗肥皂泡,坦蕩擁抱真實、告別數據崇拜之際,視頻網站的下一輪接力賽,已經正式轉換跑道:暫時拋卻點擊量之後,優質內容的短兵相接將是下一場硬仗,鹿死誰手,也許早早就交到了行業改革和創新者手中。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這虛假的播放量,我愛奇藝不要了
    今天中午剛剛吃完飯,本想刷刷微博消消食的小編立馬看到一則勁爆消息——愛奇藝發布一封聲明,稱其「告別唯流量時代 愛奇藝正式宣布關閉顯示前臺播放量」
  • 愛奇藝關閉前臺播放量向「潛規則」開戰 優質內容創作及用戶體驗將...
    9 月 3 日,國內視頻平臺愛奇藝(Nasdaq:IQ )宣布關閉前臺播放量,引發同業關注。其在聲明中談到,行業長期以來「唯流量論」,不僅創作者脫離初心,攀比播放量也助長第三方「刷量」黑產。而愛奇藝計劃採納囊括用戶觀看、互動行為等在內的綜合「內容熱度」指標,逐步取代現有的單一前臺播放量指標。
  • 愛奇藝不再顯示前臺播放量,但仍有水軍在刷量
    用熱度取代播放量,只給合作方看數據,是否也是「黑箱操作」?愛奇藝內部人士表示,算法仍是秘密。記者調查發現,仍有水軍可刷量。有資深影視行業觀察人士告訴記者,雖然愛奇藝關閉了顯示前臺播放量,但目前仍保留了點讚數和評論數,這兩項指標很有可能馬上就成為被刷量的新指標。
  • 愛奇藝刷不了播放量怎麼辦?沒事,我們可以刷熱度
    昨天,愛奇藝扔出了一個爆炸性新聞,愛奇藝發布聲明,宣布正式關閉全站前臺播放量顯示,今後將逐步以內容熱度代替原有播放量。
  • 「聽說愛奇藝不能刷播放量了?」「沒事,我們能刷熱度」
    「能刷熱度的聯繫我」……各大「刷量」群裡出現了這樣的聲音,9月3日下午,愛奇藝剛剛發布了一則「關閉播放量」聲明,焦慮開始在刷流量圈內蔓延。 這則名為「告別唯流量時代,愛奇藝正式宣布關閉顯示前臺播放量」的聲明就像一粒石子、打破了行業原有的平靜,愛奇藝是童話裡那個戳穿皇帝新衣的小孩、衝撞了維持多年的「行規」。
  • 4個月刷了近10億次播放量!杭州一「刷量」公司被愛奇藝索賠500萬...
    經統計,飛益公司在四個月內就實施了9.5億次的刷量,侵權規模可見一斑。愛奇藝公司訴稱,飛益公司的行為已經嚴重損害了其合法權益,破壞了視頻行業的公平競爭秩序,飛益公司、呂某、胡某構成共同侵權,請求法院判令飛益公司、呂某、胡某立即停止不正當競爭行為,刊登聲明、消除影響,並連帶賠償愛奇藝公司經濟損失500萬元。
  • 愛奇藝跟播放量只是再見
    其實不只是電影,愛奇藝其他視頻也都取消了這個播放量。愛奇藝一紙通知,播出量就木有了。
  • 稱「愛奇藝」網站視頻被非法刷量 「愛奇藝」訴「觸媒創想」等索賠...
    【TechWeb】5月5日消息,據海澱法院網消息,因認為對方利用技術手段對「愛奇藝」網站視頻進行刷量,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以不正當競爭糾紛為由將觸媒創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數字簡史科技有限公司訴至法院,要求二被告停止不正當競爭行為,消除影響並賠償經濟損失150萬元。
  • 影視日報|告別唯流量時代?愛奇藝正式關閉顯示前臺播放量;黃渤執導《一齣好戲》密鑰延期至10.7
    1、告別唯流量時代?愛奇藝正式關閉顯示前臺播放量
  • 《風語咒》累計票房1.13億,愛奇藝關閉前臺播放量,中手遊貓眼娛樂赴港IPO | 三文娛周刊第38期
    訪問三文娛網站3wyu.com查看產業必讀文章貓眼專業版顯示,《風語咒》累計票房為1.13億;《昨日青空》定檔10月26日;貓眼娛樂赴港IPO,估值或200億;愛奇藝官方宣布關閉前臺播放量
  • 愛奇藝新會員數據真相了!
    會員制打破網絡視頻商業模式瓶頸播放量攀比所引發的負面效應正在日益凸顯,在「唯播放量論」的影響下,不少從業者將播放數據作為目標,劣幣驅逐良幣現象日趨抬頭。今年9月,愛奇藝率先宣布關閉顯示前臺播放量,即播放頁面上將不再顯示播放量這一數據,改以綜合用戶討論度、互動量、多維度播放類指標的熱度代替。
  • 《楚喬傳》近420億收官 愛奇藝以超30%播放量強勢領先全網
    8月2日,今夏「劇王」《楚喬傳》正式收官,全網總播放量高達419.2億,愛奇藝以126.6億播放量獨佔30.20%的市場份額,超出第二名約3個百分點
  • 網劇逆襲始於大劇轉網獨播,關閉流量如何定義網劇價值?
    同樣在去年,視頻網站開始關閉前臺播放量,流量不再成為網劇的唯一衡量標準,這一做法有著積極的行業意義,但在行業建立起統一的評價標準之前,行業又該如何定義網劇價值呢?青春、盜墓、甜寵、罪案……視頻網站主打網劇各不同總體來看,網劇的發展每年都有不同的特色。
  • 艾瑞高管接受調查:影視行業「流量」將死,「數據」也要完?
    數據公司被約談,不免令人聯想到前段時間關於影視作品數據造假的新聞。從愛奇藝關閉前臺播放量,到郭靖宇炮轟收視率買賣,再到廣電總局和行業協會紛紛發布聲明,要求徹查造假,一場圍繞影視內容熱度、數據真實性的監管風暴呼之欲出。
  • 【鷹眼速遞】愛奇藝打響「反刷量」第一槍,杭州某科技公司被告上法庭,索賠500萬元
    >某某劇播放量突破400億,某某劇一天內播放量超5億隨著視頻網站的快速發展,網絡播放量的刷量行為也愈演愈烈,呈現給大眾的是愈發瘋狂的數據螺旋。4月20日,愛奇藝因認為杭州某信息科技公司的「刷量」(即在短時間內迅速提高特定視頻內容的訪問量)行為侵犯了其合法權益,構成不正當競爭,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對方賠償其經濟損失500萬,這是國內首例因視頻網站「刷量」而引發的不正當競爭案件。
  • 愛奇藝進一步完善內容評價體系 上線「愛奇藝風雲榜」一覽內容熱度排名
    繼關閉前臺播放量、推出內容熱度之後,愛奇藝近日上線「愛奇藝風雲榜」,進一步完善內容評價體系。
  • 《琅琊榜》播放量破億 愛奇藝打通泛娛樂IP產業鏈
    根據海宴同名網絡小說改編,由人氣演員胡歌、劉濤主演的的古裝傳奇大劇《琅琊榜》於9月19日登陸愛奇藝。
  • 愛奇藝PPS整合進展:內容生產後臺打通
    愛奇藝聯合電商平臺打擊刷量商家 法律+技術雙拳出擊規範行業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流量」掌控著不少企業運營的生命線,「流量紅利」讓先行者嘗到甜頭的同時,卻滋生了諸如「視頻刷量」這樣的灰色地帶。近日,愛奇藝與淘寶等電商平臺展開合作,聯合打擊刷量商家,讓「視頻刷量」無處下手。愛奇藝堅持用法律手段打擊刷量行為,對於有確切刷量行為的商家堅決提起訴訟。
  • 雲合數據:「有效播放」助影視行業大數據「去偽存真」
    去年共有11部電視劇網絡播放量突破百億;今年開年就產生了兩部破百億播放量的電視劇。伴隨這蹭蹭向上猛躥的數據,卻是關於網絡視頻點擊率存在「刷流量」、數據造假的傳言不絕於耳。而在今年兩會期間,關於影視業虛假數據的討論更是引發熱議。李雪琳指出,刷網絡播放量這種行業亂象的存在,是因為除了前臺點擊,目前似乎找不到其它方式來評估一部影視作品在網絡上的價值。
  • 有效播放時長為錨,愛奇藝「隨刻」引領行業趨勢打造中國YouTube
    在眾多競逐的選手中,其實影響最終競爭結果的因素很可能並不在於誰先發誰後發,機制和規則建設力度才是彼此之間無形且最難逾越的差距。短視頻行業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形成了按播放量進行信息流分成的慣例,這也成為行業商業模式的核心組成部分。但到了PUGC內容大行其道之時,按播放量分成是否還能像以往一樣行之有效,就很值得深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