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美猴王之父"——張光宇先生誕辰120周年。12月22日,「為了前方——張光宇藝術12燃」展覽在嘉德藝術中心揭幕,多維度地展現張光宇一生極其豐富而多樣的成就。
張光宇(1900年8月25日—1965年5月4日),江蘇無錫人。他是中國現代視覺、城市文化、大眾傳播的先行者;是中國漫畫、中國動漫電影的奠基人之一。張光宇的藝術實踐遍及繪畫、漫畫、平面設計、空間設計、舞臺美術、電影美術、壁畫、動漫製作、出版、藝術教育等諸多領域。他參與創辦或編輯的《世界畫報》《影戲雜誌》《時代漫畫》《抗日畫報》《裝飾》等許多中國近現代有重要影響的報刊雜誌;他關注民族文化,曾搜集整理七十餘首民間情歌並為之作圖;他出版的《近代工藝美術》是中國第一本具有全球視野的現代設計的書籍;他為經典動畫《大鬧天宮》創造的動畫形象影響了幾代中國人,被譽為「美猴王」之父;他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等國家核心形象的主要設計者之一。
在展廳入口處,一座金色的「漫畫騎士」雕塑屹立在中央,這件雕塑形象出自上世紀三十年代《時代漫畫》創刊號的封面,騎士正象徵著張光宇本人,他以稿紙、鉛筆、毛筆、橡皮、大頭針為馬,以墨水瓶為甲,以蘸水鋼筆為矛,以三角板為盾,在藝術的世界馳騁無懼。此次展覽以張光宇的藝術實踐為線索,分為12個版塊,共展出展品500餘件,包括張光宇的珍貴原作288件,時間跨度從1918年到1963年,涵蓋了張光宇的整個藝術生涯。
作為動畫片《大鬧天宮》的美術設計,張光宇設計的人物造型大大小小有20多個,從孫悟空、龍王、玉皇大帝到太白金星、太上老君等,給一代又一代國人留下不可磨滅的回憶。展覽展出了大量張光宇創作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大鬧天宮》美術設計手稿,現場播放的動畫片也將觀眾的思緒帶回了童年。
《大鬧天宮》中的美猴王的裝束及設計原型,脫胎於張光宇於1945年在重慶創作的長篇諷刺漫畫《西遊漫記》,這部作品是中國現代美術的一部代表性作品。展覽現場展出了《西遊漫記》的彩色原稿,同時也展出了1945年至1947年「西遊漫記」同名個展舉辦期間,張光宇整理的展覽記事本,其中包含參展來賓籤名、入場券、展覽新聞剪報等,令今昔展覽隔空呼應。
展覽還展出了上世紀最初二十年張光宇創作的新仕女形象作品,三十年代設計的家具和《小姐須知》《民間情歌》《新詩庫》封面畫及諷刺漫畫系列作品,四十年代的電影美術海報,五十年代的《神筆馬良》插圖、草圖以及參與國家形象工程的史料等。此外,張光宇是不折不扣的攝影發燒友,他為自己拍攝的攝影肖像在展廳內連續播放,亦莊亦諧的 「表情包」令觀眾與他的距離更加拉近。
在策展人吳洪亮看來,張光宇的創作「觸及整個中國現代視覺藝術的創造」,但也許是因為他從事的領域十分繁雜,「張光宇」三個字未能印入大眾的腦海,希望以此次展覽讓更多國人認識這位偉大的藝術大師。展覽將於12月23日起對公眾開放,並持續至2021年3月14日。
內容來自北京頭條客戶端
[ 北京頭條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