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鬧天宮》美術設計手稿亮相 「美猴王之父」張光宇作品北京展出

2020-12-24 青瞳視角

今年是"美猴王之父"——張光宇先生誕辰120周年。12月22日,「為了前方——張光宇藝術12燃」展覽在嘉德藝術中心揭幕,多維度地展現張光宇一生極其豐富而多樣的成就。

張光宇(1900年8月25日—1965年5月4日),江蘇無錫人。他是中國現代視覺、城市文化、大眾傳播的先行者;是中國漫畫、中國動漫電影的奠基人之一。張光宇的藝術實踐遍及繪畫、漫畫、平面設計、空間設計、舞臺美術、電影美術、壁畫、動漫製作、出版、藝術教育等諸多領域。他參與創辦或編輯的《世界畫報》《影戲雜誌》《時代漫畫》《抗日畫報》《裝飾》等許多中國近現代有重要影響的報刊雜誌;他關注民族文化,曾搜集整理七十餘首民間情歌並為之作圖;他出版的《近代工藝美術》是中國第一本具有全球視野的現代設計的書籍;他為經典動畫《大鬧天宮》創造的動畫形象影響了幾代中國人,被譽為「美猴王」之父;他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等國家核心形象的主要設計者之一。

在展廳入口處,一座金色的「漫畫騎士」雕塑屹立在中央,這件雕塑形象出自上世紀三十年代《時代漫畫》創刊號的封面,騎士正象徵著張光宇本人,他以稿紙、鉛筆、毛筆、橡皮、大頭針為馬,以墨水瓶為甲,以蘸水鋼筆為矛,以三角板為盾,在藝術的世界馳騁無懼。此次展覽以張光宇的藝術實踐為線索,分為12個版塊,共展出展品500餘件,包括張光宇的珍貴原作288件,時間跨度從1918年到1963年,涵蓋了張光宇的整個藝術生涯。

作為動畫片《大鬧天宮》的美術設計,張光宇設計的人物造型大大小小有20多個,從孫悟空、龍王、玉皇大帝到太白金星、太上老君等,給一代又一代國人留下不可磨滅的回憶。展覽展出了大量張光宇創作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大鬧天宮》美術設計手稿,現場播放的動畫片也將觀眾的思緒帶回了童年。

《大鬧天宮》中的美猴王的裝束及設計原型,脫胎於張光宇於1945年在重慶創作的長篇諷刺漫畫《西遊漫記》,這部作品是中國現代美術的一部代表性作品。展覽現場展出了《西遊漫記》的彩色原稿,同時也展出了1945年至1947年「西遊漫記」同名個展舉辦期間,張光宇整理的展覽記事本,其中包含參展來賓籤名、入場券、展覽新聞剪報等,令今昔展覽隔空呼應。

展覽還展出了上世紀最初二十年張光宇創作的新仕女形象作品,三十年代設計的家具和《小姐須知》《民間情歌》《新詩庫》封面畫及諷刺漫畫系列作品,四十年代的電影美術海報,五十年代的《神筆馬良》插圖、草圖以及參與國家形象工程的史料等。此外,張光宇是不折不扣的攝影發燒友,他為自己拍攝的攝影肖像在展廳內連續播放,亦莊亦諧的 「表情包」令觀眾與他的距離更加拉近。

在策展人吳洪亮看來,張光宇的創作「觸及整個中國現代視覺藝術的創造」,但也許是因為他從事的領域十分繁雜,「張光宇」三個字未能印入大眾的腦海,希望以此次展覽讓更多國人認識這位偉大的藝術大師。展覽將於12月23日起對公眾開放,並持續至2021年3月14日。

內容來自北京頭條客戶端

[ 北京頭條客戶端 ]

相關焦點

  • 「美猴王之父」誕辰120年 288幅原作展出
    288幅原作展出  今年是「美猴王之父」——張光宇先生誕辰120周年。12月22日,「為了前方——張光宇藝術12燃」展覽在嘉德藝術中心揭幕,多維度的展覽也展示了《大鬧天宮》《神筆馬良》等作品的幕後創作故事。  張光宇(1900年—1965年)為經典動畫《大鬧天宮》創造的動畫形象影響了幾代中國人,被譽為「美猴王之父」;他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等國家核心形象的主要設計者之一。
  • 288幅原作展出 美猴王之父」誕辰120年
    288幅原作展出 美猴王之父」誕辰120年 評論 來源:大眾網      時間:2020-12-29 15:38:34 今年是「美猴王之父」——張光宇先生誕辰
  • 原來「美猴王之父」還是表情包鼻祖(內含福利)
    ,被譽為「美猴王之父」。1960年前後,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正在創作我國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大鬧天宮》,特意邀請在北京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執教的張光宇先生擔任美術設計。張光宇設計的人物造型大大小小有20多個,從孫悟空、龍王、玉皇大帝到太白金星、太上老君等,給一代又一代國人留下不可磨滅的回憶。
  • 這家喻戶曉的美猴王,原來是他設計的!
    與美猴王形象的深入人心相反,它的美術設計者張光宇先生,卻越來越被人們淡忘了。 美猴王造型形象的設計則由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教授張光宇擔任,桃心臉的造型正是由他設計。為美猴王創作原畫的是嚴定憲。經過十幾次修改,美猴王這一中國動畫史上的經典形象誕生了。
  • 張光宇:「大鬧天宮」造夢者
    上世紀60年代,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彩色動畫長片《大鬧天宮》影響了數代人,即便擱在全世界也聞名遐邇。不過,卻鮮少人知曉這些動畫人物的設計者正是張光宇。京劇臉譜、民間泥人、年畫、剪紙給了他無窮靈感,讓他設計出的「美猴王」等角色造型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動畫史上的經典。
  • 國漫之父誕辰120年,沒有《大鬧天宮》的童年是不完整的
    >「美猴王」孫悟空,成了一代又一代國人的童年回憶。二郎真君但是,這位被圈裡人譽為「美猴王之父」的人,他的名字至今依然鮮有人知道。他叫張光宇,作為《大鬧天宮》的美術設計,他設計的《大鬧天宮》人物造型,大大小小有20多個,涵蓋主要形象和一些次要的小人物。
  • 不止《大鬧天宮》「張光宇藝術12燃」大展解碼藝壇先驅
    嘉德藝術中心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 應妮)說到張光宇,只能想到《大鬧天宮》嗎?那實在是太不夠了!「張光宇先生,可真是個妙人兒啊!」說這句話時,北京畫院院長吳洪亮的身份是策展人。左為張光宇,右上為嘉德藝術中心總經理寇勤,右下為策展人吳洪亮。
  • 《大鬧天宮》美猴王設計者,居然被遺忘這麼多年:走近民國美術史...
    上世紀60年代,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彩色動畫長片《大鬧天宮》影響了數代人,即便擱在全世界也聞名遐邇。不過,卻鮮少人知曉這些動畫人物的設計者正是張光宇。京劇臉譜、民間泥人、年畫、剪紙給了他無窮靈感,讓他設計出的「美猴王」等角色造型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動畫史上的經典。他身上的標籤實在太多,中國現代設計師、前衛藝術家,中國動漫奠基人。
  • 誰不曾愛《大鬧天宮》?是他讓我入坑國產動畫
    儘管這一訛誤在業界流傳數十年,但特偉確實找到了張光宇,也才有了之後的《大鬧天宮》。1957年,張光宇12年前創作的長篇漫畫《西遊漫記》原稿在位於北京王府井的中國美術家協會展覽館重新展出。張大羽記得當時父親的身體已經不是很好,坐著輪椅參加開幕。
  • 藝術 | 畫展 | 妙人張光宇.
    你可以說,他是中國現代視覺、城市文化、大眾傳播的先行者;是中國漫畫、中國動漫電影的奠基人之一;是「美猴王」之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等國家核心形象的主要設計者之一……你也可以引用眾多文化「大佬」的話,來佐證他的地位:張仃:他是我們同時代中,最值得深入研究、最具有獨創性的
  • 「我和你聊兒童電影」之《大鬧天宮》
    位於北京朝陽區的南影路上的中國電影博物館,兒童電影展區裡收藏了一幅動畫電影的手稿,這是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張光宇先生(1900-1965)創作的美猴王齊天大聖的形象。中國電影博物館珍藏1961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開始籌拍動畫電影《大鬧天宮》,張光宇先生為創作組設計了幾個美猴王的造型,但該片導演萬籟鳴先生(1900-1997)還是覺得不太滿意,他認為張先生筆下的孫悟空裝飾性比較強,但不太適合用動畫的方式來表現
  • 不朽的經典-----《大鬧天宮》
    《大鬧天宮》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於1961年—1964年製作的一部彩色動畫長片,分為上下兩集的美術動畫電影。分別完成於1961年和1964年,根據古典文學名著《西遊記》前七回改編。《大鬧天宮》成功的幾點原因:首先,這個神話題材本身適合動畫創作,便於動畫表現;其次,孫悟空不管是在原著中還是在動畫中,人物形象和個性都塑造得非常好,在動畫表現上,造型設計很有光彩,使孫悟空在片子裡站住了;第三是製作精美,攝製人員對一招一式都精益求精;第四是創作氛圍非常好,美影廠為萬籟鳴先生配備了一套很好的班子
  • 現場|「張光宇藝術十二燃」:走進中國漫畫奠基人的藝術世界
    澎湃新聞獲悉,昨天起在北京開幕的「為了前方——張光宇藝術12燃」展出500餘件展品、從多方面回顧張光宇的藝術人生。策展人、北京畫院院長吳洪亮認為,65歲就過世的張光宇如果能夠活到現在,120歲的他將是微博超級大V、是小紅書達人、是B站最火up主、是手握粉絲千萬的公眾大號,用現在最流行的詞來形容:張光宇是名副其實的斜槓青年。
  • 張光宇 從《上海漫畫》到《大鬧天宮》 | 封面人物
    1945年11月,張光宇在重慶《西遊漫記》展覽會上圖片提供(除署名外)|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張光宇藝術文獻中心 世紀文景1962年,國產動畫片《大鬧天宮》上映了北京芳嘉園15號院的男孩冬冬剛剛從電影院回來,便和輪椅上他熟悉的一位老者興衝衝地講起孫大聖、巨靈神、土地老兒、老龍王和能長能短的定海神針。冬冬有些著急地問,「孫悟空的故事長得很,為什麼不能一起演出來呢?」老人微笑著安慰他,「莫急,莫急,還有下集呢,快得很,已經在拍嘍。」三年後,冬冬的這位鄰居、《大鬧天宮》的美術設計張光宇因病痛溘然長逝。
  • 假如120歲的張光宇還活著
    張光宇(1900-2020年)中國現代主義藝術大師、中國漫畫、動漫電影奠基人、叱剎畫壇的幹將、美猴王之父等等,張光宇身上的標籤太多太多了,一生更是創作了數不清的藝術形象。但正是這麼一位中國美術史研究中不能繞開的藝術家,今天的我們對他的認知甚至停留在:張光宇,男,中國人,藝術家。
  • 他的漫畫不只《大鬧天宮》
    大鬧天宮》的經典地位。因而,在它上映半個世紀後,陳道明、陳凱歌、張國立、陳佩斯、周迅等一眾大腕明星願意為之重新配音,將其製作成3D版本,向其致敬。當年,在《大鬧天宮》成功上映後,多數人只道是電影導演萬氏兄弟和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功勞,卻渾然不知美猴王等經典角色的造型從何而來。
  • 張光宇大展 點燃中國人的文化自信
    今年年底的北京,有三個大型的跨年藝術展,一個是井上有一的書法展,一個是莫蘭迪藝術展,還一個就是張光宇大展。這三位都是成名已久的大藝術家,一位是日本的代表,一位是西方的代表,張光宇則是中國的代表。下半年以來,我們不難發現,一些和中國以及中國傳統文化有關的展覽都異常火爆,像之前的蘇東坡展,還有紫禁城建成六百年。
  • 「西遊漫記」張光宇藝術作品展
    ——張光宇藝術作品展》。展覽展出張光宇先生水墨畫珍品《金錢豹》以及60餘幅系列漫畫《西遊漫記》,同時將結合文獻展現張光宇先生在動漫、裝飾藝術、繪畫、現代設計等多個方面的重要成就。他崇尚「大美術家」的理念,不僅是中國裝飾性繪畫的開拓者,還是中國現代設計和設計思想的開先河者,在工藝美術和現代設計的許多領域碩果纍纍。
  • 國內首次展出!《阿凡達》《哈利·波特》分鏡手稿亮相798
    詹姆斯·卡梅隆 《阿凡達》手稿,《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場景設定手稿……「光影之前」電影分鏡手稿展日前在798藝術區IOMA愛馬思藝術中心開幕,共有中外上百幅電影分鏡手稿亮相。詹姆斯·卡梅隆電影分鏡手稿步入一號展區,將看到詹姆斯·卡梅隆的《異種移植》《阿凡達》《終結者》分鏡美術手稿,這是它們首次在國內展出。
  • 北京近期優質展覽推介
    本次展出動畫電影藝術家凡悲魯近年來主導的探索性動畫原創設計手稿以及多部中國特色動畫短片。凡悲魯立足中國傳統繪畫與時俱進,在材質應用與表現技巧上不拘一格,第一時間捕獲神來之作。餐巾紙、稿紙信手拈來皆可下筆,茶漬、彩漆均可設色,動畫形象源自生活,既「江湖」又接地氣,審美趣味既「平民」又幽默,展現一代動畫人的自信與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