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北京朝陽區的南影路上的中國電影博物館,兒童電影展區裡收藏了一幅動畫電影的手稿,這是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張光宇先生(1900-1965)創作的美猴王齊天大聖的形象。
1961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開始籌拍動畫電影《大鬧天宮》,張光宇先生為創作組設計了幾個美猴王的造型,但該片導演萬籟鳴先生(1900-1997)還是覺得不太滿意,他認為張先生筆下的孫悟空裝飾性比較強,但不太適合用動畫的方式來表現。因此導演要求時任創作組組長的嚴定憲在張光宇先生造型設計的基礎上再重新設計一個美猴王,這樣經過反反覆覆多次修改,才有了這款我們所熟悉的齊天大聖的形象—身穿鵝黃色上衣,腰束虎皮短裙,大紅的褲子,足下一雙黑靴,脖子上還圍著一條翠綠的圍巾。導演萬籟鳴用八個字稱讚他「神採奕奕,勇猛矯健」。
在花果山帶領群猴操練武藝的猴王因無稱心的武器,便去東海龍宮借寶。龍王許諾,如果猴王能拿動龍宮的定海神針——如意金箍棒,就奉送給他。但當猴王拔走寶物之後,龍王又反悔,並去天宮告狀。 玉帝採納了太白金星的主張,誘騙猴王上天,封他為弼馬溫,將他軟禁起來。猴王知道受騙後,一怒之下,返回花果山,豎起「齊天大聖」的旗幟,與天宮分庭抗禮。玉帝發怒,命李天王率天兵天將捉拿猴王,結果被猴王打得大敗而歸。玉帝又接受金星的獻策,假意封猴王為「齊天大聖」,命他在天宮掌管蟠桃園。 一日,猴王得知王母娘娘設蟠桃宴,請了各路神仙,唯獨沒有請他。猴王火冒三丈,大鬧瑤池,打得杯盤狼藉,他獨自開懷痛飲,又吃了太上老君的九轉金丹,收羅了所有酒菜瓜果,回花果山與眾猴擺開了神仙酒會。玉帝暴怒,傾天宮之兵將,捉拿猴王。交戰中猴王中了太上老君的暗算,不幸被擒。老君將他送進煉丹爐,結果不但沒有燒死,反使猴王更加神力無比。於是猴王奮起反擊,把天宮打得落花流水,嚇得玉帝狼狽逃跑,與《西遊記》中的描寫不同,大鬧天宮之後的孫悟空回到花果山,跟孩兒們過起了幸福的生活,這點修改更加體現了對孫悟空反抗精神的肯定。 【via百度百科-《大鬧天宮》】
一部兒童電影就是一份童年回憶,我們懷念逝去的無憂無慮的孩童時光,留住光影,留住記憶!
【圖片取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