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電影《大鬧天宮》美猴王之李哲篇——《大鬧天宮》,我演的是孫悟空可愛的一面

2021-02-21 福建京劇藝術傳承保護中心

相較於其他三位「孫悟空」,李哲覺得自己在戲裡呈現的更多是美猴王「可愛的一面」。

這位福建京劇院的優秀青年武生,在全國同行中也是佼佼者,他是首屆中國京劇流派班學員、第六屆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研究生。在《武松打虎》《林衝夜奔》《快活林》《蜈蚣嶺》《白水灘》《挑滑車》《天霸拜山》《獨木關》等劇目中,唱、念、做、打無一不到位,圈粉分分鐘。京劇電影《大鬧天宮》拍攝期間,他和海峽衛視分享了這次演出的體會。

李哲談及的孫悟空的不同面,背後是不同藝術家、不同流派對角色的不同理解、不同發揮,相互借鑑後融合發展的成果。因為《西遊記》在國人心中堅實的基礎,猴戲,也就是以孫悟空為主角的戲,成為戲曲中的一大劇種,只京劇就分南北兩派。

戲劇表演藝術家六小齡童曾打了形象的比喻:「用中國國畫來比擬的話,南派猴戲就像工筆畫,要求一舉一動、一個眼神都很猴化,演員要像真猴子一樣,把猴子的動作、表情和高興、生氣的情感表演出來;而北派猴戲則像寫意畫,它不要求演員一舉一動一走一站完全猴化,而是在猴氣之外突出人氣、打出威嚴,把猴的動物性與人的傳奇性和社會性結合起來。」

京劇大師李少春則綜合了南北兩派的表演特色,他所塑造的大聖,既有「南猴兒的輕巧、活潑」,又有「北猴兒的大氣、沉穩」(著名戲曲編劇翁偶虹語)。
這一次京劇電影《大鬧天宮》的舞臺的流派和風格參考的就是李少春上世紀50年代《大鬧天宮》的舞臺呈現。雖然舞台風格總體一致,但每一位「猴王」在各自場次裡,發揮自己的理解,做了各有特色的演繹,表現出了孫悟空性格的不同面向。李哲在其中負責了偷桃盜丹以及凱旋圖一折中的瑤池打鬥。

「比如吃桃,特寫鏡頭,要求動作非常準確、非常精細,一點髒的不能出現。吃桃前要先摘毛,我就一點一點把那毛摘掉,摘完毛吃一口,再吃一口,左右看看有沒有人,表現孫悟空比較可愛的一面。」李哲說。

整個偷桃盜丹,李哲有二十多分鐘的獨角戲,可憑藉著極其細膩、靈動、豐富的表情和動作,與樂團絲絲相扣的配合,他把這場戲演得十分活潑、飽滿,全程無「尿點」。雖然孫悟空全然一副「熊孩子王」作派,卻讓人恨不起來,反而討喜得很。

表演過硬,李哲唱的功夫也讓人叫好,在偷桃盜丹中,李哲有多個唱段的表現,剛、勁、寬、亮,韻味悠長。京劇電影《大鬧天宮》的藝術指導張四全贊為「滿宮滿調」。滿宮滿調是京劇行話,指演員在演唱時(尤其是唱高音的時候),氣力飽滿,音調到位,音域寬廣。「武戲文唱」,是「武戲宗師」楊小樓開創並倡導的戲劇思想。在他看來,武生光賣功夫是不行的,要深入分析劇情和人物,並通過唱、念、做、打把人物塑造豐滿,進而實現舞臺藝術的美感與完整度。可以說,李哲的幾段表演,載歌載舞,身段既美、音韻亦是嫋嫋,十分賞心悅目。

美妙的演唱,細一辨,文詞也極雅正:「望瑤池祥雲籠罩,見蒼松翠柏蔭交」「只吃得燻燻潦倒,眼昏花步亂蹺」……京劇《大鬧天宮》源自崑曲《安天會》,保留了崑曲曲牌以及部分唱詞,經戲曲編劇翁偶虹先生修改後,文採更加突出。好的文辭更有好的音樂相伴,京劇電影《大鬧天宮》的作曲由音樂家李鳳閣負責。他採用民族管弦樂與傳統樂隊的伴奏模式,並用西洋管弦樂的配器手法加以渲染,既烘託了全劇的恢宏氣勢,又增加了唱腔音樂的美感。可以說,在聽覺上,京劇電影《大鬧天宮》也是意韻無窮的享受。

李哲在偷桃盜丹時主要表現唱、念、做的功夫,到了凱旋圖一折,他在「打」上亦表現出了自己的超高實力。瑤池打鬥有極抓人的開場,金吒(孫鳳坤飾)、木吒(姜智森飾)、九耀(李獻科飾)一同從孫悟空頭上越過,四人配合極其精準,錯落翻轉之間,動作漂亮、乾淨、輕盈,所謂翩若驚鴻、婉若遊龍大抵如此。

而後,悟空與九耀開打。九耀一開始攻擊凌厲、迅猛,看著很是兇狠。可無論什麼招都被大聖遊刃有餘地一一化解。打退九耀後,大聖意猶未盡,即興freestyle,耍了一套棍花。

他連續幾個360度翻身,金箍棒似「粘」在了手上,隨他心意翻轉如飛,舞得像銀色的風車,看得人眼花繚亂,叫好不迭。

早在李少春先生創排《大鬧天宮》時就有「即興」耍棍花的表演,這是一個京劇的表演特色,叫「刀(槍)下場」:交戰雙方,一方被打敗,跑下去;勝利的一方不僅不追趕,反而留在原地,把手中的兵器舞得風雨不透。如此藝術編排方式,顯然不能用邏輯來解讀——勝負早已分明,給勝利者以獨舞的舞臺,觀眾更可感受到他/她英姿勃發的魅力。

李哲十分感謝恩師、戲曲表演藝術家李幼斌的教導。李幼斌是京劇電影《大鬧天宮》的舞臺導演之一,從舞臺版的出爐到電影版的攝製,他都給予了真知灼見。李幼斌的父親李盛斌,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為京劇事業在福建的發展和繁衍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李幼斌在父親的幫助下,和姚穎華一起將《雙星鬥》改編成京劇電影《真假美猴王》闖出八閩大地,在京劇的發祥地北京連演數十場,場場滿座,不僅轟動全國,海外反響亦十分熱烈,僅海外發行費就收回成本。福建京劇的實力可見一斑。9月18日,京劇電影《大鬧天宮》將在北京金雞百花影城舉行全國公映啟動儀式,期待你的到來。悟空龍宮借寶得金箍棒,龍王天宮告狀。李長庚獻計誘悟空到御馬監養馬,悟空大鬧御馬監返回花果山。李長庚二次騙悟空到天宮,欲伏兵擒拿。悟空鬧瑤池,盜金丹,八卦爐內練就火眼金睛,大戰天兵天將,得勝奏凱。

相關焦點

  • 京劇電影《大鬧天宮》來啦,這樣的「美猴王」不一般
    ,展現國粹之美、武戲之美、猴戲之美,很好地傳承發展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有望衝擊金雞百花大獎。早在1981年,福建京劇院就將神話劇《真假美猴王》搬上舞臺,先後在上海、北京、天津、濟南等地巡迴演出,引起了轟動。時隔36年之後,京劇電影《大鬧天宮》又在福建創排,時空轉換、創意無限。此番演繹大聖的故事,將帶給人們以怎樣的視覺衝擊和精神震撼呢?
  • 京劇電影《大鬧天宮》18日全國上映
    受訪者供圖 福州晚報訊 日前記者獲悉,中國「京劇電影工程」重頭戲、由福建京劇院和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旗下的福建電影製片廠共同創排拍攝的京劇電影《大鬧天宮》將於18日與全國觀眾見面,屆時全國公映啟動儀式將在北京金雞百花影城舉行,京劇界名家大腕們將親臨現場。
  • 一個孫悟空四人演!京劇電影《大鬧天宮》北京首映
    歷時3年,集中11家全國京劇院團院校,36名優秀青年武戲演員,其中孫悟空一個角色就用了4名演員……昨天,京劇電影《大鬧天宮》在北京舉行首映式,兩百多名觀眾在看完影片後報以熱烈的掌聲。京劇電影《大鬧天宮》是「京劇電影工程」前兩批20部中的唯一一部京劇武戲,被列入第二批京劇電影工程首個項目。該片由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旗下的福建電影製片廠、福建京劇院、首都京胡藝術研究會共同出品。
  • 一個孫悟空四人演!京劇電影《大鬧天宮》北京首映
    歷時3年,集中11家全國京劇院團院校,36名優秀青年武戲演員,其中孫悟空一個角色就用了4名演員……昨天,京劇電影《大鬧天宮》在北京舉行首映式,兩百多名觀眾在看完影片後報以熱烈的掌聲。
  • 京劇電影《大鬧天宮》官宣定檔
    這位ICON以多種形式出現,在每個時代裡刷新著傳奇,可以說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美猴王」。這一次憑藉著豪華團隊的助力,這位蓋世英雄將以既古典又現代的方式與我們見面——9月18日,京劇電影《大鬧天宮》將在北京金雞百花影城舉行全國公映啟動儀式。
  • 京劇電影《大鬧天宮》18日公映
    東南網9月14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肖榕 文/圖) 中國「京劇電影工程」重頭戲《大鬧天宮》18日將在北京金雞百花影城舉行全國公映啟動儀式。該片由福建京劇院和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旗下的福建電影製片廠共同承擔創排拍攝。《大鬧天宮》是從崑曲中沿襲下來的京劇劇目。
  • 京劇電影《大鬧天宮》官宣定檔
    這位ICON以多種形式出現,在每個時代裡刷新著傳奇,可以說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美猴王」。這部戲是從崑曲中沿襲下來的京劇劇目,早先的名字叫《安天會》,改編自中國古典名著《西遊記》。清時,《安天會》是紫禁城中逢年過節的必演劇目,孫悟空的角色定位是「妖猴」,是天界秩序的擾亂者,需除之以安天。
  • 京劇電影《大鬧天宮》:「小筋鬥」何以翻出「大世界」
    據在創作團隊中擔綱統籌的王麗俐介紹,福建京劇院原系中國人民解放軍三野十兵團政治部京劇團,1948年誕生於淮海戰役硝煙瀰漫的戰場之中,1953年集體轉業地方,成立福建京劇團,2006年更名為福建京劇院。60多年來,該院團繼承傳統、銳意創新,在各個不同歷史時期創演了《真假美猴王》《雷鋒之歌》《山花》等劇目。其中,神話劇《真假美猴王》先後在上海、北京、天津、濟南等地巡迴演出,引起了轟動。
  • 京劇電影《大鬧天宮》:「小筋鬥」何以翻出「大世界」
    據在創作團隊中擔綱統籌的王麗俐介紹,福建京劇院原系中國人民解放軍三野十兵團政治部京劇團,1948年誕生於淮海戰役硝煙瀰漫的戰場之中,1953年集體轉業地方,成立福建京劇團,2006年更名為福建京劇院。60多年來,該院團繼承傳統、銳意創新,在各個不同歷史時期創演了《真假美猴王》《雷鋒之歌》《山花》等劇目。
  • 京劇電影《大鬧天宮》將上映 導演分享拍攝過程
    京劇電影《大鬧天宮》18日將在北京舉行全國公映啟動儀式。該片由福建京劇院和福建電影製片廠共同承擔創排拍攝。劇照  《大鬧天宮》是從崑曲中沿襲下來的京劇劇目。此次電影的創排、拍攝,就是以著名戲曲劇作家翁偶虹的文學劇本為基礎,舞臺的流派和風格以京劇大師李少春先生上世紀50年代《大鬧天宮》的舞臺呈現為主要參考。  「時代變遷,觀眾的審美已經發生很大變化,如何找準戲曲與電影兩種形式的最佳契合點,是主創團隊在前期工作中面臨的一個難題。」出身京劇世家,也曾主演過京劇《大鬧天宮》的導演程籙表示。
  • 傳承國粹、弘揚文化,京劇電影《大鬧天宮》石破天驚
    站在《大鬧天宮》的舞臺上,曲牌、鑼鼓點、急急風,依然讓我熱血澎湃。」談到京劇電影《大鬧天宮》的源起,導演程籙依舊記憶猶新。當然,這其中的壓力並非來自於專業素養的不自信,相反,承接創排任務的福建京劇院向來有著擅長武戲的傳統,而猴戲也與福建京劇院有著很深的淵源,京劇界泰鬥級人物李盛斌便是福建京劇院的老前輩,其子武生演員李幼斌更創排了當時享譽業界的《真假美猴王》,可以說,福建京劇院與《大鬧天宮》冥冥之中早已註定相遇。
  • 傳承國粹、弘揚文化,京劇電影《大鬧天宮》石破天驚
    鬧瑤池、盜金丹、八卦爐內煉就火眼金睛……本月18號,京劇電影《大鬧天宮》揭開神秘面紗,於北京金雞百花影城舉行首映儀式。作為國家「京劇電影工程」項目中的唯一一部武戲,京劇電影《大鬧天宮》由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旗下的福建電影製片廠、福建京劇院、首都京胡藝術研究會共同出品,從啟動之初就吸引了廣大戲迷、影迷以及業內人士的關注。
  • 京劇電影《大鬧天宮》北京首映,新技術讓四個美猴王同框
    歷時3年,集中了11家全國京劇院團院校的36名優秀青年武戲演員,其中孫悟空一個角色就用了4名……昨天,京劇電影《大鬧天宮》在北京舉行首映式,兩百多名觀眾在看完影片後報以熱烈的掌聲。京劇電影《大鬧天宮》是「京劇電影工程」前兩批20部中的唯一一部京劇武戲。該片由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旗下的福建電影製片廠、福建京劇院、首都京胡藝術研究會共同出品。該片導演程籙出身京劇世家。
  • 國產動畫《大鬧天宮》邀請京劇大師南猴王鄭法祥上課軼事花絮
    《大鬧天宮》橫空出世1960年,曾經創作了中國第一部動畫電影《鐵扇公主》的萬氏兄弟萬籟鳴,擔任了動畫《大鬧天宮》的導演,他將工作內容承包給不同的人,嚴定憲負責美猴王、段浚負責太上老君、浦家祥負責土地公公、林文肖負責七仙女
  • 京劇電影《大鬧天宮》舞臺版福州首演
    12月9日晚,由中國11個藝術院團的逾百位優秀演員聯手打造的京劇電影《大鬧天宮》舞臺版在福州鳳凰劇院首演。 劉可耕 攝劇中孫悟空到御馬監養馬。劉可耕攝孫悟空返回花果山,樹立起「齊天大聖」的旗號。劉可耕攝孫悟空返回花果山,樹立起「齊天大聖」的旗號。
  • 京劇電影《大鬧天宮》:讓有限的舞臺變成為無限的舞臺
    梁漢森,出身梨園世家,京劇餘派老生,中國戲曲電影產業聯盟執行主席,作品有《齊天大聖-前傳》《猴王出世》《悟空大戰二郎神》等,擁有豐富的戲曲電影執導經驗,在京劇電影《大鬧天宮》的研討會上,他肯定了電影在拍攝手法上的守正創新。
  • 京劇電影《大鬧天宮》獲金雞獎最佳戲曲片提名
    本報訊(記者 吳暉)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將於本月25日至28日在廈門揭曉。記者8日獲悉,由福建京劇院創演、福建電影製片廠拍攝的京劇電影《大鬧天宮》獲最佳戲曲片提名。早在上世紀70年代,福建京劇院就曾排演過京劇《真假美猴王》,後來同名的電影紅遍大江南北,不僅走向全國,還走向世界,成為中國戲曲電影史上的一個裡程碑。
  • 《大鬧天宮》美猴王設計者,居然被遺忘這麼多年:走近民國美術史...
    上世紀60年代,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彩色動畫長片《大鬧天宮》影響了數代人,即便擱在全世界也聞名遐邇。不過,卻鮮少人知曉這些動畫人物的設計者正是張光宇。京劇臉譜、民間泥人、年畫、剪紙給了他無窮靈感,讓他設計出的「美猴王」等角色造型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動畫史上的經典。他身上的標籤實在太多,中國現代設計師、前衛藝術家,中國動漫奠基人。
  • 京劇電影《大鬧天宮》全國公映!它與順昌有著深厚淵源
    月18日,京劇電影《大鬧天宮》在北京金雞百花影城舉行全國公映啟動儀式。這部電影以中華民族最具代表性的綜合舞臺藝術為表演形式,將美猴王的故事生動重現於銀幕。啟動儀式上,專家們對京劇電影《大鬧天宮》好評如潮,認為是精彩的京劇武戲和電影手法的完美結合,是一部集大成之作,展現國粹之美、武戲之美、猴戲之美,很好地傳承發展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有望衝擊金雞百花大獎。知道嗎?
  • 不朽的經典-----《大鬧天宮》
    《大鬧天宮》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於1961年—1964年製作的一部彩色動畫長片,分為上下兩集的美術動畫電影。分別完成於1961年和1964年,根據古典文學名著《西遊記》前七回改編。《大鬧天宮》成功的幾點原因:首先,這個神話題材本身適合動畫創作,便於動畫表現;其次,孫悟空不管是在原著中還是在動畫中,人物形象和個性都塑造得非常好,在動畫表現上,造型設計很有光彩,使孫悟空在片子裡站住了;第三是製作精美,攝製人員對一招一式都精益求精;第四是創作氛圍非常好,美影廠為萬籟鳴先生配備了一套很好的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