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日本想成亞洲最大電視節目出口國,但遇到依賴中國問題

2021-01-11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日經中文網4月25日報導,日本電視節目的出口形勢正佳,據日本總務省統計,2015年的出口額達到28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8億),創下歷史新高。因此日本總務省提出將原計劃出口額翻番,但想要保持良好勢頭仍需跨越不少障礙,比如日劇出口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度很高,海外市場在收視習慣和演出方式上與日本電視市場相差較大。

稍早前據日經中文網4月14日消息,日本政府想要超過韓國成為亞洲「電視節目出口大國」,總務省計劃將日本電視節目出口目標從原定的「到2018年達到200億日元」提高為「到2020年達到500億日元」

中國版的《約會~戀愛究竟是什麼呢》

日經中文網稱,中國翻拍的日劇《約會~戀愛究竟是什麼呢》從今年2月開始在中國播出,該劇原本由日本女演員杏主演,2015年時在日本播出。中國版本的《約會~戀愛究竟是什麼》由中國的視頻網站與原創方日本富士電視臺聯合製作。

此外,如《火影忍者》、《名偵探柯南》等動漫及《相棒》等電視劇在海外也很受歡迎。不過,像《約會》一樣,將在日本播出過的節目進行重新加工,或提供劇本、劇情的「銷售模式」也在不斷流行。

從2010年度到2015年度,日本的電視節目出口額擴大了4倍以上。節目出口不僅可以向海外展示日本的魅力,還擴大了電視臺的收入來源,可謂一舉兩得,因此乘著這股勢頭,日本政府提出「2020年度500億日元」的翻番計劃。如果目前的勢頭繼續保持,目標很有可能實現,但眼下政府方面也流露出「目標略顯激進」的觀點。

其中,對中國市場的明顯依賴是一個不安因素。日本的動漫和電視劇有著很高人氣。據悉,通常情況下每集數十萬日元的節目,到中國能賣到數百萬至上千萬日元。,中國企業為獲得獨家播放權而不計成本地進行「爆買」。

但是,銷售情況受兩國關係的影響很大。此前由於韓國同意駐韓美聯合部署薩德導致中韓關係惡化,也使得韓國節目向中國出口陷入停滯。當日本對華關係不穩時,也很可能出現價格下跌、數量下降、出口失速的情況。

另外,日本電視市場與海外市場在收視習慣、演出方式上存在很大差異,要想將日劇大量出口仍有一定難度,;在海外暢銷的大都是集數較多的連續劇,而日劇通常只有十幾集。雖說節目內容的吸引力決定銷路,但也需要準確把握海外市場的需求。

愛奇藝購買日本電視劇《寵物情人2017》後在網上播放

由於面向亞洲的日本電視節目銷售增長超過預期,日本總務省準備鼓勵地方電視臺把目光投向海外市場。地方電視臺擁有當地的獨特節目,如果能把介紹當地旅遊資源的節目傳播到海外,還能吸引外國人前往日本旅遊。同時,總務省還準備大力支持地方電視臺製作專門面向海外的節目,希望日本成為亞洲「電視節目出口大國」。

另據日經中文網14日稱,日本總務省計劃將日本電視節目出口目標從原定的「到2018年達到200億日元」提高為「到2020年達到500億日元」,日本有望超過現在排名世界第三的韓國,成為僅次於美英的「電視節目出口大國」。

柬埔寨國內電視臺播放的日本動漫

早在2013年的經濟增長戰略中,日本政府就明確表示要拓展廣播類節目的海外市場,並提出當前目標是出口額達到2010年度(實際出口額66億日元)的3倍。政府還支持日本電視臺與亞洲當地媒體進行聯合製作等。

在政府的推動下,以最擅長的動漫為中心,日本電視節目的銷售額有所擴大。此外,加上中國網絡視頻普及等因素的推動,2015年度日本電視節目銷售額達到了288億日元,提前完成了200億日元的目標。

除了《哆啦A夢》等經典動漫,刑偵劇《相棒》等集數較多的電視劇作品在海外也很受歡迎。日本各大電視臺還致力於以節目編排和創意為賣點的「節目版權銷售」,如銷售體育綜藝節目《極限體能王》(《SASUKE》)的版權等。此外,傳播日本各地信息、吸引訪日遊客的節目也將針對亞洲地區增加投入。

另一方面,為了配合日本電視節目出口、保護日版權,日本警方去年下半年以來還逮捕了一些在日本的中國字幕組成員,因為字幕組沒有支付版權費就為電視節目配上中文字幕發布。雖然字幕組免費配中文字幕使得日本電視節目在華語圈迅速傳播並獲得較高評價,但日方認為字幕組成員對日劇、動漫的熱愛值得讚賞、也很同情被捕人員,不過對於這樣的行為並不贊同,這不僅對日本電視節目的版權和市場帶來負面,也是對中國電視市場的傷害。

相關焦點

  • 日媒:日本電視節目出口也患上「中國依存症」
    《日本經濟新聞》4月25日文章,原題:日本電視節目出口遇到依賴中國問題日本的電視節目的出口形勢正佳。根據日本總務省統計,2015年的出口額達到288億日元,創下歷史新高。節目出口可以向海外展示日本的魅力,同時擴大了電視臺的收入來源,可謂是一舉兩得。日本總務省希望將出口額翻番,但要想保持良好勢頭,還需要跨越不少障礙。
  • 日媒觀察:世界經濟愈加依賴中國供應鏈
    參考消息網11月30日報導《日本經濟新聞》11月29日報導稱,世界經濟「依賴中國」的格局愈發明顯。美國總統川普的分化中國政策和新冠疫情導致的物流停滯,一度成為擺脫中國供應鏈的機會。但是,目前中國的出口份額在世界主要國家的出口中佔比重新上升,超過了歷史之最。
  • 日本政府是如何幫助日本電視節目走向世界的?
    作者 :肖冥思來源:影視產業觀察(Film-TV_Observer)已獲授權   據日媒報導,近年日本電視節目輸出額節節攀升,到2015年度日本電視節目銷售額已經達到了288億日元,提前超額完成日本總務省「到2018年,電視節目出口目標達到200億日元」的原定計劃,因此,日本總務省近日發布了新的增長計劃
  • 日本電視節目遭到中國企業爆買!
    中國企業為獲得獨家播放權而不計成本地進行「爆買」。日本的電視節目的出口形勢正佳。根據日本總務省統計,2015年的出口額達到288億日元,創下歷史新高。節目出口可以向海外展示日本的魅力,同時擴大了電視臺的收入來源,可謂是一舉兩得。總務省希望將出口額翻番,但要想保持良好勢頭,還需要跨越不少障礙。
  • 「中國辣條出口160國,日本成辣條最大進口國」?咱們的辣條真的火到日本去了嗎?
    12月2日央視網消息:辣條近年來出口持續增長,根據相關平臺數據,2020年下半年辣條出口額同比增長超
  • 日媒:中國施行《出口管制法》維護國安
    據日本《產經新聞》11月29日報導,《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制法》自12月1日起施行,對與國家安全相關的戰略物資和技術出口進行管制。中國將建立管控名單,禁止出口經營者與可能威脅中國國家安全和利益的企業進行交易等,與加強對中國施壓的美國進行抗衡。
  • 【網絡文化】文化接近性與文化差異性: 中國出口電視節目模式的文化機制探究
    研究發現,影響中國電視節目模式出口的微觀文化機制包括節目主題、節目類型、價值觀層面上的接近性,以及異國元素、價值觀層面上的差異性,分別從屬於文化接近性和文化差異性兩大文化機制。中國電視產業可以將微觀的文化機製作為突破口,結合「熟悉元素陌生化,陌生元素熟悉化」的策略,來推動節目模式的出口。
  • 全球抗病毒藥品貿易:美國出口額大幅下滑,中國成為最大抗生素出口國
    來自聯合國的數據顯示,我國到2018年已成為全球第四大抗病毒藥品進口國,並成為全球最大的抗生素出口國,產品主要銷往非洲和西亞國家;從出口來看,美國在2000年是排名世界第一的抗病毒藥品出口國,到2018年已降到第六位,比利時成為全球最大的出口國。
  • 隨著越南搶佔市場份額,中國不再是美國最大的服裝出口國
    七個月前,中國仍是美國時裝公司最大的產品供應國,但由於冠狀病毒和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脫鉤關係,中國相對越南的顯著優勢已經消失。   據美國商務部:從價值上看,美國從中國進口的服裝從2019年的近30%下降到2020年上半年的20%,在東南亞國家將其市場份額從同期的16%提高到現在之後與越南相當。   中國在美國時裝供應鏈上地位的削弱,部分反映了日益緊張的局勢,美國時裝公司被迫減少與中國供應商的接觸,以應對貿易戰、冠狀病毒大流行和不斷惡化的雙邊關係。
  • 德媒:中國首次超過美國成德最大出口客戶
    參考消息網9月13日報導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網站9月11日發表題為《中國首次成為德國最大的出口客戶》的報導稱,德國出口商對中國業務的依賴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大:德國對中國的季度出口首次超過對美國和對其他國家的季度出口,因為中國更快地從新冠疫情危機中復甦。
  • 世界最大小麥出口國考慮開徵出口稅
    不過,國際市場可能還來不及高興太久,因為俄羅斯政府近日在考慮就穀物等主要農產品出口實行配額制以及對小麥出口加徵關稅,旨在緩解俄國內不斷走高的糧食價格。全球小麥最大出口國過去6年來,俄羅斯農產品產量上升了20%,在國際農產品市場上表現也非常搶眼。
  • 日媒:自慰與自虐共存 "日本了不起"想法有問題
    參考消息網4月6日報導 外媒稱,日本大街小巷充斥著「日本真了不起」的自誇聲音。無論是和食、動漫、宅急便、便利店等服務行業,還是大到新幹線小到電飯煲的高科技產品,以及小學生都可獨自購物的良好治安狀況和整潔的街道環境,反正提到日本的一切都是「了不起」。
  • 日媒:日本人的英語能力為何落後中國?
    日本《東洋經濟》周刊網站8月11日文章,原題為「日本人的英語能力幾乎停滯不前的根本原因」。中國剛開始普及英語教育時,國內的批判態勢和日本並無二致。「學英語會妨礙母語學習」「學了一輩子都用不上」等言論甚囂塵上。但是中國著眼於建設全球化和信息化社會,決定「將英語作為評價國民素質的一環」,致力於普及英語教育,才有了現在的局面。
  • 韓國掀起「抵制日貨」浪潮 日媒嘲諷:對「日本的依賴」反而增加
    【南方+10月16日訊】據日本媒體報導,一直以來,日本與韓國存在著許多矛盾。近年來日韓兩國因二戰勞工問題長期陷入緊張的局面,再加上近日發生的象徵日軍強徵慰安婦的少女像在德國柏林設立事件,使得日韓關係進一步惡化。這些矛盾成了激發韓國民眾不滿的導火索,最終導致一系列 「抵制日貨」的抗議活動發生。
  • 韓媒:3月以來韓國遊戲對華出口為零,中國遊戲在韓卻……
    自3月以來,韓國遊戲對華出口為零,卻已有三款中國手遊在韓國Google Play銷售榜名列前茅。韓國業界人士還認為,中國手遊技術早在1年半前就超越了韓國。但那時,中國遊戲整體設計感比較落後,如今已找不到任何瑕疵。 在韓媒感嘆的同時,中國媒體也一直在關注韓國遊戲在華發展。
  • 日媒:日本的第六代戰機,可以讓中國空軍無法前出太平洋
    作為美國的盟國,最首要問題是研發獨立的、屬於本國的國產軍事裝備,擺脫對美國武器的依賴。在軍事上不受制於人。才能夠更好地獲得政治、經濟獨立。 歐洲國家如此,亞洲相關國家也並不例外。據《福布斯》網站2020年12月15日報導稱,日本計劃在2035年前花費480億美元部署F-X隱形戰機,據稱其性能將超過美國F-35和中國的殲-20隱形戰機。
  • 日本成辣條最大進口國?網友:文化輸出還是得靠衛龍……
    當時的你肯定想不到,這些曾被家長和老師視若「垃圾」的零食,在若干年後登上了美國奢侈食品榜單,踏上了上市之路,還把辣條出口事業推向了全世界...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外國人究竟有多迷戀這玩意?
  • 日媒:日本雅虎將通過天貓賣日貨
    原標題:日媒:日本雅虎將通過天貓賣日貨 《日本經濟新聞》5月29日報導稱,日本雅虎將進入中國的網際網路銷售業務,最早將從2015年夏季開始與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EC)企業阿里巴巴集團聯手銷售日本產的日用品和化妝品。首先將有100家企業通過日本雅虎在阿里巴巴的網站上開店。
  • 中國高鐵首次整體出口,中國和印尼加強合作,澳大利亞不好受!
    印尼是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也是東協的創立國之一,2018年印尼的GDP總計為1.042萬億美元,位居東協第一。那麼對於人口約2.62億和國土由1.7萬個島嶼組成的印尼來說,高鐵的興建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機遇。同樣對於中國、日本這樣的高鐵強國來說,印尼也是巨大的市場和利益窪地。咱們別看是我國貸款出錢,但是從我國高鐵出口的角度來說,具有重要的示範作用。
  • 美國豬肉上周出口創年度新高 中國為最大進口國
    美國農業部(USDA)12月1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豬肉的一周銷售量躍升至一年多以來的最高水平,這得益於中國的大宗採購。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豬肉生產國與消費國,自非洲豬瘟疫情以來一直在恢復國內生豬數量。中國農業農村部預計,到明年上半年中國生豬數量將全面恢復,加大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