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正喜迎史上第二次糧食大豐收。
俄羅斯農業部14日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2月13日,俄羅斯穀物產量達1.31億噸,僅次於2017年時期創紀錄的1.35億噸。其中,今年全年俄小麥產量已達8810萬噸,大麥達2220萬噸,玉米達1420萬噸等。
俄羅斯農業部長梅德帕特魯舍夫(Dmitry Patrushev)13日在向俄總統普京電話匯報時表示,隨著俄羅斯全境穀物收割工作基本完成,2020年將是又一個見證歷史的年份,「我們的農民對這一成績功不可沒」。最新的數據也好於俄農業部9月的預期。當時,俄農業部預計今年俄羅斯全年穀物產量為1.26億噸。
不過,國際市場可能還來不及高興太久,因為俄羅斯政府近日在考慮就穀物等主要農產品出口實行配額制以及對小麥出口加徵關稅,旨在緩解俄國內不斷走高的糧食價格。
全球小麥最大出口國
過去6年來,俄羅斯農產品產量上升了20%,在國際農產品市場上表現也非常搶眼。
俄聯邦海關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俄羅斯2019~2020農業年度(即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的糧食出口達4170萬噸,其中小麥3320萬噸,出口量繼續保持世界第一。按照俄農業生意出口分析中心的數據,目前俄羅斯出口小麥佔世界市場的20%左右。緊隨俄羅斯之後的是美國(14%)、歐盟(13.4%)、加拿大(13.2%)和澳大利亞(10%)。而2000年初,俄羅斯在全球小麥市場上的份額僅有4%。
美國農業部對外農業局(FAS USDA)10月初預計,今年俄羅斯將繼續保持全球最大小麥出口國地位。該部門在10月的報告中將俄羅斯小麥全年收成預測提高了500萬噸,至8300萬噸,2020-2021年度出口潛力從3750萬噸增至3900萬噸。緊隨其後的是美國和歐盟各國,今年出口分別有望達到2700萬噸和2550萬噸。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儘管作為全球最大的小麥出口國,今年小麥產量也在走高,但國際小麥市場的價格卻並未走低。
俄媒認為,全球市場小麥價格走高,是因為歐洲今年收成不佳所致。此前,法國小麥的產量減少了四分之一,減少到2950萬噸,為20年來最低;羅馬尼亞糧食產量預計也不高;波蘭和德國預計產量中等。因此,總體上,源自歐盟的糧食出口今年將會至少減少幾百萬噸。此外,由於天氣原因,烏克蘭的小麥收成也較往年遜色。美國農業部預測,今年全年烏克蘭的小麥產量將適度下降:從2900萬噸降至2800萬噸,「考慮到烏克蘭南部嚴重乾旱的天氣,(烏克蘭)單產下降將比美國農業部預測得更為嚴重。」
小麥出口稅呼之欲出?
俄羅斯穀物出口商協會主席澤爾尼(Eduard Zernin)近日表示,俄羅斯政府正在考慮制定穀物出口配額以及徵收小麥出口稅。目前,俄農業部與地方經濟發展部正在制定這一法案。屆時,穀物出口配額以及小麥關稅將同時生效。
自2000年來,俄羅斯僅實施過兩次小麥出口關稅。2007年,俄羅斯為了控制食品價格上漲 ,對小麥出口實施了出口關稅;2010年,俄羅斯農業遭遇饑荒,糧食減產,俄羅斯也臨時實行了糧食出口限制。上述兩次俄羅斯小麥出口關稅政策,都曾引起國際市場小麥價格暴漲。
澤爾尼表示,俄羅斯政府此次開徵的小麥出口稅很可能從2021年2月15日開始,至6月30日。屆時每噸出口的小麥將被徵收25~27歐元的關稅。
疫情重創俄羅斯經濟。俄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俄民眾收入平均下降4.8%。11月,俄羅斯糧食價格平均上漲了5.8%。其中,涉及民生的基本食品,比如麵包、麵粉、葵花油等,價格分別上漲6.3%、12.9%和23.8%。上周三,普京在電視講話中狠批俄國內的這一現象,要求政府採取行動控制居民常用糧油價格。對此,俄總理米舒斯京表示,商業系統、生產廠家、出口商「不要在民眾身上牟利」,「在當前非同尋常情況下,政府必須果斷採取行動,解決價格問題。」
目前,各界都在觀望,俄羅斯政府的這一決定將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國際小麥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