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報告:爭取在「十四五」期間試點開徵房地產稅

2020-12-22 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1日訊(記者 馬常豔)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今天在京發布《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20-2021)》(下稱《報告》)。《報告》建議,在一些熱點城市和炒房屢禁不止的城市率先加快試點開徵,爭取在「十四五」期間開徵房地產稅。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助理倪鵬飛介紹《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20-2021)》主報告。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馬常豔 攝

《報告》指出,過去一年我國住房市場經歷了先降後升的V型變化,其空間分化有所減弱。全國住房價格增幅經歷了下降、回升和企穩的過程,截至2020年11月,房價平均水平突破萬元大關,全國房價平均為10071元/平方米,同比增長7.9%。住房銷量創造了新高,住房開發量增速有升有降。房價上漲城市數量和上漲速度低於去年同期。其中一線城市房價水平大幅領先其它層級城市,一、二線城市二手房價格增速先緩慢下降再微幅上升,三線四線城市二手房價格增速有所回落。

《報告》發現,房地產市場恢復比較理想,但特徵不同以往:樓市穩定並對「六保六穩」發揮關鍵性貢獻,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房地產市場風險、錯配和擠出的問題沒有根本解決,還存在潛在的隱憂;住房市場從劇烈波動增長轉向恢復性平緩波動增長,出現了新興的特徵。

展望未來,《報告》認為,在沒有重大政策轉向和新的外部衝擊以及疫情顯著好轉的情況下,中國樓市總體將延續平穩,但其結構性潛力仍在。《報告》預計,2021年中國樓市將繼續延續平穩恢復的態勢,2021年房地產租賃市場將有所改觀,保障性租賃市場的步伐也將會進一步加大。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多策並舉,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報告》認為,要從根本上實現「房子是用來住的」的定位,確保房地產實現穩健發展,務必要按照黨中央的戰略部署,深化相關基礎性制度改革,加快構建穩健發展的長效機制。開徵房地產稅具有多重意義,應系統謀劃並切實推進。

「有人擔心開徵房地產稅會引發社會風險,對於這些我們也有足夠的方案去應對。」《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20-2021)》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助理倪鵬飛建議,建立房地產稅開徵的適應性預期,避免房地產稅開徵引起市場過度恐慌;凝聚開徵房地產稅的最大共識,明確房地產稅對經濟轉向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意義;建立房地產稅繳納的激勵約束機制。

此外,對於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報告》還建議:建立體系化和定量化的政策基準以強化精確、有效調控;規劃並構建以都市圈為主體的全國住房空間體系;啟動實施「租售結合」的「新市民安居工程」;探索建立以住房公積金為主體的政策性住房金融體系。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相關焦點

  • 權威機構:明年房價或增長5%,建議熱點城市加快試點房地產稅!
    可如今房地產依然是拉動我國經濟發展的柱石,在經濟發展沒有找到新的寄託之前,房地產還是要企穩為主,不太會全國性的徵收房地產稅。雖然這樣說,但局部性的開徵房地產稅還是可能的。12月2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等聯合主辦的《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20-2021)—樓市調控:迎來曙光再出發》發布會在京舉行。社科院的這篇報告指出:預計2021全年商品住房價格同比增幅可能會下降,同比增幅維持在5%左右。
  • 社科院報告:明年房價或同比增5% 建議熱點城市加快試點房產稅
    新京報訊(記者 侯潤芳)今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等聯合主辦的《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20-2021)—樓市調控:迎來曙光再出發》(下簡稱「報告」)發布會在京舉行。《報告》顯示,預計2021全年商品住房價格同比增幅可能會下降,同比增幅維持在5%左右。
  • 倪鵬飛:全國房價平均已經超過1萬元,建議儘快試點並開徵房地產稅
    倪鵬飛:全國房價平均已經超過1萬元,建議儘快試點並開徵房地產稅 2020年12月21日,《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20-2021)》發布暨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搜狐財經參會。
  • 房價邁入「萬元時代」 五趨勢或成樓市平穩發展動力
    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全面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  近日召開的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提出,明年的重點任務包括: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方案,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會議提出,(明年將)全面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強化城市主體責任,完善政策協同、調控聯動、監測預警、輿情引導、市場監管等機制。
  • 實行十年「停滯不前」,試點城市卻有「新動作」:房地產稅怎麼辦
    實行十年「停滯不前」,試點城市卻有「新動作」:房地產稅怎麼辦?2023年1月,國內啟動了兩個城市房產稅試點項目。到2021年,上海和重慶將成為國內首個徵收房地產稅的城市,但從我國房產稅的歷史來看,我們早已「期待」幾十年。
  • 社科院報告:中國樓市收斂性恢復,明年全國房價增幅約為5%
    證券時報記者 賀覺淵12月21日,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布《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20-2021)》。《報告》指出,從總體上看,預計2021全年商品住房價格同比增幅可能在5%左右,商品住房銷售面積同比增幅可能將保持正增長並再創歷史新高,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速將會有所下降,持續保持在7%左右。《報告》指出,過去一年,房地產市場恢復比較理想,但特徵不同以往。樓市穩定並對「六保六穩」發揮關鍵性貢獻,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 報告:「十四五」期間 中國勞動年齡人口仍保持在9億人左右
    來源:中國新聞網報告:報告稱「十四五」期間中國勞動年齡人口仍保持在9億人左右中新社北京12月21日消息,《社會藍皮書:2021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報告當日在北京發布。報告稱,「十四五」期間中國勞動年齡人口依然保持在9億人左右,要進一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強化就業優先的產業發展導向。當天,由中國社科院主辦,社科院科研局、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承辦的「2021年《社會藍皮書》發布暨中國社會形勢報告會」舉行。在談及2021年和「十四五」時期社會發展形勢與對策時,報告建議中國強化就業優先的產業發展導向。
  • 推行10年「躊躇不前」,試點城市卻有「新動作」:房產稅咋了?
    2021年1月份,國內有兩個城市,作為房產稅的試點城市開徵。上海和重慶在2021年,成為了國內率先徵收房產稅的城市,但是從我國的房產稅歷史上來看,我們早已「期待」了數十年。
  • 社科院發布《中國住房發展總報告》預計2021樓市實現收斂性恢復
    【環球網房產報導】 12月2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布了《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20-2021)》。報告預測2021年中國樓市將繼續延續平穩恢復的態勢,預計2021年房地產租賃市場將有所改觀,保障性租賃市場的步伐也將會進一步加大。
  • 秦虹:未來防範房地產風險的政策將繼續完善 行業要有所準備
    「十四五」時期房地產市場的機會將聚焦五個點:聚集城市內涵發展的城市更新、人口和產業流入的都市圈發展、高人口基數下的縣級市、以整合資源為特徵的新型地產、滿足美好生活的完整和健康社區。對於近期備受關注的房地產稅問題,她認為,房地產稅要依法實施、體現地方稅種和不採取一刀切政策的推出機制,時機問題最關鍵的還是第一步,先看立法情況才能決定。
  • 中國遺產稅真的來啦?快看!
    關於遺產稅,也並不是第一次傳出試點、開徵的消息了。此前2014年,我們就做過一期類似闢謠報導。11月13日上午,保險自媒體聯盟分别致電深圳市地稅局和稅務熱線,得到的答覆是:沒有相關文件!我們查閱深圳地稅官網,發現早在9月25日,也就是開徵遺產稅消息傳開之初。深圳地方稅務局就進行了闢謠!
  • 炒房的睡不著了,央媒發文透出重要信號,房地產稅真要來了?
    而每當樓市熱度上來之後,人們總是喜歡引用房地產稅來給過熱的樓市降溫。而事實證明,這個效果也是非常不錯的,房地產稅徵收就像是中國樓市調控的「保留大招」,每當「即將徵收房地產稅」的消息傳來,帶來的是大量二手房的「拋售」,隨之而來的是樓市明顯的降溫,可見,房地產稅可以說是應對高房價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 住建部秦虹:房產稅收得越少說明試點越成功
    按目前試點城市的方案來看,房產稅收得越少說明房產稅試點越成功,並認為因多種原因導致房產稅全面開徵難度很大。記者:有觀點認為,上海和重慶兩個試點城市房價沒降,因此得出房產稅不成功的結論,您怎麼看?秦虹:這說明,對房產稅本身還有認識上的問題。從長遠看,房產稅是房地產市場的一項重要制度建設,是我國財稅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從短期看,房產稅試點邁出了改革的重要一步,對高價房的需求有抑制作用,有助於控制房價的上漲。開徵房產稅有多重意義,它本身對房價的影響是間接的。
  • 中國住房發展總報告:2020樓市實現收斂性恢復
    一方面,中央始終堅持「房住不炒」調控總基調不變,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另一方面,執行力度在時空上存在差異。四是,住房用地供求變化和空間差異助推樓市收斂性恢復。地價快速上漲帶動房價上漲;土地購置面積上漲導致住房供應下降;土地區域差異影響住房區域差異。五是,資金鬆緊變化和空間差異影響樓市收斂性恢復。第一,寬鬆的貨幣政策支持了房地產信貸增長。
  • 中國住房發展總報告 2020樓市實現收斂性恢復
    一方面,中央始終堅持「房住不炒」調控總基調不變,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另一方面,執行力度在時空上存在差異。  四是,住房用地供求變化和空間差異助推樓市收斂性恢復。地價快速上漲帶動房價上漲;土地購置面積上漲導致住房供應下降;土地區域差異影響住房區域差異。  五是,資金鬆緊變化和空間差異影響樓市收斂性恢復。第一,寬鬆的貨幣政策支持了房地產信貸增長。
  • 中國住房發展總報告(2020-2021):2020樓市實現收斂性恢復
    一方面,中央始終堅持「房住不炒」調控總基調不變,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另一方面,執行力度在時空上存在差異。 四是,住房用地供求變化和空間差異助推樓市收斂性恢復。地價快速上漲帶動房價上漲;土地購置面積上漲導致住房供應下降;土地區域差異影響住房區域差異。 五是,資金鬆緊變化和空間差異影響樓市收斂性恢復。
  • 連續6年「神預測」中國房價的社科院,又對2021年房價進行了預測
    但是在房地產行業,社科院可是非常有名,因為社科院曾經2014年到2020年連續6年「神預測」中國房價,最近又再次預測2021年房價,在剛剛過去的12月21日,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布了《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20-2021)》,其中就有4條關於對2021年樓市的預測:1、2021年全國房價平均上漲5%左右;2、房產稅大概率在十四五期間出臺;3、商品房的銷售面積會繼續增長,並且會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