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鵬飛:全國房價平均已經超過1萬元,建議儘快試點並開徵房地產稅

2020-12-22 騰訊網

倪鵬飛:全國房價平均已經超過1萬元,建議儘快試點並開徵房地產稅

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 倪鵬飛

出品 | 搜狐智庫

編輯 | 徐小奇

2020年12月21日,《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20-2021)》發布暨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搜狐財經參會。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在會中發表演講。

倪鵬飛表示,過去一年,中國樓市和房價總體經歷了「V」型變化,空間分化逐漸趨於減弱。今年1-11月份,特別是11月份,全國房價平均已經超過了1萬元,整體上進入萬元每平米的時代。房地產的銷售額由 「負」轉「正」,銷售又創新高。

他指出,房地產投資也經歷了「V」型過程,從驟降到穩步恢復性增長。到目前來看,11月份房地產達到了6.8%,住房已有超過7%的增長,恢復勢頭較好。住房投資、房地產投資對今年中國經濟得增長的貢獻功不可沒。

倪鵬飛表示,從空間看,總體房價分化比較緩和。一二線城市微幅上升,三四線城市增長有所下降,城市之間的房價差異在縮小。南北房價差異比較大,但是沒有那麼嚴重。城市群和非城市群的房價差距也有所收窄。說明房地產市場向著良好的方向發展。

「因此,中國房地產市場比較理想,只是特徵不同於以往。」倪鵬飛說,房地產市場不僅對經濟增長貢獻很大,對就業貢獻也很大。今年房地產企業增加30萬,對增加就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總體看,全年的住房價格的增幅可能還在5%左右,銷售有可能繼續保持歷史的正增長,房地產開發投資可能會有所下降,但是也在7%左右。因為 『三道紅線』可能加速開發商的銷售,」倪鵬飛總結。

不過,倪鵬飛也指出,炒房現象沒有被完全控制。3、4月份以後,個別城市出現了炒房的現象,並且從家庭住戶的槓桿率,還有金融機構的房地產的貸款比例等等方面可以看出,風險依舊存在,而且風險較大。同時,住房的空間分布錯位,有些地方住房已經出現嚴重過剩,有些地方還存在著嚴重的短缺。

倪鵬飛表示,住房對其他方面還存在著擠出的效應,比如消費、投資、經濟。雖然今年住房投資增長得不錯,但是消費很疲軟,它倆之間有一定的替代關係。擠出效應在逐漸減少,但是還是存在。

他說,從制度層面來看,無論是市場主體還是地方政府,都在和中央宏觀的房地產調控政策進行一個博弈,所以市場總有波動。這個趨勢在未來一年仍然會保持。

倪鵬飛表示,每年的城市人均住房面積會增加一平米還要多,到2025年人均住房面積將達到45。從家庭層面來看,中上收入差不多有的都是兩套房,但是新市民剛需還有很大的缺口。

對此,倪鵬飛建議,應建立體系化、定量化的政策基準,以強化精準有效的調控。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這個不能變。要提高調控水平,要因城施策,因地制宜。

他表示,同時要規劃並構建以都市圈為主體的全國住房空間體系。房地產區位屬性很強,因此一定要把住房空間規劃作為一個重要維度。深圳的房地產市場這麼熱,就是因為土地有限,都市圈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全國幾個中心城市、熱點城市都有這樣的問題,這就需要機制性的設計。

此外,倪鵬飛認為,應以開徵房產稅帶動長效機制。近期建議在一些熱點城市和炒房屢禁不止的城市率先加快試點房產稅。「長期或者中期來看,我們一定要爭取在『十四五』期間能夠開徵房產稅。」

最後,倪鵬飛表示,要啟動實施「租售結合」的「新市民安居工程」,建立「租售結合」的住房體系。同時,建立以住房公積金為主體的整個政策性住房金融體系。他說,目前住房政策性金融體系非常落後,缺口很大,但是我們要完善好這個住房體系,對住房保障,對新市民的住房保障十分關鍵。

相關焦點

  • 社科院報告:爭取在「十四五」期間試點開徵房地產稅
    《報告》建議,在一些熱點城市和炒房屢禁不止的城市率先加快試點開徵,爭取在「十四五」期間開徵房地產稅。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助理倪鵬飛介紹《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20-2021)》主報告。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馬常豔 攝《報告》指出,過去一年我國住房市場經歷了先降後升的V型變化,其空間分化有所減弱。
  • 權威機構:明年房價或增長5%,建議熱點城市加快試點房地產稅!
    對於房地產來說,房地產稅就是那隻「狼來了」的狼。喊了很多年,卻一直沒有實施。房地產稅對於房地產來說無異於一種毒藥,不僅能止住房價的漲勢,還會暫停樓市的穩定繁榮。無房者對於房地產稅期望很多,總是盼著房地產稅能讓房價降一降,好讓大家輕易上車。
  • 社科院報告:明年房價或同比增5% 建議熱點城市加快試點房產稅
    此外,《報告》還建議,在一些熱點城市和炒房屢禁不止的城市率先加快試點開徵房地產稅,爭取在「十四五」期間開徵房地產稅。據《報告》,2020年住房市場經歷了先降後升的V型變化,全國住房價格增幅經歷了下降、回升和企穩的過程,截至2020年11月,房價平均水平突破萬元大關,全國房價平均為10071元/平方米,同比增長7.9%。
  • 實行十年「停滯不前」,試點城市卻有「新動作」:房地產稅怎麼辦
    實行十年「停滯不前」,試點城市卻有「新動作」:房地產稅怎麼辦?2023年1月,國內啟動了兩個城市房產稅試點項目。到2021年,上海和重慶將成為國內首個徵收房地產稅的城市,但從我國房產稅的歷史來看,我們早已「期待」幾十年。
  • 炒房的睡不著了,央媒發文透出重要信號,房地產稅真要來了?
    但即便如此,人們買房的熱情不減,特別是十年來很多人通過買房實現了財富大幅增長,房價十年前的幾千元每平米上漲到現在的破萬元每平米,房價翻了幾番,讓人們把買房當成了最可靠的投資手段,有錢要買房,沒錢砸鍋賣鐵負債纍纍也要買房,又導致房價的一路攀升。而每當樓市熱度上來之後,人們總是喜歡引用房地產稅來給過熱的樓市降溫。
  • 住建部秦虹:房產稅收得越少說明試點越成功
    記者:有觀點認為,上海和重慶兩個試點城市房價沒降,因此得出房產稅不成功的結論,您怎麼看?秦虹:這說明,對房產稅本身還有認識上的問題。從長遠看,房產稅是房地產市場的一項重要制度建設,是我國財稅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從短期看,房產稅試點邁出了改革的重要一步,對高價房的需求有抑制作用,有助於控制房價的上漲。開徵房產稅有多重意義,它本身對房價的影響是間接的。
  • 推行10年「躊躇不前」,試點城市卻有「新動作」:房產稅咋了?
    2021年1月份,國內有兩個城市,作為房產稅的試點城市開徵。上海和重慶在2021年,成為了國內率先徵收房產稅的城市,但是從我國的房產稅歷史上來看,我們早已「期待」了數十年。
  • 房價邁入「萬元時代」 五趨勢或成樓市平穩發展動力
    截至11月份,商品房銷售均價邁入「萬元時代」,商品房銷售面積也有望再創新高。2021年,中國經濟延續穩健復甦勢頭,業內專家認為,以下五大新趨勢或成為明年樓市平穩發展的主要動力來源。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全面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  近日召開的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提出,明年的重點任務包括: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方案,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會議提出,(明年將)全面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強化城市主體責任,完善政策協同、調控聯動、監測預警、輿情引導、市場監管等機制。
  • 中國遺產稅真的來啦?快看!
    《深圳特區報》2015年11月13日A7版  其實,早在1940年,南京國民黨政府就曾經開徵過遺產稅(1938年頒布)。新中國成立後,關於開徵遺產稅的設想更是從未中斷過:►1950年:《全國稅政實施要則》將遺產稅暫定為擬開徵的稅種之一。►1993年:中共中央將「適時開徵遺產稅和贈與稅」納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任務。
  • 一旦開徵「房產稅」這「3類」人最慘?懂行的人直言不諱
    房子已經不再是房子,房子已經是我們賺錢的利器。在這種情況下,想要投資房地產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人都在想辦法買房。有些人本來手上的錢足夠全款買下一套房子,但是他們卻把一套房子的全款,變成三四套房子的首付,每個月努力賺錢還貸,房價一旦上漲就將房子賣出去,從中賺取差價。還有人買房將房子簡單裝修一下,隔成幾個小房間,再將房子租出去,通過房租來獲取利益。
  • 房價3萬跌到1萬,這幾個城市「房地產泡沫」也破了?
    最近10年,國內房價上漲突飛猛進,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0月,國內商品住宅均價已經達到每平米1萬元,其中大部分一二線城市達到每平米2萬元,即便是一些縣城的房價也達到每平米7000-8000元。另據國統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3萬元。
  • 截至11月份,商品房銷售均價邁入「萬元時代」
    截至11月份,商品房銷售均價邁入「萬元時代」,商品房銷售面積也有望再創新高。2021年,中國經濟延續穩健復甦勢頭,業內專家認為,以下五大新趨勢或成為明年樓市平穩發展的主要動力來源。全面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近日召開的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提出,明年的重點任務包括: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方案,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 中國式房地產空置之謎:這城市那麼空?
    中國的房地產可能是全世界最具爭議的問題之一。房價一波又一波的上漲,很多人為買不起房而苦惱,但與此同時,數據顯示中國的戶均住房已經超過1套。理論上講,每家都應該有一套房子,足夠用了。但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買不起房、買不到房?問題就出在房子分布的結構上。
  • 韓國首爾房價4年漲價近6成 2020中國房地產行業深度發展研究及投資...
    這是位於首爾城東區一處公寓,面積為84㎡的公寓2017年以約822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成交,但現在價格已經翻了超過一倍。這是位於首爾城東區一處公寓,面積為84㎡的公寓2017年以約822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成交,但現在價格已經翻了超過一倍。
  • 房產稅開始實施,超過個人「免徵面積」將繳納1.2萬元
    因此這些人就認為想要靠房地產稅的徵收來打擊炒房客是很難達到理想效果的,反倒是會讓真正有需要的購房者壓力倍增。不過房地產稅的徵收其實是調控房地產非常有效的措施之一,這一點從其他已經是徵收房地產稅的國家的實施效果就能夠看得出來。房地產稅的徵收對於抑制炒房行為還是有很大的幫助的。並且也有利於保持房地產市場的平衡,對長期發展更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