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國宣布限制糧食出口,我國能做到自給自足嗎?看完後很安心!

2020-11-19 網易新聞

近日,越南海關宣布,從2020年3月24日零點開始,將全面禁止任何形式、任何種類的大米出口,違者將嚴厲處罰。此外,哈薩克斯坦、塞爾維亞、俄羅斯等國家也紛紛限制本國一些糧食種類的出口。

多國限制糧食出口

據越南媒體報導,越南為了評估國內大米的庫存量,宣布從3月24日零點起開始暫停以任何形式對外出口各種大米。這則消息發布之後不久,越南財政部解釋稱:越南國家儲備局計劃在6月中旬之前儲存19萬噸大米,以確保疫情期間的糧食充足,同時還將繼續增加8萬噸水稻儲備。據了解,2019年全年,越南已經儲備了20萬噸大米和8萬噸水稻。

除了越南之外,全球主要小麥出口國哈薩克斯坦也已經禁止了小麥粉、胡蘿蔔、糖和土豆的出口;塞爾維亞則停止了葵花籽油等貨品的出口;俄羅斯也限制了葵花籽的出口;全球第二大棕櫚油生產國馬來西亞也放緩了出口;全球最大稻米出口國印度的出口工作也因為「封國」而陷入停滯。令據外媒報導,截止到3月26日,全球至少已經有5個國家公開宣布停止或限制部分糧食出口。與此同時,伊朗的糧食供應宣布告急,急需進口100萬噸小麥和25萬噸稻米。而稻米和小麥的主要進口國菲律賓和印尼等國的儲備也只能維持到今年6月份。

我國應該怎麼應對,能夠做到自給自足嗎?

眾所周知,我國是目前全球第一大糧食進口國,每年進口的各類農作物多不勝數。那麼,多國陸續禁止糧食出口,會給我國造成影響嗎?關於這個問題,其實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回答,那就是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數據顯示,從2015年以來至今,我國每年的糧食總產量都穩定在6.5億噸以上,人均糧食佔有量為470公斤左右,高於世界平均水平。其中,穀物自給率超95%,口糧自給率達100%。以越南為例,2019年越南大米總出口量是637萬噸,中國僅進口47.7萬噸,而我國每年要消耗上億噸的大米。由此可見,部分國家限制糧食出口,對我國並沒有太大的影響,我國的糧食產能完全能做到自給自足。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局長張務鋒表示:中國正處在歷史上糧食安全形勢最好的時期,即糧食產量高、庫存充足、市場供應穩定、糧食價格穩定、調控能力強等,完全可以確保急需時能調得動、用得上。此外,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2019年,我國的糧食總產量為13277億斤,同比2018年增加了119億斤,增長0.9%,創下了歷史最高水平。由此可見,中國糧食完全可以做到自給自足,不進口一粒糧食也不成問題。如今,我國小麥庫存結餘仍超1億噸,玉米8000萬噸,水稻1億噸,不進口也不會導致國內供應短缺。

看到這,想必不少朋友都安心了,我們是無需為糧食發愁的,中國在農業方面的發展,還是要領先於全球的,因為這是我們血脈裡的印記。對此,大家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糧食出口國都想多出口一些 而糧食進口國則希望能實現自給自足
    還記得之前有人炒作囤泰國進口大米的消息嗎?(詳見《每日糧油:國內糧價沒法炒 一些餐廳開始炒作泰國進口香米價格 》),如今也別炒了,泰國大米出口價格已經連續跌一個月了。 其實,說起今年的糧食供需市場,面臨著兩個極端問題:糧食出口國都想多出口一些,而糧食進口國則希望能實現自給自足。
  • 全球糧食危機一旦來臨,都有哪些國家能自給自足
    目前,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疫情已經影響到了至少44個需要外部糧食援助的國家以及主要的糧食出口國。另外,今年年初開始的蝗災也對糧食生產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衣索比亞,肯亞,印度等國家均遭受了嚴重的蝗災。聯合國糧農組織警告稱,一場全球性的糧食危機已經到來。
  • 多國紛紛禁止糧食出口,中國必須想辦法自給自足了!
    這一系列天災人禍必將使得全球農業畜牧業漁業都將受到影響,全球糧食減產或許已成事實。於是,各國為求自保,紛紛把糧食緊緊抓在自己手裡,禁止出口。一旦糧食減產30%,而糧價的上漲絕不是30%那麼簡單,上漲百分之幾百都不會感到驚訝。 那麼問題來了,就算其他國家糧食減產又怎麼了,我們中國能自給自足就好! 自給自足?
  • 世界疫情再嚴重,中國糧食也完全可以自給自足,非洲最令人擔心
    由於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目前,很多國家採取了禁止糧食出口的措施,截至4月1日,至少已有8個國家,宣布停止或限制糧食出口。 聯合國糧農組織近日就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糧食供應帶來的影響時稱,如果不及時採取有效的幹預措施,糧食供應鏈在今年的4月到5月將會出現被擾亂的情況。
  • 中國糧食年產超6.5億噸,全國能夠吃多久?國家糧食儲備庫是什麼
    從3月24日開始,中國鄰國越南開始停止向外出口出售任何種類的大米,以此保障國內糧食的供應,其將在今年6月15日之前達到19萬噸的大米儲備。不僅是越南,3月28日埃及貿易部長對外宣布,停止出口該國豆類農業產品直至3個月後。從南亞到北非再到中亞的哈薩克斯坦,這個世界上輸出小麥量最大的國家,也已經停止了向國外出口小麥。
  • 同是人口大國,中國滿世界進口糧食,印度為何能做到大量出口?
    今年疫情問題對世界各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其中糧食問題深受人們關注,由此我們發現一個現象:同是人口大國,中國滿世界進口糧食,印度為何能做到糧食大量出口?說到糧食,民以食為天,糧食的重要性是至關重要的問題,是國家穩定的基礎。我國耕地面積有限,人口卻達到14億的規模,有限的耕地需要養活十幾億的人口非常的不容易。國家在糧食生產方面投入了非常的精力,好在我們出了以袁農平為代表的農業科學家,實現了雜交水稻,以及一些農作物品種優化,才讓我國三大主糧水稻、玉米、小麥基本能實現自足。
  • 中國的糧食能自給自足嗎?詳解糧食和大豆鮮為人知的金融戰(1)
    本世紀初,2000年到2010年,國家和國際資本爭奪國內糧食定價權的金融戰爭,這三場戰爭可以稱之為世紀之戰,因為他關乎到我們國內的糧食定價權,關係到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飯碗,先預警一下,這三篇文章乾貨很多,內容會比較長,有時間您就慢慢看,如果沒時間的話您就先收藏可能有很多國人不知道,在2000年到2010年這10年裡,其實是波瀾壯闊的,我們國家為了從國際投機基本的投機資本的手中爭奪咱們國內的糧食定價權發生了三場驚心動魄的金融戰
  • 聯合國警告,政府號召節約,中國的糧食夠吃嗎?
    ▲貝魯特大爆炸一傢伙炸掉了黎巴嫩85%的儲備糧,糧食依賴進口隱患很大一些糧食出口國出於本國安全考慮,開始限制糧食出口。越南、俄羅斯、泰國、塞爾維亞等國一度宣布禁止或減緩糧食出口。聯合國甚至發出警告,全球迎來了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全球,當然也包括中國,這顯然是一個壞消息。
  • 由於冷鏈給我國帶來的風險,中國宣布叫停澳洲第6家牛肉企業出口
    隨著新冠的瘋狂肆虐,國外的情況越來越糟糕,由於冷鏈運輸給我國帶來的防控風險,中國宣布叫停澳大利亞第6家牛肉企業對華出口,這已經不是澳洲牛肉產品第一次違反中國的評估審查要求。今年8月26日,澳洲一家牛肉企業的牛肉產品因檢出中澳兩國禁用藥物氯黴素,中國因此拒絕其產品入境。
  • 俄羅斯政府要求對糧食出口採取臨時性數量限制措施
    中俄資訊網莫斯科編發:據俄羅斯政府近日頒布命令,要求俄經濟發展部就實行糧食出口配額管理事宜向歐亞經濟委員會作出通報,並向歐亞經濟委員會提議,對歐亞經濟聯盟糧食出口採取臨時性數量限制措施。   俄羅斯政府計劃自2021年2月15日起對糧食出口實行配額管理,配額總量為1500萬噸。
  • 退耕還林、還草、鼓勵農民進城,中國的糧食真的能自給自足嗎?
    退耕還林還草體現了上層對環境保護重視的新觀念,而且早已向世界承諾,我國的環保事業必須走在世界前列,必須為世界的環保事業作出榜樣。我國幅員遼闊,基礎糧田超18億畝,人口只有14億,平均每人有一畝三分地,現在農業發達,每畝單產1000斤夠吃,種雙季會撐死,所以目前即是不進口糧食也可以自給自足。如果再造田或不退耕還林還草會造成水土流失,對環境保護大大的不利,現在你知道為什麼要退耕還林還草吧。
  • 研究發現:對世界大多數地區來說,糧食自給自足遙不可及
    各地食物消費的糧食距離。全球化在近幾十年來徹底改變了食品的生產和消費,耕種變得更加高效。結果,飲食多樣化了,全球的糧食供應量也增加了。但是,這也導致了世界上大多數人口生活在至少部分依賴少數出口糧食的國家。一旦全球食品供應鏈的中斷,這可能加劇任何形式的全球危機(例如當前的新冠肺炎大流行)中的脆弱性。芬蘭阿爾託大學論文研究員Pekka Kinnunen說:「不同地區和當地樹葉之間存在很大差異。例如,在歐洲和北美,小麥等溫帶作物大部分都可以在500公裡半徑內獲得。
  • 俄羅斯糧食價格上漲,普京否認糧食危機,減少出口再成選擇
    ◎普京考察俄羅斯農業生產情況(資料圖)俄羅斯是全球最大的穀物出口國之一,其中小麥出口居全球第一,在全球糧食貿易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目前俄羅斯每年通過穀物出口獲得的收入高達200億美元,幾乎是俄羅斯武器出口年收入的2倍。在2018年,俄羅斯穀物產量為1.13億噸,其中出口量為4200萬噸。
  • 2020年天災人禍一籮筐,節約糧食再引媒體熱議,我們需要害怕嗎?
    根據農業部數據,目前我國超過90%的農產品種類是產量是可以實現自給自足的,總量充足。今年2月起,東非八國爆發了70年難遇的蝗蟲災害,一波未除一波又至,使得近2000萬人面臨糧食嚴重不安全。蟲子的野心不止於此,它們蔓延到了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亞多個糧食出口國。6月底,蝗災擴張到東南亞和我國雲南省。由於生態環境的改變有利於蝗蟲的繁殖擴張,聯合國預測蝗災可能會再次爆發。
  • 2020年下半年會爆發糧食危機嗎?
    再看看新聞,受疫情影響有好幾個國家都禁止糧食出口了,總有人說:下半年糧食會出現危機,甚至有的人又已經開始屯糧了。 一、全球糧食的格局:四大糧商控制80%的交易量 今年是全球糧食的豐收年,包括中國、東歐、南亞、和美國等均超過預期。比如俄羅斯預計產量是1.22億噸,出口0.4億噸;即使是越南糧食上年也出口350萬噸,同比增長5.6%;還有印度預計大米產量1.2億噸,創歷史新高。
  • 商務部:我國口糧完全可以實現自給自足 消費者無須在家集中囤糧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在商務部2日舉行的網上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副司長王斌表示,疫情期間,國家持續出臺扶持農業生產的政策措施,今年全年糧食豐收是大概率事件。此外,他表示,我國口糧年均消費量為2億多噸,2019年我國小麥、玉米、大米三大主糧庫存結餘2.8億多噸,完全可以實現自給自足,不進口也不會導致國內糧食供給短缺。  據悉,我國糧食進口主要以大豆、粗糧等飼料糧為主,進口的大米、小麥分別只佔國內消費總量1%和2%,主要起到品種串換和調劑作用。
  •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來了 一粒糧食背後蘊含什麼價值?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珍惜糧食,反對浪費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每一個現代公民應盡的義務中國農業科學院做過估算,我國的糧食全產業鏈總損耗率約為12%,在播種、收穫、儲藏、運輸、加工等各個環節,本來就因為設備和技術局限而存在不同程度的損耗。
  • 冠狀病毒下烏克蘭首都基輔物價飛漲,看完價格你能接受嗎
    今天參觀大型超市愛基輔,俄羅斯人看完驚呆了——當地基本商品價格,轉換成盧布,明顯超過了俄羅斯,儘管當地居民的工資遠低於俄羅斯。沒有錢,但你在浪費時間。你知道嗎,烏克蘭人最愛的檸檬現在多少錢?」生薑呢?而大蒜?
  • 上海老兩口的晚餐,回歸田園,自給自足!網友感慨:幾個人能做到
    上海老兩口的晚餐,回歸田園,自給自足!網友感慨:幾個人能做到!平時沒事的時候我就喜歡在網上閒逛,看看有沒有什麼有趣的事情,正好前兩天我就在網上看到了上海老兩口的晚餐在網上火了。很多網友在網上看到之後也表示十分羨慕上海老兩口的生活,還說現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已經沒有幾個人可以做到這樣恬淡了。平時在家沒有老兩口就在家種些蔬菜,什麼豆莢或者是菊花菜種在自家的院子裡面,什麼時候想吃了隨時就可以採摘十分方便。而且也不用擔心有農藥殘留的問題,完全可以放心大膽的食用。
  • 終戰日|一戰後各國籤訂了哪些條約,我國權益受到哪些損害?
    1918年11月德國正式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戰敗而結束。一戰結束後,為爭奪戰後利益及重新瓜分世界,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相繼召開。其中,巴黎和會於1919年1月召開,經過五個多月的激烈爭奪最終籤訂了《凡爾賽和約》並成立國際聯盟,此後協約國相繼與奧地利、保加利亞、匈牙利、奧斯曼土耳其等籤訂和約,共同構建起所謂的「凡爾賽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