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改的近期目標的是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看病難的本質在於醫療資源分配的不平等,不均衡,醫術高超的醫生和大型醫療設備主要集中在三級醫院,而三級醫院又主要集中在大型城市,但患者主要是在縣城及農村地區。看病貴的本質在於價值結構不平衡,在診療鏈條中包含了的藥品、耗材價格虛高和沒有必要的檢查項目。
自2009年國家新醫改以來,國家每年都會出臺多項政策,但由於種種原因,醫藥環境雖然逐年改善,但並未取得根本性的轉變。所謂頑症還需猛藥,國家醫保局成立後,實施了帶量採購,在規範醫療價格鏈條上利益相關者的各種行為的同時,藥品費用得以大幅降低,節約了大量的醫保費用,此所謂的騰籠。
騰籠有兩層含義,一是節約醫保費用,二是在更高的角度來看,去除了整個醫藥鏈條上的不合理的費用,這些費用主要有藥品價格水分、耗材價格水分、不合理的檢查費用。在實踐中一些問題可以通過一定的手段一定程度的解決,例如,通過兩票制,解決了藥品流通環節層層加價的問題;通過藥品集中採購,解決了部分藥品價格回扣的問題,通過一致性評價,很大程度上排除了沒有治療效果的仿製藥;通過MAH制度解決創新藥激勵以及藥品生產環節的自然壟斷。
隨著醫藥改革的推進,騰籠是要繼續騰的,因為藥品和耗材價格中的水分太高,但騰籠之後要換什麼鳥是需要認真考慮的。普遍的觀點是,擠出仿製藥的價格水分,給創新藥提供空間;降低藥品和耗材的不合理費用,為醫生診療服務收費提供空間。
仿製藥在我國醫藥市場上佔有很大的比重,這一點與國外成熟醫藥市場是一致的,不一致的地方在於,成熟醫藥市場仿製藥和創新藥的創面符合二八原則,即仿製藥數量佔百分之八十,銷售額只佔百分之二十。我國仿製藥在數量和收入上都是碾壓創新藥的。這就給創新藥的發展提供了空間。
醫生和藥師是各有分工,但我國醫生的收入卻主要來自於藥品,這些收入包括從醫院獲得績效獎金和從醫藥代表獲取的其他收入,醫生診療服務的收費卻並不高,這不合理也不符合客觀規律。騰籠換鳥就是降低醫生獲取的其他收入,提高醫生診療服務的收入。在降低醫生其他收入的同時,必須提高醫生的陽光收入,即啟動醫療價格服務改革和醫院薪酬體制改革,醫改才能更加順利地推進。
醫改的近期目標是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其實就是降價。但醫改的成就不在於降價,而在於理順醫療價值鏈條上的各種利益關係,理順了利益關係,就能夠自然實現醫改的長期目標,即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