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朱民:科技創新和數位化大潮正在到來

2020-12-22 環球網

本文轉自【大眾網】;

「工業服務業會成為未來巨大的增長空間,而未來一定是智能化和數位化的」。 12月17日,「ABC SUMMIT 2020百度雲智峰會」在北京舉行,此次大會以「智者先行」為主題,著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參會並發表了主題為《走向高收入階段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和數位化大潮》的演講。會上,朱民就後疫情、雙循環時代下的經濟發展做出趨勢分析,並為2021年發展指引未來方向。

朱民在演講中提出,中國經濟正在走向高收入階段,主要表現為三大特徵。一是經濟結構向服務業轉化。當前中國工業比重下降,服務業比重攀升,市場化服務業勞動生產率較高,但非市場化服務業勞動生產率偏低。二是當面中國已步入人口老齡化社會,需求引發了供給和經濟結構變化。三是科技創新和數位化大潮正在到來,科技變成了這個世界推動、主導和裂變的一個特別重要的力量。

「整個科技過程,從0到1的量子計算,腦機接口的突破,從市場的逆向進口地帶瓶頸突破,伺服器突破,雲計算,異構計算的突破,全世界在研發科技的滲透曲線在平行的往上移,提到一個新的高度,這也是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朱民表示,在這個層面,中國還是走在很前面的,比如百度作為重要的AI科技公司,在人工智慧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方面連續三年第一,展現出中國AI的實力。不過我國也有相對薄弱的地方需要突破,比如半導體技術、機器人技術等,而面對現在這個格局,中國的應對策略就是新基建。

這個戰略的核心是國家全力打造一個科技的高速公路,AR、算力、數據、5G和雲,在這個高速公路上推動科技企業來全力創新支持、構建這個高速公路。對此朱民表示,「後疫情時代三大經濟趨勢的發展,從疫情前的房地產、能源、傳統建設、建築機械,走向數字經濟主導,算法、算力,走向雲基建、管基建、端基建。」

另外,他也提到,用數位化提升治理效能將是我國治理現代化的重大命題。目前,社會治理已經成為我國治理現代化體系的重要部分,新一代數位技術則是提升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利器。

「在今天這個節點上,中央之所以再三強調『十四五』,是因為中國正在從中等收入國家走向高收入國家,這是一個巨大的歷史轉折點。歷史已經給了無數的經驗和教訓,走向服務業,科技化,老齡化,這些巨大浪潮在根本上改變我們所有的一切,站在運動推力的一邊,站在世界大潮的頂峰,祝各位成為未來的贏家。」朱民說。

相關焦點

  • 朱民:科技創新和數位化大潮正在到來
    「工業服務業會成為未來巨大的增長空間,而未來一定是智能化和數位化的」。 12月17日,「ABC SUMMIT 2020百度雲智峰會」在北京舉行,此次大會以「智者先行」為主題,著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參會並發表了主題為《走向高收入階段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和數位化大潮》的演講。
  • 經濟學 家朱民出席2020百度雲智峰會:科技創新和數位化大潮正在到來
    12月17日,「ABC SUMMIT 2020百度雲智峰會」在北京舉行,此次大會以「智者先行」為主題,著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參會並發表了主題為《走向高收入階段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和數位化大潮》的演講。會上,朱民就後疫情、雙循環時代下的經濟發展做出趨勢分析,並為2021年發展指引未來方向。
  • 朱民、吳曉波解析2021年經濟趨勢,2020企投家年終盛典順利舉行
    朱民預測:科技創新全球競爭和數位化大潮全面到來   在本次盛典上,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發表《大潮之巔,結構變化和數位化轉型》主題演講。   朱民表示,過去,很多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是從波動和趨勢來看,世界會沿著秩序波動性繼續向前,軌跡不變,但這個觀點是錯的。2020年是載入史冊的一年,它深刻地改變了世界。
  •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加快推進央行數字貨幣
    本次論壇由上海報業集團·澎湃新聞主辦,圍繞金融科技在技術研發、業態應用、創新監管等多個層面,立足三大國家戰略試點——「央行小微企業數字徵信試驗區」、「數字貨幣」、「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同期匯聚北京的優勢,邀請金融行業頂級智庫、專家學者、企業家共赴北京,深入探討金融科技如何賦能整個金融行業,點亮未來。
  • 專家:數位化轉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他認為,推動數位化轉型,將進一步提升我國產業鏈現代化水平,也將啟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朱民表示,這次疫情讓大家看到了無接觸經濟的發展潛力,數位化物流、在線消費和生活服務、在線醫療、在線辦公、在線學習等等,都發展得如火如荼。疫情結束後,這種在線化的趨勢還會繼續維持,因為許多行業的業態已經徹底改變。「與此同時,科技正在成為世界競爭新的制高點。」
  • 朱民:垃圾債券和企業債務情況惡化或是2021年最大挑戰
    疫情重創全球經濟,引發全球市場動蕩,催生大規模救助舉措,提速金融數位化進程。展望未來,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金融面臨哪些挑戰?這備受市場的關注。「今年以來,市場引起巨大的震蕩,但震蕩後面更深刻的是變局,特別是2021年金融界的變局會更加深刻。」12月3日,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朱民在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年會暨第一財經金融峰會上發表演講時表示。
  • 朱民跟非洲國家說了這三件事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副總裁朱民重點介紹了「十四五」規劃中的國際合作新機遇。朱民指出,「十四五」規劃對中國來講至關重要,也將對全球經濟產生重大影響。他從三個方面介紹了規劃的內容:第一,中國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重大變化;第二,中國將如何應對這些挑戰;第三,中國將如何擴大開放,為全球治理做貢獻。
  • 從數位化轉型到數位化經營 金融科技深植銀行基因
    而支撐智能服務加速迭代的,是銀行業對金融科技重視程度的不斷提升,在數位化浪潮中,各家銀行從戰略高度搭建金融科技架構,加緊對最新技術的探索,加快科技對各項業務的賦能,從最初的數位化轉型,到當下和今後的數位化經營,科技將在銀行業的發展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01.
  • 中國科技創新大潮奔湧向前
    獲獎的296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證明著——中國科技創新大潮奔湧向前光明日報記者 陳海波  1月10日,一年一度的科技盛典——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96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
  • 從數位化轉型到數位化經營金融科技深植銀行基因_金融機具_中國...
    而支撐智能服務加速迭代的,是銀行業對金融科技重視程度的不斷提升,在數位化浪潮中,各家銀行從戰略高度搭建金融科技架構,加緊對最新技術的探索,加快科技對各項業務的賦能,從最初的數位化轉型,到當下和今後的數位化經營,科技將在銀行業的發展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 重慶農商銀行張榮華:金融科技創新和數位化轉型是走好「新萬億之路...
    近年來,以網際網路、大數據為引領的數字革命,正深刻地影響著社會經濟和人們的生活方式,數位化轉型必將成為銀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  「我們從2017年開始嘗試金融科技創新和數位化轉型,同時也深刻地認識到,數位化轉型勢在必行。」
  • 朱民:推動國際國內雙循環互動發展,最根本的是持續改善營商環境
    長遠來看,推動國際國內雙循環互動發展的新格局,最根本的是持續改善營商環境,以關鍵技術、工業網際網路等科技推動中國產業鏈的基礎能力和現代化水平提升。」朱民說。 中國也處於類似的階段,在新一輪基礎設施建成完善後,在科技的加持下實現產業鏈的數位化貫通。工信部在過去三年提出一系列戰略目標,其中重點提出以工業物聯網為抓手,2020年是原定的戰略突破時點,包括打造跨行業的工業物聯網平臺,實現行業互通;打造100萬個工業App,實現設備的網上追蹤,把重工設備網絡化,安全和效率都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