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用漢語「硬懟」英語?原來做考研翻譯要懂得這些區別

2020-12-18 英語研值帝

上周我們講了中文句子和英文句子之間的3個區別,今天繼續。(原文較長,我們分3次推送,本文是第2篇)

任何接觸過考研英譯漢題目的人無不感嘆:太難了!的確,五個畫線部分大約150個詞,也就是說,每部分差不多30個詞。對於這麼長而複雜的句子,基礎不紮實就一定會犯暈!但是,任何難題都有解決的辦法,英譯漢也毫不例外。

英語和漢語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語言,其思維方式和表達習慣可以說是千差萬別,不了解這些差別,翻譯時肯定會四處碰壁、頭破血流。因此,要解決翻譯中的難題,一個很關鍵的步驟是了解英語和漢語的區別。

考研英語閱卷人陳採霞教授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出了英語和漢語的十大區別。下面我們就重點分析這十大區別:

英語多代詞,漢語多名詞

英語不僅有we、you、he/she、they等人稱代詞,而且還有that、which之類的關係代詞和what、who之類的疑問代詞。在長而複雜的句子裡,為了使句子結構正確、語義清楚,同時避免表達上的重複,英語往往使用很多代詞

漢語雖然也有代詞,但由於結構相對鬆散、句子相對較短,因此一般不使用太多的代詞,使用名詞往往使語義更加清楚。請看下面的例句:

There will be television chat shows hosted by robots, and cars with pollution monitorsthatwill disablethemwhentheyoffend. (2001年第71題)

屆時,將會出現由機器人主持的電視訪談節目及裝有汙染監測器的汽車,一旦這些汽車汙染超標(或違規),監測器就會使其停駛。

英文原句共使用了三個代詞:關係代詞that、賓格代詞them和主格代詞they,漢語譯文中卻只用一個代詞「其」,that被譯成了名詞「監測器」,they被譯成了名詞「汽車」。這是因為漢語裡沒有關係代詞,that從英語語法上講指代的是先行詞monitors,把它譯成名詞「監測器」就成了很地道的漢語表達。而如果把they譯成「它們」,漢語裡就有可能語義不清,因為「它們」有可能指「汽車」,也有可能指「監測器」。由此可見,英語裡的很多代詞在被譯成漢語時都要變成名詞。

此外,許多考研翻譯題中代詞的指代對象往往不在畫線部分,在這種情況下,代詞更應該翻譯成名詞。例如:

Theyare the possessions of the autonomous (self-governing) man of traditional theory, and they are essential to practices in which a person is held responsible for his conduct and given credit for his achievements. (2002年第64題)

自由和尊嚴是傳統理論中自治者(自我管理者)所擁有的財富,是實踐活動中必不可少的,在這些實踐活動中,一個人必須對他的行為負責,取得成績時他也會被認可。

原文中的they在句中顯然找不到指代對象,根據上下文,它應該指前面提到的freedom and dignity(自由和尊嚴),在翻譯的時候如果譯成「它們」就已經是表達不清,而如果譯成「他們」,那更是大錯特錯了,所以應該譯成名詞「自由和尊嚴」。

英語多被動,漢語多主動

英語比較喜歡用被動語態,科技英語尤其如此。漢語雖然也有「被」「由」之類的詞表示動作是被動的,但這種表達遠沒有英語的被動語態那麼常見,因此,英語中的被動在譯成漢語時往往要變成主動。下面我們先看一組常用被動句型的漢譯:

It is said that… 據說……It is reported that… 據報導……It is estimated that… 據估計……It must be pointed out that… 必須指出……It must be admitted that… 必須承認……It has been found that… 實踐證明……(人們發現……)It is suggested that… 有人建議……It is agreed that… 人們同意……It is believed that… 人們相信……It is imagined that… 人們認為……It can not be denied that… 不可否認……It will be seen from this that… 由此可知……It should be realized that… 必須認識到……It is (always) stressed that… 人們(總是)強調……It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hat… 大家(普遍)認為……It may be said without fear of exaggeration that…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些常用被動句型屬於習慣表達法,在科技英語中出現頻率很高,考生不僅要熟悉這些句型的固定翻譯,同時要認識到英語中許多被動從習慣上來講要譯成漢語的主動。我們再看一個典型的例子:

And it is imagined by many that the operations of the common mind can by no means be compared with these processes, and that they have to be acquired by a sort of special training.(1993年第74題)

許多人認為,普通人的思維活動根本無法與科學家的思維活動相比,並且這些思維活動必須經過某種專門訓練才能掌握。

原文中有三個被動語態is imagined、be compared和be acquired,譯成漢語都變成了主動表達:認為、相比和掌握。

有時候,英語裡的被動句譯成漢語時用被動和主動都可以。例如:

It must have been taken away by him.

那一定是(被)他拿走了。

You will be drowned if you are not careful.

若是不小心,你就會(被)淹死。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cultural traditions must be kept.

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文化傳統必須(被)保持。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decided to great extent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經濟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科學技術決定的。

有些英語被動句需要把主語譯成漢語的賓語,這樣才能更加符合中文的表達習慣。例如:

New sources of energy must be found, and this will take time, but it is not likely to result inany situation that will ever restore thatsense of cheap and plentiful energy we have had in the past.

必須找到新的能源,這需要時間,而過去我們感覺到的那種能源價廉而充足的情況將不大可能再出現了。

New sources of energy must be found可以譯成「新的能源必須(被)找到」,但給讀者的感覺似乎有些「歐化」,而譯成「必須找到新的能源」就顯得自然貼切了許多。

英語多變化,漢語多重複

熟悉英語的人都知道,英語在表達相同的意思時往往會變換不同的表達方式。第一次說「我認為」可以用I think,第二次再用I think顯然就很乏味,建議換成I believe或I imagine之類的表達。

相比之下,漢語對變換表達方式的要求沒有英語那麼高,很多英語中的變化表達譯成重複表達就行了。請看下面的例子:

The monkey's most extraordinary accomplishment was learning to operate a tractor. By the age of nine, the monkey had learned to solo on the vehicle.(R.Quirk)

這隻猴子最了不起的成就是學會駕駛拖拉機。到九歲的時候,這隻猴子已經學會單獨表演駕駛拖拉機了。(R·夸克)

tractor和vehicle在句中顯然都表示「拖拉機」,英語表達上有變化,而譯成漢語時使用了重複表達法。

由於英語喜歡用代詞,漢語喜歡用名詞,這也使英語多變化、漢語多重複的特點更加突出。例如:

He hatedfailure; he had conquereditall his life, risen aboveit, and despiseditin others.

他討厭失敗,他一生中曾戰勝失敗、超越失敗,並且藐視別人的失敗。

同樣,英語中的變化表達有時也不能在畫線句子中尋找到另外一種表達,這就需要我們了解英語的表達特點,善於從文章中或者運用常識尋找答案。例如:

You have all heard it repeated that men of sicence work by means of induction and deduction, that by the help of these operations, they, in a sort of sense, manage to extract from Nature certain natural laws, and that out of these, by some special skill of their own, they build up their theories.(1993年第73題)

你們都多次聽說過,科學家是用歸納法和演繹法工作的,而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依靠這些方法力求從自然界歸納出某些自然規律,然後根據這些規律,用自己的某種非同一般的本領,建立起他們的理論。

men of science顯然是scientists的另外一種說法,在1993年的英譯漢文章中,作者還使用了a man of science、a scientific man之類的表達法,掌握了英語變化表達的特點,就能很輕鬆地把它們都譯成「科學家」。(未完待續……)

【END】關注「英語研值帝」,了解最新考研資訊,考研路上一同前行,不負理想!

相關焦點

  • 中英區別第三彈!考研翻譯如何才能讓中文更地道?
    還在用漢語「硬懟」英語?原來做考研翻譯要懂得這些區別英語多抽象,漢語多具體翻譯實踐較多的人都有這樣的體會:英文句子難譯主要難在結構複雜和表達抽象上。通過分析句子的結構,把長句變短句、從句變分句,結構上的難題往往就會迎刃而解。
  • 2018考研英語翻譯英漢互譯原則:英語多被動 漢語多主動
    考研英語翻譯英漢互譯要注意表達和邏輯上的差異,有一些原則大家需要先了解,在翻譯過程中慢慢去體會,下面跟隨新東方網考研頻道一起來看看英語多被動、漢語多主動這一原則。  英語比較喜歡被動,科技英語或是論文中尤其如此,而我們的考研翻譯中的翻譯題大都是科普知識的文章,那麼被動句就更多了。
  • 2020考研英語翻譯:認識代詞指代法
    英語翻譯是考研英語中的重點難點,每年的英語翻譯是得分率最低的題型,為了方便考生備考,下面為大家整理了考研英語翻譯部分的一些翻譯技巧,一起來學習吧!  英文忌重複,為了避免名詞或名詞性成分的重複,英文中多用代詞,而漢語多重複,故漢語中較少使用代詞。這一差異的存在,就需要在英譯漢的過程中加以適當的調整。
  • 2015考研英語大綱解析:翻譯三個特點與眾不同
    2015年考研英語大綱在大家的翹首企盼下終於面世了! 經過跨考教研英語教研室劉正鋒老師的仔細研讀,發現翻譯部分與往年並無區別,各位同學按照自己正常的方法、節奏複習就可以。那麼根據大綱要求,翻譯部分到底有什麼特點,同學們應該如何應對呢?
  • 考研英語之英語一與英語二的區別
    可能有很多同學在考研之前都不知道考研英語還分兩種吧,一種是考研英語一還有一種是考研英語二,那麼我們要如何才能知道自己考哪一種呢?具體說說這二者的區別通常來說考研英語二是比英語一簡單一些的閱讀難度英語二的一篇閱讀的字數在1500左右,長難句較少;英語一一篇閱讀字數可能在1600左右,長難句相對於英語二來說較多一些
  • 考研英語一與英語二的區別
    適用於所有學碩研究生(十三大門類,110個一級學科)以及部分專碩研究生(法律碩士包含非法學專業與法學專業、臨床醫學碩士、口腔醫學碩士、建築學碩士、護理碩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公共衛生碩士、城市規劃碩士8類)。
  • 「明德尚行經驗談」2020廣外考研英語翻譯碩士MTI學長經驗分享!
    翻譯碩士英語我做了的有:歷年專八閱讀;歷年考研英一閱讀;顧家北雅思寫作;專八英語作文100篇;專八改錯;讀外刊;還有一個就是明德尚行教育藍寶書(針對廣外,內容全面),沒了。好好完成這些練習結果是不會差的。記單詞記單詞記單詞!!
  • 2022考研:翻譯碩士常識介紹與分析
    那麼翻譯碩士到底是什麼、考什麼、就業情況如何?幫幫就給大家做一個簡單介紹,希望對各位考研er有所幫助~  ►專業介紹  翻譯碩士專業學位的英文名稱為「MasterofTranslationandInterpreting」,英文縮寫為MTI。
  • 你用中文「學」英語跟用「百度翻譯」幫你「懂得」中文有何區別?
    學英語,你用中文「學」跟用「百度翻譯」幫你「懂得」中文意思有什麼區別?學無止境,學海無涯。我們天天隨便找一句英語出來然後問你:懂得它的中文什麼意思嗎?1.用不上也不意味著沒必要學:用不上的英語可以當做用英語學英語,用英語懂英語的英語技能來學來掌握啊!
  • 考研衝刺,4個妙招幫你解決英語翻譯痛點
    一、長難句結構劃分不清晰   劃分英語長難句結構,是理解英語句子含義的基礎。許多同學反映,一看到長句就恐慌;再加上幾個不認識的單詞,根本無從下手,不知道原文在表達什麼,所以只能認識幾個單詞就翻譯幾個單詞,寫出的譯文自己都不知所云。事實上,要成功翻譯一篇英文文章,既要對英語原文理解正確無誤,又要把漢語表達得流暢通順。
  • 「廣外考研論壇」廣外英語翻譯碩士考研這麼學,穩紮穩打變學霸!
    357英語翻譯基礎篇章翻譯應該是步入到一個正軌環節,每天能夠安靜的坐下來做一篇中譯英,做一篇英譯中,這個是最值得我們注意的一點,現在必須要能夠培養這種能力了。第二個357英語翻譯基礎,詞條互譯部分應該要養成每天早晚讀書的習慣,我個人每天早晨中午和晚上這三個時間段都在背書,建議你們一天至少給自己安排背誦各種互譯的總體時間不少於一個小時,最好是出聲去讀,不要習慣性地默讀。
  • 為什麼越來越多同學考研用日語代替英語?
    很多人選擇考研報名時選擇用公共日語(科目203)代替考研英語。據統計2020年用日語考研比前年增長了19%。下面,我們就來一起分析,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同學考研用日語代替英語考研,看看有哪些值得我們思考的地方呢?
  • 考研英語怎麼複習?英一英二有啥區別?
    英語二比英語一簡單,如果同樣基礎,同樣複習準備,兩個分差在10分左右。兩個的區別主要有2個方面①題型。英一英二都有完型,閱讀,新題型,翻譯,大小作文5種題型。其中英一的新題型備選有3種考法,小標題,排序和段落匹配;英二的只有小標題和段落匹配兩種。翻譯題英一是一篇文章裡挑5個句子翻譯,英二是翻譯小短文。
  • 2015考研英語:翻譯衝刺攻略
    單詞似曾相識但無法成文——難點詞義會推導 句子支離破碎卻毫不通順——長句語序會調整 一、難點詞義會推導 詞彙是備考考研英語翻譯的基礎和重中之重。認識翻譯句子中的每個單詞,是考生拿到高分的最基本前提。然而,對於考研英語大綱中給出的五千多個單詞,多數考生在準備時感到很茫然,不知該如何記憶。
  • 漢語的微秒,漢語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語言!
    下面這篇介紹漢語的文章,是一篇正能量愛國文章,可以讓大家充分認識到漢字的美、漢字的生命力!100年前,全世界都認為漢語是嬰兒語,後來才發現原來漢語是進化過的世界最先進的語言。原來在七千年前,漢語也有羅嗦的後啜和字格,後來我們把那些無用東西都拋棄了。比如用一個「了」字就把已經完成的動作表現出來了。根本不用什麼現在過去完成時那麼囉嗦。
  • 2018考研英語翻譯技巧習慣用法
    考研英語翻譯:對於考研的同學來說,考研英語的準備似乎要更提前一點,要想取得一個好成績。光靠考前的突擊是不夠的,需要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累。本文為廣大考生整理2018考研英語翻譯技巧習慣用法,更多考研英語一和英語二的區別、考研英語題型大綱及重點詞彙等備考資料,歡迎訪問北京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 2021新祥旭考研華中農業大學英語翻譯碩士(MTI)考研成功經驗分享
    二、初試複習篇1.英語翻譯基礎(357)參考書目:小黃書—英漢翻譯詞條;52mti每日詞條;中國日報每周最新詞彙;最後的禮物—詞條翻譯;英漢翻譯簡明教程(莊繹傳);黃皮書—英語翻譯基礎;星火或華研專八翻譯;英語筆譯實務三級;三級筆譯歷年真題;韓剛90天攻克三級筆譯;近三年政府工作報告,《新祥旭華農翻譯碩士考研輔導班內部講義
  • 乾貨:2021考研英語翻譯之狀語從句該如何翻譯?
    摘要:翻譯是2021考研英語的考察點之一,需要掌握拆分解讀技巧,同時多多練習研究,每天學一點,很快就能突破英語翻譯難關。幫幫為大家整理了21考研英語翻譯的有關知識,供大家參考學習。   一.識別狀語從句   第一步要要了解其概念,顧名思義,狀語從句就是指:一個句子在整個狀語從句中充當狀語成分。在考研英語中,主要考讓步狀語,時間狀語,條件狀語和原因狀語這四種狀語從句。   第二步識別狀語從句的常考的連詞,進而知道這是具體哪類狀語從句,再進行翻譯。
  • 考研英語求過線?教你考研英語怎麼上60!
    考研英語是很多考研同學的「老大難」問題,很多同學因為底子差或是對英語實在是能力有限,因此對於考研英語的要求只求過線,或者是能達到60分即可。對於絕大部分同學來說,考研英語考60分,基本上是足夠了,下面,小編就給這類考研的同學來分析分析考研英語該怎樣達到60分。
  • 考研英語翻譯衝刺:兩大技巧讓你快速提分
    摘要:從考研英語各題型來看,翻譯算是其中最難的部分,在歷年考試中都是考生得分率較低的一類題型。>摘要:從考研英語各題型來看,翻譯算是其中最難的部分,在歷年考試中都是考生得分率較低的一類題型。   那個年輕的姑娘站在路邊不停地向來往的汽車擺動著豎起的拇指表示她要搭車。   (thumbed her way 為英語手勢語,意為 "站在路邊向來往的汽車擺動著豎起的拇指表示她要搭車",在漢語中沒有這種手勢語,翻譯時只有採用釋義法,以便讓我國讀者明白其意.)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