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葉公子】
10月18日晚上,金鷹獎終於落下帷幕,任達華因《澳門人家》榮獲「視帝」,童謠因《大江大河》榮獲「視後」。
除此之外,「觀眾最喜愛的男女演員獎」分別由王一博和趙麗穎獲得。
當天晚上,女明星們的禮服造型和近鏡頭皮膚狀態,再次霸佔熱搜,成為熱議話題。
這屆金鷹獎,從網絡票選「金鷹女神」開始,就一直站在風口浪尖,而宋茜更是成為「浪尖尖兒」上的人物。
此圖是精修圖
自10月16日開始,短短三天的時間,宋茜一個人承包了金鷹獎一大半的熱搜。
從當選金鷹女神,到宋茜粉絲刷票;從譚松韻經紀人點讚『宋茜不配』微博,到金鷹女神造型顯胖20斤;
這圖修的。。。
再從宋茜自曝少女氣息滿滿的泳裝照力證好身材,到10月18日晚上的『宋茜表情管理失敗,撇嘴趙麗穎獲獎』;
這次的宋茜,真的是「黑紅」到了頂點。
好在,金鷹最佳女主在經過一系列的角逐後,沒落到宋茜頭上,也沒落到趙麗穎、譚松韻頭上,反而給了爆冷的童謠。
預估,金鷹獎是想遠離最佳女主的是非,所以才定了因《三十而已》而大火的童謠。
雖然童謠本人也很有實力,但很多網友還是不滿意,覺得這個獎項有點「水」,不足以代表觀眾心裡的真實想法。
趙麗穎、宋茜禮服大賞
其實,世界上有一千個人,心中便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心中,肯定都有自己的最佳女主,獎項已經頒發,就別糾結「水不水」了,吃吃瓜就算了。
虞書欣、譚松韻禮服大賞
今天,借著金鷹獎的東風,葉公子帶大家回望前前10年的「視帝視後」,大家才能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實力派演員!
劉濤、陳數禮服大賞
2000年金鷹獎:「視帝」陸毅、 「視後」蘇瑾
1999年,一部《永不瞑目》紅遍大街小巷,帥氣的陸毅、知性的蘇瑾、可愛的歐陽蘭蘭,跟著海巖劇的東風,一炮而紅。
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俊男靚女的完美搭配,讓《永不瞑目》成了當年最火的劇。
2000年,《永不瞑目》成了金鷹獎最佳電視劇,陸毅和蘇瑾拿到了最佳男女主,袁立也拿到了最佳女配。
歐陽蘭蘭真好看
雖然現在回望,這是一部經典電視劇,但在當年的話劇人心中,這還是一部「流量電視劇」,演員的演技也很生澀,它之所以拿獎不是因為實力,而是因為「火」。
雖然在那個年代沒有流量一詞,但這也是一部流量的代表,只不過它符合了當時的時代背景,填補了電視劇市場的空白,才備受歡迎。
1999年金鷹獎:「視帝」唐國強、 「視後」趙薇
這一年,唐國強因為飾演《雍正王朝》中的雍正而獲得「視帝」;趙薇則因為《還珠格格》獲得「視後」。
相比來說,唐國強的獎項更加實至名歸,他自1975演電影,曾有「第一小生」之稱。
在此之前,由他主演的《小花》《今夜星光燦爛》《高山下的花環》《三國演義》等,都備受好評。
1998年,《還珠格格》第一部播出,趙薇一下紅遍兩岸。1999年,《還珠格格》第二部播出,依舊爆紅,趙薇也成了最紅的女演員。
馮遠徵就曾說:「現在最紅的網紅再紅上十倍,也不如當年的小燕子紅。」
「上至九十九,下至剛會走」,全國人民幾乎無人不喜歡小燕子,她也成了內地第一波偶像明星。
在一些老戲骨眼裡,趙薇儘管很紅,但她瘋瘋癲癲的演技,壓根擔不起「視後」的重擔,之所以給她這個獎,還是在向「人氣」看齊。
所以,甭說現在的金鷹獎「水」,其實回望20年前,它也是很「水」。
不過,這時候的金鷹獎還是遵循「一半實力派,一半偶像派」的原則,沒有很過分,不像現在越來越過分,特別是2018年的獎項得主,簡直「水」到掉渣兒!
1998年金鷹獎:「視帝」張國立、 「視後」李媛媛
這一年,張國立憑藉《康熙微服私訪記》拿到「視帝」;李媛媛憑藉《香港的故事》成為「視後」。
《康熙微服私訪記》當年到底有多火,就不需要我多說了,成長在那個年代的人應該都可以感受到。
提及康熙、宜妃、三德子、小桃紅、法印,誰人不知?觀眾的記憶,最能說明這劇火不火。
當然,張國立也確實是實力派中的一個,早年間他主演的《死水微瀾》《頑主》《混在北京》等,都口碑不錯。
李媛媛因為《香港的故事》拿到「視後」,這部劇是為了歡迎香港回歸,算是一部主旋律電視劇,得獎也不足為奇。
李媛媛算是80後熟知的一位女演員,她早年主攻話劇舞臺,參演過《上海的早晨》《圍城》等。
可惜,2002年,李媛媛查出患有宮頸癌,不幸於2002年10月底離開人世,享年41歲。
1997年金鷹獎:「視帝」王詩槐、 「視後」王姬
王詩槐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男演員,他曾參演過《日出》《沒有冬天的海島》《穆斯林的葬禮》《大染坊》等等,其風採至今讓人難忘。
我印象最深的是《大染坊》中的苗瀚東,林老爺子評價苗瀚東:穿上中國便服就是儒雅士紳,穿上西裝就是有文化的大亨。
雖然說的是人物扮相,但這句話用在王詩槐身上,也非常貼切,他實在是一位氣質儒雅的男士。
王姬是憑藉《雷雨》中的繁漪拿到了「視後」,在此之前,王姬是北京人藝的話劇演員,因為跑了7年龍套得不到重用,才出國做起了生意。
後因為《北京人在紐約》復出,又主演了《紅粉》,其演技無可挑剔,一直是實力派中的一個。
1996年金鷹獎:「視帝」李保田、 「視後」李琳
李保田是因為《宰相劉羅鍋》拿到的「視帝」,他的實力不用多做介紹,觀眾應該都知道。
他曾主演過《過年》《菊豆》《鳳凰琴》《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等等,拿到的獎項很多,絕對的實力派。
2001年的《警察李酒瓶》和2003年的《神醫喜來樂》,都是由李保田主演,也都拿到了觀眾喜愛的男演員獎。
「視後」李琳因為《趟過男人河的女人》而獲獎,她是北電的科班生,畢業後第一部戲就成了金鷹女主,也是蠻幸運的。
她還曾參演過《歷史的天空》《搭錯車》《範府大院》等,算是80後熟知的一位女演員。
1995年金鷹獎:「視帝」鮑國安、「視後」王馥荔
鮑國安是中戲的教授,95年因《三國演義》中的曹操而獲得飛天、金鷹雙男主,一下便紅遍了全國。
鮑國安飾演的曹操,表情豐富,神韻十足,沉穩幹練中又帶著狡詐殘忍,是所有飾演曹操的演員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個。
王馥荔也是大眾熟知女演員,七八十年代,她的名氣一點不比潘虹、張瑜等人差。
主演過《金光大道》《天雲山傳奇》《日出》《宋慶齡和她的姊妹們》《小樓風景》等等。
1994年金鷹獎:「視帝」姜文、 「視後」王姬
90年代初,出國熱潮興起,鄭曉龍帶領北京電視藝術中心,投拍了這部《北京人在紐約》,一下爆紅全國,姜文和王姬也雙雙獲獎。
在此之前,姜文一直在電影圈混,壓根沒演過電視劇,但看著劇本好,就參演了此劇,沒想到這部劇比他演過的任何電影都火。
上面說過,王姬從北京人藝辭職後就去了美國做生意,後來回國探親,在機場碰到陳道明,陳道明將她介紹到了《北京人到紐約》劇組。
當年的王姬,在美國多年,其時尚品味絕對領先國內女性,她在電視劇中的穿著也成為大家追逐的熱點。
1993年金鷹獎:「視帝」劉威、 「視後」林芳兵
《唐明皇》這部電視劇,絕對是大眾記憶中的經典,「唐明皇」劉威和「楊貴妃」林芳兵都成了時代記憶。
特別是林芳兵,為了演這部戲足足增肥了30斤,再加上精美的道服化,林芳兵飾演的楊貴妃至今無人能超越。
林芳兵在演楊貴妃之前,備受導演謝晉的喜愛,多次出演過他的電影,可惜她走紅後就結婚生子,慢慢淡出了演藝圈。
劉威雖然長得不太好,但其演技確實很好,能演農村老漢,也能演千古一帝,戲路很寬,一直是圈內的實力派。
1992年金鷹獎:「視帝」葛優、 「視後」李羚
葛優是憑藉《編輯部的故事》而獲獎,李羚是憑藉《上海一家人》獲獎。
這兩部電視劇都是當時的經典,《編輯部的故事》雖然是個室內情景喜劇,但卻是取材於當時的熱點話題,抨擊了很多社會現象,很多臺詞時至今日還是經典。
現在再回看這部劇,大腕雲集,反差和笑料齊發,是中國第一部喜劇系列劇。
李羚在《上海一家人》中,飾演女主沈若男,搭檔孫啟新、何偉、龍俊傑、謝園等人,展現了一個上海女性的奮鬥史,時至今日還被觀眾念念不忘。
這部劇中的道服化最讓我喜歡,後來才發現毛戈平是化妝師,李羚的扮相很精緻,每一個階段的妝容和旗袍都很驚豔。
1991年金鷹獎:「視帝」李雪健、「視後」張凱麗
這一年的金鷹獎是《渴望》的天下,拿到了最佳電視劇,李雪健和張凱麗拿到最佳男女主,孫松和韓影拿到了最佳男配。
在當年,「舉國皆哀劉慧芳,舉國皆罵王滬生,萬眾皆嘆宋大成」成為一道風景,成為一個時代記憶。
這部電視劇播出時,用萬人空巷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轟動全國,感動萬千人,是中國電視劇中一個時代的神話。
那時候的李雪健老師還很年輕,曾拿到過梅花獎、百花獎、金雞獎、飛天獎等等,是國內最低調做人,踏實演戲的德藝雙馨的藝術家。
張凱麗這一生,飾演的最讓人難忘的角色便是「慧芳」,雖然後期也演過不少電視劇,但每一個都沒有超越慧芳。
以上10屆的金鷹男女主,有一部分是因為真的演技好,有一部分是因為電視劇確實火,也是有好有壞,無法一概而論。
當然,再往前看,還有實力派的陳道明、遊本昌、周裡京、陳寶國、達式常等人,都曾拿過金鷹獎最佳男主;朱琳、周潔、秦怡、馬蘭等人,則都拿過金鷹女主。
周潔年輕時
隨著網絡時代的興起,金鷹不再只頒發最佳男女主,又增加了最受歡迎男女主。
其實,這也是官方的一種平衡手段,最佳男女主頒給實力派,最受歡迎男女主則頒給人氣最高的偶像派,一碗水端平,人人都有獎。
但這世界上,魚與熊掌從來都不可兼得,一旦獎項多了,便不值錢了,含金量也就越來越低了。
吃瓜群眾們沒必要盯著獎項,看看女明星們在紅毯上的爭奇鬥豔,比這個有意思多了,對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