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天開始,吾谷公考持續為大家整理公務員行測筆試秒殺技巧,覺得有用,請文末點個在看或轉發收藏哦~
這是吾谷公考為大家整理的第期秒殺技巧:行測邏輯判斷翻譯推理之假言命題。
一、什麼是假言命題?
(一)定義:
假言命題是陳述某一事物情況是另一事物情況的條件命題,假言命題亦稱條件命題。可將假言命題分為3種:充分條件假言命題、必要條件假言命題和充要條件假言命題。
(二)題型判別:
題幹、選項中出現邏輯聯結詞,如「如果……那麼……」「只有……才……」「且」「或」等邏輯聯結詞。
二、考點「前推後」和「後推前」
(一)「前推後」*(A—>B 則 A是B的充分條件)
1.關鍵詞:
如果……那麼……,只要……就……,為了……一定……, ……必須……,所有…… 都……,……離不開……,一……就……
2.舉例:
(二)「後推前」(B—>A, 則 A是B的必要條件)
1.關鍵詞:
只有……才……,不 / 無 / 非……不 / 無 / 非……,……是……的基礎 / 前提 / 必不可少的, 除非……否則不……
2.舉例:
三、考點「逆否」與「連鎖」推理。
(一)逆否推理
1.「逆否」即是將一個命題的前後「逆」過來再分別「否定」,得到原命題的逆否命題,逆否命題和原命題等價。
2.舉例:
A—>B,則 -B — -A
記憶法則:先翻譯,肯前必肯後,肯後否前得不出必然結論。
例如:如果下雨 —> 地會溼
正確推理:地沒溼 —> 沒下雨
錯誤推理(肯後):地會溼 —> 下雨
錯誤推理(否前):沒下雨 —> 地沒溼
(二)連鎖推理
1. 給出兩個命題,A B 與 B C,這兩個命題有一個相同的項 B,且該項分別在第一個命題的箭頭後、第二個命題的箭頭前,則可以推出 A B C,這就是命題的連鎖推理。
【特殊點】
「除非……否則……」的翻譯
在「除非……否則……」和「除非……否則不……」命題的翻譯中,考生經常會產生疑惑。我們知道,「除非……否則不……」是典型的後推前命題,如果出現「除非……否則……」又該怎麼翻譯呢?
其實,只需在「否則」後面添加兩個「不」即可,兩個「不」相互抵消,變化後的命題與原命題等價。即「除非 A,否則B」等價於「除非 A,否則不(不B)」,翻譯為:﹣B A。
四、假言命題秒殺技巧
【重點】:判題型 —>翻譯題幹 —>翻譯選項對比—>選擇正確答案。
【例】一個人如果是智者,那麼他一定是一位謙虛的人;而一個人只有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他才會謙虛。但是,如果一個人聽不進別人的意見,那麼他就不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由此可以推出:
A.一個人如果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他就是一位智者
B.一個人如果聽不進別人的意見,他就不是一位智者
C.一個人如果聽得進別人的意見,他就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D.一個人如果認識不到自己的不足,他一定聽不進別人的意見
【題型定位】
題幹中出現了「如果……那麼」「只有……才」,可知這是一道翻譯推理題。
【題幹剖析】
「一個人如果是智者,那麼他一定是一位謙虛的人」翻譯為:智者謙虛; 「只有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他才會謙虛」翻譯為:謙虛認識到不足;
「如果一個人聽不進別人的意見,那麼他就不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翻譯為: - 聽進別人的意見 - 認識到不足。
命題的逆否命題為:認識到不足聽進別人的意見。連鎖推理可得:智者認識到不足,和連鎖推理可得:智者聽進別人的意見。
好了,今天的邏輯推理:假言命題,到這裡就結束了,若有疑問請留言。想要了解最新考試資訊,獲取更多解題技巧,請持續關注吾谷公考公眾號哦~
愛我,就請給我一點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