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頂都不簡單 揭秘熱映電影《八佰》中出現的三種鋼盔

2021-02-07 視覺資訊

2020年8月31日《姑蘇晚報》A05版

這幾天,反映抗日戰爭淞滬會戰中「八百壯士」守四行倉庫故事的電影《八佰》正在熱映。片中出現中日雙方軍人戴著的三種不同型號的鋼盔。記者找到《國家人文歷史》雜誌主創、抗戰史研究學者周渝,請他為我們解析這三種鋼盔。

比德軍更早裝備的德式M35鋼盔

影片中以謝晉元將軍為首的國民革命軍88師524團的很多官兵戴著的鋼盔,獨具特色的護耳和卷邊設計使得它的外觀有很高辨識度,細看兩邊還能發現透氣孔、盔釘孔。一些熟悉二戰歷史的觀眾一眼就認出來,「這不是德國軍隊的鋼盔嗎?」那麼二戰中的德軍鋼盔,怎麼會戴在中國抗戰軍人的頭上呢?

《八佰》中出現的德式M35鋼盔。電影宣傳片截圖

周渝說,這種鋼盔名叫M35鋼盔,是1935年德國兵工企業在一戰舊式鋼盔的基礎上設計出的,M35鋼盔大大降低了士兵在佩戴頭盔時頭部的疲勞。從1935年到1936年期間德國生產了大約1400萬頂。德國一下子製造這麼多的M35鋼盔,遠遠大於德軍對於鋼盔的需要,因此它們被大量提供給中國軍隊,截至1936年共出口了31.5萬頂。「那個時候其實連德軍都還沒裝備M35鋼盔,所以中國軍隊是第一批用戶。」

這些德式鋼盔不僅裝備了影片中出現的88師,還有同樣參加了淞滬會戰的87師、36師等部隊,以及教導總隊、炮兵、坦克兵等特種兵部隊。「這些戴著M35的軍隊也被人們看作是當時中國最精銳部隊,加上他們裝備的大多數是德國造的武器,所以被現在的軍迷稱為『德械師』。」周渝說。

隨著抗日戰爭的進行,德式鋼盔在戰鬥中不斷耗損,慢慢被美式M1鋼盔所取代。「近年來,在很多抗戰題材影視劇裡經常能看到M35鋼盔的身影,比如《三毛從軍記》《我的團長我的團》《鐵血崑崙關》等。」周渝說。

造型奇特的英國「飛碟盔」主要裝備地方軍

除了大部分官兵戴著的M35鋼盔,影片中由王千源和姜武扮演的地方軍士兵頭頂上則出現了另外一種形狀扁平、很像反扣的碟子的鋼盔。

那麼這頂造型奇怪的鋼盔又來自何方呢?周渝告訴記者,這種鋼盔是英國生產的,叫做託尼MK1/2鋼盔。由於它特殊的造型,又被人們戲稱為「飛碟盔」。除了英國,美國在二戰爆發前也一直在生產及使用「飛碟盔」。

當時的中國軍隊,從不同的渠道購買到英產或美產的「飛碟盔」配發軍隊,還有一部分「飛碟盔」為國內仿製。「裝備『飛碟盔』的大部分是地方軍隊,比如西北軍和桂系軍隊,『盧溝橋事變』時29軍的官兵佩戴的就是這種鋼盔。」周渝說。

日制「90式鐵帽」有缺陷

在《八佰》中出現的第三種鋼盔,就是日軍裝備的那種了。日語中把鋼盔叫做「鐵帽」。上世紀20年代中期,日本開始自主研製鋼盔,參考了國外的多款鋼盔式樣,充分考慮亞洲人的頭型,以及性能、成本等各方面因素,最終於1930年正式定型並裝備,被命名為「90式鐵帽」,即90式鋼盔。

90式鋼盔盔口圓形,整體更接近鐘形,前後左右對稱,有著良好的被彈曲面,鋼盔下緣稍寬,形成一個略微突出的帽簷,在盔頂上部有4個小氣孔用來通風。但是與德國M35鋼盔相比,90式鋼盔有一個大缺陷就是內襯太薄。「這個內襯太薄麻煩挺大,在嚴寒地帶最尷尬,很容易出現人的頭皮和鋼盔凍在一起的情況。假如強行摘盔,常常會連頭皮一起扯下,成為日軍中特有的『鋼盔』傷。」周渝說。

抗日戰爭勝利後,八路軍和新四軍還有敵後遊擊武裝大量繳獲了這種鋼盔。「這種按亞洲人頭型設計的鋼盔比較受中國人的歡迎,一直到上世紀70年代,解放軍還使用這種型號的鋼盔,並為我國自行研製生產鋼盔提供了數據參考。」周渝說。(姑蘇晚報 記者 吳濤)

責任編輯:李俊鋒

相關焦點

  • 《八佰》「夜襲」預告揭秘百人槍戰幕後
    管虎執導的電影《八佰》近日發布「夜襲」版預告,向觀眾揭秘了片中最激烈的倉庫正面槍戰戲。敵我雙方無遮擋面對面射擊的慘烈不僅讓演員咋舌,其拍攝複雜程度也是幕後工作人員的一次考驗。影片嚴苛把控每個細節,也終向觀眾呈現了一場精彩壯烈的戰鬥。
  • 《八佰》「夜襲」預告曝光 揭秘百人槍戰幕後
    《八佰》近日發布「夜襲」版預告,向觀眾揭秘了片中最激烈的倉庫正面槍戰戲。《八佰》正在熱映中,作為2020年度全球首部單地區20億影片,截至9月1夜襲慘烈戰鬥令演員震驚在電影《八佰》中,多數戰鬥都以四行倉庫為陣地,隔著厚厚的牆壁遠程射擊,而其中一場敵軍夜襲倉庫的戲,是全片的一次零距離「爆發性」戰鬥。
  • 談談電影《八佰》中的一些軍事細節
    談談電影《八佰》中的一些軍事細節電影《八佰》已經上映了一段時間了。
  • 電影《八佰》熱映,再現中國抗戰史上八百壯士最偉大的「逆行」
    8月21日,由管虎執導的電影《八佰》正式登陸全國各大銀幕,上映首日綜合票房突破3億,點映創造中國電影市場票房最高紀錄,極大地振奮了剛剛復工的電影行業。這一部跳檔3次,花費7億,耗時10年當之無愧的巨製,是一部歷史片,更是一部戰爭片。
  • 深扒電影《八佰》的5個細節真相
    但是小編的關注點不在編劇的功底和鏡頭的運用,而是電影中出現的一些有意思的細節和各種各樣的帽子。細節一:電影中唐藝昕扮演的楊慧敏,為什麼要用三根手指敬禮?而謝晉元佩戴的M35德式鋼盔,是國民政府1935年從德國購買了30萬頂裝備用於中央軍械部隊
  • 電影《八佰》,終於讓士兵們穿對了軍服!
    這兩天最火的電影,非《八佰》莫屬。
  • 《八佰》熱映,戰爭遺址和網紅打卡矛盾嗎?
    這也恰好是《八佰》最吸引人的地方:它試圖為絕境戰場中的普通人立傳、為小人物立傳。四行倉庫保衛戰」,影片中關鍵戰役事發地——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在蘇州河沿岸靜靜矗立了80多年,隨著《八佰》的熱映,突然火了。
  • 電影《八佰》熱映,又掀起了一波愛國熱潮
    電影《八佰》即將突破20億票房衝刺30億;隨著電影《八佰》熱映,「四行倉庫保衛戰」也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四行倉庫的歷史背景是: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後期,中國軍隊第88師262旅524團1營420餘名官兵(外界稱「八百壯士」),奉命固守四行倉庫英勇抗戰的感人事跡。
  • 電影《八佰》,終於讓士兵們穿對了軍服
    文章來源:好奇實驗室ID:haoqishiyanshi作者:好奇君編輯:卝生這兩天最火的電影,非《八佰》莫屬。昨天上映的日子,恰逢周末,好奇君已經在朋友圈裡看到很多人都打算要去電影院看了。電影《八佰》講述的是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4晝夜的故事。當時守軍只有四百人,為壯聲勢,四百人對外號稱八百人,這也是為什麼電影叫做《八佰》。該片8月17日-20日在全國點映,根據貓眼數據顯示,截止8月20日18點07分,點映票房超過2億,成為電影院復工以來首部票房破2億的電影。
  • 看電影《八佰》去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多地電影院已經恢復營業有一段時間了,由於沒有新電影上映,懷化城區各大電影院沒有出現往日火爆場景。8月21日以來,隨著電影《八佰》的熱映,城區各大影院重新熱了起來,恢復了年前的生機與熱鬧。就此,記者做了調查。
  • 《團長》中出現的四種鋼盔:細微之處見真章,每頂都不簡單?|軍情晚報
    一戰之後,鋼盔也進入了軍閥混戰時期的中國;但是各大軍閥並不太重視軍人的防護,在他們看來,用錢買一挺機槍,要比給一個連的人裝備鋼盔划算得多,因此當時中國進口的武器雖多,看起來便宜的鋼盔卻沒多少。全面抗戰初期,「鋼盔部隊」消耗殆盡,因此抗戰中後期,中國軍隊中只有少數鋼盔,一直到了後期美援的到來,才用上了美式鋼盔。很多抗戰劇中,鋼盔成為了國軍部隊的標配,這肯定是不存在的。
  • 《八佰》還在熱映,管虎新電影又官宣定檔,張譯吳京鄧超主演
    八佰》更是引爆整個電影市場。截止發稿前,電影《八佰》的票房已經達到了29.85億,成為今年票房最高的電影,沒有之一。》還在熱映中。,如此強大的陣容還用擔心電影不好看嗎?可以預見的是,《金剛川》上映後,又會是一部不輸《八佰》的經典影片,對此各位網友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 《八佰》熱映帶火紀念館提供紅色教育思考
    近日,隨著電影《八佰》上映,上海四行倉庫紀念館成熱門「打卡」地點。8月22日,記者從四行倉庫紀念館了解到,目前該館仍實行提前預約制,每天共2520個參觀名額。工作人員透露,隨著電影《八佰》熱映,紀念館迎來參觀潮,「最近這段時間的話,至少需要提前三四天預約才能約到。」
  • 正確帶彈方式,很多電視劇都演錯了,唯有電影《八佰》演對了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正確的帶彈方式。帶彈方式就是攜帶手榴彈的方式,有人說這還不簡單嗎?拿一個布袋裝上手榴彈掛在身後就行了。然而,抗戰時期中國士兵的帶彈方式卻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包括很多電視劇都演錯了,唯有電影《八佰》演對了。
  • 正確帶彈方式,很多電視劇都演錯了,唯有電影《八佰》演對了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正確的帶彈方式。帶彈方式就是攜帶手榴彈的方式,有人說這還不簡單嗎?拿一個布袋裝上手榴彈掛在身後就行了。然而,抗戰時期中國士兵的帶彈方式卻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包括很多電視劇都演錯了,唯有電影《八佰》演對了。
  • 《八佰》還在熱映管虎又一力作來襲,吳京張譯再聯手,網友:穩了
    電影《八佰》可以說是整個暑期檔表現最出色的影片。《八佰》在經歷了多次撤檔之後,誰也沒有想到會在這樣一個時間點上映,可也正是這一選擇,讓這部被觀眾期待已久的影片火遍了整個暑期檔。不過很快《八佰》的競爭對手就要來了,它們就是《信條》和《花木蘭》。《信條》和《花木蘭》兩部好萊塢大片,同樣是觀眾期待已久的作品,一部是諾蘭的全新力作,一部是劉亦菲主演的「木蘭從軍」的故事,從實力和吸引力上來看,這兩部影片是絲毫不輸《八佰》的。
  • 「八百壯士」精神,與時代同行!電影《八佰》熱映,四行倉庫火了→
    在電影《八佰》的海報中有一面布滿彈孔的牆隨著電影《八佰》熱映,電影中的核心場景——上海四行倉庫,也迎來了許多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觀者。四行倉庫是座位於上海靜安區中南部,蘇州河北岸,西藏路橋西北角的倉庫建築。
  • 揭秘催淚戰爭片《八佰》的八大精彩看點,你都知道嗎?
    近日,一直延遲上映的電影《八佰》終於開始了點映之旅,並且會在8月25日全面上映。《八佰》第一輪提前點映票房已超過1000萬元,《八佰》可謂是口碑爆棚,觀眾們觀影熱情高漲。下面我們就來揭秘催淚戰爭片《八佰》的八大精彩看點,你都知道嗎?
  • 盜版《八佰》正在熱映,卻給正版口碑蒙上陰影
    每一個面孔都有血有肉,每一個犧牲皆振聾發聵。即使平凡如塵,仍懷揣傲然氣魄!《八佰》正在熱映8月20日,戰爭大片《八佰》出現盜版,盜版的《八佰》片長僅1小時02分,畫質粗劣不堪,是用低端攝影器材在電影院偷錄而成。
  • 正在熱映的五部電影:《八佰》排在第二,第一豆瓣高達7.9
    隨著疫情逐漸好轉,近日8月份後,國內電影市場緩慢恢復後,在多部影片陸續上映之際,除了在次掀起一小波觀影熱潮,同時也帶動了國內電影票房的增長。今天,筆者將要給大家盤點目前正在熱映的五部電影,榜單中《八佰》排在第二,第一豆瓣高達7.9(按照豆瓣評分排序)第一部《信條》豆瓣7.9看完感覺似懂非懂,主線劇情比較簡單引入時間逆流讓電影燒腦,加上對白劇情沒有停頓讓人很難停下來思考,就有種似懂非懂感覺,然後時間概念讓劇情感覺被割開分散。諾蘭有能力把電影拍得燒腦高級又不至於晦澀難懂,可惜這部他沒有做到,他可以拍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