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完牛奶又要給豬安樂死,美國人是不是瘋了?

2020-12-24 小白經濟學PACINO

大家好,最近我又看到一個魔幻的新聞。

說美國一些農場主正在考慮給他們養的豬安樂死,還在苦心鑽研如何延緩豬的生長速度。。。

what???

中國老百姓都有點吃不起豬肉了,拼命在提高產量。

豬肉股票是漲了一波又一波。

美國倒好,來個反其道而行之。

疫情衝擊下,美國農民最近也在倒牛奶。

每天得白白倒掉14萬噸。

但這種美國傳統藝能,我們在歷史課本見過,也就見怪不怪了。

然而,給豬安樂死這事就屬實有點讓人無法接受了。

豬豬辣麼可愛,做成紅燒豬扒它不香嗎?

01

其實,美國農民也沒得選。

美國養豬場的豬現在大多沒法出欄,但是飼料照吃不誤,這飼料錢大概率是要打水漂的。

為啥生豬沒法出欄呢?

因為豬肉屠宰場掉鏈子了。

目前全美已有十多家肉類加工廠宣布關閉。

你會想,為啥一定要著急忙慌地給豬安樂死呢,就等著過段時間屠宰場恢復了再送過去不就完了。

到時候豬養更肥,價格賣更貴,豈不是美滋滋。

然而現實很骨感,豬如果養太肥,屠宰場就算開工了也是不會收的!

因為美國屠宰場的切豬流水線全部都是標準化的。

能上流水線的生豬都是標準規格的,太小或者太大都不行。

因此,生豬到了一定個頭就得按時出欄,否則屠宰場就不收了。

02

生豬沒法出欄,對美國GDP肯定會有不小負面影響。

因為生豬屬於中間產品,既不能吃也不能用,所以不能計入GDP。

只有最終被加工好、包裝好的豬肉才能計入GDP。

所謂GDP,簡單理解就是一個國家或者地區一段時間內創造出來的財富總和。

這裡所謂的「財富」不是錢,而是指能夠滿足人類需求的一切產品或者服務。

上篇文章我們聊了錢的本質,今天我們正好聊聊財富到底是怎麼被創造出來的。

有人說,你不是廢話嘛,財富當然是勞動創造出來的啊。

其實不然,單純的勞動並不能創造多少財富。

想想魯濱遜一個人在孤島上的艱難生活就知道了。

事實上,這個世界的絕大部分財富的創造來自於分工和交換。

(1)首先,分工極大地提升了人類的勞動效率,而且分工得越細緻,勞動效率越高。

給豬安樂死不是因為美國人瘋了,反而是因為美國豬肉產業鏈比較發達。

美國是世界第三大豬肉和豬肉產品生產國,每年要屠宰1.5億頭生豬,其中四分之一用於出口。

龐大的豬肉產業催生了分工高效、嚴絲合縫的豬肉產業鏈。

這個產業鏈包括養豬農場、屠宰場或者豬肉加工廠、物流、以及下遊消費端的學校、餐廳、超市等。

分工很細緻,生產也很標準化。

當然,這種過於高效分工、嚴絲合縫的現代成熟產業鏈,在疫情衝擊下反而少了相機調整的彈性,顯得比較脆弱。

然而,新冠疫情這種天災和川普這種人禍畢竟是沒法預計的。

再舉個更有意思的例子,鉛筆的故事。

鉛筆的原材料很複雜。

筆桿是雪松木,油漆含有硝酸纖維素和合成樹脂,筆芯用了石墨、粘土和滑石粉,橡皮的紅色用了硫化鎘。

鉛筆的工藝也很複雜。

光筆芯的生產流程就包括原料配比、壓芯機壓制、焙燒、油浸等等。

除此之外還要生產筆桿、筆帽。

要生產筆桿就得伐木,要伐木就得有鋼鐵,要煉鋼就得挖礦。

筆生產出來了還要運輸,要運輸就得造船造火車。

運輸到超市了還需要人來銷售,或者需要快遞小哥配送。。。

如此推演下去,我們就會發現小小一隻鉛筆,從生產到我來到我們手裡,整個流程涉及成千上萬人的勞動。

它的神奇之處在於:

這成千上萬人中,沒有一個人掌握了與鉛筆相關的全部知識;

每一個參與鉛筆流程的人,也不知道自己的努力會導致鉛筆的產生;

這成千上萬人生活在世界不同角落、相互大多不認識;

最神奇的是,這支凝聚了成千上萬人努力的鉛筆卻只需要不到一塊錢!

這就是分工帶來的神奇威力。

全球化說白了就是全球的分工體系。

以iphone的生產為例:

以美國為代表的國家做最高級的研發設計的活,利潤吃的最多;

以中國為代表的國家做加工組裝,利潤就很微薄;

以巴西為代表的國家提供點原材料,賺點最輕鬆、但也最沒前途的錢。

中國拼命搞產業升級、技術創新,就是為了在全球分工體系中,做更高級的活,賺更厚的利潤。

而不是永遠靠壓低勞動力工資和產業用地成本、汙染傷害生態環境,做點低端的製造業,當世界的工廠。

美國人長期做高端的活,低端製造的活就慢慢競爭不過中國這些發展中國家,因為這些國家的勞動力更吃苦耐勞,工資要求也低很多。

所以就會出現美軍用3D列印製造口罩,45小時生產4個這種魔幻的事情。

(2)其次,交換是人類勞動和分工的目的所在。

比如美國豬農,養那麼多豬,當然不是因為他們需要吃這麼多豬肉。

一家幾口人,一年能吃幾十頭豬了不得了。

更主要的目的當然是為了交換,交換他們生活需要的各種產品和服務。

這種交換,是在市場經濟體系下進行的:交換的價格,由產品和服務的的供給和需求情況決定。

如果一個產品需求低於供給,那麼價格就會下跌,甚至會出現倒牛奶、石油期貨價格跌到負數這種魔幻的事情。

如果一個產品的需求大於供給,那麼價格就會上升,甚至遠遠超過這種產品的成本,這種事情往往被沒有經濟學常識的人批判,認為價格虛高,但這「虛高」的價格是有堅實的支撐的。

交換的公平和效率,則由法律和企業來促成。

因為現代商業社會是一個陌生人社會,陌生人之間進行交換,因為對彼此缺乏信任,必然會產生各種討價還價、忽悠和反忽悠的扯皮,這就會耗費雙方大量的時間、金錢、精力、體力,即所謂的交易成本。

法律的存在就是把很多交換中存在的共性問題提煉凝結為法律,從而避免大家在交換中做無用功。

畢竟有了法律,很多交換的相關事項就不用寫在合同裡了,一句依照國家某某法律就行。

當然法律並非寫在紙上才有效,很多時候法律的執行更為重要。

而企業的存在本質上也是為了節約交換中的交易成本。

因為企業可以把陌生人間缺乏信任交換,轉化為企業內部的高效分工。

但前提是企業自身的管理成本能夠足夠低。

如果一個企業管理不善,或者發展的太大,以至於企業的管理成本很高甚至高於它能夠節省的交易成本,那麼這個企業就沒必要存在了。

這種交換,是通過現代貨幣體系為媒介的。正如我之前文章所說,現代貨幣體系是由中央銀行組織的,以國家信用為背書的,一種關於交換權的契約。

每一個持有貨幣的人,都擁有交換產品和服務的權利。

這個國家越強大,它能提供的信用也就越強大,它所組織的契約範圍也就越廣。

在這裡,我們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錢(貨幣)和財富存在根本性區別。

舉個例子,小明在深圳擁有一套商品房,去年市場價格500萬,然後央行發了很多貨幣(比如多發了20%),導致他的商品房價格水漲船高,變成600萬。

那麼小明就會覺得自己變有錢了,花錢也會更大手大腳。

然而如果他的房子的租金沒有漲(如果他租出去了的話),那麼本質上他的財富並沒有發生任何變化。

這就是所謂的貨幣幻覺。

這種貨幣幻覺可能會導致脫離了實際經濟現狀的泡沫經濟,而這是經濟周期產生的一大動因。

比如美國目前的瘋狂印刷美元,導致的美國股市強烈反彈,基本上就脫離了美國當前的經濟基本面。

03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今天的文章比較發散。

主要是想大致梳理一下我思考經濟問題的思維體系,雖然可能比之前的文章難懂一些,但是體系性更強,總結如下:

財富的創造主要源於分工和交換。

分工的不斷深化,帶來產業鏈的不斷完善和全球化的不斷深入。

但全球化的分工並非沒有缺點,因為誰去做技術含量最高的活,誰就賺最豐厚的利潤,而這就可能導致有你無我的競爭。

而這正是當前中美爭端的本質所在。

交換是勞動和分工的目的。

交換的公平需要法律的保障和國家機器的權威。

交換的效率則需要市場經濟的配置、法律條文的不斷完善和企業對交易成本的節約。

交換的媒介則是現代貨幣體系,這一體系本質上是一種關於交換權的契約。

現代貨幣本身已經沒有內在價值,這就清楚表明貨幣和財富存在的本質差異。

然而,人們往往不能認清這種差異,往往產生貨幣幻覺。

或者即使心裡清楚,但是存在僥倖心理,希望割別人韭菜。

而這正是助推經濟周期的關鍵因素之一。

我是Pacino,智庫從業者,喜歡用最簡單的方式剖析事物背後的經濟學邏輯。

關注公眾號「小白經濟學」,輕鬆讀懂紛繁信息背後的經濟含義,不再面對令人頭大的經濟名詞茫然無措。

相關焦點

  • 中國都在買買買了,為什麼美國豬農還要給豬安樂死
    俄亥俄州農場將約14噸牛奶倒進池塘之前看美國農民倒牛奶、填埋蔬菜、砸碎了雞蛋做狗糧,是覺得有點敗家,但總算沒超出認知底線,可唯獨給豬安樂死這事,叫人看了不能忍啊。美國屠宰場疫情大爆發美國豬肉,一直是中美貿易談判桌上的重要籌碼。需要科普的是,美國是世界第三大豬肉和豬肉產品生產國,每年要屠宰1.5億頭生豬,其中四分之一用於出口。整個豬肉產業,能為美國提供大約55萬個工作崗位,年總產值超過234億美元。
  • 從「給豬安樂死」到鬧「肉荒」,美國人要吃不上漢堡了
    僅僅半個月時間,美國肉類供給呈現180°大轉彎,從「養豬戶紛紛給豬安樂死」轉變為開始鬧「肉荒」,近期已有美國餐飲機構表示將暫停提供漢堡包。事情正在起變化4月份以來,由於受下遊餐飲業停業的影響,一些美國肉類生產廠家紛紛停止生產加工,有的工廠及養殖戶為了減少損失,不得不將豬、雞等禽畜安樂死。
  • 美國數十萬加侖牛奶倒下水道:「供大於求」英文可不是「more」那麼...
    今天小編看到一則新聞:「教科書式危機重演,疫情期間美國牛奶過剩,數十萬加侖牛奶倒下水道"(什麼!小編最愛喝牛奶了,在線心疼!)看熱點學英文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美國出現了牛奶過剩——日常提供牛奶的學校關門,商店限制每戶家庭的牛奶購買量,很多家庭在疫情初期囤足了牛奶如今無需購買……各種原因導致牛奶過剩,威斯康星州奶農被迫倒掉數十萬加侖牛奶。
  • 美國數十萬加侖牛奶倒下水道 經濟大蕭條場景再一次重現
    美國數十萬加侖牛奶倒下水道 經濟大蕭條場景再一次重現  Emma Chou • 2020-04-03 09:41:28 來源:前瞻網
  • 冷眼看熱鬧|奶農再倒奶,生豬安樂死,口罩仙人跳,美國到底怎麼了?
    同樣受到重創的還有部分牛奶企業和生豬企業:美國部分牛奶廠開始機器倒牛奶(然而超市牛奶依舊供不應求),給生豬施行「安樂死」。二、奶農倒奶為哪般?時隔91年,這回是機器倒奶工廠想生產賣到超市的大包裝牛奶還要再購買數百萬美元的生產線,在「現金為王」的時期,這顯然不太現實。(美股熔斷時期,連「亂世黃金」都在跌,就是因為有錢人大量賣出黃金換美元來救美股,現在黃金已經重新進入升值軌道。)
  • 美國又倒奶了……
    美國數十萬加侖牛奶倒下水道,今天(4月3日)上了微博熱搜第一。美國廣播公司(ABC)2日報導稱,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美國出現了牛奶過剩的現象,威斯康星州的奶農們被迫傾倒數十萬加侖的牛奶。與此同時,美國不少地方的民眾,正對著搶購一空的牛奶貨架犯愁。
  • 美國數十萬加侖牛奶被倒下水道,萬惡資本主義的歷史又重演了嗎?
    在1929年,美國共生產了110.52億美國加侖(US gallons)牛奶,威斯康星州、明尼蘇達州、紐約州是美國當時最大的三個產奶州,牛奶產量分別為12億、8.25億、8億美國加侖,在大蕭條時期,美國的牛奶明顯是供大於求。相信這個故事在大多數人的歷史課本上又出現了?那麼還是當年的那個歷史問題,為啥資本主義不願意把牛奶低價賣給窮人呢?
  • 仝卓這個人,是不是瘋了
    02汙點之後的他與眾不仝當年豔照門的陳冠希,第一時間道歉發布會然後遠赴美國無限期退出娛樂圈發完道歉文依然活躍在大眾視野,歲月靜好我愛看書,像極了你兩天不發自拍就渾身難受的綠茶好友🙂吃得嘛兒好睡得倍兒香隔著屏幕你都能聽到畫外音殺不死得只會令我更強大👇
  • 時隔91年,美國倒資本主義牛奶歷史重現!美聯儲:經濟還會惡化
    1、37萬升牛奶過剩被倒掉 美國廣播公司(ABC)2日報導稱,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美國出現了牛奶過剩的現象,威斯康星州的奶農們被迫傾倒數十萬加侖的牛奶
  • 牛奶倒出器不算什麼,最後一個引起...
    ,相信大家有不少人都是跟小編一樣,無奈之下只能用牙咬,非常不衛生。 除了香腸,日本的牛奶包裝也是非常人性化的,很多大罐牛奶,底部都會粘著一個短吸管模樣的東西,其實這就是牛奶倒出器,因為大罐牛奶在倒的時候很容易灑。
  • 茶渣、菸灰、過期牛奶都往花盆倒,還問為什麼養啥死啥?
    仙人球:少澆點少澆點…… | Pixabay簡單來說,這些做法就是要把植物往死裡淹啊!沒錯,花花草草喜歡水,但是它們也喜歡空氣。別忘了,土壤中的那些根系也是需要呼吸的。在水分過多的情況下,勢必會影響到土壤中的空氣分布。不能進行正常呼吸的根系,會在根系中積累乳酸、乙醇等有害物質,長此以往輕則代謝紊亂,重則發生腐爛。
  • 由於疫情的影響,美國奶農被迫傾倒牛奶
    美國奶農傾倒牛奶如果說你知道歷史上出現過奶農傾倒牛奶的事件,那還需要追溯到美國「大蕭條」時期。1933年8月,由於不滿州議會制定的牛奶價格控制法案,阿爾伯特伍德黑德組織了一場更大的罷工,在8月9日一天內,他們為了抗議奶價太低而傾倒了6000加侖的牛奶,在與警方 發生的衝突中,200人被捕,數百人受傷。
  • 美國受疫情影響,無人購買牛奶,奶農把數萬計的牛奶倒入下水道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牛奶幾乎成了每個家庭的必備品。因為牛奶的營養價值很高,老少皆宜。截止到4月7日美國感染人數達到了368376人,昨日新增30205人。美國的牛奶行業也遭受著巨大的打擊,受疫情影響,無人購買牛奶,奶農把數萬計的牛奶倒入下水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小編大奎就帶您了解一下詳細情況。
  • 美國奶農寧把牛奶倒掉,也不願送給別人?
    過去我們常在教科書上看到,美國在1930年發生的經濟危機時,一些奶農寧願把牛奶倒掉,也不願意送給周邊的窮人,當時説這是資本主義社會才會有的現象。但是近期,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市場需求的疲弱,美國的奶農還是出現了傾倒牛奶的新聞。
  • 全美每天要倒掉至少1000萬升牛奶怎麼回事?為什麼要倒掉這麼多牛奶?
    美國威斯康星州的奶農剛倒掉數十萬加侖牛奶沒多久,加州奶農也開始被迫倒牛奶了。據CNN新聞4月15日報導,自從加州3月份在全州範圍內實施「居家令」後,很多學校與餐館都處於關閉狀態,對牛奶的需求量大幅下降。奶農們實在沒有辦法,只能把牛奶譁譁譁倒進下水道。
  • 美國的牛奶廣告運動:看牛奶是如何成為國外的「多情水」
    牛奶在澳大利亞成了多情水、不老神藥,而美洲大陸的牛奶業主們卻在轟轟烈烈地販賣「牛奶鬍子」。1994年,美國國內牛奶生產商推銷委員會委託美國博澤爾廣告公司開展了名為「牛奶的活力」宣傳活動,也叫「牛奶鬍子」運動。廣告運動的目的是通過廣告和公共關係兩方面培養目標消費者。
  • 美國瘋了麼?
    肯定不是警察所以,警方很多人現在紛紛辭職--我不幹了總可以吧,美國又不是沒有其它的工作。。現在這些人,以及這些人背後的陰謀家,急匆匆地要取消警察,取消法律,那麼,在失去警察的地區,到底誰才是最大的受害者?——那些守法的民眾。。
  • 放在冰箱裡的牛奶,剛過期了還能喝嗎?很多人都在問,看完漲知識
    放在冰箱裡的牛奶,剛過期了還能喝嗎?很多人都在問,看完漲知識!按照傳統的習俗,從大年初二開始,要走親訪友,拜年送祝福。因為「疫情」的原因,今年的春節,很多人都待在家裡。之前準備的禮物就留在了家裡,有些保質期很長,也有些保質期很短,比如純牛奶,基本上都是30-45天。甚至有些牛奶買的時候,就沒剩下多久的保質期,現在不少都過期了。最近在網上很多人都在問,放在冰箱裡的牛奶,剛過期了還能喝嗎?一方面是現在大家都待在家,物資「短少」,捨不得扔。另一方面,就是很多老人都不相信過期,扔了說是浪費。
  • 你見過最命苦的人有多苦?網友:一家人死的死,瘋的瘋
    在生活中,我們總會經歷各種各樣的事情,有些人的一生一帆風順,有些人的一輩子充滿坎坷,我們將這些人稱為命苦的人
  • 小說死了,電影殘了,電視劇瘋了
    文 | 空山45248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小說死了,電影殘了,電視劇瘋了。人總會老,無論多麼不羈之輩。十年前《我的團長我的團》裡面那個孟凡了那個整天操著純正京腔的小太爺,簡直是個永遠關不上伐門的自來水嘴,從早到晚沒完沒了,死人說活活人說死,是個可愛的無賴,充滿活力。十年後在《重生》裡出場。一個剛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刑警,一臉蒼桑一身疲憊,依然瘸著只腿。他就是張譯。要說戲子誤國,誠然。但比起無所做為或無惡不做的官僚還是戲子好些。起碼,還有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