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任小蕾:電視劇《裝臺》裡的秦人秦腔

2020-12-24 晨娛碼頭

「一個狗嘛,演員跟我搶啥呢嘛。」「再是狗也是角色,短打武生的底子。」當電視劇《裝臺》的劇情發展到秦腔團要在春晚演出劇目《殺狗》,瞿團長決定由刁順子客串狗的角色時,張嘉益飾演的刁順子和任小蕾飾演的丹麥人的一段對話讓人忍俊不禁,而這也道出了任小蕾作為一名秦腔演員的心聲。

一部《裝臺》演火了陝西的美食美景,演活了老陝的嬉笑怒罵,也掀起了一股秦腔熱。劇中,舞臺上戲曲人物驚豔的裝扮、行雲流水的水袖、婉轉鏗鏘的碗碗腔《人面桃花》,秦腔《斷橋》《十五貫》《龍鳳呈祥》等片段都讓戲迷直呼「嫽扎咧」。劇目終將落幕,而秦腔藝術的傳承發展、秦腔文化的推廣普及還有很遠的路要走。12月6日,記者採訪了劇中飾演丹麥人併兼任戲曲顧問的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任小蕾,聽她講述戲裡戲外的秦人秦腔。

做人不能忘本

在《裝臺》中飾演鐵主任的老婆、秦腔團的演員——丹麥人的任小蕾,是名副其實的秦腔名角。她10歲就進入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在日復一日的練功、學戲、演戲中度過了40年的光陰。「如果說沒有煩過是不可能的。我16歲時以專業課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當時想離開戲曲這個行當去試試其他領域的發展,卻硬是被我媽罵得留下來沒敢走。我媽說,『是院裡培養了你,這麼年輕就讓你去演秦腔電影《千古一帝》,做人不能忘本,你不能走,我不同意。』」談起也許錯過了的另一段人生,任小蕾眼神裡更多的是做好當下的堅定。

任小蕾出生於梨園世家,父親任永華是第一代秦腔經典劇目《梁秋燕》中春生的扮演者,母親崔惠芳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秦腔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任小蕾7歲時就在母親演出的秦腔《祝福》中飾演阿毛,因為乖巧又格外有靈氣,戲曲名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眉戶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李瑞芳收她為徒,教她學唱眉戶、碗碗腔。從此,她肩負起秦腔、眉戶、碗碗腔三個劇種的傳承重任,肩負起繼承弘揚崔惠芳、李瑞芳兩位表演藝術家劇目、技藝、唱腔、表演特色的重任,在藝術之路上積極探索,孜孜以求。

兩位老師的嚴格教導,為任小蕾之後的藝術生涯打下了紮實的基本功。「我們那時候練功,一個姿勢一練就是近一個小時。那時年齡小,覺得太苦了,但是怕我媽,不敢不練。」經歷風雨才能見彩虹,今天的任小蕾已經是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因為她秦腔、眉戶、碗碗腔皆能,嗓音圓潤,扮相格外俊美,所以戲路也很是寬廣,曾主演過《竇娥冤》《梁秋燕》《雀臺歌女》《龍鳳呈祥》《桃園借水》《狀元媒》《遲開的玫瑰》《大樹西遷》等眾多經典秦腔劇目,以及秦腔電影《千古一帝》、商洛花鼓電視劇《天狗》等。此次在電視劇《裝臺》中,她不僅飾演丹麥人一角,還兼任戲曲顧問,劇中的秦腔唱段大多數都是她唱的。

《裝臺》內外的戲曲人生

作為陝西省戲曲研究院青年團藝術指導,電視劇中那個熱愛秦腔、熱愛舞臺的丹麥人可以說是任小蕾的本色出演。「我演的這個人物在劇裡叫丹麥人,大家也管她叫丹妹子、丹姐。因為她不管說啥都不忘加上『如果在丹麥』這句口頭禪,所以被戲稱為丹麥人。許多人會覺得她有些崇洋媚外,其實她內心全是對秦腔的熱愛。」

「丹麥人這個角色是可愛的,無論能不能上臺演出她都堅持練功。就像我們行當裡說的,一天不練自己知道,三天不練師傅知道,十天不練觀眾知道。在她給娘家兄弟爭角色那段戲裡,她強調的也是演員的功底,這就是她對秦腔藝術的尊重。」

「其實不光是她,劇中許多人物對秦腔都是熱愛的。像開麵館的富二代,就是因為愛秦腔才讓他爸把他弄進秦腔團。即使上不了舞臺,他也要在劇團附近開家麵館,每天看著劇團排戲、演戲就很開心。刁順子、大雀兒這些人物,他們在裝臺的空隙唱一段秦腔解解乏,高興的時候吼一段秦腔,傷感的時候哼一段秦腔。其實劇中這些人物都和秦腔有著說不盡道不完的牽連,秦腔可以說就是他們生活的底色、內心的表述。」

「戲曲舞臺上的人物呈現主要靠臺下練就的真功夫,每一個腔調、每一個姿勢都是練過無數遍的。而鏡頭前的人物呈現則沒有太多的程式,很多細節都是即興發揮的。」說起戲曲表演和影視拍攝的區別,任小蕾深有感受。「在刁順子賴在她家討薪的那一段中,她用抱枕打刁順子,被刁順子拉著直接向前滑去,這個細節就是拍攝過程中即興發揮的,我和嘉益都覺得非常生動,就這麼拍了,拍完後導演和現場工作人員都非常滿意。」

「劇中丹麥人第一次出場,我覺得讓丹麥人在家練功更能凸顯這個人物的身份和內心,和導演商量之後就有了她在家練水袖的那一段。」為了演好這個角色,任小蕾反覆琢磨人物性格,揣度每一個鏡頭呈現的細節。「出演這個角色,對我來說既是一次學習和提高,也是一次對秦腔藝術的深入思考。《裝臺》播出後,看到這麼多觀眾喜愛秦腔、想要更多地了解秦腔,我覺得很欣慰,也更堅定了我們傳承秦腔、推廣普及秦腔文化的決心。」

讓秦腔藝術再綻光芒

自幼的藝術薰陶和幾十年的藝術生涯,讓任小蕾對秦腔的熱愛已經深入骨髓。她不僅在舞臺上對角色的把握、揣摩、演繹有著自己的思考和見解,在生活中對秦腔藝術的推廣、傳播也有著無限的熱情。

從騰訊QQ興起時,任小蕾就利用網絡在線上給戲迷們指導唱腔。微信普及後,戲迷們建立交流群並請她給大家指導交流,她也總是利用空閒時間給大家指導。再後來,她和一群鐵桿戲迷辦起了「秦劇公益社」,哪裡邀請她去交流演出,她就和同伴們帶上傢伙什去給戲迷們免費上公益面授課,現場交流。

有一次,任小蕾被電視臺邀請擔任戲曲大賽的評委導師,點評參賽選手的表演。「一開始,我以嚴格的專業標準評判選手,表情也非常嚴肅。有一天,一位戲迷和我開玩笑說『任老師太嚴格了,大家都怕你嘞』,我就開始思索,能來參賽的戲迷都是熱愛秦腔的,不能用專業演員的標準要求業餘選手,把人都嚇回去了。」此後,任小蕾每每點評時都會先說選手的優點,再指出一個最明顯的缺點。「我想,要先幫大家樹立信心,再告訴他一個首要解決的問題,這樣,每來一次就有一次的提高,選手們一步步看到自己的進步就更願意演唱,更願意交流。我們的秦腔文化才能更好地推廣、普及。」

當西安交通大學邀請任小蕾為大學生開辦戲曲藝術講座時,她發現了秦腔推廣的新大陸。2015年,西安培華學院邀請任小蕾為學生開戲曲選修課,她就開始琢磨怎樣才能讓年輕人喜愛這門傳統藝術。「純粹講戲曲的歷史、理論肯定不能吸引人,我就帶上服裝、道具、化妝用的油彩去現場演示,讓學生學化戲妝、舞水袖、頂手帕,給他們展示戲曲藝術中獨有的『蹺功』。從最初來聽課的人只能坐半個教室到坐滿一個教室,再到許多同學沒有座位就堅持站著聽兩個小時的課,能看出來年輕人不是對秦腔藝術不感興趣,而是我們沒有找到合適的推廣方式。」此後,她就邀請省戲曲研究院的專業演員一起去給學生上課,讓年輕人了解秦腔,初步形成對傳統戲曲文化的整體認識,增進對民族文化藝術的認同。

「秦腔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我不擔心它會消亡。因為隨著年齡、閱歷的增長,文化素養的提升,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會越來越愛秦腔。但我希望能有更多人、更多年輕人了解秦腔文化、喜愛秦腔藝術。」任小蕾說,「這次《裝臺》的拍攝,張嘉益和《裝臺》劇組的同仁也為秦腔推廣作出了很大努力,我想對他們和所有關心、支持秦腔的人表示感謝,也期待更多人加入秦腔推廣的隊伍中來,讓這門古老的藝術形式再次綻放出奪目的光彩。」

任小蕾給省戲曲研究院訓練班的學生們上課。

【來源:西部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任小蕾:電視劇《裝臺》裡的秦...
    原標題:電視劇《裝臺》裡的秦人秦腔——訪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任小蕾「一個狗嘛,演員跟我搶啥呢嘛。」「再是狗也是角色,短打武生的底子。」當電視劇《裝臺》的劇情發展到秦腔團要在春晚演出劇目《殺狗》,瞿團長決定由刁順子客串狗的角色時,張嘉益飾演的刁順子和任小蕾飾演的丹麥人的一段對話讓人忍俊不禁,而這也道出了任小蕾作為一名秦腔演員的心聲。一部《裝臺》演火了陝西的美食美景,演活了老陝的嬉笑怒罵,也掀起了一股秦腔熱。
  • 電視劇《裝臺》裡的秦人秦腔——訪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
    記者 柏樺文/圖「一個狗嘛,演員跟我搶啥呢嘛。」「再是狗也是角色,短打武生的底子。」當電視劇《裝臺》的劇情發展到秦腔團要在春晚演出劇目《殺狗》,瞿團長決定由刁順子客串狗的角色時,張嘉益飾演的刁順子和任小蕾飾演的丹麥人的一段對話讓人忍俊不禁,而這也道出了任小蕾作為一名秦腔演員的心聲。一部《裝臺》演火了陝西的美食美景,演活了老陝的嬉笑怒罵,也掀起了一股秦腔熱。
  • 《裝臺》讓更多人關注大秦之聲 秦腔名伶任小蕾:電視劇和秦腔是...
    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任小蕾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尚洪濤 攝西安新聞網訊 《裝臺》在央視播出過半,西安的城、西安的人、西安的美食、西安的風情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其中當然少不了秦腔。《裝臺》展示的是舞臺下那些裝臺人的生活,歸根結底,裝臺人也痴迷著臺上表演的大秦之腔,這種痴迷也感染了電視機前的觀眾。在劇中飾演「丹麥人」一角的著名秦腔演員任小蕾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裝臺》的熱播,不少觀眾在她的短視頻下面留言說喜歡上了秦腔,而且能看出來這不是她的戲迷,她感慨說:「電視劇和秦腔也是在互相成就。」
  • 以小見大:看戲與選題——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陳彥的《裝臺》電視劇...
    改編自矛盾文學獎獲得者陳彥的《裝臺》電視劇,開播以來,反響很不錯,該快評得上影視劇界的「飛天獎」了吧。核心因素,在我看來是以小見大,以裝臺的小人物順子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透視出陝西西安(乃至中華大地)深厚底蘊的歷史文化(戲曲文化、飲食文化、武術文化、雅言文化等等),尤其是亙古不變的各色人性。
  • 秦人的性格
    我嚴格講不屬於秦人,因為沾一點南方的邊,被界定為陝南人,因此不太清楚秦人在戀愛時是否也表達捷達,心熱面冷,反正那些說話女裡女氣,做事拿捏扭扯,三棍子打不出一點廢氣來的人,在秦地一般都是感情困難戶。▼電視劇《白鹿原》中的秦人形象秦腔作為秦人的重要生命表達方式,自然與生俱來地帶著質感的倔巴與堅硬。而將這種堅硬推向極致的當數舞臺上各類性情豪爽耿直的「大花臉」。
  • 甘肅首屆「戲劇八駿」誕生 我們快來認識一下!
    格外引人注意的是,戲劇八駿中每個人都是中國戲劇最高獎的「梅花獎」得主。第二十三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曾獲得甘肅省「紅梅獎」紅梅特別獎;甘肅省青年演員大賽一等獎;甘肅省旦角大賽金獎;甘肅省蘭州市演員大賽特等獎;甘肅省文藝突出貢獻獎;蘭藝之星金獎;被評為甘肅省「領軍人才」榮譽稱號;被授予甘肅省首屆「德藝雙馨」文藝家稱號;曾獲得多項國家、省市級獎項和榮譽。
  • 電視劇《裝臺》火熱螢屏 揭秘《裝臺》成功背後的故事
    著名劇作家、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陳彥的小說《裝臺》自推出,即獲得多方好評。如今電視劇《裝臺》正在央視熱播中,這部以古城西安為背景的都市群像劇,鮮活熱鬧。由李少飛執導,張嘉益、閆妮領銜主演,秦海璐、宋丹丹、陳小藝等實力派演員在劇中扮演重要角色。該劇講述了在西京城市底層為舞臺布景而忙碌的人群的生活。
  • 電視劇《裝臺》展現小人物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當「憨列列」的刁順子遇上羞答答的蔡素芬,家長裡短中盡顯煙火氣,裝臺人將平凡的精彩人生照向現實,溫暖而珍貴。電視劇《裝臺》改編自茅盾文學獎獲得者、作家陳彥的同名小說。陳彥凝練自己的生活經歷創作了小說《裝臺》,用冷峻的現實主義筆觸描寫底層人生活。「在生活的舞臺上,誰都不是藝術家」。此次電視劇的改編仍然犀利地講著最真實的生活,有苦難、有喧鬧、有悲涼。但創作團隊恰到好處地使用了溫暖輕鬆的鏡頭語言和音樂,在展現「沒有那麼友善」的生活的同時又多了一分坦然面對的從容,讓觀眾在2020年年末的深冬感受到暖暖的治癒和積極向上的力量。
  • 電視劇周榜 |《裝臺》:一地雞毛的文藝復興
    據CSM59城數據,《裝臺》平均收視超過1.4%,站內播放量超4.2億,豆瓣評分也高達8.4,5星和4星評分佔總評分數量的83%。《裝臺》改編自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憑藉作品《主角》獲獎)、陝西劇作家陳彥的同名小說。該書亦曾於2019年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 「陝味兒」電視劇《裝臺》央視開播
    11月29日晚,由中央電視臺、西安兆麥影視傳媒有限公司、霍爾果斯貳零壹陸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西安電影製片廠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影視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陝西星光盛世影業網絡有限公司等聯合出品的電視劇《裝臺》在央視一套精彩亮相。
  • 《裝臺》裡的秦腔插曲居然有這麼多彩蛋
    由張嘉益、閆妮主演的「陝派電視劇」《裝臺》就快要完結啦!《斷橋》劇中的演員角色可以稱之為旦角,通常用來指戲曲中的女性形象。《裝臺》中的女一號,女二號有沒有白蛇和小青的影子呢?線索3.《教學》裡的角色就叫「丑角」是中國戲劇的一種程序化的角色行當,一般扮演插科打諢比較滑稽的角色,秦腔丑角戲《教學》裡的這段,暗諷了誰的人生?線索4.
  • 唯秦腔與美食不可辜負
    央視熱播的電視劇《裝臺》,是一部秦人講的秦地故事,再由秦人演繹,秦味十足。一路追劇,被吸引的除故事本身揭示的人性本真與西安城的生活況味,更有那不時響起的秦腔與琳琅滿目的陝西美食。「三千萬老陝高唱秦腔,一碗油潑麵喜氣洋洋」!是呀,裝臺人日子再難,還有秦腔與美食慰藉。
  • 戲劇曲藝類精品展(三)
    自2月11日,由甘肅省文聯主辦,甘肅省文聯所屬文藝家協會、中國甘肅網承辦的甘肅文藝界戰「疫」主題作品展播活動正式啟動以來,我省文藝工作者和愛好者熱情參與作品報送,截至2月19日中國甘肅網收到第二批作品,美術書法、攝影海報、民間文藝、文學評論、戲劇曲藝、音樂舞蹈六大類作品累計數量超過一百件(組),活動仍在持續中。
  • 「陝味兒」電視劇《裝臺》精彩亮相央視一套
    (記者 柏樺)11月29日晚,由中央電視臺、西安兆麥影視傳媒有限公司、霍爾果斯貳零壹陸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西安電影製片廠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影視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陝西星光盛世影業網絡有限公司等聯合出品的電視劇《裝臺》在央視一套精彩亮相。
  • 張嘉益閆妮陝味新劇《裝臺》央視首播收視破1
    電視劇《裝臺》是由張嘉益、閆妮領銜主演,宋丹丹、秦海璐特別出演,陳小藝、凌孜、尤勇智、孫浩、姬他等實力演員聯合出演的品質大劇。這對默契搭檔再合作,趣味不減,溫暖升級,更有眾多實力派演員加盟,陣容強大,聯手演繹陝味煙火氣十足的裝臺大戲。
  • 「秦之聲官方」快手今晚邀請梅花獎得主張濤連線直播
    、白玉蘭獎獲得者張濤與廣大戲迷朋友親切交流互動。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獎獲得者,工小生。 2002年第二屆中國秦腔藝術節表演一等獎,2003年第八屆中國戲劇節優秀表演獎,2010年第五屆中國秦腔藝術節優秀表演獎,2011
  • 秦腔名家齊愛雲摘得「白玉蘭」戲劇獎主角獎
    第30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以下簡稱「白玉蘭」戲劇獎)29日晚在上海揭曉,除了林波、侯紅琴、楊鵬飛三位獲獎的西安演員外,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秦腔「四大名旦」之一齊愛雲,也憑藉在秦腔《關中曉月
  • 西部影視再發力「陝味兒」電視劇《裝臺》精彩亮相央視一套
    11月29日晚,由中央電視臺、西安兆麥影視傳媒有限公司、霍爾果斯貳零壹陸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西安電影製片廠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影視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陝西星光盛世影業網絡有限公司等聯合出品的電視劇《裝臺》在央視一套精彩亮相。
  • 電視劇《裝臺》背後的文學力量
    11月29日,改編自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陝西作家陳彥同名小說的電視劇《裝臺》在央視一套播出。《裝臺》的情節發展中並沒有太多的懸念和巨大的矛盾衝突,卻憑藉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家長裡短、鄉土民情和一眾普通勞動者面對生活不屈服不妥協的態度,演出了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演活了小人物的喜怒哀樂。電視劇的成功離不開原著小說過硬的品質。小說《裝臺》自2015年面世後,被評為「2015中國好書」,獲首屆「吳承恩長篇小說獎」和「2015年度中國小說排行榜」榜首。
  • 西部影視再發力 「陝味兒」電視劇《裝臺》精彩亮相央視一套
    11月29日晚,由中央電視臺、西安兆麥影視傳媒有限公司、霍爾果斯貳零壹陸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西安電影製片廠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影視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陝西星光盛世影業網絡有限公司等聯合出品的電視劇《裝臺》在央視一套精彩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