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時候看《雙面膠》,總覺得是劇裡最壞的是婆婆。劇中的婆婆賴在媳婦家不走,總是對媳婦挑三揀四,甚至想要用自己一輩子的經驗去改造媳婦,結果搞得孩子的家一地雞毛,不成樣子。直到近幾年真正接觸到婆媳矛盾,再去溫重電視劇,才慢慢發現,婚姻的幸福與否永遠都只是夫妻兩個人的事,胡麗娟之所以不幸,從他選擇嫁給李亞平那一刻就已經埋下了禍根。
他們婚姻失敗的根本原因,不在於婆婆如何攪和,而在於身為老公的李亞平的處理態度。
《雙面膠》劇照
李亞平為表孝心,打電話讓父母來上海小住,結果母親剛來第一天就張羅著在家裡吃飯,李亞平要幫忙卻被母親支走,話裡話外讓麗娟幫忙做飯。如果說這個時候的婆婆還只是客氣的試探,那麼飯桌上,看到麗娟讓亞平盛飯,還把自己吃不完的飯給了兒子,婆婆心裡就已經開始實打實的不痛快了。直到麗娟吃完飯照例坐到沙發上看電視,並大聲喊著亞平幫她削蘋果,婆婆終於忍不住發作。不過這時她也只是在背後嘟囔:你哪能那樣慣你媳婦?都沒個形了。天底下只有女人吃剩飯的,你一大老爺們兒,咋吃她口水呢?那也不乾淨啊!這是家風!男人在家是被供的,哪能那樣作踐?我就是不許!至少當著老人面兒不作興!瞧他那樣,還叫你給盛飯,她那兩手空著幹嗎來了?賤貼貼的。下次她再這樣我就拉下臉說她了啊!你回去說給她聽。老婆,那得教育!
麗娟聽到了婆婆背地裡的嘟囔,婆婆初來乍到帶給自己的那股熱騰勁兒頓時一掃而空,相反,對於李亞平來說,母親的的行為卻讓他感到無尚的尊崇,母親的這套男尊女卑的生活哲學聽起來新鮮而順耳,所以面對母親的嘟囔他沒有做聲,反而咧咧嘴表現出很為難的樣子,顯然他是被說服了的。
老太太不僅背後說,當著麗娟的面也會敲敲打打。
老太太在家裡就沒有閒著的時候,麗娟下了班坐在客廳看電視跟自己的婆婆說:媽,你過來跟我一起看會電視吧。結果婆婆卻說:我不看電視,看電視費電,費眼睛,還費錢,你說我要是整天坐在那看電視那家裡活誰幹啊……
婆婆敲打麗娟好吃懶做
麗娟上了9個小時的班,回到家看到婆婆做了紅燒肉,特別開心,就多吃了些。結果婆婆不樂意了,說:娟,你多吃點菜,少吃肉,鹹。麗娟傻乎乎的說:不鹹。婆婆又說:那你就多吃點幹的。麗娟依舊傻乎乎的說:不吃米飯,減肥。直到亞平夾起肉給婆婆,婆婆黑著臉說:我不吃,我不饞,我少吃一塊,我兒子就多吃一塊的時候,麗娟才恍然大悟,原來婆婆是在敲打自己。
婆婆飯桌上暗示麗娟應該把肉給老公吃
麗娟聽懂了,卻沒有順了婆婆的意,她心裡想,我又不是不掙錢,憑什麼吃個肉還要看別人的臉色。亞平聽懂了嗎?那肯定是聽懂了的,而且他是先於麗娟感覺到母親語氣不對,不然他不會主動去給母親夾肉。
飯後婆婆私底下嘟囔麗娟吃肉太多
母親不高興了,親兒子給母親夾肉,想要平息母親的不忿,但是他卻沒有指出母親的不對,反而吃完後不斷對母親賠笑,並在麗娟讓他給自己倒水時順著母親的話說:倒什麼倒,自己沒長手啊?
母親這種以愛之名對麗娟的指責,似乎正中他的下懷,他在左右為難,半推半就中雖然沒有跟母親一樣去指責麗娟,但是卻默認了母親對麗娟的行事態度。即使他的這種態度既沒有讓母親痛快,也沒有讓麗娟開心。
婆媳關係有時候也是婚姻的一面照妖鏡,在麗娟與婆婆的矛盾中,其實真正照出來的是李亞平,只是深陷情感中的麗娟看不到真相而已。此時的李亞平在母親的唆使下,在一點點變化,他開始分不清妻子和母親的角色,他常常把這兩個完全不一樣的生物體放在一起進行比較,比較的準則就是誰讓自己更舒服,然後情感的天平逐漸偏向了母親。
對母親行為的默許,其實是另外一種形式的縱容與支持,因為這場矛盾中最終獲利的只有他自己。
劇中李亞平的父親得了癌症,麗娟忙前忙後,並把自己打聽來的消息說給李亞平,李亞平卻一句都沒聽進去。本來患難時刻應該相互交心的一對夫妻,李亞平卻率先選擇了不信任。彼時他的這種不信任,並非受母親的影響,而是自己主觀上的一種判斷,他陷入一種悖論,如果聽了麗娟的,那就是不孝。
李亞平與麗娟在一次爭吵中動了粗,麗娟暫時回了娘家。李亞平礙於母親的感受不敢把麗娟接回家來,他要看母親的臉色辦事。父親又是癌症晚期,父親本來就不愛看見自己對媳婦好,在父親面前他更是提都不敢提。麗娟已經不再是這個家的主人,反而淪為破壞家庭和諧的一份子。李亞平是理虧的,但是一個「孝」讓他理虧得理所當然……
李亞平與母親商量把媳婦接回來
李亞平這種微妙的心理變化也許連他自己都沒有覺察。更可笑的是他頂著「孝「的名頭,對麗娟連哄帶騙,讓麗娟懷上了他的孩子。他要讓父親死之前看到孫子,這種想法,可悲可憫,看著感天動地,實則自私自利。
父親生病這一段時間,李亞平沒有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也沒有認識到自己原生家庭的問題,反而一直以孝之名去壓制麗娟。整個過程中他在意了自己的感受,在意了自己父母的感受,獨獨忽略了貢獻最大的麗娟的感受。
大打出手的兩個家庭
在這場婚姻裡李亞平徹底迷失了方向,以孝之名,一點一點把自己的婚姻推進墳墓…
剛開始面對母親的抱怨與挑撥,李亞平雖然半推半就,但面對麗娟還是會和顏悅色,試圖哄著她去順服於母親。可是漸漸地,他發現這種方式沒有用,於是便迅速改變了方式,他會母親與麗娟產生口角後,冷落麗娟,以沉默的方式宣示自己的不滿。
父親住院後,婆婆旁敲側擊想要麗娟陪護,卻讓自己兒子回去休息,理由是兒子上了一天班太累了……麗娟拒絕了。李亞平的表現就是回家後一聲不吭,留給麗娟一個冰冷的背影……彼時的麗娟心理上是有落差的,老公怎麼突然變了呢?她不應該哄我嗎?她突然覺得那個賴以依靠的丈夫似乎有些靠不住了,原來是自己的婆婆逼自己,怎麼現在換成了老公呢?這對麗娟來說無疑就是精神暴力……
婆婆不肯兒子陪床,跟麗娟商量自己兩宿,麗娟一宿
李亞平發現麗娟情緒上的變化後竟然有些開心,自以為在形勢上壓倒了麗娟。可是他並不知道,在婚姻中,把對方逼得無處擇路,並非勝利,而是失敗的開始。
如果說李亞平剛開始的態度還比較隱晦,那麼到了這裡,便是徹底的攤牌。
所以,後來他對麗娟實施肢體暴力也就不足為奇了。電視劇中,麗娟與婆婆吵架,李亞平最終情緒失控掐了麗娟,家庭暴力也就止於此了。但是在原著中,李亞平的家暴不止一次,最後一次李亞平盛怒之下把拳頭揮向麗娟,伴隨著母親「使勁打!打死她!打不死她不鬆手!這個爛貨!撞死她……」的叫喊聲,一拳比一拳用力……直到麗娟如一灘爛泥癱軟在地上……
第一次家暴後,兩人在麗娟家附近相遇
這一對曾經的璧人,以如此慘烈的方式,陰陽兩隔。
這場婚姻裡,很多人都會說李亞平是鳳凰男,如果真的算他吃軟飯的話,那麼他也是史無前例的「軟飯硬吃」。
面對婆媳矛盾,李亞平從一開始就沒有端正自己的態度。從對母親的默聲認可到對麗娟的精神暴力再到最後的肢體暴力,李亞平逐漸丟掉了初心,也毀掉了自己的婚姻。
婆媳矛盾能佔據一段婚姻多少時間比例呢?說白了婆媳矛盾不過是婚姻關係裡的一部分,夫妻關係處好了,婆媳矛盾自然就沒了。李亞平錯在沒有從一開始就向母親宣示夫妻兩個人的主權,而是稀裡糊塗跟母親站在了同一條戰線上。婆婆真的想要拆散兒子的婚姻嗎?我想不是的,母親的愛有時候單純而愚昧,作為兒子如果不擦亮眼睛,那麼受傷害的只能是妻子。
婚姻裡的彼此一旦牽手就不再是獨立的個體,不要也不能總把彼此的原生家庭擺在面前。親子之愛,手足之愛在婚姻之後是一場隆重而體面的退出,既要保持與維繫,又不能讓他們成為阻礙夫妻之愛的絆腳石。
所以,請珍惜自己的愛人,她正在與你融合在一起,請像珍愛自己一樣珍愛她。婚姻中相處模式千千萬,但是幸福的婚姻裡,一定有一個懂得珍惜女方的好男人。
大家好,我是輕飛揚楊,談情又說愛,婆婆又媽媽,既可陽春白雪亦可下裡巴人,感謝您的閱讀,期待您的見解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