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過去十年,是中國足球走向衰落的魔幻十年。中超球員的整體待遇飛速提升,然而,在亞洲範圍,國足能穩勝的對手名單卻越來越短。
與此同時,在國際A級賽事中,來自國足的技戰術精妙配合近乎完全消失,甚至是球員自信做動作的表現都變成了稀有鏡頭。
取而代之的都是什麼奇怪畫面呢?是國腳們寧願放棄打敵方身後的絕佳機會來選擇回傳、神經質般的球員連環低級失誤、寧可倉促出球也不要留下被搶斷的一人擔責畫面、不願意在落後時配合積極的隊友反攻、在球場上因為體能耗盡而消極散步等等。
同時,過去十年亦是中國國足逐漸丟失比賽氣質的十年。
體育競技,菜是原罪。整體實力不足之外,足球富豪們在國家隊所展現出的比賽風貌與拼搏精神不足,同樣是引起廣大球迷連年口水討伐的一大重要原因。
畸形發展的中國足球生態,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國家隊環境中的過大壓力。在國家隊當中,不想背鍋挨罵、健康地踢完國家隊賽事,淪為了部分國腳心中的首要目標,而非120%努力,甚至爭取帶隊取勝。當不個體目標與集體目標相違背時,個體往往選擇個體目標,而個體們都在做個人利益最優解,往往會導致群體的災難性表現,此乃囚徒悖論。
在大部分國腳沒有得到球迷們足夠尊重的同時,實際上還是會有一少部分的國腳值得球迷的尊重。在如此足球大染缸之中,他們還是有呈現出作為國腳說該展示給球迷的戰意。
在過去十年的時間裡,有哪些國腳在國家隊賽事中表現得較有拼搏精神呢?在本文之中,筆者將盤點出十位球員。如有遺珠或商榷之選,亦歡迎諸位在評論區補充。
十、李可
在有限的國家隊上場時間裡,李可總是給球迷呈現出積極的拼搏態度。作為昔日的英冠球隊大腿,李可的技術放在國內球員裡不需懷疑。
在國家隊賽事中,李可可以為戰術需要犧牲掉自己最擅長的位置。哪怕渠道比賽的最後時間段,只要還在場上,李可仍能做出積極的上搶表現。哪怕在上半時「補水」時間裡還是中場結束離場的時候,李可都會儘可能多地與隊友、教練交流。從種種跡象看來,李可絕對稱得上對勝利有渴望的國腳。
在去年失利敘利亞的賽事中,李可的態度讓筆者印象深刻。比賽臨近末段,李可通過自己的勤奮,為國足屢次拼得了球權。無奈,李可總是得不到隊友的積極呼應。最為經典的鏡頭莫過於,看到了對方球員還沒落位,李可想要快發邊線球在反擊中打人數差,卻找不到願意接球的隊友。最讓人心寒的事情莫過於,如此鏡頭居然可以發送在裡皮的眼皮底下。
九、艾克森
在職業態度方面,艾克森向來是無需懷疑的。獲得國腳的身份之後,即使沒有出現在自己最擅長的位置上,艾克森還是會在場上努力融入教練給自己的戰術地位。在代表中國踢過的比賽中,艾克森在無球狀態下的積極性高企,在五五開的球權爭奪上近乎是每一次都拼盡全力。
在去年失利敘利亞的國足名局裡,出現在右邊路的艾克森近乎是在全場比賽中都不怎麼得到隊友的呼應與支持。此外,不同於若無其事的部分國腳,勝負心爆棚的艾克森為失利留下了熱淚。
八、張琳芃
看到張琳芃出現在榜單之中,或許會有部分看客感到意外。一次沒踢正部位的解圍不慎造成烏龍,毀掉了張琳芃多年以來積累的口碑。在此之後,張琳芃享受到了如周琦一般的全員討伐待遇。不過,鮮為人知的事情,在那場災難性比賽之前,張琳芃腿上有傷,是打了封閉針堅持出場的。
在過去的十年之間,張琳芃合計為國足出席了71場比賽。至少在防守端的表現上來說,對比俱樂部的表現,張琳芃在國家隊交出的表現落差並不算大。對敘利亞造成烏龍之前,張琳芃其實在關鍵大賽上也有國足堵住了不少必進球。在國家隊效力期間,張琳芃一直堅持著比較生猛的踢法,在多屆賽事的場均跑動距離上亦一直領銜後衛線。
七、曾誠
在重傷復出之後,曾誠的狀態顯然是下滑了不少。但是,曾誠在過往國家隊賽事中所展現出的專注與拼搏精神,不該就此被忘記。只要披上國家隊戰袍,即使是在友誼賽之中,曾誠亦絕不會出工不出力。
事實上,曾誠生涯所遭遇到的重大傷病當中,有不少次數是在國家隊集訓或者比賽期間發生的。在2013年東亞杯的比賽上,為了保護球門,曾誠不惜冒著臉部吃到對方胎腳飛釘的風險都要奮身做出撲救,表現實屬讓人記憶深刻。
在去年亞洲杯的賽事開打前,曾誠在集訓期裡與于漢超相撞,韌帶受傷。受傷後,曾誠非常失望,並為趕上亞洲杯做出了最大的努力嘗試,為的就是能夠在陣待命,以備國足的不時之需。要知道,在當屆賽事開打前,曾誠實際上已經淪為了二號國門了。
六、金敬道
在現役中國球員裡面找出「鐵肺」的代表,首推的是金敬道。在金敬道參與的男足賽事之中,此子基本上都會是該場比賽的跑動王。在傳接球的表現中,金敬道的表現不算特別理想,但是至少好歹算是敢於向前進攻。哪怕因為自己的失誤造成丟球,金敬道每一次都會立馬回追,有機會就立刻就地反搶。
五、蒿俊閔
現役國腳之中,蒿俊閔算是為數不多敢於在場上拿球搞事情的核心球員了。一旦在聯賽為外援做慣了綠葉,回到國家隊的賽事中很容易就會不可抵抗地被依賴心態束縛。這一種癥結,既和球員的基本功有關,同時也和球員的自信心與有莫大的關係。
四、于大寶
回顧國足在近年為球迷製造過的難得驚喜,當中過半都與「福將」于大寶有關。在國家隊賽事之中,屢屢在終場前完成救主戲法的于大寶,在一定程度上稱得上是國足的「遮羞布」。當然,在于大寶身上,球迷們看到了什麼叫做真正拼到最後一分鐘。
三、鄧卓翔
在2011年亞洲杯上,中國隊最能跑的球員是張琳芃,場均跑動數據為10497米。隊內第二能跑之人,則是從來不以體能著稱的鄧卓翔,場均跑動數據為10340米。
從這一項數據可以看出,當年的鄧卓翔不僅是具備了成為國足新核的技術與信心,同時在精神與努力層面上亦真正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無奈傷病弄人,鄧卓翔維持的高光時間實在太過於短暫。
二、孫可
中國男足踢的是差,但是像孫可之類的球員,從來就沒有幾個人罵。球迷其實要求真不高,你可以不贏,但是不能在中途放棄。在國家隊的賽場之上,孫可總是狀態興奮、不惜體力。
2013年6月,國足1-5慘敗於泰國。在該場比賽上,國足後防失誤頻頻。縱觀全場比賽,真正稱得上有鬥志、有血性、有羞恥心的國腳,恐怕唯有孫可與門將耿曉峰。
第87分鐘,泰國隊從中場發動攻勢,只見孫可一口氣狂奔半場,超過了數位慢悠悠的後防隊友,只為回到門線救球。在擋住了第一下必進球的情況下,孫可立馬掙起,再度孤獨地守在門前,無力阻止對方球員射入本場比賽的第五球。
一、鄭智
在過去十年的時間裡,最大牌的國腳是鄭智,最認真、最自律的國腳也是鄭智。
猶記得,在去年亞洲杯八分之一決賽對戰伊朗的比賽中,落後三球的國足用災難級的鬥志與表現,早早地讓球迷失去了晉級的信心。唯獨,在第82分鐘的一個鏡頭,重新為球迷提供了不至於對全部國腳絕望的理由。
彼時,于大寶隻身一人在前場帶球、迅速被附近的數個伊朗隊員包圍。這個時候,也只有不怕疲憊的39歲老隊長,願意拼命奔跑去接應于大寶。隨之,兩個孤獨的紅衣身影,陷入了七位白衣球員組成的包圍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