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強戰鬥、勇敢拼搏的精神——《中國女排》

2021-01-11 影視資訊百事通

中國國家女子排球隊(簡稱中國女排)隸屬於中國排球協會,是中國各體育團隊中成績突出的體育團隊之一。曾在1981年和1985年世界盃、1982年和1986年世錦賽、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奪得冠軍,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五連冠」,並又在2003年世界盃、2004年奧運會、2015年世界盃、2016年奧運會、2019年世界盃五度奪冠,共十度成為世界冠軍(包括世界盃、世錦賽和奧運會三大賽)。 中國女排是中國三大球中唯一一個拿到冠軍獎盃的隊伍。 而今天千禧的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也是一部正在預熱的轟轟烈烈的為國爭光的電影——《中國女排》,講述了幾代中國女排的奮鬥歷程以及她們頑強拼搏、為國爭光的感人故事!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故事梗概

2016年8月22日,裡約熱內盧。時隔12年,中國女排再度殺入奧運決賽。惠若琪的一記探頭球,讓全場屏住呼吸。一個高速旋轉的排球,勾連起幾代排球女將的熱血與青春,中國女排三十餘年的沉浮圖景被緩緩打開。讓人不斷敬畏女排的精神!

演職員表

鞏俐飾演郎平,前中國女子排球運動員,奧運冠軍。

陳展飾演孫晉芳

身為中國隊隊長,曾忍著腰傷打封閉上場,賽後卻疼到無法站立,憑藉鬼斧神工的傳球,一人獨得最佳運動員、優秀運動員、最佳二傳手三大獎項。

白浪飾演青年郎平

主攻手,創下單場扣球102次的奇蹟,成為家喻戶曉的「鐵榔頭」。

馬雪純飾演張蓉芳

主攻手,球員時期以球路刁鑽的「怪球手」聞名,後身懷有孕仍以主教練身份帶領中國女排奪得1986年世界冠軍,著寫「五連冠」輝煌。

羅慧飾演周曉蘭

副攻手,極具天賦,16歲才接觸排球,20歲就入選國家隊,因城牆般的攔網獲贊「天安門城牆」,更是促成郎平1995年回國執教的功臣。

李冬徐飾演陳招娣

接應,攔網受傷橈骨斷裂,仍打著繃帶單臂出戰拼完五局,贏得「獨臂將軍」美譽。

電影《中國女排》由陳可辛執導,鞏俐主演,改編自中國國家女子排球隊的真實事件,體現了中國女排的奮鬥歷程和頑強拼搏、為國爭光的精神。其中,由鞏俐飾演「鐵榔頭」郎平,其他老女排隊員均由專業排球運動員選拔,全素人出演。將於2020大年初一上映。小編期待電影對女排精神的呈現。

今天就先到這裡了,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於電影投資項目的相關資訊,要持續關注我們呦~如果你想參與電影項目投資可以到「千禧網影視平臺」,進行查詢。千禧影視平臺作為電影項目投資行業的專業網站,與多家影片出品方合作,並提供專業顧問一對一諮詢服務,以及可提供片方實地考察服務。

(以上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奪冠》帶我們細看中國女排的成長史,一種精神,兩代傳承
    幾十年的發展史,選用三場真實的比賽(1981年大阪世錦賽的中日對決,2008年奧運會的中美對決和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的中巴對決)來概述了中國女排40年的起落一種精神兩代傳承三個傳奇。,三十多年榮耀史上中國女排拿下了十個世界冠軍,而郎平作為球員來說拿下了四個,作為教練來說又是拿下了三個。
  • 重溫女排奧運三次奪冠,場場熱血沸騰,哪次最能詮釋女排精神?
    郎平說,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明知不會贏,也要竭盡全力;哪怕艱難險阻,也不忘在絕境中揮拳和怒吼,無論結果如何,都要把殺氣和猙獰留給對手。 女排姑娘們就是憑藉著這股精神,頑強戰鬥、勇敢拼搏,在國際賽場上一次次為國爭光!
  • 《中國精神》劉亞茹著,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中國女排,女排精神
    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明知不會贏,也竭盡全力,是你一路即使走得搖搖晃晃,還依然堅持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眼中充滿堅定。——郎平如果有人問我,"女排,你第一個會想到誰","鐵榔頭郎平"。從運動員時期的奮勇拼殺,到成為排球主帥的運籌帷幄,郎平大半輩子都奉獻給了中國女排。正如2015年《感動中國》給她的頒獎詞所言——"因排球而生,為榮譽而戰。一把鐵榔頭,一個大傳奇。"劉亞茹著作的《中國精神》,跟蹤採訪報導中國女排20多年的點滴故事,經典瞬間,讓記錄本身成為一種想念。
  • 奪冠:以影視直觀展現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典範——「女排精神」
    影片講述了中國女排從1981年首奪世界冠軍到2016年里約奧運會生死攸關的中巴大戰,詮釋了幾代女排人歷經浮沉卻始終不屈不撓、不斷拼搏的傳奇經歷。2013年,郎平正式再次掛帥執教中國女排,帶領著中國女排開啟了新的歷史階段。2016年里約奧運會四分之一淘汰賽,中國隊對戰東道主世界排名第一的巴西隊,最終獲得了奧運會的金牌。
  • 被《奪冠》燃哭,中國女排值得
    但是,女排精神究竟是什麼?頑強戰鬥,勇敢拼搏。從上世紀80年代到21世紀的現在,中國女排40年,每一步都身體力行的踐行著什麼是頑強戰鬥,勇敢拼搏。這是場特殊的比賽,中國女排在主場對陣美國女排,而美國女排的教練正是中國女排的前隊員郎平。此時的中國女排已經是國家榮譽的象徵,而中美對陣也從來不僅僅是體育賽事那麼簡單。
  • 中國女排《奪冠》最全素材彙編,素材解讀+女排精神+金句+標題+時評...
    本場比賽,中國女排又做到了,還在拼搏二字前平添上了「頑強」。可以想見,這種意志力下的隊伍一旦進入巔峰狀態,對於對手而言,只有回去總結如何被「摧枯拉朽」的經驗了。 「不死「精神還需要一個無所不在的靈魂。一個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不能有任何退縮的戰鬥團隊,必須有一個精神層面的引領人物。這種引領更應當是激發、活化團隊各種能量的「催化劑」。作為主教練的郎平功不可沒!
  • 想要看懂電影《奪冠》和陳可辛的「女排精神」,先要弄懂這些事
    《奪冠》包含了太多的東西,不止是情懷和感情,也不止是時代變遷與精神傳遞,幾乎我們所能想像到的一切關於中國女排的時代背景與運動要素,都可以和應該在這部影片體現。取與舍,是擺在陳可辛面前的大問題。三場比賽,是中國女排發展歷程的縮影,分別代表了國爭光的輝煌、面對衝擊的爭議與脫胎換骨的決心。第一場,第三屆女排世界盃決賽,號稱」打不爛、摧不垮「的日本女排,被更加頑強、勇敢、拼搏的中國女排擊敗,正式確立了「頑強戰鬥、勇敢拼搏」的女排精神。
  • 一年又一年 女排精神激勵一代又一代
    20世紀80年代前期,處於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百廢待興,中國女排的奪冠極大振奮了人們的精神。那種頑強拼搏、團結奮鬥、勤學苦練、同甘共苦、無私奉獻、為國爭光的體育精神,逐漸成為女排精神的核心,更激勵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在創造了「五連冠」的驕人成績後,中國女排曾經遭遇了一系列的坎坷與失利。
  • 《奪冠》非常熱血,同時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女排勇敢頑強的精神
    我很少在一個電影的前半程就激動得手發麻,電影從80年代女排訓練場開始講起,陽光是溫暖而明亮的,透過舊舊的玻璃窗照在樸素的訓練場上,同那個年代的中國人民一樣,女排也是在艱苦的環境中卓絕奮鬥的,每個隊員的臉上都是不服輸的神情,那麼堅定又充滿力量。
  • 幕後臺前—評電影《奪冠》演繹中國女排精神
    從80年代五連冠的輝煌戰績、讓人唏噓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折戟、令人熱血沸騰的2016年里約爆冷奪冠等重要節點,以中國女排一代代的拼搏歷史,排演著對「中國女排精神」的共性理解。五星紅旗一次次的升起,感動的是國人對中國女排精神的深刻理解。
  • 電影《奪冠》:勇敢拼搏,勇敢做自己
    《奪冠》,這部由陳可辛導演,鞏俐、黃渤、中國第一天團女排主演的體育傳記電影,展現了中國女排將近40年的歷史,也展現了以郎平為首的老一屆中國女排人鮮為人知的,跌宕起伏的奮鬥史和新一屆女排漫長的成長故事。這是一個關於奮鬥,選擇,友誼以及職場的故事,也重新詮釋了新時代個人與國家的關係。鐵榔頭郎平的故事,喜歡排球的人,都知道。
  • 學習「女排精神」、弘揚「天航精神」徵文專欄丨中國女排與設計女將
    中國女排與設計女將鏗鏘玫瑰最迷人,追夢健兒最美麗。10月1日,天安門廣場群眾遊行花車上的女排姑娘們引人矚目。此前結束的2019年女排世界盃比賽中,中國隊取得十一連勝的驕人成績,成功衛冕世界盃冠軍,第十次榮膺世界排球「三大賽」冠軍,為新中國70華誕獻上一份沉甸甸的禮物。
  • 一年又一年 女排精神激勵一代又一代-光明日報-光明網
    中國女排的崛起與改革開放同步。20世紀80年代前期,處於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百廢待興,中國女排的奪冠極大振奮了人們的精神。那種頑強拼搏、團結奮鬥、勤學苦練、同甘共苦、無私奉獻、為國爭光的體育精神,逐漸成為女排精神的核心,更激勵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在創造了「五連冠」的驕人成績後,中國女排曾經遭遇了一系列的坎坷與失利。
  • 中國女排最佳自由人,4年終於等到一個翻身機會
    「女排精神」是最近幾年非常火的一個名詞,他代表著頑強戰鬥、勇敢拼搏的精神。這一年基本上都在「延期」這個詞語中度過,尤其是體育賽事,最近才有所緩和,排球賽事亦是如此。目前女排聯賽正在積極備戰,中國女排開始了封閉訓練,為明年的各大賽事做準備。
  • 女排精神已超越體育範疇 在民族復興中閃耀光彩
    跌宕起伏40餘年,團結協作,頑強拼搏,在低谷中奮起,從不放棄,面對強敵出手,永不言敗。歷久彌新的女排精神是民族品格的縮影,是激勵國人奮發圖強的精神寶藏。奏國歌,升國旗,女排對中國人的意義超越了體育,是國家的英雄。無論是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還是在新時代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徵程裡,女排奪冠的故事都能跨越時間,燃起中國人為國爭光的鬥志豪情。
  • 「四史」關鍵詞|從五連冠到十一連勝,女排精神是怎樣煉成的
    《奪冠》原名《中國女排》,講述了中國女排40多年風雨徵程、幾代女排人歷經浮沉卻始終不屈不撓、不斷拼搏的傳奇經歷。中國女排砥礪前行,為國人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然而中國女排一路走來絕非一帆風順,王者之路荊棘叢生,那么女排精神又是怎樣煉成的?
  • 《奪冠》今天終於「上場」,鞏俐黃渤拿出「女排精神」完成這部戲
    從1981年到2019年,從首奪世界冠軍到第十個世界冠軍,中國女排幾經沉浮卻始終不屈不撓,用拼搏不斷書寫傳奇。如今,中國女排已是舉世矚目的「十冠王」,粉絲遍中華。從1981年到2019年,從首奪世界冠軍到第十個世界冠軍,中國女排幾經沉浮卻始終不屈不撓,用拼搏不斷書寫傳奇。 電影中展現了中國女排40年訓練狀態改變的縮影,從80年代女排在艱苦條件下熱血揮灑汗水,到新一代女排在明亮場館中使用器械科學訓練,時代日新月異,女排精神代代相傳,其頑強拼搏、永不放棄的核心始終不變。
  • 興業銀行成為電影《中國女排》獨家銀行合作夥伴
    中國女排三十餘年的沉浮圖被緩緩拉開,一代代中國女排隊員為國拼搏、為國爭光的故事也隨之娓娓道來……2019年女排世界盃過去的半個世紀裡,中國女排無論低谷高潮,都時刻保持和傳承著女排精神,她們不畏強手、敢打敢拼,在賽場上展現出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的精神面貌,喊出了為中華崛起而拼搏的時代最強音。作為「女排娘家」的福建是中國女排最早的訓練基地所在,也是奧運金牌教練陳忠和的家鄉,這裡也同樣孕育了「敢拼會贏」的興業銀行。
  • 眾議競技體育 感悟奮鬥人生|中國女排|女排精神|全國遊泳冠軍賽|...
    我們為中國女排蟬聯世界冠軍而歡呼雀躍,但奪冠的背後,真正讓國人自豪的,是頑強拼搏、勇攀高峰的女排精神;在2020年全國遊泳冠軍賽暨東京奧運會達標賽中,傅園慧斬獲100米仰泳預賽第一卻無緣決賽,讓人深感遺憾,更令人深思背後關於體能測試的相關制度……我們或許不會投身到競技體育當中,但與競技體育相關的一些事件已成為我們的共同記憶。
  • 小學優秀作文—《學女排精神 重責任擔當》《音樂讓生活更美好》
    學女排精神 重責任擔當——觀《奪冠》有感「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2016年8月21日中國女排姑娘站在裡約奧運會冠軍領獎臺上,齊聲高唱國歌。看到這一幕,我激動得熱淚盈眶!提起女排,沒有人不豎起大拇指。在世界排球史上,能夠取得「三連冠」已是寥寥無幾,而中國女排卻取得了「五連冠」,創造了奇蹟,在世界排球史上豎起了一座豐碑。是什麼令中國女排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