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女排精神」、弘揚「天航精神」徵文專欄丨中國女排與設計女將

2021-01-14 中交天航生態環保院

中國女排與設計女將

鏗鏘玫瑰最迷人,追夢健兒最美麗。10月1日,天安門廣場群眾遊行花車上的女排姑娘們引人矚目。此前結束的2019年女排世界盃比賽中,中國隊取得十一連勝的驕人成績,成功衛冕世界盃冠軍,第十次榮膺世界排球「三大賽」冠軍,為新中國70華誕獻上一份沉甸甸的禮物。

「女排精神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精神,喊出了為中華崛起而拼搏的時代最強音。」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讚揚中國女排展現出的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的精神面貌,讓億萬人民深受鼓舞。與此同時,在薊州的一個小村莊裡有著這樣一批人,她們傳承女排精神,肩負著修復環境的使命,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薊州352個村落的汙水治理,確保農村生活條件有效改善,農村建設進程合理推進,讓每家每戶都能享受到安居樂俗的生活,這就是我們薊州項目部的設計女將們。

然而知之非難,行之不易,這裡農村生活汙染嚴重,人畜糞便、生活垃圾和生活汙水等大部分都沒有得到有效處理,經常隨意堆放在道路兩旁、田邊地頭、水塘溝渠或是直接排放到河渠等水體中,「室內現代化,室外髒亂差」成了薊州農村生活環境的真實寫照。這些嚴重的汙染現象直接影響著廣大居民的生活環境,威脅著他們的身體健康。政府想要從根本上解決水體汙染問題,委託天航院擔起重任,制定出合理的規劃修復措施,確保整個流域水環境的改善,旨在給薊州人民一個宜居家園。

為了不辜負政府和人民的期望,天航院在薊州成立了項目部,派出院裡的精英骨幹團隊前來完成這項艱巨的任務,其中就不乏我們的設計女將們,她們當中有的是剛畢業的研究生,有的是新婚妻子,有的才成為母親,可不管她們在家中是什麼身份,來到項目上她們只有一個目的——提高農村汙水治理水平,實現汙水達標排放。薊州農村汙水處理項目作為全國首個EOD模式的流域治理項目,這本身對設計女將們來說就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面對不熟悉的領域,她們肩負著巨大的壓力。

設計一所經理胡延芹一直負責薊州溼地公園規劃項目,作為最了解薊州情況的人,在得知我院承攬薊州農村汙水項目後她主動請纓,帶領大家親赴一線做好實地工作考察。為了確保薊州的兩個項目都能有條不紊地推進,胡經理直接住在了項目部上,只為第一時間處理好突發問題。設計二所主任郭翠雙在設計農村汙水項目的同時,還負責著白洋澱內源清淤治理。為了不耽誤這邊項目的進展,她常常天還未亮就從家中出發,先到薊州項目部確認當前進展,為大家解決推進中遇到的難題,制定好當天的工作計劃後又馬上奔赴雄安,去解決白洋澱項目上的困難,常常一天回到家時已是深夜,卻要撐起疲憊的身軀,做好明天工作的部署規劃。設計三所經理孫涵還未從成都兩江項目中放鬆下來,就立馬投入到薊州項目部,擔任流域治理水系組的負責人。孫經理不畏嚴寒酷暑,不懼風吹雨打,總是親臨一線做好勘察調研,確保設計出最合理優質的方案。多少個夜晚,她為了修改施工圖紙不眠不休;多少個周末,她為了確保進度而放棄與家人團聚。

她們都是母親,家中都有剛剛上學的子女,可即便是這樣,她們也絲毫沒有因為家庭而在工作上分心片刻。每每談起工作時,她們總是懷著激昂的狀態,飽滿的熱情,宛若一個打不倒的鋼鐵戰士。可談到自己家庭,談到自己的子女時,作為母親,她們心裡那片最柔軟的地方便會泛起漣漪,「覺得自己最對不起的就是家中的孩子,無法在他成長的關鍵時刻照顧他,給與他指導和關懷」,每當女將們聊到這個話題時,眼淚總是忍不住的在眼眶中打轉。這種敬業精神,這種舍小家為大家的無私品質同樣值得我們尊重。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需要在各方面都強起來。」如果說女排精神所體現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一個激昂篇章,那麼這些設計女將們所體現的,恰是捨我其誰,敢於擔當的天航精神,她們不僅鼓舞著項目上的每一位設計者,更激發了大家的工作熱情,堅定了每個人保質保量,如期完成這個項目的自信心和責任感。

精神不是萬能的,但沒有精神是萬萬不行的。民族復興徵程,本身就內含著「精神力」的塑造和比拼。競技體育沒有常勝之師,施工設計更是沒有偷奸取滑,比奪得金牌更有價值的是展現頑強拼搏的勇氣,比獲得榮耀更重要的是環境設計帶來的改變。從立項到開始施工,一路走來,天航院女將們取得過進展和突破,也經歷過失敗與挫折,但她們勝不驕、敗不餒,從不言棄。靠著那麼一股不服輸的拼勁、打不垮的韌勁,逐步解決薊州農村生活汙染治理問題,讓環境面貌顯著得到改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平凡孕育著偉大。」設計女將們平凡而偉大的拼搏奮鬥充分表明,「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獲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創造不平凡的成就」。

「把握生命裡的每一分鐘,全力以赴我們心中的夢」。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我們愈發懂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的厚重內涵,感受到「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時間緊迫。大力弘揚新時代的女將精神,不斷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我們一定能夠在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的競技場上創造新的輝煌。加油,中國體育健兒!加油,天航院設計女將!加油,逐夢復興徵程的中華民族夢之隊!

來源:綜合部

作者:鄭英浩

相關焦點

  • 我上學習強國啦 |徐靖巖:弘揚女排精神,不負偉大時代
    我上學習強國啦 |徐靖巖:弘揚女排精神,不負偉大時代
  • 頑強戰鬥、勇敢拼搏的精神——《中國女排》
    中國國家女子排球隊(簡稱中國女排)隸屬於中國排球協會,是中國各體育團隊中成績突出的體育團隊之一。中國女排是中國三大球中唯一一個拿到冠軍獎盃的隊伍。 而今天千禧的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也是一部正在預熱的轟轟烈烈的為國爭光的電影——《中國女排》,講述了幾代中國女排的奮鬥歷程以及她們頑強拼搏、為國爭光的感人故事!下面一起來看看吧~故事梗概2016年8月22日,裡約熱內盧。時隔12年,中國女排再度殺入奧運決賽。惠若琪的一記探頭球,讓全場屏住呼吸。
  • 幕後臺前—評電影《奪冠》演繹中國女排精神
    從80年代五連冠的輝煌戰績、讓人唏噓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折戟、令人熱血沸騰的2016年里約爆冷奪冠等重要節點,以中國女排一代代的拼搏歷史,排演著對「中國女排精神」的共性理解。五星紅旗一次次的升起,感動的是國人對中國女排精神的深刻理解。
  • 「四史」關鍵詞|從五連冠到十一連勝,女排精神是怎樣煉成的
    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這「四史」,是黨員幹部的一門必修課。繼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首度開設「政治關鍵詞」專欄、新中國成立70周年到來之際二度推出「政治關鍵詞」專欄後,澎湃新聞繼續與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上海市政治學會聯合開啟「四史」關鍵詞。今天刊發「四史」關鍵詞第62篇,關鍵詞是女排精神。
  • 《中國女排》,其實是《中國女排背後的故事》
    9.2評分,上映不過5天,逼近2.5億票房。被譽為「時代精神的凝聚」,跨行業的大牌雲集。不錯的成績,持續上升的口碑。《中國女排》,9月25日上映的片子,喚起了女排的崢嶸歲月,也勾起了跨越幾代人的「女排精神」。陳可辛導演,鞏俐主演,還有一批女排姑娘們領銜出演。這陣仗,遠比一般的大牌明星來的震撼。
  • 《奪冠》今日首映,「女排精神」再次燃起!
    就是女排精神!」講述的是中國女排三十餘年的風雨徵程,以及幾代排球女將的熱血與青春。而體育題材的電影本身就不好拍。一是因為題材的本身,故事素材和觀眾基礎都有限,不過《奪冠》並沒有這個問題,畢竟中國女排的故事幾乎在中國是家喻戶曉。
  • 中國女排《奪冠》最全素材彙編,素材解讀+女排精神+金句+標題+時評...
    話題導語 中國女排奪冠,除了造就驚人的數據神話,教練郎平以及女排隊員,還像精神圖騰一樣被國人極力稱讚,一時間,「女排精神」再登話題榜: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人們需要英雄,生活需要榜樣,青年人應該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把女排精神作為一面旗幟、一種信念和一份力量,竭盡全力去演繹自己的青春年華
  • 《中國精神》劉亞茹著,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中國女排,女排精神
    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明知不會贏,也竭盡全力,是你一路即使走得搖搖晃晃,還依然堅持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眼中充滿堅定。——郎平如果有人問我,"女排,你第一個會想到誰","鐵榔頭郎平"。從運動員時期的奮勇拼殺,到成為排球主帥的運籌帷幄,郎平大半輩子都奉獻給了中國女排。正如2015年《感動中國》給她的頒獎詞所言——"因排球而生,為榮譽而戰。一把鐵榔頭,一個大傳奇。"劉亞茹著作的《中國精神》,跟蹤採訪報導中國女排20多年的點滴故事,經典瞬間,讓記錄本身成為一種想念。
  • 關於大學生學習新時代女排精神主題演講比賽獲獎結果的通知
    各高等學校:  為大力弘揚「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的女排精神,激發廣大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振興的責任感,著力引導大學生時刻心繫民族命運、心繫國家發展,將愛國情感轉化為刻苦學習、奮發圖強的動力,各高等院校以新時代中國女排精神為引領,開拓思路、大膽探索,按照《市委教育工委 市教委關於舉辦大學生學習新時代女排精神主題演講比賽的通知》《關於大學生學習新時代女排精神主題演講比賽的補充通知
  • 《奪冠》演繹女排精神:一次心靈與精神的對話
    《奪冠》講述新老兩代女排徵戰世界賽場,有濃厚的現實代入感和精神激勵元素。中國籃排足三大球整體成績欠佳,缺少市場號召力,在國際上缺少存在感,或許也只有女排能振奮人心。中國女排在歷時數十年的奮鬥徵程中,確實讓人印象深刻:在1981首奪世界冠軍,在2019年拿下第十個世界冠軍。猶記得去年得知女排奪冠時興奮地發朋友圈提及「女排精神」,立刻有朋友反問:贏了就是這精神那精神,如果輸了呢?
  • 【影視人生】學習好女排精神, 我們一直在路上
    影片採用傳統的分鏡方式和剪輯手法,力求以細節的流瀉刻畫人物,用理念的傳承詮釋精神,讓情感的外溢直擊人心。曾經,黑白電視機定格了中國女排高歌猛進、連戰連勝的巔峰時刻,也濃縮了姑娘們傷痕累累、屢屢受挫的低谷記憶;如今,我們又見證了中國女排王者歸來、重返巔峰的輝煌戰績。是的,高不過俄羅斯,跳不過巴西,也沒有塞爾維亞和義大利的力量,中國姑娘們卻憑著流血流汗不流淚的勁頭,串聯起幾代女排、十冠輝煌的榮耀之路。
  • 眾議競技體育 感悟奮鬥人生|中國女排|女排精神|全國遊泳冠軍賽|...
    廣州體育學院體育傳媒學院2017級新聞學專業 劉嘉璇「女排精神」是永不熄滅的精神火焰電影《奪冠》中,中國女排姑娘們用命去搏分的吶喊,貫頤奮戟的舉動牽動著觀影者的每一寸神經。憶往昔,從2004年雅典奧運會的驚天逆襲到2016年里約奧運會的絕地反擊,中國女排向世界彰顯了中國人不服輸的精神,打出了中國人應有的錚錚鐵骨。
  • 奪冠上映,鞏俐黃渤攜手中國女排,演繹震撼女排精神
    女排精神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精神,喊出了為中華崛起而拼搏的時代最強音。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電影,是講述中國女排精神,由陳可辛指導的劇情運動片,《奪冠》。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中國女子排球隊領銜主演,講述了中國女排從1981年首奪世界冠軍,到2016年里約奧運會生死攸關的中巴大戰,詮釋了幾代女排人歷經浮沉卻始終不屈不撓、不斷拼搏的女排精神和傳奇經歷。
  • 《奪冠》中國女排,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女排精神」世界冠軍
    票房突破一億《奪冠》於2020年9月25日在中國內地各大影院上映,上映2天票房突破一億,擠下《八佰》奪得單日票房第一的寶座。鞏俐,黃波,吳剛,彭玉昌,白浪和中國女排率領並出演。這部電影講述了中國女排從1981年獲得第一屆世界冠軍到2019年獲得第十屆世界冠軍的歷史。影片講述了幾代女排的傳奇經歷,她們經歷了起伏不定但不屈不撓,不斷戰鬥。
  • 徵文 | 從《奪冠》看女排精神對當下時代的意義
    影片的時間線拉的非常長,從1978年改革開放時的女排開始,一直到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中國女排震驚世界,回顧一路走來的歲月,不是簡單的講述訓練不易,而是更多的立足於當下,探討這種「女排精神」對於人民對於祖國的時代意義。
  • 《奪冠》上映了,女排精神引人深思
    中國女排是精神,是信仰。謝謝所有的女排姑娘們,你們的故事給了我莫大的能量,去完成這個光榮任務。」大部分國人對中國女排與女排精神並不陌生,在當下的中國,我們又該如何闡釋女排精神?《奪冠》給出了答案。剛剛打開大門的中國,太需要向全世界證明自己的存在;而改革開放的中國,也需要一種精神激發起全民積極參與社會建設的熱情。正是在這樣的時代氛圍裡,中國女排不辱使命地拿下第三屆女排世界盃冠軍,並開啟了五年冠的傳奇。
  • 電影《中國女排》定檔大年初一,回顧那些年經典的女排熒幕形象
    由中國香港著名導演陳可辛執導的電影《中國女排》將於今年上半年開拍。這部以郎平、陳忠和等中國女排教練、隊員為原型的作品,將讓觀眾和球迷重溫經典瞬間,感悟女排精神。其實,以女排為題材的影視作品還有很多。上世紀80年代,日本的電視劇《排球女將》曾掀起了一股排球熱,荒木由美子飾演的小鹿純子成為一代人的青春偶像。
  • 女排精神,抗疫精神,都是中國精神
    《奪冠》的看點很多,首先女排精神是貫穿了80年代人奮發圖強的時代精神。 而《在一起》這部20集的電視連續劇,展現了抗疫時期,醫護人員和社會各界人士全民抗疫不屈不撓的中國精神。 這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延綿5000年來屹立東方不倒的精神財富。
  • 《奪冠》4天破2億,「女排精神」點燃市場
    「看女排」是一個時代中國人的集體記憶,很多人是一家三代圍坐在電視機前收看電視轉播,因此女排記憶早已深入了每一個中國人的心。這麼多年過去了,女排精神始終激勵著每個中國人奮力前行。不僅如此,女排也成了世界看中國的窗口。在導演陳可辛看來,「經歷了上百年的苦難,那時的中國人要重新讓世界看到我們,要讓世界知道,中國人行的。
  • 專欄作家|張錦妹:也談「中國精神」
    國學大師季羨林在《談中國精神》一文中提到「中國精神」的精髓,他認為處於轉型期的中國仍要弘揚民族文化。什麼是「中國精神」,季先生概括為五點:愛國愛民的獻身精神,勤勞智巧的創業精神,忠誠無畏的勇敢精神,仁愛孝敬的重德精神,追求光明進步的革命精神,我十分贊同他的觀點。我對「中國精神」有了自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