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人生】學習好女排精神, 我們一直在路上

2021-02-20 天平文化月刊

「十一」長假,我擠出時間打卡了《奪冠》。相較於字正腔圓的刻板說教,本片著力摒除急功近利的浮躁,試圖以文藝片的敘事風格還原紀錄片的故事內涵。影片採用傳統的分鏡方式和剪輯手法,力求以細節的流瀉刻畫人物,用理念的傳承詮釋精神,讓情感的外溢直擊人心。曾經,黑白電視機定格了中國女排高歌猛進、連戰連勝的巔峰時刻,也濃縮了姑娘們傷痕累累、屢屢受挫的低谷記憶;如今,我們又見證了中國女排王者歸來、重返巔峰的輝煌戰績。是的,高不過俄羅斯,跳不過巴西,也沒有塞爾維亞和義大利的力量,中國姑娘們卻憑著流血流汗不流淚的勁頭,串聯起幾代女排、十冠輝煌的榮耀之路。對姑娘們來說,每一項簡單的標準動作都需要重複上百遍乃至上千遍的刻苦訓練,每一場迅捷的反應機制都注滿不折不扣厚積薄發的肌肉記憶,每一次完美的勝利背後都飽含拼盡全力決不放棄的血淚汗水,每一絲淡定的微笑底下都蘊藏舉重若輕直面壓力的情緒管理。「頑強戰鬥、永遠拼搏」「所謂勇氣,就是要面對各種困難」「人生不是一定會贏,而是要努力去贏」「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會竭盡全力。是你一路雖走得搖搖晃晃,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依舊眼中堅定」……我更欣賞這種敢拼敢贏的人生態度。也正是這樣的精神內核,註解了社會進步歷程的縮影,詮釋了鐵骨錚錚勇於擔當的血性,撐起了民族復興之路的脊梁!看《奪冠》,淚光中依稀多了年少時的影子:背著手風琴獨自練習,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即便下巴摳出血、指尖磨成繭,也不曾喊句苦、叫聲累。曾經天真地以為,在繁忙的課業之餘彈琴,只是為了順利獲得十級證書,卻忘了享受音樂本身賦予的一切,亦不懂得在琴聲中挖掘靈感、探索樂趣。隨著年歲漸長,方才明白,學會傾聽內心的聲音比什麼都重要。是的,郎平沒能達到美國女排名將海曼的摸高,卻取得了更輝煌的職業成就;朱婷沒能成為郎平,但她找到了最好的自己。一路走來跌跌撞撞的我們,一樣可以選擇誠懇地面對真實的內心。誠如名導陳可辛所言,「每個人都把自己做好,其實大家也會好、每個個體都好,那麼集體怎麼會不好呢?」從「沒有你、沒有我,只有我們」的集體主義精神,到「成為你自己」的個人訴求表達,再到「等有一天,我們的內心強大了,就不會把贏作為比賽唯一的價值」的價值觀念引導,我們可以看到家與國水乳交融,個人與集體彼此成就,小視角與大境界交相輝映。於女排姑娘們而言,激發內驅力的首要關鍵在於尋找並成為自己,惟有摒棄雜念才能更完整地融入集體,真正凝聚起一往無前的拼勁與所向披靡的合力。於中國女排這個鐫刻著時代烙印的輝煌集體而言,擁有贏得了的實力、拼得過的勇氣,還有輸得起的底氣,方可返璞歸真,更充分地享受競技體育的樂趣之美。於打開國門、走向世界的華夏兒女而言,既秉持努力拼搏一往無前的信念和毅力,又保有勝不驕敗不餒的從容和淡定,方能以理性平和的心態回望過去、把握當下、放眼未來,彰顯真正的大國風範。時代變遷,我們依然需要女排精神。正如莘莘學子需要寒窗苦讀,職場進步離不開辛勤付出,不論是仰望星空砥礪前行還是躬身匍匐披荊斬棘,我們其實都需要點亮符合主流價值觀的精神,才能在沉默的日常裡守候熱血沸騰,在平凡的歲月中守護鬥志燃燒,在黯淡的塵埃間守望生命閃耀! 輕吟片尾曲《生命之河》的歌詞,「你懂得,我是由我自己雕刻;因為我來過,淚與笑都是獲得;別害怕墜落,灰的天總會清澈……」所以,明明知道結局的我,依然選擇走進影院,用真誠定義傳奇故事,以執著感知體育精神,讓奮鬥詮釋時代信仰……學習女排精神,我們一直在路上! 

作者單位:浙江省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

編輯:郭家霓   審核:李芹

洪婧作品往期精選:

【影視人生】少年的你:是成長最美好的模樣

【閱讀人生】給點陽光就燦爛 ——讀《法律人的明天會怎樣》有感

【影視人生】超越生死,所愛之人即夢想——電影《尋夢環遊記》觀後感

【影視人生】青春無畏,信仰無價 ——觀電影《建軍大業》有感

【閱讀人生】我們裝飾了彼此的夢 ——讀《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有感

相關焦點

  • 眾議競技體育 感悟奮鬥人生|中國女排|女排精神|全國遊泳冠軍賽|...
    我們為中國女排蟬聯世界冠軍而歡呼雀躍,但奪冠的背後,真正讓國人自豪的,是頑強拼搏、勇攀高峰的女排精神;在2020年全國遊泳冠軍賽暨東京奧運會達標賽中,傅園慧斬獲100米仰泳預賽第一卻無緣決賽,讓人深感遺憾,更令人深思背後關於體能測試的相關制度……我們或許不會投身到競技體育當中,但與競技體育相關的一些事件已成為我們的共同記憶。
  • 奪冠:以影視直觀展現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典範——「女排精神」
    ,聊這兩首歌也只是作為一個引子引出我們今天要談論的影片——《奪冠》。其實這部影片無非是將中國女排的奮鬥史,心靈史以一種集體敘事的方式進行了一番真實的敘述和真誠的修辭書寫,從而將觀眾一下子帶回那個激情澎湃、陽光普照的年代,喚起一段溫暖而充滿力量的全民回憶。其實說的簡短直白點,《奪冠》這部影片其實就是在通過影像直觀展現「女排精神」。
  • 學習「女排精神」、弘揚「天航精神」徵文專欄丨中國女排與設計女將
    「女排精神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精神,喊出了為中華崛起而拼搏的時代最強音。」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讚揚中國女排展現出的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的精神面貌,讓億萬人民深受鼓舞。與此同時,在薊州的一個小村莊裡有著這樣一批人,她們傳承女排精神,肩負著修復環境的使命,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薊州352個村落的汙水治理,確保農村生活條件有效改善,農村建設進程合理推進,讓每家每戶都能享受到安居樂俗的生活,這就是我們薊州項目部的設計女將們。
  • 【第56部電影】《奪冠》:女排精神的繼承和創新
    而我和我媽媽一起看了之後,都說拍得好,一直看完女排彩蛋、聽完王菲、那英和易烊千璽的歌,才緩緩離開電影院。回家路上,還聊起當年女排的盛況以及郎平、郎平的女兒。個人成長變化,集中表現在郎平、陳忠和、朱婷身上,他們不僅詮釋了不同時代的女排精神、體育精神,也表現出了個人價值。青年郎平說:只有進國家隊才能打世界盃。所以不能摸球訓練的她每天晚上偷偷訓練。老女排眼中的女排精神的核心詞語是拼博。升高的網,身上的刺,直不起的腰,牆上的斑駁……
  • 《奪冠》帶我們細看中國女排的成長史,一種精神,兩代傳承
    2020年從開年開始受疫情影響,影視行業就一直處於一種低迷的狀態,各路原本預定春節檔的影片都紛紛改期,導致影視市場出現了為期半年的空檔期,而以後的院線回歸從各路成績來看整個市場都處於一種消沉的氣氛,整個市場可以說全靠一部《八佰》在撐著,直到9.25日《奪冠》的公映,創下的優秀戰績才讓這個市場重新活了起來
  • 我上學習強國啦 |徐靖巖:弘揚女排精神,不負偉大時代
    我上學習強國啦 |徐靖巖:弘揚女排精神,不負偉大時代
  • 《奪冠》演繹女排精神:一次心靈與精神的對話
    《奪冠》講述新老兩代女排徵戰世界賽場,有濃厚的現實代入感和精神激勵元素。中國籃排足三大球整體成績欠佳,缺少市場號召力,在國際上缺少存在感,或許也只有女排能振奮人心。中國女排在歷時數十年的奮鬥徵程中,確實讓人印象深刻:在1981首奪世界冠軍,在2019年拿下第十個世界冠軍。猶記得去年得知女排奪冠時興奮地發朋友圈提及「女排精神」,立刻有朋友反問:贏了就是這精神那精神,如果輸了呢?
  • 中國女排《奪冠》最全素材彙編,素材解讀+女排精神+金句+標題+時評...
    賽後,談到女排精神,郎平說:「不要因為勝利就談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們努力的過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單靠精神不能贏球,還必須技術過硬。」 競技體育,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靠實力說話的。過硬的技術背後,是女排姑娘們汗與淚的付出。
  • 從《奪冠》中您只看到了女排精神嗎?其實還有3種精神值得學習
    當然,最刻骨銘心的還是這部電影背後蘊藏的精神,那就是我們都聽過的「女排精神」。,和「抗洪精神」,「雷鋒精神」,「長徵精神」,「航天精神」一樣,「女排精神」為中華之崛起增添了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那麼,從《奪冠》這部電影中,除了女排精神,我們還看到了哪些震撼人心的精神呢?
  • 朱婷:持續奔跑,女排精神就在每個人身邊
    「奔跑」成為朱婷的一種人生狀態,她說:「這些年自己一直保持著這種持續進步的狀態,希望自己可以不斷向前。我其實也在嘗試讓這種狀態突破排球的邊界,讓它成為對自己人生的一種要求——做什麼事都要一直去努力,善始善終。我想即使有一天我不當運動員了,我也會希望自己保持不斷前進的動力,在其他領域持續『奔跑』。」這種「奔跑」狀態的本質是什麼?
  • 《奪冠》上映了,女排精神引人深思
    》)復映定檔當天,導演陳可辛發了一條朋友圈:「1月19號,首映前,經歷了人生最煎熬的1個月,沒想到首映後經歷了更煎熬的7個月……能熬到今天,就靠中國女排四個字。好在《奪冠》並沒有辜負觀眾的期待,上映三天以來,票房「奪冠」,在電影評分平臺也獲得不錯的口碑。大部分國人對中國女排與女排精神並不陌生,在當下的中國,我們又該如何闡釋女排精神?《奪冠》給出了答案。
  • 女排精神一直在線!北汽女排3-1擊敗山東關鍵時刻還看「大花蕾」
    十年國家隊生涯 曾春蕾是女排精神代言人曾春蕾既是北京排球的靈魂人物,也是中國女排的關鍵球員。在近十年的國家隊生涯中,她隨隊南徵北戰,為中國女排立下了無數汗馬功勞。2012年倫敦奧運會小組賽,中國女排面對強敵巴西形勢十分危險。千鈞一髮之際,曾春蕾臨危受命,替補上場獨得24分,幫助中國女排「起死回生」,拿下關鍵積分,成功從小組突圍。
  • 《奪冠》55歲鞏俐演郎平神似,我們都欠中國女排一個熱搜
    一直想帶娃去電影院看《奪冠》這部描寫中國女排的影片,從春節一直拖到了昨天才上映。 有人曾問郎平:「女排精神是什麼?」 郎平回答了這樣一句話: 「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郎平在《激情歲月——郎平自傳》中這樣寫道,「作為一個人,我們其實都很渺小。就是這種渺小感,促使著她與中國女排不斷學習——在被人瞧不起的時候,用努力奪取尊嚴;在被人質疑的時候,用實力來證明自己;在沒有條件的時候,創造條件;在窮得要死的時候,不放棄,謙卑謀生,迎頭趕上。
  • 關於大學生學習新時代女排精神主題演講比賽獲獎結果的通知
    各高等學校:  為大力弘揚「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的女排精神,激發廣大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振興的責任感,著力引導大學生時刻心繫民族命運、心繫國家發展,將愛國情感轉化為刻苦學習、奮發圖強的動力,各高等院校以新時代中國女排精神為引領,開拓思路、大膽探索,按照《市委教育工委 市教委關於舉辦大學生學習新時代女排精神主題演講比賽的通知》《關於大學生學習新時代女排精神主題演講比賽的補充通知
  • 陳可辛拍出了我們心裡默認嘴上否認的女排精神
    陳可辛的電影《奪冠》拍出了一種我們心裡默認嘴上否認的女排精神。 那麼什麼是女排精神呢? 女排精神的核心就是贏冠軍。 不能拿冠軍的女排,還能叫中國女排嗎?
  • 《中國精神》劉亞茹著,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中國女排,女排精神
    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明知不會贏,也竭盡全力,是你一路即使走得搖搖晃晃,還依然堅持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眼中充滿堅定。——郎平如果有人問我,"女排,你第一個會想到誰","鐵榔頭郎平"。從運動員時期的奮勇拼殺,到成為排球主帥的運籌帷幄,郎平大半輩子都奉獻給了中國女排。正如2015年《感動中國》給她的頒獎詞所言——"因排球而生,為榮譽而戰。一把鐵榔頭,一個大傳奇。"劉亞茹著作的《中國精神》,跟蹤採訪報導中國女排20多年的點滴故事,經典瞬間,讓記錄本身成為一種想念。
  • 鞏俐演技太好了!韓紅看《中國女排》誇讚:被女排精神激勵一輩子
    鞏俐演技太好了!韓紅看《中國女排》誇讚:女排精神激勵我一輩子!她也一直致力於公益事業,沒有被流言蜚語所擊垮,韓紅也是娛樂圈當之無愧的正能量女星。近日的韓紅清閒了許多,她還抽空觀看了一場電影《中國女排》。
  • 鞏俐神還原郎平:流血流汗不流淚 女排精神一直在
    這其中自然有張藝謀等導演的慧眼識珠,也有鞏俐的潛心付出——她始終樸素地堅守著做一名好演員的原則,不過問娛樂圈,對商業活動異常謹慎,對表演足夠虔誠。 「流血流汗不流淚」,女排精神她最懂,曾鼓舞了很多人,也成為了一代人難以割捨的情懷,而與「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精神一脈相承的,則是老一輩女排姑娘們難以置信的高強度訓練。
  • 頑強戰鬥、勇敢拼搏的精神——《中國女排》
    中國國家女子排球隊(簡稱中國女排)隸屬於中國排球協會,是中國各體育團隊中成績突出的體育團隊之一。中國女排是中國三大球中唯一一個拿到冠軍獎盃的隊伍。 而今天千禧的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也是一部正在預熱的轟轟烈烈的為國爭光的電影——《中國女排》,講述了幾代中國女排的奮鬥歷程以及她們頑強拼搏、為國爭光的感人故事!下面一起來看看吧~故事梗概2016年8月22日,裡約熱內盧。時隔12年,中國女排再度殺入奧運決賽。惠若琪的一記探頭球,讓全場屏住呼吸。
  • 德意電器 ×《奪冠》:致敬女排精神
    而作為合作夥伴的德意電器,身上又有哪些與女排精神的共通之處?奪冠精神:拼出來的強排冠軍《奪冠》著力於復刻幾場中國女排發展歷程中裡程碑的賽事。透過電影不難發現,自1981年第一次奪冠,中國女排都有一個信念始終貫穿在心中:奪冠。而德意電器,同樣擁有這種誓爭第一、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奪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