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精神》劉亞茹著,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中國女排,女排精神

2020-12-24 裁判視角說體育

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明知不會贏,也竭盡全力,是你一路即使走得搖搖晃晃,還依然堅持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眼中充滿堅定。——郎平

如果有人問我,"女排,你第一個會想到誰","鐵榔頭郎平"。從運動員時期的奮勇拼殺,到成為排球主帥的運籌帷幄,郎平大半輩子都奉獻給了中國女排。

正如2015年《感動中國》給她的頒獎詞所言——"因排球而生,為榮譽而戰。一把鐵榔頭,一個大傳奇。"

劉亞茹著作的《中國精神》,跟蹤採訪報導中國女排20多年的點滴故事,經典瞬間,讓記錄本身成為一種想念。

作者用自己的鏡頭近距離記錄了那些年來最為生動、真實的女排人。有賽場上的頑強拼搏、團結一心、驚天逆轉,有平日訓練的吃苦耐勞、嚴格要求和永不放棄,還有不被人所知曉的"鐵榔頭""周大炮""月神""大花蕾""重炮手""小螞蟻"......

高尚出於平凡。幾代女排人用自己的拼搏和努力,創造了輝煌的戰績,完美的詮釋了中國精神!

相關焦點

  • 幕後臺前—評電影《奪冠》演繹中國女排精神
    從80年代五連冠的輝煌戰績、讓人唏噓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折戟、令人熱血沸騰的2016年里約爆冷奪冠等重要節點,以中國女排一代代的拼搏歷史,排演著對「中國女排精神」的共性理解。五星紅旗一次次的升起,感動的是國人對中國女排精神的深刻理解。
  • 女排精神,抗疫精神,都是中國精神
    最近一部電影《奪冠》和一部20級電視劇《在一起》紅遍大江南北。《奪冠》的看點很多,首先女排精神是貫穿了80年代人奮發圖強的時代精神。 而《在一起》這部20集的電視連續劇,展現了抗疫時期,醫護人員和社會各界人士全民抗疫不屈不撓的中國精神。
  • 奪冠上映,鞏俐黃渤攜手中國女排,演繹震撼女排精神
    女排精神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精神,喊出了為中華崛起而拼搏的時代最強音。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電影,是講述中國女排精神,由陳可辛指導的劇情運動片,《奪冠》。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中國女子排球隊領銜主演,講述了中國女排從1981年首奪世界冠軍,到2016年里約奧運會生死攸關的中巴大戰,詮釋了幾代女排人歷經浮沉卻始終不屈不撓、不斷拼搏的女排精神和傳奇經歷。
  • 中國女排《奪冠》最全素材彙編,素材解讀+女排精神+金句+標題+時評...
    每個人成功的那一瞬間,都是靠無數的汗水凝聚而成,中國女排有過輝煌,更有過低谷。在一段時間裡,女排的接連失利令人扼腕。但女排姑娘們從未丟掉女排精神,正如郎平所言,女排精神一直都在,不是因為勝利才談。 出徵2015年女排世界盃前夕,中國女排國家隊隊長惠若琪因心臟不適確定無法出席;隊裡的關鍵隊員楊方旭意外受傷遺憾錯過世界盃。
  • 《奪冠》中國女排,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女排精神」世界冠軍
    票房突破一億《奪冠》於2020年9月25日在中國內地各大影院上映,上映2天票房突破一億,擠下《八佰》奪得單日票房第一的寶座。鞏俐,黃波,吳剛,彭玉昌,白浪和中國女排率領並出演。這部電影講述了中國女排從1981年獲得第一屆世界冠軍到2019年獲得第十屆世界冠軍的歷史。影片講述了幾代女排的傳奇經歷,她們經歷了起伏不定但不屈不撓,不斷戰鬥。
  • 頑強戰鬥、勇敢拼搏的精神——《中國女排》
    中國國家女子排球隊(簡稱中國女排)隸屬於中國排球協會,是中國各體育團隊中成績突出的體育團隊之一。曾在1981年和1985年世界盃、1982年和1986年世錦賽、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奪得冠軍,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五連冠」,並又在2003年世界盃、2004年奧運會、2015年世界盃、2016年奧運會、2019年世界盃五度奪冠,共十度成為世界冠軍(包括世界盃、世錦賽和奧運會三大賽)。 中國女排是中國三大球中唯一一個拿到冠軍獎盃的隊伍。
  • 學習「女排精神」、弘揚「天航精神」徵文專欄丨中國女排與設計女將
    中國女排與設計女將鏗鏘玫瑰最迷人,追夢健兒最美麗。10月1日,天安門廣場群眾遊行花車上的女排姑娘們引人矚目。此前結束的2019年女排世界盃比賽中,中國隊取得十一連勝的驕人成績,成功衛冕世界盃冠軍,第十次榮膺世界排球「三大賽」冠軍,為新中國70華誕獻上一份沉甸甸的禮物。
  • 女排精神的記錄者《奪冠》:為什麼只有中國女排值得被電影記錄?
    就像郎平最後出任中國女排總教練,在一群男性領導中,那種斬釘截鐵,胸有成竹,運籌帷幄的堅定。就是這股勁兒,我希望更多的女孩子看到,我並不是說我們要和男性對立,或者狂打女權牌。我在電影院的時候就在想為什麼中國女排這麼有代表性呢?中國現在已經是體育強國了,咱們有跳水夢之隊,桌球夢之隊,這些隊伍也都是中國人的驕傲,體育精神的代表。可是為什麼要把中國女排挑出來,讓所有人都來關注呢?
  • 眾議競技體育 感悟奮鬥人生|中國女排|女排精神|全國遊泳冠軍賽|...
    我們為中國女排蟬聯世界冠軍而歡呼雀躍,但奪冠的背後,真正讓國人自豪的,是頑強拼搏、勇攀高峰的女排精神;在2020年全國遊泳冠軍賽暨東京奧運會達標賽中,傅園慧斬獲100米仰泳預賽第一卻無緣決賽,讓人深感遺憾,更令人深思背後關於體能測試的相關制度……我們或許不會投身到競技體育當中,但與競技體育相關的一些事件已成為我們的共同記憶。
  • 《奪冠》帶我們細看中國女排的成長史,一種精神,兩代傳承
    成功絕非偶然1、市場從改革開放至今的奧運成績可以看出,中國已經快速的成長為國際知名度非常強悍的體育強國,我國的各種體育項目在國際上都曾創造過無比的輝煌時刻,然而這些時刻卻從未通過電影的形式呈現在大銀幕上過,這幾乎是所有體育迷的遺憾。
  • 《奪冠》致敬女排精神 德意電器為票房與中國女排賦能助力
    奪冠精神:拼出來的強排冠軍   《奪冠》著力於復刻幾場中國女排發展歷程中裡程碑的賽事。透過電影不難發現,自1981年第一次奪冠,中國女排都有一個信念始終貫穿在心中:奪冠。而德意電器,同樣擁有這種誓爭第一、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奪冠精神」。
  • 電影《中國女排》定檔大年初一,回顧那些年經典的女排熒幕形象
    日本《排球女將》:小鹿純子成勵志偶像《排球女將》是根據石森章太郎著名漫畫改編的日本青春偶像連續劇,該劇是由寺山惠美子執導,由荒木由美子、南條豐等主演,上世紀70年代末在日本上映,至今已經過了40年。中國《沙鷗》:女排精神感動觀眾《沙鷗》是北京電影學院青年電影製片廠於1981年出品的體育題材劇情片,由張暖忻執導,常珊珊、郭碧川等主演。該片講述了中國女排運動員沙鷗經歷傷病、失敗、愛人罹難的種種打擊之後,依然堅強地重振精神,為排球事業奉獻全部生命的故事。1977年,國家女排為準備參加粉碎「四人幫」後的第一次國際錦標賽,來到廣州集訓。
  • 《奪冠》上映了,女排精神引人深思
    大部分國人對中國女排與女排精神並不陌生,在當下的中國,我們又該如何闡釋女排精神?《奪冠》給出了答案。《奪冠》以三個歷史階段反映了中國女排四十年來的發展:1981年第三屆女排世界盃、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6年里約奧運會。
  • 《奪冠》熱映,口碑炸裂,看完才知什麼是中國女排精神
    鞏俐,還有實力派影帝黃渤,最近這幾年發展得非常好的老戲骨吳剛等實力派演員在這部作品中都有精彩演繹。除了這些專業的演員以外,值得一說的是,如今中國女排國家隊成員也出演了這部作品,而且還是本色出演,單這一點就值得我們去期待和去支持。
  • 陳可辛拍出了我們心裡默認嘴上否認的女排精神
    陳可辛的電影《奪冠》拍出了一種我們心裡默認嘴上否認的女排精神。 那麼什麼是女排精神呢? 女排精神的核心就是贏冠軍。 不能拿冠軍的女排,還能叫中國女排嗎?
  • 中國女排精神感動贊助商,多家大牌企業在東京奧運會選擇贊助女排
    女排超級聯賽結束變相也就意味著女排隊員要進入國家隊的時間到了,我們中國女排是東京奧運會的衛冕冠軍所以其他女排隊伍都會非常關注,畢竟朱婷帶隊給他女排留下了很多慘痛的回憶其實我國女排從上個世紀拿到5連冠起女排就就成了我們中國體育界的英雄,當年可是國內最火的體育節目,尤其在當時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當時電視機都不是很多信號也差,在當年只要有女排比賽球迷都會去有電視機的人家去看比賽女排成為了當時球迷心中的精神支柱
  • 《奪冠》定檔上映,黃渤,鞏俐演繹中國女排精神
    由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等出演的中國女排電影《奪冠》定檔上映。這部《奪冠》原名《中國女排》,原定於20年春節上映,由於疫情原因沒有上映,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中國女排跨越35年的故事,從1981年首奪世界冠軍到2016年重返世界之巔,在影片中致敬了為中國女排奉獻的運動員,展現出中國女排一路的成長曆程,打造出了一部熱血、感動的中國勵志體育競技電影。
  • 韓紅看《中國女排》誇讚:被女排精神激勵一輩子
    韓紅看《中國女排》誇讚:女排精神激勵我一輩子!韓紅基金會在抗疫過程中出了不少力,但是出力不討好,還遭到了以「司馬3忌」為首的一批人的質疑,但是白的永遠不會成為黑的。近日的韓紅清閒了許多,她還抽空觀看了一場電影《中國女排》。
  • 一年又一年 女排精神激勵一代又一代
    【新聞隨筆】  作者:王東  39年前的這一天——1981年11月16日,對於中國體育而言,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中國女排以七戰全勝的戰績首次摘得世界盃桂冠。中國女排的這次勝利,不僅完成了歷史性的突破,也開啟了女排「五連冠」的黃金時代。  中國女排的崛起與改革開放同步。
  • 《奪冠》熱映,女排姑娘本色出演,感受女排精神的力量
    中國女排現役國手朱婷、張常寧、袁心玥、丁霞、顏妮、曾春蕾、劉曉彤、龔翔宇等以及已退役的惠若琪,在片中本色出演自己,讓觀眾又觀看了幾場精彩的排球比賽,還原了中國女排的高光時刻。通過中國女排的經歷,影片折射了中國人民是如何從百廢待興的當年走到了今天,一路風雨,我們為了「升國旗、奏國歌」的目標,為了走到世界舞臺中心,又曾遭遇怎樣的挑戰、付出過怎樣的代價。這就是這部電影為什麼能獲得如此高分和好評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