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問我,目前在香港人氣最高的樂隊/組合有哪些?我的答案首先想到是MIRROR這個名字。
MIRROR,一支成軍未夠三年的組合,十二位成員One and All走到二零二一,林若寧在《Warrior》歌詞中為他們寫下了:浩浩蕩蕩迎來另一新世紀。不得不佩服,寫得太精準和有預判性了。
可能有人以為,這不過是一句歌詞罷了,什麼新世紀呢,樂壇已死啦。如果還是這樣想的,基本上與香港樂壇發生緊的事情嚴重脫節。
MIRROR 「ONE & ALL」 LIVE 2021 ,一連六場的演唱會場場爆滿,昨晚正式圓滿結束,尾場的門票更是被炒至天價,側面證明了受歡迎程度,人氣正盛,好多人都想去看,不只是年輕人,是跨越不同年齡層面的。
不說身處內地的歌迷們有多想過去看,哪怕是在本地的朋友,都一票難求。看到這種現象,作為一個喜愛廣東歌、喜愛香港樂壇的樂迷,我由衷高興。
一般來說,我在這裡寫下的歌曲推介文,絕大多數都是從一個廣東歌歌迷角度寫下的,盡量避免自己有粉絲濾鏡。話又說回來,當我看到一班追夢的年輕人,熱情地在舞臺上揮灑著青春,盡力唱好每一首歌,跳好每一隻舞,並且做得越來越好的時候,很難不為此激動、感動。
在這個以實力去標籤似乎更容易獲得大眾認同的時代裡,談到偶像組合,一些人可能潛意識覺得這是一種貶義,直接點來說,「偶像」似乎是意味只看顏值,實力欠奉,如果是這樣理解的,在我看來了解得很膚淺,未真正懂「偶像」的含義。
給MIRROR一個標籤,應該離不開「偶像組合」,聽過王菀之的《the Pink Room》應該會更懂得標籤的意義是什麼:是往心內看的視線。如果我們沒有用心看,沒有了解這背後一個個具體的人,是無辦法理解標籤本身的引導價值。
「偶像」不能簡單理解為只看樣子那麼簡單,是魅力與精神信仰的代名詞,可以是人格上的,也可以是其他方面的。
MIRROR的十二位成員,每一個都有自己的個人魅力,同時,又各具才華與實力,有的唱得好,有的跳得好,有的rap得好,有的樂器懂好幾樣,有的口才了得,有的演戲幾有天分,等等。
集合了一批好有潛力的熱血年輕人在一齊追夢,要感謝經紀人花姐。更重要的是,一個個成員不願原地踏步,努力進步中,變得更加成熟,這些是正是香港樂壇特別需要的。
MIRROR的這次演唱會,我沒辦法去現場感受熱烈氣氛,唯有從網上一些分享片段重溫。這幾天來的IG被清一色洗板,見到的好多歌手藝人同行都到場支持 ,昨晚尾場還見到古天樂都到場了。
這次演唱會的結束,對MIRROR來說,全新的徵程正式開始,據說今年跨年紅館演唱會檔期有望,在更大的場地開演唱會,指日可待。
浩浩蕩蕩迎來香港樂壇新世紀。
偶像團體風潮再度回春,唱作歌手們更備受喜愛,繼續去探索廣東歌更多可能性的填詞人、音樂人們,保持著indie姿態創作主流樂壇不會寫的歌的歌手/樂隊們,如此種種,我看見了最齊心而又各自努力的人們,重燃這小島希望與實現希望的可能性,留下來的人,繼續加油。
不要等到年末才去驚訝「乜水真係有咁紅咩」之類,不要等到年末才去回望樂壇出了些什麼新歌發表感歎說都沒有聽過。
如果你真的那麼在意,而不是想吃花生般過下嘴癮,請在平時花點時間關注,聽多一些,少一點偏見,嘗試去欣賞不同類型的廣東歌,尤其是一些屬於你未知領域的歌手、樂隊、組合的作品。
相信總可以飛,祝MIRROR變得更好,同時亦繼續期待今年成員出的個人作品。
最後,一齊重溫MIRROR 「ONE & ALL」 LIVE 2021 的精彩現場。
鍾意本篇推文,鍾意MIRROR,支持香港樂壇,支持撻著廣東歌繼續寫文介紹廣東歌,按分享、點讚/在看、文末讚賞、掃碼課金支持。
▲迴光物語/蝸牛/鯨落/蒙著嘴說愛你/神隊友 Live
▲E先生 連環不幸事件Live - 呂爵安
▲狂人日記Live - 柳應廷
▲ 「青春Medley」《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幸福之歌/一秒間》尾場
▲ 「ONE & ALL」 LIVE 尾場
圖源:MIRROR IG
影片:網絡&魔方全媒/CATCH HK IDOL YT
▲長按識別讚賞碼,課金支持撻著廣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