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程曉筠
當地時間8月4日,迪士尼集團爆出一條出人意料的新聞:延宕多時的真人版《花木蘭》(Mulan)將徹底放棄進入院線發行,改由於9月4日起在迪士尼旗下的流媒體內容平臺Disney+付費點播。
《花木蘭》取材自中國古代民間故事,講述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此次迪士尼的真人版以1998年上映的經典動畫為藍本,由曾執導《鯨騎士》、《決不讓步》等片的紐西蘭人妮基·卡羅執導,劉亦菲主演。該片原定於3月27日登陸全球院線,但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於3月宣布撤銷檔期;又在4月確定新檔期為7月24日;到了6月27日,又宣布延後至8月21日上映;到了7月23日,再度宣布將推遲上映,檔期待定。而如今,另一隻靴子終於落地。
真人版《花木蘭》定於9月4日登陸Disney+,點播觀賞的費用為29.99美元,這相比今年3月環球影業為《魔發精靈2》等新片開出的19.9美元的點播價格,要高出10美元。除了北美之外,付費點播適用的地區還包括紐西蘭、澳大利亞以及部分西歐國家。而其他一些國家仍舊將選擇同步院線發行。
之所以選擇在北美退出院線,顯然與當地不見轉機的疫情有關。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數據,截至東部時間8月4日下午17時34分,美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475萬例,累計死亡超15.6萬例;過去24小時,新增確診病例59693例,新增死亡1230例。眼見防疫政策短期內無法放鬆,影院的重開遙遙無期,迪士尼的選擇顯然是逼不得已,這從CEO鮑勃·查派克(Bob Chapek)在與投資人的通話中強調這是「絕無僅有的一次」就可見一斑。不過,對於迪士尼來說,這或許還是個出奇制勝的決策。
疫情期間,各大流媒體內容平臺的用戶數量都有大幅提升,Disney+也不例外。到了8月初,它的付費用戶已經突破6000萬,雖然尚不及流媒體內容平臺的老大Netflix的一個零頭(超1.9億用戶),但考慮到其去年11月才上線,這樣的增長速度已經相當迅速。然而,由於防疫政策導致拍攝無法進行,Disney+也面臨新作難以為繼的問題。而《花木蘭》的上線,無疑將進一步豐富Disney+的內容,並吸引又一波新用戶的加入。也就難怪消息一出,就將迪士尼的股票拉升了5%。
問題在於,《花木蘭》的製作成本高達2億美元,除了新用戶的紅利,單是依靠線上點播,恐怕還是難以回本,剩下的就要看院線發行的情況,而重中之重就是看能否登陸中國內地院線。畢竟,影片原本就是中國故事,對於中國觀眾的吸引力非同一般;即便線上線下同步發行,也不存在什麼劇透的問題。加上中國影院復工後,整體狀況向好,很多黃金時段的場次甚至一票難求,像《花木蘭》這樣不乏宏大場景的合家歡電影,還是具有相當的市場潛力。
蒙受最大損失的,恐怕還要算北美的大小院線。原本《信條》和《花木蘭》的定檔和上映是美國院線得以復甦的一個信號。現在兩部影片雙雙撤檔,令北美院線的前路更是一片茫然。
責任編輯:程娛
校對:欒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