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訊 以文會友,續寫兩岸同宗同文血脈深情;攜手同行,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共創美好未來。12月6日,在省臺辦和省教育廳的關心指導下,由新華報業傳媒集團、臺灣聯合報系聯合主辦,南京晨報、臺灣好讀周報和江蘇省寫作學會聯合承辦,金鷹獨家冠名支持的第五屆兩岸青少年徵文大賽江蘇賽區決賽在南京市金陵小學仙林湖校區舉行。此次大賽初賽於今年9月正式啟動,江蘇賽區共收到4.2萬餘篇來稿;11月15日,3000名從初賽中勝出的小選手參與線上複賽;經過評委專家組十餘天的 仔細審稿,最終從複賽選手中遴選出複賽作文優秀者晉級決賽,和臺灣賽區的小選手一起,體驗同日同題現場寫作,角逐此次大賽兩岸首獎、江蘇賽區特等獎、一 等獎及二等獎。沒有入圍決賽的複賽選手,將分獲三等獎和優秀獎,江蘇賽區頒獎典禮擬於2021年1月初在南京舉行。
第五屆兩岸青少年徵文大賽小學組決賽題目
第五屆兩岸青少年徵文大賽初中組決賽題目
第五屆兩岸青少年徵文大賽高中組決賽題目
【決賽現場】
臺灣賽區考生:題目有挑戰
臺灣賽區決賽同一時段分別在新北南山中學、臺中明德中學等四地舉行,2958名熱愛寫作的小選手現場寫作。考生普遍認為今年的題目難度較大,辨別度也高。去年拿下臺灣賽區小學低年級組第一名的新北市集美小學的林同學走出考場,形容「今年題目好難」。新北北大高中曾同學走出考場後分析,高中組題目是要考生從知名品牌勿擾環境、使用有害物質等相關社會事件中思考來寫一封信給當事者,他認為這樣的題目很好發揮,只要讓自己深入情境,並將想法好好抒發,應當可以可拿下好成績。
江蘇賽區考生:
小學組手勢組合有趣,寫得很興奮
小學低年級組考試結束,孩子們興奮地湧出考場,爭相告訴記者「題目太有意思啦」、「居然是手勢,有趣」。南京市拉薩路小學的胡澤佑用雙手比劃著告訴記者,自己選了一隻手掌向上微微半握和另一隻手比「耶」的兩個手勢,寫了一個《小兔乘船》的故事。「是一個很棒的故事。」
「剛拿到題目,覺得真難,審題幾分鐘後突然就有了靈感。」考場外,去年拿下小低組首獎的南京市曉莊一實小李彥兮同學告訴記者。「較之去年一副圖的題目,今年有好幾幅圖,很考驗我們的想像力,但也更容易寫,因為發揮的空間也更多。」李彥兮結合生活中的事例,想像其中一個手勢為「水流」,另一個手勢為「石頭」,以《水「衝」石穿》為題目。「思緒噴薄而出,沒有間斷,半個小時就寫好了,自我感覺很不錯。」
南師附小男生李思昱告訴記者,他覺得這個題很像魔方。「我選了兩個手勢,作文裡就是不停的轉角度去拼,會形成豐富多彩的圖形和寓意。」科睿小學的李梓睿則選擇了第一和第二幅圖上的手勢:「他們可以拼成一顆愛心,代表了我的爸爸和媽媽對我的愛。」
中學組:題目信息量大,審題不易
決賽初中組題目有三頁紙,需要小選手們沉下心認真審題。秦淮外國語學校男生謝梓毅告訴記者,第一次遇到這樣的題目,一開始有點慌覺得難,但是仔細閱讀後發現有很多想說的話。「我最後定的主題是《不要讓人類成為地球最後一個動物》。」
致遠初級中學女生聶昕一注意到寫作要求,從某個某一部分發揮。「雖然題目信息量很大,我選擇了海洋生物這個部分,寫了一篇評論,探討海洋生物的痛苦。」致遠初中白子舟給自己擬的作文題是《人與動物只有一個大自然》。「這是我平時就關注的話題,所以覺得並不難。」
南京明道中學男生康睿擬的作文題是《豬與道德》。「作為經濟生物,豬的命運似乎是註定的,而我們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我們有道德準則,如何對待為我們生存奉獻生命的動物,是一個有意思的話題。」
高中組同學走出考場時神情輕鬆,他們告訴記者,這個材料題比較有話說。南京河西外國語學校高中部女生齊玥雯覺得題目挺有意思。「講了一個兩代人開麵包店觀念碰撞的故事,我選擇的角度是應該踏踏實實做一件事。」齊玥雯自己擬定的作文題是《一封本不該見光的信》。
【命題者說】
臺灣命題人談多元創意命題
兩岸徵文大賽的理念不是爭勝較勁,而是希望帶領學生跳脫框架、不局限於標準答案,體察生活經 驗、關心社會,進而培養用更全面的角度理解情境、探究事物的核心與陳述觀點的能力。
本屆命題跳脫傳統引導式寫作,採多元創意命題形式。題目從「表情符號」、「全球孩童創意行動挑戰」及「社會心理學」等方向構思,融入「照 片」「、生活情境」、「圖表資料」、」媒體訊息」,讓學生盡情發揮。命題素材涵蓋生命、環境、品德、閱讀素養、國際教育等議題。
小學組
題目與生活經驗相結合,從人們常運用表情符號表達意思的概念出發,設計了8組(16張)生活中常用的手勢圖,讓考生自由組合。旨在從手勢組合的思考經驗中,體會肢體語言的藝術及意義,引導學生細心觀察、啟發思路、激發創意思維, 考驗學生扣緊核心,從畫面出發,藉由想像層層開展,挖掘事物背後蘊藏意涵的能力。
人類靈活且萬能的兩隻手,經過組合、創意、想像,可以表達滿溢的愛心、給遭遇挫折的朋友加油打氣、訴說互不相讓的競爭、帶給失意人們無限的盼望……文章可以從具象到抽象層層展開,創意、說理、情意皆能發揮。
初中組
題目以「全球孩童創意行動挑戰(英文:Design For Change,簡稱DFC)」的概念出題,旨在讓學生深入情境角色,觸動其內心感受,進而體悟自我亦是團體的一份子。
考生可以從響應「說話者的言詞」來進行鋪陳,由草案中的各項問題描述,如經濟動物「雞」、「豬」等的不當飼養、伴侶動物「流浪犬」「、流浪貓」的認養與絕育等抒發感觸,也能從行動草案中的原因分析、對策等說明論述,甚且還可以進行自我對於「關懷動物行動」的實踐與反思。
高中組
題目以「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概念構思,虛構了一個看似荒謬卻又真切存在的現實。虛構故事中的「包小開」,是麵包養大的孩子,卻背叛麵包。他辜負了父親的託付、消費者的信任,在名利旋渦中迷失。
假設考生就是這間麵包店的經營者「包小開」。面對如此情境,他會想寫信給誰?又會說什麼?他或許想對孩子懺悔自己的不是,或許想向父親道歉,當然也可能訴諸廣大群眾,抒發同為受害者的不滿,或者對世界發聲,搖身一變成為環保菁英,捍衛地球。題目試圖引導考生體會人性——「被害者亦是加害者」的幽微處,思考真誠和虛偽,正義和邪惡,善良和殘暴,從來是一直在較量,挑戰對錯的界線。
【名師點評】
創意寫作,一次充滿驚喜的習作旅程
點評人:江蘇省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南京市三牌樓小學 姜梅紅
總決賽的題目令人眼前一亮:面對呈現在眼前的多幅畫面, 選手需要仔細觀察,按照要求將手勢進行兩兩組合,然後再衍生為相 應的場景,讓寫作回到有趣的生活或學習場景之中,誘發靈感思維, 經歷一次內容、形式上的不可思議 而又充滿驚喜的習作旅程。
1.用已知打開思維的閘門。首先我們要善於從畫面和習作要求中捕捉到主要信息,命題強調「請發揮你的創意」「從下方手勢圖 中自由選擇兩張加以組合」,這就要把這些前後有聯繫或者看似沒有聯繫的手勢綜合起來看,形成整體思維,並且有所取捨。其次還要調動儲存於自己內心深處的習作素材,善於將圖畫中的元素 與生活中的場景、故事中的人物進行連結,由此及彼拓展開去,打開思維的閘門。
2.用想像豐富畫面的內容。創意寫作重在「思維」,看不見的思維生長,是「核心內容」,寫別人沒有寫的,想別人想不到的。但想像不是天馬行空的胡思亂想,而是要培養思維聯動力,把有色彩、有方向、有情趣的手勢轉化為靈動鮮活的文字。
3.用情感伴隨習作的過程。命題要求「抒發你的想法與感觸」。據我所知,能參加決賽的小選手們都是從層層選拔中脫穎而出的,對徵文活動 一往情深,都有比較強烈的創作欲望。熱愛就是一種情感,因此這屬於本性寫作、真性寫作、率性寫作。讓情感伴隨思維的發展,伴隨習作的全過程,有創意,吐真心,抒真情。
突破「小我」 ,關注社會
點評人:江蘇省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江蘇省首屆初中語文領航名師、南師附中樹人學校 張玲
這個作文題出得很有智慧,是建立在學生相關對生物保護、生物生存研究基礎之上的情境化寫作。開放性很強,給了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也給學生審題造成很多困難。
作文題設置了「喊吃飯」和「撰寫『關懷動物行動草案』」兩個情境,審題時需要特點關注:其一, 「快來吃飯羅,有你最喜歡的活宰鮮魚喔!」這句呼喚中所包含的意蘊,親人對你生活上無微不至的關愛?你曾經的最愛「活宰鮮魚」 對於正在研究動物關懷你的碰撞和衝擊?…… 其二,「關懷動物行動草案」中未完成部分的思考,「為什麼人性化飼養無法普及」「海洋動物受到傷害的其他原因」……
可以寫故事,接續題目開頭「喊吃飯」的情境,也可以從「問題描述」 中選一個點編故事;可以寫說明文,說明「問題描述」中的某一現象,或從原因分析」中擇一個角度分析問題成因,或從「擬定對策」中選取幾個角度加以說明;也可以寫出議論文,從「實 踐分析」角度闡發人與動物的關係。
這個作文題徹底摒棄文藝風,要的是學生在懷揣生命意識、尊重生命理念的同時,真正拿出切實的方案關注動物的生存;它引導學生回歸生活,回歸生存,突破「小我」,關注社會,思考生存,對初中作文教學,是一個很好的引領。
將「書聲」與窗外的「風聲雨聲」結合
點評人:江蘇省特級教師,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對象、南京市第九中學 高西棟
決賽高中組的作文命題是一道讓人眼前一亮的好命題。
首先,在材料的形式上,它採用了材料作文的命題形式,但又不同於我們常見的材料作文。相較於我們常見的材料作文命題, 它的文字量較大,信息含量豐富, 要求考生在一定的時間內讀完材料,讀懂材料,並迅速地篩選信息,提煉信息,整合信息,確定立意。這種將閱讀和寫作連結起來的「讀寫一體化」的評價方式,可以對考生信息汲取、信息內化、信息輸出能力進行全方位評判,具有良好的教學導向作用。
其次,在材料的內容上,選取了「誘·麵包」經營者由「包小開」到「包大富」的演變過程、原因以及促使其沉思的相關新聞材料。寫作情境的設置是帶有普遍意義的生活事件,引導考生關注現實生活,思考現實生活,引導考生將「書聲」與窗外的「風聲雨聲」相容起來,「心通四海,情系天下」,思考「受用」與「健康」,」金錢」與「良知」,「義」 與「利」之間的輕重關係,具有良好的價值導向作用。
再次,在寫作的要求上,採用了任務驅動型作文的命題形式,規定了明確的寫作任務要求。指令任務之一,寫作內容上為對「上述材料」的「感觸與想法」;指令任務之二,寫作主體身份為「誘·麵包」經營者「包小開」;指令任務之三,隱形讀者是「父親、小孩、律師、海洋生物、政府部門或社會大眾」;指令任務之四,寫作形式為書信體。較好地考查了學生審辨任務、執行任務、完成任務的能力,體現了學為實用、學為世用的語文教學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