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獲得Nordiker.com (微信號:Nordikr-com)授權轉載。
最近,伍迪·艾倫拍了新電影《咖啡公社》,劇情雖然爛俗,好在這個以三十年代好萊塢和紐約為背景的故事,將我們帶回了那個五光十色華彩的年代,而且電影將那個時代的好萊塢女神信手拈來,貝蒂·戴維斯、朱蒂·加蘭、瓊·克勞馥、葛麗泰·嘉寶.
其實,自從 1986 年米埃爾兄弟第一部紀實電影《火車進站》問世,銀幕女神就伴隨電影工業繁盛而誕生,成為二十世紀人們眼中的繆斯。
從電影史上第一位女明星——弗洛倫斯·勞倫斯,到被標籤化的「妖嬈蕩婦」、「高貴聖母」,又或者二十年代性感活潑引領風騷的 IT girl ,蒂達·巴拉、麗蓮·吉許,克拉拉·鮑成為好萊塢默片歷史上的經典。
電影史上第一位女明星弗洛倫斯·勞倫斯
蒂達·巴拉飾演美貌妖嬈的壞女人
走清純聖母路線的麗蓮·吉許
好萊塢滿滿都是這些春色怡人、繾綣纖弱的美人。而有一位非常特別、來自陰冷北國的佳麗——葛麗泰·嘉寶(Greta Garbo),以斯堪地那維亞式硬朗的面部線條、寡淡疏離的神情,徵服了整個比弗利山莊。
默片時代的電影皇后
葛麗泰·嘉寶,身高一米八,高傲、冷漠,宛若雌雄同體,沉靜內斂如同一座冰山。「她有一種希臘式的古典美,藍色的眼睛洋溢著浪漫、冷酷和憂傷混雜的情調」,薄薄的嘴唇給人以疏離利落感,但似乎又有一絲桀驁不馴的混蛋氣息和對世俗的蔑視。
三十年代嘉寶已是好萊塢炙手可熱的大明星:片酬達到 50 萬美元,曾換掉八個導演,對整個劇組持有生殺大權。唯一能和她分庭抗禮的只有德裔女演員瑪琳·黛德麗,這位同時擁有高雅和性感特質的好萊塢女星,在 1999 年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九名。
瑪琳·黛德麗的男性裝扮
好萊塢人人都愛嘉寶
傳言,希特勒非常喜歡嘉寶,曾邀請嘉寶前往德國,《茶花女》上映時因導演是猶太人該片在德國遭禁,希特勒為此還網開一面。瘋狂的西班牙藝術家達利,也曾一度寫信給嘉寶以求一親芳澤。更有傳言道,希臘船王奧納西斯在娶甘迺迪遺孀傑奎琳前,曾向嘉寶求過婚。
嘉寶飾演的茶花女
就連同行們,也都像飛蛾撲火般被嘉寶的神秘氣質吸引。
好萊塢女影星艾娃·加德納,百位最偉大女演員之一,坦言道嘉寶是她「一生中見過的最漂亮的女人」;而曾出演《金玉盟》《西北偏北》等經典影片的美國老牌影星加裡·格蘭特一度視嘉寶為偶像;離時代更近的則是羅伯特·德尼羅,憑藉《美國往事》《計程車司機》《教父》而名聲大噪的奧斯卡影帝,在訪談中透露,他認為嘉寶是個非常了不起的演員,「最有趣的演員」。
享盡萬千寵愛之餘,這位冰山美人自有獨到見解。在一封寫給好友的信件中她寫道:「在好萊塢,他們沒有像我這樣的人」,這就是嘉寶的魅力。
「我從來不曾真正年輕過」
成名後的嘉寶在回想自己的少女時代時這樣說道,「我不記得我年輕過,我從來不曾像其他女孩那樣真正年輕過」。這個出生在斯德哥爾摩普通家庭的女孩原名叫葛麗泰·洛維薩·格斯塔夫森,父親是個酒鬼。
十四歲時,洛維薩輟學去百貨公司打工,後被一戲劇導演看中邀請她在自己的電影中擔任一個小角色,從此踏入電影業。1924 年,瑞典導演斯蒂爾讓她主演了自己的電影《古斯塔柏林傳奇》,至此被當時的好萊塢五大電影公司之一的米高梅相中,來到美國好萊塢改名葛麗泰·嘉寶。
兒時的嘉寶
少不更事就出來打拼,這段經歷給嘉寶的性格增添了幾絲孤獨感,也很容易理解她身上散發的悲劇氣質。
嘉寶早期的角色多是上流社會交際花,導演喬治·庫克評價道:「她要控制男人,她用獨特的方式成為愛情場面的侵佔者」。像 1927 年電影《靈與肉》,她將叼在自己嘴裡的香菸遞到男主角嘴中,而在 1930 年和 1936 年,她分別出演了《安娜·卡列尼娜》和《茶花女》,展現了自己獨特神秘的性感。
出演《安娜·卡列尼娜》
三十六歲息影,終身未婚
有人說,嘉寶是個同性戀,從電影中看出她和男演員搭戲的時候,總是心不在焉,每每有肢體接觸嘉寶的表現就像是在「觸摸石頭」。也有人說,嘉寶一生摯愛是曾發掘她表演天賦的瑞典導演斯蒂爾,但這似乎更接近於師徒恩情。
唯一算得上羅曼史的是和男星約翰·吉爾伯特的故事。
吉爾伯特在認識嘉寶四個月後,便向她求婚,但因在《瑞典女王》拍攝中,吉爾伯特的出軌而導致關係破裂。這些傳聞或許不可信,但點點滴滴使嘉寶給人留下個性十足的印象,相較別的好萊塢女星一籮筐的風流韻事,像嘉寶這樣從無緋聞的,實在罕見。
嘉寶和吉爾伯特在《靈與肉》中
儘管有人將她的容顏氣度吹捧上天,但我還是不明白嘉寶為何能在漂亮女人繁若星辰的好萊塢被銘記,直到我看到這樣一條評價——嘉寶不愛任何人。
英格麗·褒曼來到比弗利時,曾試圖拜訪這位瑞典老鄉,卻遲遲未收到邀約,直到她要動身離開,嘉寶才打來電報。這樣的叛逆讓她鮮少有朋友,個性的稜角沒有在好萊塢被磨平,強勢、桀驁不馴,這才是很多西方人奉嘉寶為神祗的真正原因。
嘉寶曾憑藉《安娜·卡列尼娜》《羅曼史》《茶花女》及《妮諾契卡》獲得四次奧斯卡提名但都未得獎,直到 1955 年嘉寶四十九歲,奧斯卡以「耀眼和令人難忘的銀幕表演」為名授予她終身成就獎,然而她卻未出席領獎。這時,時隔嘉寶隱退銀幕已十四年。
瑞典女星英格麗·褒曼對於嘉寶息影談到自己的看法:
你能想像得到嗎?她當時才 36 歲,這是一位極為美麗聰明的女演員,而從那天起,她不幹了。以後,她早晨起身以後要做些什麼呢?假使她有兒孫,那又另當別論。
永遠的瑞典女王
最具有個人寫實意味的影片,當屬《瑞典女王》,這部以瑞典克裡斯蒂娜女王為原型的電影,被認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嘉寶真實的性格。克裡斯蒂娜於 1644 年登基成為瑞典至高無上的王者,在位十年後宣布放棄王冠。
影片中嘉寶低沉沙啞的聲音如同一架古老的鋼琴,「她高聲講話時,就像北歐松林裡的風聲,當她柔聲時又宛如夏天微風的低語」,而影片末尾她坐在船頭遠走他鄉時的面無表情,你很難分清這到底是女王還是嘉寶。
她就同瑞典女王一般,令世人詫異。
不同於好萊塢女星紙醉金迷的生活,她基本不出席影迷派對或明星聚會,在隱退後更是深居簡出,每天上午出門購物,下午則待在自己紐約的公寓裡,晚年有人曾拍到她的照片,美人雖然遲暮,但絕無悽涼之景。
嘉寶最後的影像,四天後離世
1990 年,嘉寶在紐約公寓去世,如今她的頭像被印在瑞典克朗上,成為瑞典人的驕傲。
Nordikr 是一個專注於傳遞北歐生活靈感的網站。在這裡,你會了解更有趣的北歐,還會遇見一群同樣喜歡北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