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專家為臺海局勢提建言,港媒:兩岸關係發展前景不悲觀

2021-01-18 騰訊網

由華東師範大學國際關係與地區發展研究院、上海海峽兩岸研究會主辦,華東師範大學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承辦的「臺海局勢與中國周邊安全」研討會於19下午在上海舉行。會議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共邀請到來自大陸、臺灣和香港三地的二十幾位兩岸關係專家學者就臺海局勢、兩岸關係以及拜登政府對華戰略與政策走向等議題發表觀點看法。

華東師大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仇長根作會議總結時,歸納了與會專家學者的相關建議,主要有九點:第一,要推動疫情後兩岸關係的改善,設法撫平受到傷害的兩岸民間情感,消弭對抗情緒;第二,兩岸應該冷靜理性處理事務,不要落入美國設置的陷阱,兩岸智庫應該行動起來,避免可能導致臺灣出現危險狀況的悲劇;第三,美國總統大選之後,大陸要進行適度的戰略調整,避免中美衝突;第四,兩岸要建立避險機制;第五,增進兩岸文化聯結,強化兩岸交流,在兩岸政治對抗的情況下,要尋找文化的支撐,降低敵意和風險;第六,加強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兩岸經濟的交流交往大有前途;第七,要把握中日關係大局,弱化遏制日臺關係升級,做好應對可能發生的出格行為和「臺獨」勢力挑戰;第八,中國有以和為貴的傳統,兩岸關係若做到「和平、和睦、和諧、和善」,將大有裨益;第九,要以新思維明確底線,避免誤判,防止意外,建立管控機制,建立以人民為主體的兩岸關係。

「中評社」發表文章指出,從這些建言可以看出,儘管兩岸關係還非常複雜嚴峻,未來發展的變數還相當多,但是,兩岸三地的智庫專家,均能以戰略的高度,從兩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出發,為維護臺海的和平穩定、改善兩岸關係積極建言,精神可嘉、勇氣可佩。

文章認為,這些建言,既反映了當前兩岸的主流民意,也反映了兩岸智庫的的主流聲音。從這個角度看,兩岸關係的發展前景不悲觀。

來源:中評網

相關焦點

  • 兩岸三地專家學者:建立避險機制,降低對抗,別掉入美國設的陷阱
    中評社快評 19日下午,由華東師範大學國際關係與地區發展研究院、上海海峽兩岸研究會主辦,華東師範大學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承辦的「臺海局勢與中國周邊安全」研討會,兩岸三地的專家學者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就如何發展兩岸關係提出了許多意見和建議。
  • 兩岸專家共話臺海局勢
    圖為「臺海局勢與兩岸關係」板塊節目錄製現場。主辦單位供圖「《反分裂國家法》第八條不是擺設。我們會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如若有人鋌而走險、觸碰底線,大陸會毅然採取必要手段來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華中師範大學臺灣與東亞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周志懷表示。
  • 兩岸專家共同解讀臺海局勢:反分裂與和平發展是主軸
    《思·享2021》「臺海局勢與兩岸關係」板塊錄製現場。 主辦方供圖「民進黨推動兩岸經貿脫鉤,既違背了兩岸民眾的意志和利益,也不符合兩岸經貿發展規律。」上海市臺灣研究會會長嚴安林日前在北京表示,唯有通過發展兩岸關係,臺灣才能解決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問題。
  • 智庫論壇學者論兩岸關係前景
    第七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13日以視頻連線的方式召開,兩岸與會學者表示,今後一段時間臺海可能處於築底階段。在這個階段,大陸的誠意善意、對臺大政方針沒有改變。兩岸融合發展路線契合當前整個世界的兩個大局這個新時代的大潮流上,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展現了光明的前景。
  • 兩岸如何突破困局? 專家學者積極建言獻策
    「臺海局勢與中國周邊安全」研討會12月19日在上海舉行,兩岸專家學者就當前臺海局勢進行了深入分析並就如何突破兩岸關係困局、重建疫後的兩岸關係積極建言獻策。與會者普遍認為,當前兩岸關係進入了重要的轉折時期,兩岸各方都應理性、冷靜處理兩岸事務。
  • 第七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雲」論維護臺海和平與融合發展
    第七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雲」論維護臺海和平與融合發展 2020-12-13 19:45:27北京、上海、臺北、臺南四地會場的逾60位兩岸關係研究學者,圍繞「維護和平穩定、深化融合發展」主題展開研討。12月13日,第七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以視頻連線方式在「雲端」舉行。北京、上海、臺北、臺南四地會場的逾60位兩岸關係研究學者,圍繞「維護和平穩定、深化融合發展」主題展開研討。圖為北京會場。
  • 臺海局勢與兩岸關係將走向何方?
    究竟當如何看待臺灣地區的這次選舉,又如何評估下步臺海局勢與兩岸關係?新華社今晨發表港澳臺·時評《莫道浮雲終蔽日——臺灣「大選」結果當何以看待》。臺灣地區實行西式民主選舉,若憑執政表現的優勢贏得選戰,自無可厚非,但蔡英文和民進黨施政乏善可陳,政策荒腔走板,令社會撕裂、民生凋敝、民主倒退,引發爭議不斷、民怨不息。為轉移社會批判焦點,其恣意動用執政資源,全力開動黨政軍機器撈取選票。
  • 臺海局勢或發生轉變,「武統」變「智統」?國臺辦首度回應
    ,美國政府為達到目的狂甩「臺灣牌」,而臺當局也甘願被利用,想要藉此機會謀取利益。我們對於臺灣同胞一直是非常歡迎又熱情的態度,期盼祖國早日統一,但是臺當局的做法卻讓兩岸眾多嚮往和平的人士對其深惡痛絕。一時間「武統」的聲浪高漲不停,民眾大多都傾向於「武力解決問題」。但這對於中國來說並不是好事情,傷及臺灣也是在傷及祖國。如今局勢或將發生轉變,學者主張「智統」的提議也得到了官方的回應,國臺辦表示將盡最大努力爭取「和統」前景。
  • 【中國焦點面對面】臺海局勢引擔憂 未來何去何從?——專訪臺灣...
    【中國焦點面對面】臺海局勢引擔憂 未來何去何從?——專訪臺灣問題專家劉國深
  • 黃智賢將上大陸節目暢談臺海局勢
    2020年12月31日晚至2021年1月1日凌晨,東南衛視、海峽衛將共同推出跨年特別節目《思享2021》,回顧往昔,展望未來,為觀眾呈現一場思想盛宴。整場特別節目以「百年未有之變局與中國共產黨」為主題,分為「臺海局勢與兩岸關係」「中國式抗疫背後的制度優勢」「大變局下中國的戰略挑戰和機遇」「脫貧攻堅與建黨百年新徵程」等四個板塊。
  • 臺海局勢面臨關鍵時刻,若有戰美軍來救嗎?美退役四星上將這樣說
    03 13:19:53 來源: 老梁帶你觀歷史 舉報   文/木才  近期臺海問題的局勢一直緊張不斷
  • 聲稱「臺海局勢詭譎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呼籲兩岸恢復對話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9月19日在其個人臉書帳號上聲稱,臺海局勢詭譎,呼籲兩岸政府應儘速恢復對話。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近日在臺海附近舉行實戰化演練江啟臣表示,在美國頻繁對臺「釋放善意」,而解放軍「節節升高敵意的現實狀況下」,國民黨一方面樂見臺美關係升級深化,但仍對於兩岸情勢惡化感到憂心。
  • 2021臺灣「修憲」 將為臺海局勢埋下新的危機
    民進黨內部派系「正國會」先前提出所謂《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修正草案,要求將前言中的「國家統一」字眼改成「因應國家發展之需要」,並明定中華民國領土範圍為所謂《憲法》效力所及地區。此外,「正國會」所提的「修憲」重點,除了刪改「國家統一」字眼、明定中華民國領土範圍為所謂《憲法》效力所及地區之外,還包括刪除「省政府」,納入臺灣六都地方制度運作,增訂「國家」應優先以「臺灣」名義進行涉外事務,同時也要求「國旗、國歌、國徽」應以法律明定之,不受所謂《憲法》規定。
  • 臺海緊張局勢升級,兩岸最後紅線已到最危險時刻?臺學者公開8大證據
    文\唏兮 由於臺海局勢惡化,臺灣當局一些政策的錯誤施行,導致島內居民對於兩岸關係以及大陸的政策有著錯誤的認知,有高達半數以上的民眾願意打仗,並表示願意和美國站在一起對抗大陸。
  • 蔡英文就職演說將緩和兩岸?島內學者:十分悲觀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將在5月20日連任就職,就職演說能否平息兩岸緊張?島內學者普遍悲觀。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社科院院長趙建民表示,蔡可能呼籲兩岸和平,但不會產生任何作用,兩岸未來擦槍走火的可能升高。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蔡英文連任就職一切從簡,但攸關兩岸關係的就職演說內容仍受重視。
  • 大陸要對臺海局勢出現新的緊張做好充分準備
    社評:蔡英文逆勢參選,莫拿兩岸關係冒險蔡英文19日在接受CNN採訪時宣布將參加2020年臺灣「大選」,爭取連任。蔡表示她這樣做是為了完成自己對臺灣的願景,並稱去年臺灣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敗與她的兩岸政策無關,是因為她推動島內改革,而改革的好處民眾一時還沒有看到。
  • 中國焦點面對面:臺海局勢引擔憂,未來何去何從?
    (中國焦點面對面)臺海局勢引擔憂,未來何去何從?  中新社北京11月3日電 題:臺海局勢引擔憂,未來何去何從?  ——專訪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劉國深  中新社記者 鄭巧  近日,兩岸舉辦了系列活動,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各界表達了對祖國統一的高度期待。美對臺軍售、民進黨當局推動謀「獨」行徑、解放軍軍機繞臺,當前臺海局勢引發擔憂,未來兩岸關係又將走向何方?
  • 大陸首部全面系統論述1979-2019年兩岸關係書籍出版
    由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孫亞夫、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鵬主持編寫的《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近日出版,並於16日在北京舉辦新書發布會。上篇內容為兩岸關係的歷史進程,從臺灣問題的產生與兩岸軍事對峙開始,闡述了和平統一方針的確定與兩岸隔絕狀態的結束、兩岸關係新起步和跌宕起伏、兩岸關係從緊張動蕩走向和平發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推動與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一輪較量;下篇從兩岸政治關係、協商談判、經濟關係、文教交流、社會交往、涉臺法律事務、兩岸涉外事務、臺海軍事安全及40年兩岸關係主要特徵和重要啟示等9方面,對兩岸關係各層面進行深入剖析
  • 大陸首部全面系統論述1979—2019年兩岸關係的書籍出版
    出版方九州出版社介紹,這是大陸第一部系統論述1979年至2019年兩岸關係的著作,全面分析了40年來兩岸關係的演變,分為上下兩篇,共十五章,54萬字,從縱、橫兩個維度展開論述。上篇內容為兩岸關係的歷史進程,從臺灣問題的產生與兩岸軍事對峙開始,闡述了和平統一方針的確定與兩岸隔絕狀態的結束、兩岸關係新起步和跌宕起伏、兩岸關係從緊張動蕩走向和平發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推動與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一輪較量;下篇從兩岸政治關係、協商談判、經濟關係、文教交流、社會交往、涉臺法律事務、兩岸涉外事務、臺海軍事安全及40年兩岸關係主要特徵和重要啟示等9方面,對兩岸關係各層面進行深入剖析
  • 2021年,兩岸關係向何方?
    2020年的臺海局勢之緊張,兩岸關係之糟糕,為40年來所罕見。考察近些年臺海局勢和兩岸關係變遷可以發現,至2020年,上述因素均不同程度發生了重大而深刻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