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首部全面系統論述1979—2019年兩岸關係的書籍出版

2020-12-24 和訊

中新社北京12月16日電 (記者 路梅)由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孫亞夫、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鵬主持編寫的《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近日出版,並於16日在北京舉辦新書發布會。

出版方九州出版社介紹,這是大陸第一部系統論述1979年至2019年兩岸關係的著作,全面分析了40年來兩岸關係的演變,分為上下兩篇,共十五章,54萬字,從縱、橫兩個維度展開論述。

上篇內容為兩岸關係的歷史進程,從臺灣問題的產生與兩岸軍事對峙開始,闡述了和平統一方針的確定與兩岸隔絕狀態的結束、兩岸關係新起步和跌宕起伏、兩岸關係從緊張動蕩走向和平發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推動與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一輪較量;下篇從兩岸政治關係、協商談判、經濟關係、文教交流、社會交往、涉臺法律事務、兩岸涉外事務、臺海軍事安全及40年兩岸關係主要特徵和重要啟示等9方面,對兩岸關係各層面進行深入剖析。

孫亞夫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起,從事涉臺工作近30年,曾任國務院臺辦副主任,親歷諸多兩岸關係重大事件,書中許多章節從事件參與者的角度進行分析,對細節描述具體且深入。對於兩岸關係相關問題則從發展歷程、基本特徵與面臨主要問題進行探討,並著眼於解決問題,總結基本規律與發展經驗,展示兩岸關係未來與統一前景。

孫亞夫在現場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40年兩岸關係走勢跌宕起伏,有過緊張對峙也有過許多突破性進展,要堅持在發展的基礎上解決臺灣問題的戰略思路。儘管當前臺海局勢緊張,大陸方面仍繼續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前景,堅決反對和遏制任何形式的「臺獨」行徑,同時維護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當天,九州出版社、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並就新書的出版舉辦了「兩岸關係發展的經驗與啟示」學術研討會。廈門大學臺灣研究所成立於1980年,是海內外最早公開成立的臺灣研究學術機構,2004年改制升格為臺灣研究院,是大陸擁有較強實力的涉臺研究機構之一。(完)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大陸首部全面系統論述1979-2019年兩岸關係書籍出版
    由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孫亞夫、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鵬主持編寫的《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近日出版,並於16日在北京舉辦新書發布會。出版方九州出版社介紹,這是大陸第一部系統論述1979年至2019年兩岸關係的著作,全面分析了40年來兩岸關係的演變,分為上下兩篇,共十五章,54萬字,從縱、橫兩個維度展開論述。
  • 《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新書發布會在京隆重舉行
    「兩岸關係發展的經驗與啟示」學術研討會暨《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新書發布會會場 (攝/黃楊)為探尋兩岸關係發展規律性特徵,堅定踏實地推進祖國統一進程,「兩岸關係發展的經驗與啟示」學術研討會暨《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新書發布會於12月16日在北京隆重召開
  • ...合法出版的宗教書籍,保護臺灣宗教界人士的著作在大陸出版發行...
    2020-07-28 02:28:57來源:FX168 【有傳言稱大陸近日銷毀包括臺灣宗教團體出版的佛書針對有傳言稱大陸近日銷毀包括臺灣宗教團體出版的佛書,朱鳳蓮回應稱,有關說法與事實不符。大陸依法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依法保護合法出版的宗教書籍,保護臺灣宗教界人士的著作在大陸出版發行。同時,依法查處非法出版和印刷的出版物。多年來,臺灣宗教界人士或團體的著作在大陸依法出版發行是順暢的。我們將繼續支持兩岸宗教文化交流,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 蔡英文啟程訪美 兩岸論述受關注
    奇摩 | Yahoo奇摩(實時新聞) 2015年5月29日民主進步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今晚將搭機前往洛杉磯,展開12天的訪美行;蔡英文再度以總統參選人身分訪美,是否進一步闡述她的兩岸「維持現狀」主張,備受矚目。蔡英文晚間將搭乘長榮班機,飛往洛杉磯,展開「點亮臺灣、民主夥伴之旅」,12天走訪美國洛杉磯、芝加哥、華盛頓、紐約、休斯敦、舊金山6大城。
  • 李鵬:2021年兩岸關係形勢仍會複雜嚴峻
    來源:華夏經緯網李鵬(中評社 海涵攝)據中評社報導12月16日,「兩岸關係發展的經驗與啟示」學術研討會暨《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新書發布會在京舉行。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鵬接受記者聯合採訪時表示,2021年兩岸關係形勢依然會複雜嚴峻。
  • 【跌宕2019】臺海大勢:指方向定路徑 大陸牢牢把握兩岸關係主導權
    跌宕2019(一)大勢:指方向定路徑 大陸牢牢把握兩岸關係主導權  臺海網1月4日訊 據廈門衛視報導,在跌宕起伏中,2019年兩岸關係曲折前行。雖然蔡英文當局不斷破壞兩岸關係,但2019年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指導全局,打破了兩岸關係死循環的僵局,將兩岸關係導向進一步動態化、全面推動化解兩岸政治分歧、消除兩岸政治對立、解決兩岸關係問題的歷史進程。大陸方面用制度框架錨定兩岸關係,牢牢把握住了兩岸關係的主導權,塑造了兩岸關係發展的大勢。
  • 一個中國是海峽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 ——評《兩岸關係40年曆程...
    九州出版社2020年10月推出的孫亞夫、李鵬等著的《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系統總結了1979年以來臺灣海峽兩岸關係前進與反覆的曲折變化,對於如何推動新時代海峽兩岸關係發展提出了一系列思考和建議。作為一部關於海峽兩岸關係歷史的學術著作,值得向讀者推薦。
  • 李城希 | 香港中國現代文學研究三十年:1949—1979
    香港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是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重要構成部分,1949年至1979年之間的香港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成為中國現代文學向海外傳播,以及海外認識和理解現代中國文學及文化的重要橋梁。對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完整認識,離不開對香港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全面、系統、深入的歷史性探討。
  • 期待國民黨兩岸新論述選擇統一之路
    20年來,筆者一直認為:民進黨陳水扁、蔡英文在不同時期的執政,大多是在沿襲並踐行李登輝的「兩國論」,以「中華民國」為殼進行「臺獨」分裂活動,視兩岸關係是「國與國的關係」。國民黨在2000年因李登輝的背叛而失去政權,2008年馬英九執政,2016年再次失掉。
  • 臺媒:兩岸出版業30年風水輪流轉 臺灣出版優勢在喪失
    參考消息網12月1日報導 1988年10月20日,汪道涵在「海峽兩岸圖書展覽」開幕式上指出:「兩岸同胞同宗同文,出版界應攜起手來,推動兩岸出版交流,加強合作。」兩岸交流30年,互相激蕩,彼此合作是出版業的交往常態。
  • 從大陸影視演繹「兩蔣」看40年兩岸關係大起大落
    蔣介石1975年4月5日因心臟病突發去世。40年過去了,但對兩岸百姓來說,與蔣介石、蔣經國、宋美齡甚至蔣家後人有關的消息仍有一定的吸引力,對他們的解構和評價似乎從沒停止過。  如果說蔣介石的形象很少出現在臺灣的文藝作品中,相比之下,在大陸,這位歷史人物卻是影視作品中的「常客」。上世紀70年代末拍攝的《大渡河》《吉鴻昌》,把蔣介石的形象搬上了大陸的銀幕上,但戲份並不多。據說當時飾演蔣介石的趙恆多為演好這個人物,想了很多辦法,弄到一些海外出版的有關蔣介石的傳記和著作。
  • 我很樂意講我的兩岸論述,但韓國瑜未必願意聽
    如張亞中這樣能夠冷靜思考兩岸關係,有著完整兩岸論述,主張和平統一,主張和大陸籤訂和平協議的人,在當下的臺灣,難能可貴。落選之後,怎麼評價自己的這次參選?之後有些什麼打算?2020國民黨的贏面有多大?觀察者網專訪國民黨初選候選人之一、孫文學校總校長、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亞中,聊聊他的參選心路。觀察者網:五位候選人中,韓國瑜最終民調高達44.8%。
  • 2021年,兩岸關係向何方?
    2020年,民進黨當局利用疫情,對大陸攻訐污衊、造謠中傷,大搞「口罩外交」「防疫外交」,妄圖以疫謀「獨」;阻撓兩岸正常交流,妄圖推動「兩岸脫鉤」;全面投靠美國,甘當美國遏制中國的鷹犬,配合川普選舉連任的政治需要,在臺海挑釁生事,將兩岸關係推到兵兇戰危的險境。
  • 智庫論壇學者論兩岸關係前景
    第七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13日以視頻連線的方式召開,兩岸與會學者表示,今後一段時間臺海可能處於築底階段。在這個階段,大陸的誠意善意、對臺大政方針沒有改變。兩岸融合發展路線契合當前整個世界的兩個大局這個新時代的大潮流上,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展現了光明的前景。
  • 韓詠紅:九合一選舉:2020年臺灣藍綠格局與兩岸關係前哨站
    作者:韓詠紅明天就是臺灣九合一選舉,「中年失業男」韓國瑜能否翻轉民進黨鐵票區高雄市,還帶動國民黨全面報捷在海峽彼岸,大陸學界與媒體對臺灣九合一選舉的討論不多,即使發生了金馬獎頒獎典禮上的「臺獨論述」風波,大陸也很快轉為冷處理,顯示北京已吸取了歷次教訓,避免在選前施壓,變相為民進黨助選。不過,這種靜默對臺灣而言未必是好事,而是隱藏著警訊。靜默說明北京正靜觀其變,也可能代表大陸政界學界對藍綠板塊翻轉已不抱希望,而越來越多思考以武統等強硬手段實現最終統一。
  • 賴清德調整兩岸論述「救初選」?
    也許是為了趕在最後階段再多「騙取」一些中間選民的好感,臺行政機構前負責人賴清德6月1日召開記者會提出「六大保證」,宣稱若自己能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將「保證兩岸之間和平發展不會兵戎相向」,他還重申,自己是「民進黨最強候選人」。
  • 2019年最佳商業書籍書單:《Bad Blood》位列榜首
    本文結合暢銷書單和讀者評分這兩大客觀元素,綜合整理了2019年關於商業領域的二十本最佳書籍(並對排名在前十的商業書籍進行了進一步的介紹)。本文選自Medium,作者 David Burgess,文章標題「The Top 20 Business Books of 2019」。
  • 營收不利又對兩岸關係失望 臺灣最大的簡體字書店關門了
    若水堂董事長、臺灣夏潮基金會(這是個統派組織)董事長宋東文21日說,若水堂在臺營運18年,虧損16年,賠掉新臺幣7千多萬。這次他認輸,決定不想再運營下去了。若水堂書店是由一批對兩岸文化交流深具熱忱的愛書人所創辦,籌備之初引用老子道德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之意涵,以「若水堂」為名。
  • 1979年《大眾電影》封面演員劇照,青澀的楊麗坤,劉曉慶,潘虹
    編者按:今天為大家推薦一組1979年《大眾電影》的封面。在文化娛樂缺乏的年代,畫報書籍成為一代人喜愛的閱讀期刊,往往新的一期《大眾電影》出版之後,人們都會相互傳閱,愛不釋手,在當年絕對算得上是最好的精神食糧了。當年的電影演員也比較樸素,有一種自然美,有親和力,深受大眾的喜愛。
  • 《習近平關於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論述摘編》出版發行
    新華社北京1月5日電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輯的《習近平關於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論述摘編》一書,近日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在全國發行。 《論述摘編》共分10個專題:堅持以維護黨中央權威為統領加強黨對對外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使命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堅持以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為宗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根本增強戰略自信;堅持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堅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為基礎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以深化外交布局為依託打造全球夥伴關係;堅持以公平正義為理念引領全球治理體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