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狼2》的票房已經破紀錄了,除了票房上的成功,這部電影對國內電影產業有貢獻嗎?各種討論挺多的。
《戰狼2》劇照
軍旅題材,這是吳京為自己找到的路。他6歲開始學武術,8歲奪冠,早早被影視公司發掘,被視作師兄李連杰的接班人。剛出道時,吳京的發展確實順利,《太極宗師》《小李飛刀》等幾部電視劇的熱播讓他一夜成名,但隨著功夫片的沒落和香港電影工業的不景氣,他的路越走越難。
每個功夫明星都急於建立屬於自己的熒幕風格,成龍是喜劇加動作,甄子丹走優雅路線,李連杰一臉正氣,吳京也需要一個代表作,幫自己樹立風格。
沒有人找他演,他就自己給自己創造機會。早在2008年,吳京就有了《戰狼1》的構思,他想塑造一個「飽滿的現代軍人的形象」,這個軍人則由他自己來詮釋。
籌備劇本的那些年,吳京和很多人講起過《戰狼》的故事,業內人大多不看好。在中國,做軍旅題材電影是最費力不討好的事。一面是觀眾覺得「偉光正」,不感興趣;一面是題材敏感,審查上困難重重。劉毅說,上世紀90年代他就寫過一個和《戰狼1》類似的劇本,後來也是因為政策上的原因,不得不放棄了。
吳京堅持了。劉毅加入之後,《戰狼1》的劇本又打磨了兩三年,反反覆覆修改,滿足了所有審查條件,終於在2015年製作完成,並上映了。「當時還請了一個大數據公司評估,說票房是1000萬元左右。」劉毅說,他知道這題材火不了,但1000萬也太少了,自己打了打氣,預估票房5000萬元。
《戰狼1》劇照
事實證明,大數據和劉毅都錯了,《戰狼1》憑藉5億元票房的成績,成為2015年最大的票房黑馬。
當年影院裡那張《戰狼1》的宣傳海報,穿著野戰服的吳京衝到畫面中央,背後三個外國人,海報頂端是白色的「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幾個大字。
因為預算有限,《戰狼1》的製作算不上精良,甚至有些粗糙,但那部電影很討巧,它用真拳頭和真刀真槍,鼓動了熱血青年的愛國熱情。
《戰狼1》之後,主創團隊在一起開會,大家後知後覺地總結了一些電影成為爆款的經驗。
放眼國產電影,硬漢男主角很多年沒有出現過,國內的審美標準傾向於中性和陰柔,冷鋒這一硬朗軍人形象的出現,是大熒幕上的一個異類。觀眾不喜歡看軍旅題材,卻喜歡看好萊塢的個人英雄主義。《戰狼1》看起來是軍旅題材,實際上是個動作片,男主角冷鋒就是好萊塢式的孤膽英雄,因而會受到觀眾喜愛。冷鋒的軍人背景又賦予他為國家效力的使命感和榮譽感,觀眾容易被所謂家國情懷打動,尤其是當下的年輕觀眾。
有了第一部的基礎,《戰狼2》不再愁錢,電影還沒拍完,北京文化已經拍板8億元保底,也就是說,電影還沒上映,吳京和他的登峰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已經賺錢了,他們接下來要做的,只是讓這部電影品質更高,受眾更廣。
和《戰狼1》摸著石頭過河相比,創作《戰狼2》時,整個團隊的思路已經很清晰了。「做一部爽片,軍事動作片,全程無尿點。」劉毅說,《戰狼2》就是《戰狼1》的全方位升級,團隊、設備、場面⋯⋯各個環境都向國際化邁進,只有這樣,才能滿足這一類觀眾的期待。
《戰狼2》把「撤僑」選為電影主題,這是吳京和劉毅的默契,「設定大氣、國際化,觀眾看了有自豪感」。整個電影的結構也越來越接近於好萊塢「007」系列或《虎膽龍威》一類個人英雄主義電影。冷鋒脫離了部隊,一個人流落非洲,內心帶著金剛狼式的憂鬱,時而癲狂,時而借酒消愁。但在關鍵時刻,依然記得軍人的使命,憑一己之力,解救了被困非洲的中國人。編劇還為冷鋒配備了一個混血女主角,標準的英雄配美人設定。在劉毅看來,動作類型片在編劇層面上並不複雜,只要有好的人物性格設定,故事情節基本合理,劇本就不會出大問題。更重要的部分在於動作場面和空間的設計,這也是《戰狼2》最大的賣點。
《戰狼2》劇照
在2億元的預算之內,吳京動用了手槍、機關槍、火箭筒、等比例坦克模型、巡航飛彈等輕重型武器,共設計了六七場打戲,追逐、飆車、逃亡、陣地戰、單挑等橋段一個都不少,幾乎不給觀眾任何喘息的機會。
這種配置和大場面放在好萊塢並不特別,但在國產電影裡出現,就是難得一見。
劉毅很清楚,密集轟炸、大場面不斷的快節奏編劇手法並不高級,但他覺得,對於滿足當下觀眾的觀影需求來說,足夠了。「我特別恐懼,害怕看到觀眾玩手機,所以不敢有任何鬆懈的地方。」劉毅說。
劉毅的顧慮似乎也是《戰狼2》的顧慮,這電影足夠緊張刺激,卻有些用力過猛,從節奏到演員表演都卯足了勁,不敢有一絲鬆弛。
《戰狼2》劇照
但就像劉毅說的,「趕上好時候了」,這些過猶不及在高漲的情緒面前顯得恰到好處。當下的電影觀眾對動作片和高漲家國情懷太渴望了,顯然,冷鋒和《戰狼》來得正是時候。
兩年前,《戰狼1》以高熱度與高評分收梢。
兩年後,吳京攜《戰狼2》再次歸來,上映6天,累計票房已超13億。
有人說,市場低迷的暑期檔,吳京就這麼做到「站著就把錢賺了」。
《戰狼1》籌備了七年,吳京在特種部隊待了18個月,體驗軍營生活。
《戰狼2》一個跳水動作,彩排他一共跳了26次,體力不支被救生員救回來;片頭6分鐘的水下戲,他拍了半個月,演員們每天在水裡的時間超過10個小時。
一般三四個月就拍完的電影,劇組上千人硬是頂著艱苦的條件,在非洲耗了10個月。
從一個非著名演員到《戰狼》導演,他是靠著情景預演、控制情緒、反思失敗,才一步步摸索出來的。
背水一戰,吳京認真的態度,為他贏得了成功。
這個世界正在偷偷獎勵用心的人,拼命的吳京,就像開了掛
吳京讓我明白:「做人需有狼性,逮住機會,絕不手軟!」4小時破億,25小時3億,3天6億……吳京自編自導自演的《戰狼2》已成為今年的國產片中的現象級爆款。
其票房85小時突破10億的成績,超越周星馳執導《美人魚》92小時破10億的速度,成為華語影史「破十」速度新紀錄。
很少會有一部國產片,讓我在看過後為其感到驕傲,《戰狼2》做到了。
這種驕傲來得非常純粹,只因《戰狼2》是一部真正稱得上「動作大片」的國產電影,作為一部商業類型片,它的格局、野心以及最終的完成度都令人欣慰。
2015年,「戰狼」中隊特種部隊冷鋒用出其不意的一刀,為國產現代軍事題材電影打開了局面,拿下5.5億票房。
時隔兩年,《戰狼2》同樣還是吳京自導自演,同樣還是講述冷鋒的故事,但影片格局和製作都實現了全面的升級,而且是幾何式的增長。
《戰狼2》的故事被搬上國際舞臺,冷鋒脫下軍裝走出軍營,以普通中國公民的身份在一場非洲內戰中,孤身犯險營救同胞,上天入地,無所不用其極。
吳京為了拍攝這些動作場面,展現出了搏命精神。說實在的,中國還有人在為拍電影「玩兒命」,這本身就很值得欣慰了。
每場動作戲,編劇都給其賦予了推進劇情和塑造人物的任務,在享受荷爾蒙激蕩的同時,保持對故事的注意力。其中的六場重頭戲,每段設計都極富新鮮感,場場充滿新意,不僅打得高能,更是打得有理!
第一戰
水中擒海盜,玩命長鏡!
正義冷鋒再臨銀幕,出手依然彪悍
影片伊始,吳京就給觀眾帶來了一場影史上前所未見的打鬥戲:六分鐘水下一鏡到底!
冷鋒為了迎擊準備劫持遊輪的非洲海盜,獨自一人跳入水中,與四名海盜展開搏鬥,整場戲一氣呵成,看得人神經緊繃,不由得和主角一起屏住了呼吸。
這場打鬥拍攝難度巨大,為了拍好這場戲,吳京差點搭上性命,已經到了需要搶救的地步。若放在好萊塢,保險公司絕對不會準許演員進行如此危險的拍攝。
功夫不負有心人,整段戲的呈現效果足以載入影史。
第二戰
街頭擋火箭,天馬行空!
冷鋒帶難民上演大逃亡
非洲內亂,冷鋒出於心中「一時為戰狼,一世為戰狼」的正義感與責任感,開始帶著自己的非洲「乾兒子」,和于謙飾演的中國商人穿越槍林彈雨,前往中國大使館。
整場戲場面宏大,還原了非洲巷戰的緊張刺激。手無寸鐵的吳京在保護兩個人的同時,還要躲避作戰雙方永不停歇的射擊與火箭彈,在炮火肆虐中突出重圍。
片中有一場吳京用彈簧床墊阻止火箭彈的戲,看得我手心直冒汗,精彩程度不亞於《極限特工》中以天馬行空著稱的神奇動作場面。
第三戰
單臂掛飛車,驚險炸裂!
為救同胞,冷鋒平民窟展車技
此後迎來了影片的第三場大戰,也是冷鋒首次與影片的反派組織——歐洲最好的僱傭兵公司,展開對決。
在非洲街道狹窄、布局錯綜複雜的平民窟中,冷鋒獨臂掉懸與越野車之上,與歐洲僱傭兵的沙灘車、摩託車、越野車來了一場殊死追擊,期間槍戰、裝機、爆炸不斷,全程驚險,又是一場玩命拍出的動作戲。
第四戰
無人機夜襲,以少勝多!
吳京吳剛張翰合體作戰
冷鋒前往中資工廠後,遇到了「達康書記」吳剛飾演的老兵,以及張翰飾演的軍迷富二代。夜晚,工廠迎來了歐洲僱傭兵的一輪偷襲,冷鋒還為緩過神來,便又開始了一場更加激烈的戰鬥。
就這樣,冷鋒與吳剛配合,上演了一出精彩的潛行暗殺,將敵人和天上的飛機一一做掉,冷鋒還與僱傭軍的四號人物展開了一場零距離肉搏。
這段戲中浴血拼殺的吳京,讓我想到了《第一滴血》中的史泰龍,以及《虎膽龍威》中的布魯斯·威利斯。
在這一戰中,張翰飾演的富二代「熊孩子」在真正你死我活的較量中飛速成長,學會了承擔責任,以自己的行動去保衛同胞和工廠的非洲員工。
第五戰
坦克玩漂移,其所未見!
三人小組合作默契,機智盡顯
整部影片最為重頭也最為震撼的一場戲,就是冷鋒、吳剛、張翰三人小組,智鬥12架坦克的場面。
當冷鋒等人從敵人手中搶下一輛坦克,影片的動作場面再次升級到了令人吃乍舌的地步!我們將看到坦克漂移,坦克飆車,坦克躍起砸坦克,兩坦克迂迴鬥炮等奇觀場面。
不僅我在觀看時被驚到合不攏嘴,連《戰狼2》從好萊塢請來的動作指導薩姆·哈格裡夫(代表作《美國隊長3》),都表示從業這麼多年,參與無數好萊塢大片,從來沒有嘗試過這種動作設計,不由的感嘆說,「這就是坦克版的《速度與激情》!」
第六戰
終極BOOS戰,玩命肉搏!
冷鋒格鬥技能全展現
如果說「坦克版速激」是《戰狼2》場面上的高潮,那冷鋒與僱傭兵領袖「老爹」的肉搏戰,就是全片情緒的高潮。
扮演老爹的演員是在《美國隊長2、3》中飾演美隊宿敵「交叉骨」的好萊塢動作影星弗蘭克·格裡羅。
《戰狼2》中冷鋒與老爹的最終決戰,是冷鋒為同胞的復仇,也是他自己個人情感的宣洩,更是對老爹不屑中國人的一種回應。
據說為了追求這段打鬥的真實感,吳京放棄套招,讓弗蘭克實實在在的打在自己臉上!用實力展現了「中國軍人的意志力是永遠打不倒的。」
影片文戲穿插和笑料鋪排的適當,動作戲雖然量大但完全不會讓人覺得疲憊,反倒是給人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過癮程度隨著劇情發展不斷上漲。
如今,中國電影市場增長腳步放緩,觀眾們開始對好萊塢那些只見成本不見誠意的俗套特效大片感到厭倦,對那些只見圈錢野心不見踏實用心的國產商業片也是避之唯恐不及,市場亟待有一部屬於國人自己的良心超級大片出現。
這部讓我為之感到驕傲的《戰狼2》,有這樣的實力。
中國電影就像是《戰狼2》中的冷鋒,在千險萬阻中不斷奮進,永不言敗,百鍊成鋼,即使嘴角淬血,肋骨斷折,也要從地上爬起來,給敵人最後的致命一擊。像冷鋒一般,永遠帶著一絲桀驁不馴的笑容,輕鬆應對所有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