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被堵車和維多利亞港的煙火刷屏的黃金周伊始,香港的秋拍也比去年來得早了些。不時有捷報從會展中心、君悅酒店一帶傳到已有幾許涼意的北京。香港蘇富比7.1億港元創近四年歷史新高;保利香港收穫2.74億港元成交額,其中最矚目的趙無極、巴斯奎特兩位中西方藝術家的大件順利找到了新買家;嘉德香港經歷換帥,「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少勵家族藏中國當代藝術」兩場收穫1.07億成交額,近兩年的頹勢似乎也在今天得到了清掃……一切似乎都在指向市場回暖,那麼當代藝術的二級市場的元年真的要到來了嗎?
香港蘇富比7.1億港元創近四年新高,
市場復甦跡象明顯
2017香港蘇富比秋拍「現當代藝術晚間拍賣」現場(圖:胡湖)
9月30日下午17:00率先舉槌的香港蘇富比「現當代藝術晚間拍賣」,創下了94.5%的成交率,成交總額為7.1億港元。在西風漸盛的香港市場,安東尼·葛姆雷、格哈德·裡希特等早已夯實亞洲市場的西方大師繼續穩穩落地;日韓的草間彌生、韓國「單色派」代表藝術家樸棲甫也得到了市場的青睞。在本場競拍中,朱沅芷的《工業之輪在紐約》以1.05億港元拔得本場頭籌,也強勢刷新藝術家個人拍賣紀錄;「龐圖運動」代表藝術家的蕭勤(中國臺灣)、李元佳(中國臺灣)、吾妻兼治郎(日本)也刷新了各自的拍賣紀錄。在本場TOP10中,中國藝術家拍品有六件,並且穩坐成交前三席。
TOP1 朱沅芷 《工業之輪在紐約》 214×122cm 油畫畫布 1932
成交價: 1.05億港元,刷新藝術家個人拍賣紀錄(估價:8000萬-1.2億港元)
TOP2 常玉 《花豹》 93×116cm 油畫畫布 1931
成交價: 7941.25萬港元(拍前估價待詢)
TOP3 趙無極 《09.01.63》 130×195cm 油畫畫布 1963
成交價: 7603.75萬港元(估價:5000萬-8000萬港元)
TOP4格哈德·裡希特 《抽象畫(679-2)》120×100cm 油畫畫布 畫框 1988
成交價: 4903.75萬港元(估價:3200萬-4800萬港元)
TOP5 草間彌生 《無題》 106.7 x 91.8 cm 油畫畫布 畫框 1972
成交價:4228.75萬港元(估價:3200萬-4500萬港元)
TOP6 草間彌生 《雪莉·麥克琳》 119 x 99 cm 油畫畫布 藝術家原裝畫框 (彩色鐵絲) 1970
成交價: 2991.25萬港元(估價:1800萬-2500萬港元)
TOP7 吳冠中 《七十年代上海》 45.5×60cm 油畫木板 1974
成交價: 2410萬港元(估價:500萬-800萬港元)
中國現當代板塊,劉煒成為最矚目的藝術家,其兩件上拍的作品都拍得了不錯的價格,並且均進入了TOP10拍品行列。
TOP 8劉煒 《1989年生於北京》 200×200cm 油畫畫布 畫框 1995
成交價: 2170萬港元(估價:1800萬-2400萬港元。註:此作2011年以1298萬港元成交於香港蘇富比秋拍「尤倫斯夫婦收藏專場」)
TOP9 劉煒 《革命家庭系列》 100×100.5cm 油畫畫布 畫框 1991
成交價: 1510萬港元(估價:1000萬-1500萬港元)
TOP10 樸棲甫 《描法NO.38-75》 鉛筆及油畫畫布 1975
成交價: 1330萬港元,刷新藝術家個人拍賣紀錄(估價:600萬-800萬港元)
周艟 (青年藏家)
青年藏家周艟也在現場見證了香港蘇富比這一場拍賣,在拍後的採訪中,他表示:「20世紀仍然強勁,代表藝術家繼續表現出色,日本藝術家藤田嗣治這一季有了更多增長,受到收藏家群體的是關注度越來越高;當代部分,應該是草間彌生的『元年』,她的世界巡迴展覽的鋪墊再加上正值草間彌生美術館開幕,可謂炙手可熱,每一件草間彌生的作品都拍出不錯的成績且順利成交;西方板塊,雖然安東尼·葛姆雷、裡希特、喬納斯·伍德等藝術家在香港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我們還是要看到有很多藝術家也在香港市場遇到了『滑鐵盧』,未能順利成交,這也說明在這個時刻不是所有的西方藝術家都能在亞洲市場上被亞洲藏家所接受。整體而言,香港蘇富比成績還是不錯的。」
藤田嗣治 《織女與獵犬》(雙聯作) 油畫畫布 1925
成交價:1090萬港元(估價:320萬-420萬港元)
喬納斯·伍德 《法國網球公開賽1號》 223×163cm 油畫、壓克力畫布 鏡框
成交價: 730萬港元(估價:380萬-480萬港元)
劉太乃(資深藏家)
資深藏家劉太乃在看完香港蘇富比秋拍後也表示:「單從20世紀來說,香港蘇富比和國內的拍賣不一樣,他們已經開拓了亞洲的整合,不但包括了中國以外如日韓、東南亞等亞洲20世紀藝術品,同時也加入了國際盤。這次香港蘇富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比較可惜的是朱沅芷、常玉、趙無極的三件大貨都是港臺買家,沒有大陸藏家參與——朱、常兩件作品被同一臺灣買家收入囊中,而趙無極那件被一位澳門從事博彩業的買家買走,他們都是老藏家。之所以缺少大陸藏家,可能是因為現在大陸的畫廊還沒有扮演起顧問的角色。」
伍勁(資深藝術品經紀人)
關於香港蘇富比盛大落幕,資深藝術品經紀人伍勁表示:「昨夜的蘇富比,肯定人氣不錯,成交率超過90%,也許從趨勢上已經開始改變。不管是趙無極還是裡希特,都在熱賣,西風壓不到東風,東風也壓不倒西風。這可能就是新常態,感覺大家都變得平靜了。接受現實,藝術還是要靠品質取勝。對於一個在拍賣場混跡十年以上的『老人』,其實都知道拍賣行為了維持一個成交規模,會不斷的往拍品裡摻水,說好聽點是試錯。這一輪持續五年以上的調整,貌似已經為接下來幾年的市場找到了路徑。中國當代波瀾不驚,也順利過關,未來肯定也不能靠老炮的幾幅早期作品支撐。所以,尋找新主題,肯定就是未來幾年的主旋律。我猜,可能會有那麼一些70、80後藝術家勝出。老炮當中的傑出者成為類似趙無極一樣的大師,名字是誰大概猜得到。總之,質量決定未來,這個是大趨勢!中國牌,日韓牌,西方牌都得遵從這個基本的要求。現在來看,很多東西還是不合格產品。」
10月2日上午11時,保利香港現當代藝術專場如約舉槌,最終收穫總成交額2.74億港元,成交率76%。
2017保利香港秋拍「現當代藝術專場」現場(圖:保利香港)
在本場中最大的看點莫過於巴斯奎特和趙無極兩位大牌藝術家的PK戰——2017紐約蘇富比春拍中,日本藏家前澤友作以7.6億人民幣將巴斯奎特的個人拍賣紀錄又推至一個新高點;而2017年佳士得香港的「融藝」專場,趙無極的巨幅作品以1.53億港元也交出一張絢爛的答卷。此次兩位中西方藝術大師「會師」保利香港,最終趙無極的《24.03.59-31.12.59》以6136萬港元成交額坐穩專場TOP1交椅,巴斯奎特的《無題》以4484萬港元的成交額位列專場第三。
TOP1 趙無極 《24.03.59-31.12.59》 162.3×99.5cm 油彩畫布 1959
成交價:6136萬港元(估價:4000萬-6000萬港元)
TOP2 吳冠中 《坦尚尼亞大瀑布》 100.3×179.6cm 油彩畫布 1975
成交價:5369萬港元(估價:3600萬-5600萬港元)
TOP3 巴斯奎特 《無題》 183×122cm 亞克力油畫棒畫布 1984
成交價:4484萬港元(估價:3000萬-5000萬港元)
TOP4 吳冠中 《桂林》 44×53cm 油彩 畫布 裱於木板 1991
成交價:1770萬港元(估價:1500萬-2500萬港元)
TOP5 草間彌生 《南瓜》175×180×190cm聚氨酯塗料、玻璃纖維強化塑料、雕塑 2001
成交價:1357萬港元(估價:900萬-1500萬港元)
關於本場的精彩拍品,資深藏家劉太乃談到:「保利香港的趙無極拍得非常不錯,但是我個人覺得那張巴斯奎特非常可惜——在國外這樣一張巴斯奎特大概需要1200萬美金,即7000萬人民幣。所以這張4000多萬的巴斯奎特今後應該會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如果未來持續耕耘下去,應該會非常好。香港的二級市場西化是不可避免的方向,但如何教育亞洲藏家、讓他們認可買到的作品的價格是合理的,這就需要拍賣公司承擔起顧問的角色。」
在今年的香港春拍告一段落時,獨立藝術評論人、收藏顧問王從卉就對保利香港的現當代板塊進行了如下的觀察總結:「一邊努力拼命保住二十世紀和亞洲當代每場一件超大件的規模,一邊也在運籌引進西方印象派和戰後板塊的可能性,守住來之不易的香港陣地。」在此次秋拍中,保利香港首度呈現了西方當代藝術家巴斯奎特。企圖以吳冠中等少數幾個藝術大件、撐起現當代板塊大部分成交額的套路依然還在,但是這份名單的構成或許已經悄然進行了調整。香港二級市場的「泛亞洲化」口號仿佛還在昨天,但如今的天平早已向國際化傾斜。
同保利香港一樣,嘉德香港也在2017步入五周年,同時嘉德香港的拍賣地點也從以前的JW萬豪酒店正式進駐香港會展中心。近兩年嘉德香港在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板塊雖然一直持續著深耕,也有不錯的拍品呈現,但興許是由於招商問題或是其他緣故,缺乏令人眼前一亮的振奮成績。今年嘉德香港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部再次經歷換帥,由陳沛岑女士出任部門總經理一職。此前陳沛岑女士就職於蘇富比,這次加盟嘉德,也給拍賣帶來了新的活力。也如劉太乃所言:「20世紀油畫的歷史主要在臺灣,陳沛岑女士也是臺灣人,所以這次也得到了臺灣藏家的支持。」
2017嘉德香港秋拍「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現場(圖:嘉德香港)
此次嘉德香港秋拍的現當代板塊,由「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少勵家族藏中國當代藝術」兩部分構成,前者收穫67%成交率、9420.49萬港元成交額;後一專場收穫93%成交額、1213.93萬港元成交額。兩場成交額總計1.07億港元。
TOP1 趙無極 《01.05.70》 65×100cm 油彩畫布 1970
成交價:2315萬港元(估價:2000萬-3000萬港元,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專場)
TOP2 趙無極 《16.04.62》 (三聯作) 90×44cm 油彩 木板 1962
成交價:1165萬港元(估價:500萬-800萬港元,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專場)
TOP3 朱德群 《冬之圓舞曲》 60×73cm 油彩畫布 1986
成交價:797萬港元(估價:650萬-800萬港元,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專場)
TOP4 林風眠 《群雄爭霸》 70×67cm 彩墨紙本
成交價:762.5萬港元(估價:400萬-600萬港元,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專場)
TOP5 潘玉良《窗前裸女》(雙面畫) 油彩畫板 1958
成交價:519.2萬港元(估價:300萬-500萬港元,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專場)
值得一提的是,嘉德香港此次拍賣的高價拍品以「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專場」居多,「少勵家族藏中國當代藝術」更像是一盤「前菜」——一代香港龍頭畫廊、家族收藏的更多「大件」此次並未露面,將留待於北京的秋拍進行換手。不過本場「少勵家族藏中國當代藝術」依然獲得了不少肯定的聲音,如資深藝術品經紀人伍勁就表示:「現場人氣不錯,雖然少勵專場多是些小件,但曾梵志、張曉剛、劉煒等藝術家表現仍然可圈可點。」劉太乃也表示:「嘉德香港一直是走中價位的市場,此次拍品結構完整,表現值得肯定。西畫市場也是分級的,香港蘇富比、佳士得香港應是最高級,部分保利香港的拍品也是高級,嘉德香港在填補中層市場也做得非常好,可以提供國內拍賣行作參考。」
張曉剛 《血緣系列第五十二號》 48×38cm 油彩畫布 1997
成交價:212.4萬港元(估價:120萬-150萬港元,少勵家族藏中國當代藝術專場)
曾梵志 《三年級一班系列第二十七號》 48×38cm 油彩畫布 1996
成交價:177萬港元(估價:120萬-180萬港元,少勵家族藏中國當代藝術專場)
曾梵志 《三年級一班系列第二十五號》 48×38cm 油彩畫布 1996
成交價:177萬港元(估價:120萬-180萬港元,少勵家族藏中國當代藝術專場)
張曉剛 《失憶與記憶第二號》 40×50cm 油彩 畫布 2003
成交價:141.6萬港元(估價:120萬-150萬港元,少勵家族藏中國當代藝術專場)
劉煒 《你喜歡我嗎?系列第三十號》 30×40cm 複合媒材畫布 1996
成交價:103.84萬港元(估價:60萬-80萬港元,少勵家族藏中國當代藝術專場)
胡湖(「姐夫拍」創始人)
永遠奮戰在拍賣現場一線的「姐夫拍」創始人胡湖當然不會錯過本季拍賣:「從數據上說,近期的拍賣市場確實能看到復甦的跡象。香港蘇富比夜場7.1億港元的成交,創下最近4年最好成績。嘉德香港移師會展中心,二十世紀及當代板塊強勁反彈。保利香港這次雖然缺乏超級大件,但整體表現可圈可點,不再像以往頭重腳輕。一周前的上海佳士得也一掃頹勢,總成交回到了上海首拍的水準。各個板塊都出現了億元級的成交拍品,油畫有朱沅芷,近現代有李可染,還有鑽戒、汝窯等等全面開花。已經在香港銷聲匿跡好幾年的大陸客人,今年又回來了,這次目測起碼來了十幾個。連我那個極少宣傳的拍賣直播群,最近幾天也新增了十來人。
但我覺得比起數據,心態的轉化更值得注意。過去五六年的擠泡沫,一直伴隨著糾結和掙扎,這種糾結和掙扎讓很多藝術家的價格難以呈現最真實的一面。現在,最後一隻靴子已經落地了,再沉浸在過去沒有任何意義,拍賣公司都學會了務實。雖然市場的新方向還沒有確立,但又到了暗流湧動的時候。」
王從卉(獨立藝術評論人、收藏顧問)
拍賣之前,獨立藝術評論人、收藏顧問王從卉曾提到一個概念「元年」,在她看來:「2017年應視為香港拍賣市場的新元年,這標誌著香港市場正式成為和紐約、倫敦平起平坐的國際化藝術品賣場。交易,而不是區域文化屬性將成為香港市場的主要功能。換言之,全球無論哪裡的作品,什麼能賣的好,什麼就會出現在香港的市場上。這樣的功能本就符合香港這個近百年來文化糅雜、商業至上的城市特質。」
與此同時,王從卉還提到:「西方印象派、戰後當代都帶著博物館級別的霸氣橫貨壓陣香港。穿梭在各個預展現場,不知為何,這個秋季隱隱地感受到全球藝術市場的騷動的牛市氣息。」這一點也在資深藝術品經紀人伍勁看來也是如此:「香港蘇富比無論是歐洲的裡希特、葛姆雷還是亞洲的草間彌生都拍出了不錯的成績,中國當代藝術家劉煒的作品在2011年(高點)之上還有上升,大家都覺得市場有非常強烈的復甦的跡象。」
安東尼·葛姆雷 《捆綁II》 鑄鐵 2011
成交價:442萬港元(估價:240萬-350萬港元,2017香港蘇富比秋拍)
「現場人不少,人氣明顯上升」,在近兩年被「遇冷」、「落寞」、「尷尬」、「洗牌」等關鍵詞籠罩著的二級市場下,此次秋拍無疑也為市場及相關從業人員注入了一劑強心針。當然,也有不少人反映中國當代的部分拍品在此次香港的二級市場中表現欠佳,這與劉太乃的觀點也不謀而合:「另外一點比較可惜的是當代的盤還比較缺少學術支持,僅靠市場運作是不夠的,所以當代部分表現還欠缺火候。」但是在王從卉眼中看來:「很多作品價格重回到了十年前的起點;拍賣現場裡的客人(大陸)又濃縮到十年前的個位數計算的行家們;中西全球盤,香港自助餐,一切內容各自可以重新開始,終於可以用錢重新投票了。 所以為啥要戚戚艾艾呢,要感謝這個大好的機遇啊。想想北京房價還會回到十年以前嗎,做夢吧。而在藝術圈裡,美夢成真了,好好功課,大膽買畫吧。 」
梁遠葦 《無題》 140×120cm 油畫畫布 畫框 2013
成交價:200萬元,刷新藝術家個人拍賣紀錄(估價:60萬-80萬港元,2017香港蘇富比秋拍)
黃宇興 《陷阱》 150×200cm 油彩亞克力彩畫布 2012
成交價:47.2萬港元(估價:28萬-38萬港元,2017嘉德香港秋拍)
朱彤(資深市場專家、當代藝術策展人)
資深市場專家、當代藝術策展人朱彤也見證了這一季的香港拍賣。「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的冷氣依然是那麼足,藏家對尖貨的追逐卻火熱爆棚……伴隨著日韓和東南亞當代藝術的一路瘋狂高歌猛進,中國當代藝術卻成交的異常冷靜。香港蘇富比夜場中大量海外明星藝術家的作品均高價成交,使人差點忘了身在香港或是在紐約、倫敦……全球化的幻景和狂歡在當代藝術已成為鐵定的事實,我們不必狂喜和感慨更不需報怨和灰心,我們需要的是拋開成見和內鬥去建立屬於自己價值觀的體系,我們需要看見在公平的環境下那些真正有價值的藝術、藝術家和作品,只有這樣才能喚起那些所有人曾經有過的熱愛和激情,不卑、不喜、不驕、不燥……市場的冷暖永遠都是暫時和輪換的,唯有偉大的藝術和對藝術摯愛的信心是永恆的。」
劉小東 《√3》149.7×140.2cm 油彩畫布 2011
流標(估價:200萬-300萬港元,2017保利香港秋拍)
張恩利 《抽鬥櫃》 200×250cm 油彩畫布 2009
流標(估價:100萬-160萬港元,2017保利香港秋拍)
如果你喜歡微信的內容,請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如果你喜歡Hi藝術,請點擊右上角「查看公眾帳號」關注
官方微信ID:hiart308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