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保利香港現當代藝術專場
預展時間:9月30-10月3日
拍賣時間:10月2日
地點:香港君悅酒店
隨著香港二級市場的國際化趨勢漸盛,保利香港2017秋拍暨保利香港拍賣五周年秋拍中, 「現當代藝術專場"首度呈現西方當代藝術家巴斯奎特,與趙無極、草間彌生等國際藝術大師的精品佳作並列,在本次點兵中也得到了嘉賓的推薦。與此次專場拍品同樣令人耳目一新的是本次點兵的嘉賓陣容。除了以往該欄目中熟悉的面孔之外,青年藏家李慧娜、徐文首度參與點兵——他們均是出身於收藏世家的80後,李慧娜是美院油畫系科班出身,其父親是紫砂壺、瓷器收藏屆的資深藏家,她從2010年起開始收藏徐冰、蔡國強、張恩利、劉韡等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徐文的父親同樣是收藏家,在「海歸」回國後,徐文投身創業在深圳建立e當代美術館並擔任執行館長,由於毗鄰香港,徐文也對香港的博覽會、拍賣會一直持續關注……那麼他們此次又會青睞怎樣的作品呢?
李蘇橋(資深藝術品經紀人)
推薦作品一:巴斯奎特《無題》——估價合理,與目前二級市場同級作品比略顯偏低
巴斯奎特 《無題》 183×122cm 亞克力油畫棒畫布 1984
估價:3000萬-5000萬港元
李蘇橋:如此大尺幅Basquiat作品現身香港拍賣市場的確讓人想入非非,這是藝術家創作成熟時期的重要作品之一,作品創作年代的1984年可以說是Basquiat的巔峰年代,從畫面上可以看到Basquiat標誌性的那些符號、線條、色塊和日漸成熟的氣質,而且個性十足,與那些市場上達成的所謂共識的標準件相比,這件作品反而因為大膽嘗試清新的綠色和隱藏了皇冠等符號而脫穎而出,成為一件罕見的巨作。作品估值3000萬-5000萬港元合理,與目前二級市場同級作品比略顯偏低。
林松:這件作品傳承清晰,是巴斯奎特巔峰時期的重要作品之一。筆觸自由奔放,色彩強烈。巴斯奎特在藝術史的貢獻之一是其打破了文化、語言的界限,能從中看到多種流派藝術的混合。這應該是保利香港首次拍歐美當代藝術大師的作品,因此我對這幅作品也很有期待。
徐文:巴斯奎特一張很棒的作品,作品中透露出一種少有的柔美,有別於其他作品中常見的粗獷與張揚,這次在香港保利出現,是一張很適合東方藏家風格收藏的作品。
華雨舟(資深藝術品經紀人)
推薦作品二:草間彌生《南瓜》——目前亞洲拍場所見最大尺幅的《南瓜》雕塑
Lot 190 草間彌生 《南瓜》175×180×190cm聚氨酯塗料、玻璃纖維強化塑料、雕塑 2001
估價:900萬-1500萬港元
華雨舟:草間的南瓜雕塑大大小小已經不足為奇,南瓜作為草間心靈深處獲得救贖的靈物,一直被她用作創作的靈感並且源源不斷,而此件作品不僅僅只是代表作品之一,連尺幅都是驚人的。它是目前在亞洲拍場上所見到過的最大尺幅的《南瓜》雕塑作品。將近2立方米的空間,矗立著這個以草間彌生標誌性的黃底黑點搭配的大南瓜,瞬間整個空間都給人一種窒息的感覺。仿佛可以感受到草間描述的那種「看到一個人頭般大的南瓜.他開始活生生地和我講話」的即視感。最經典的三大元素:無限網點,圓點,南瓜,以一種草間式的藝術文化活躍在當今的藝術舞臺上。這件《南瓜》能出現在這次專場實屬難能可貴。碩大飽滿的外形,瓜瓣輪廓鮮明的立體度,無論從顏色,形狀,大小都是經典中的經典。絕對能想像得到藏家爭先恐後爭奪的畫面。
李蘇橋:草間彌生的南瓜雕塑,是人見人愛的藝術家典型代表作品,此番上拍的這件,據稱是二級市場所見的體量最大的一件,最適合任何一心想覓幾件鎮館之寶的美術館或者大型機構,估價看上去略顯昂貴,但對草間彌生的鐵桿粉絲而言,仍然是件心儀之作。
林松:草間彌生是進入世界藝術市場的亞洲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家之一,「南瓜」是她經常創作的意象,但這件作品是拍場上草間彌生少見的大型雕塑。鮮亮的黃色和密集的黑點有一種迷幻的魅力。
伍勁 資深藝術品經紀人
推薦作品三:吳冠中《在天涯》——不一定最漂亮,但一定最有精神
Lot 176 吳冠中 《在天涯》 92.3×60.1cm 油彩麻布 1998
估價:500萬-700萬港元
伍勁:我差點以為這是70年代的作品,實則是90年代再度創作的,但無損精彩。這件作品包含了吳冠中典型的個人性格,倔強、有豐厚的情感,標題也說明這一點——吳冠中有一本散文集《望盡天涯路》,這件作品有自傳的性質,有擬人化的感覺。不一定是最美的吳冠中,但一定是最有精神的吳冠中。
林松:幾乎所有的重要出版都記錄了這件作品,此作源於吳冠中70年代在貴州寫生的小幅油畫,是他非常鍾愛的題材。元人馬致遠的詩句與吳冠中當時的心境不謀而合,90年代吳冠中重新繪製了大幅的《在天涯》。這件作品構圖奇絕,筆觸和意境都能看出吳冠中在繪畫領域的探索,非常難得。
林松(資深藝術品經紀人、畫廊協會監事)
推薦作品四:趙無極《24.03.59-31.12.59》——從未在二級市場上露面,是一張「鮮貨」
Lot 181趙無極 《24.03.59-31.12.59》 162.3×99.5cm 油彩畫布 1959
估價:4000萬-6000萬港元
林松:這件作品從未在二級市場上露面,是一張「鮮貨」。趙無極是中國現當代繪畫史唯一進入世界藝術史的大師,他以抽象表現主義入手,但又具備中國傳統繪畫的意境,這件作品趙無極風格日趨成熟的代表作品。
伍勁:這是今年秋季拍場上非常精彩的一件趙無極,很多書上形容「龍形的抽象繪畫」,非常特別,與傳統的趙無極的作品不一樣。更像是俯視中的山巒起伏、山舞銀蛇,吳冠中的作品中也有類似的意象,但他們顯然表現得非常不一樣。
徐文(青年藏家、e當代美術館執行館長)
推薦作品五:張恩利《抽鬥櫃》——其中微妙的濃淡冷暖關係一氣呵成,特別不容易
Lot 194 張恩利 《抽鬥櫃》 200×250cm 油彩畫布 2009
估價:100萬-160萬港元
徐文:這張作品是張恩利從東北到上海後,轉型中最成熟期的代表作,以極簡的角度去畫具象的柜子,是一張在學術上很重要的作品。
李慧娜:張恩利的作品看似很「安靜」,但放在空間裡又特別「張揚」。他的線條特別有力量。我覺得油畫做減法是很難的,用最簡單的線條,薄塗法勾勒出一個空間,一個物體,看著特別質樸,但其中微妙的濃淡冷暖關係一氣呵成,特別不容易。這件作品是比較早期的,出版著錄也很多,值得收藏。
謝曉冬(在藝APP創始人、策展人)
推薦作品六:吳冠中《坦尚尼亞大瀑布》——2009年拍賣時即創下三千多萬高價,此番重新上拍,值得期待
Lot 177 吳冠中 《坦尚尼亞大瀑布》 100.3×179.6cm 油彩畫布 1975
估價:3600萬-5600萬港元
謝曉冬:70年代中期是吳冠中藝術生涯中至關重要的時刻。這張1975年的油畫作品,既以色彩的大膽探討與使用而成為其藝術轉折時期的代表性作品,亦因尺幅之巨(市場所見七十年代最大尺幅)與創作背景(為國禮而作)而更顯特殊,屬於美術館級藏品。2009年拍賣時即創下三千多萬高價,此番重新上拍,市場表現值得期待。
推薦作品八:草間彌生《富士山(QPWE)》——在物與像之間用點和線游離在現實與幻覺之中
Lot 188 草間彌生 《富士山(QPWE)》 91×116.7cm 亞克力畫布 2005
估價:700萬-800萬港元
華雨舟:現當代藝術專場中出現的這幅草間的《富士山》是草間彌生少數具體與抽象結合的作品之一,沿襲了他傳統的網點式抽象風格配合了她鍾愛的富士山的素材,富士山視為大和民族精神和文化象徵,早在80年代,草間就數度以「富士山」為主題進行創作,但都未有較大尺幅的作品呈現。該作品作為大幅作品出現在人們眼前,著實眼前一亮。畫面中雲朵房屋樹木公路等具體的元素,圍繞山體以單一紅色為主題,突出山體中間一道火柱,相比眾所周知的南瓜系列這是件非常生動有趣且稀有的作品。以鋪天蓋地的「網眼」或「圓點」,實踐草間彌生無限反覆與增生的幻覺藝術。並且此件作品在物與像之間用點和線游離在現實與幻覺之中,掌控著你的視覺,駕馭你的想像力,在這個如日中天的草間時代,相信這件作品會給不少藏家更新鮮的視覺感官。值得收藏。
李慧娜(青年藏家)
推薦作品九:徐震《天下-2808IF0146》——適合個人藏家收藏,似甜蜜浪漫卻暗藏尖銳
Lot 210 徐震 《天下-2808IF0146》 80×100cm 油彩畫布裱於鋁板 2014
估價:40萬-60萬港元
李慧娜:徐震的作品充滿了挑釁和嘲諷,呈現方式又特別輕鬆和漂亮。他的作品適合個人收藏的不多,奶油系列很適合個人藏家收藏,是他在視覺上「最好看」的系列了,看似甜蜜浪漫卻暗藏尖銳。這件粉色的顏色很豐富,是很漂亮的「奶油」。
推薦作品十:丁乙《十示97-9》——90年代中後期丁乙最冷峻的風格,之後再無出現
Lot 193 丁乙《十示97-9》 140×160cm 亞克力、成品布 1997
估價:90萬-150萬港元
伍勁:這件作品帶有90年代中後期丁乙最冷峻的風格,之後再無出現,丁乙的個人紀錄作品也出現在90年代前後。說明藏家對這樣的作品有種偏愛,當然也是因為稀缺。這樣的作品最近幾年成為一種流行,其實丁乙在20年前就走到這一步了。
推薦作品十一:劉小東《√3》——劉小東的作品並不一定時髦或具有裝飾性,但總是可以打動人心
Lot 197 劉小東 《√3》149.7×140.2cm 油彩畫布 2011
估價:200萬-300萬港元
伍勁:我不知道這件作品為何會出現在拍場,在我理解中這應該是劉小東回家鄉金城創作的系列作品之一。劉小東的才華,就在於他對繪畫能力的充分掌握以及對人性的洞察,這在本件作品中一個穿校服的學生身上都能看出來。劉小東的作品並不一定時髦或具有裝飾性,但總是可以打動人心。
推薦作品十二:李超士《花瓣豹》——典雅、寧靜,充滿著濃厚的人文氣息
Lot 131 李超士 《花瓣豹》 54.5×35.5cm 粉彩紙本 1962
估價:32萬-55萬港元
林松:李超士的色粉畫在整個藝壇獨樹一幟。本件作品灰綠色的基調畫面非常典雅、寧靜,充滿著濃厚的人文氣息。由於李超士大量的作品都是紙上色粉創作,沒有太大的作品,因此他一直是處於被市場忽略的地位。
推薦作品十三:周碧初《百合花》——千金難求,極其罕見
Lot 135 周碧初 《百合花》 60.6×50.4cm 油彩畫布 1941
估價:45萬-65萬港元
華雨舟:作為中國油畫界的先驅之一,周碧初的作品色彩筆觸及架構都處理的極為流暢自然,在當代藝術市場裡本就鳳毛麟角的作品中,這幅創作於1940年代初期的作品《百合花》,更是千金難求,極其罕見。他的作品以技法取勝,承襲了西方後印象主義及點彩技巧,並與傳統國畫之流暢線條相結合,融合出屬於民國時期的中國油畫風格。周碧初與徐悲鴻、顏文梁、林風眠等皆同窗好友。作品曾被國內外博物館、美術館及私人收藏。油畫《桃》、《春色》被上海市美術館收藏。專注於靜物和景物的創作,周碧初在採用對比色並置和反襯的技法的同時,更注意細筆觸和點簇的表現力與生動性。畫面色彩明亮動人,鮮麗而不失素雅。純潔明亮的百合象徵著「完美無瑕」。
推薦作品十四:林風眠《仙克萊與茶壺》——林風眠稀有的靜物系列
Lot 173 林風眠 《仙克萊與茶壺》 67×67.5cm 水墨設色紙本 1950
估價:300萬-600萬港元
李慧娜: 林風眠是提倡「中西融合」的先驅,對藝術教育的貢獻非常大,中國藝術史上繞不開的重要藝術家。這件是林風眠的早期作品,比較稀有的靜物系列,畫面中,作者所討論的是水墨濃淡潑灑與油畫中線條結構的結合與突破。林風眠的作品出處來源尤為重要,這件作品多次出版,值得收藏。
推薦作品十五:餘本《菊花》——如此價格與其豐厚的資歷並不匹配
Lot 141 餘本《菊花》 60.8×50.9cm 油彩畫布 1952
估價:18萬-26萬港元
伍勁:這件作品非常吸引人,完整、乾淨、單純,是50年代的氣質。餘本作為第一代畫家,但如此價格與其豐厚的資歷並不匹配。
推薦作品十六:胡善餘《靜物》——第一代中國藝術家擁有的獨特氣質
Lot 155 胡善餘 《靜物》 37.9×45.4cm 油彩畫布
估價:15萬-25萬港元
伍勁:典型的中國老油畫的氣質,帶有傳統水墨畫的影響。這件作品既有東方文化的背景,又是學習西方造型的方式。這是第一代中國藝術家在如此背景下擁有的獨特氣質,非常吸引人。
(圖片提供:保利香港)
如果你喜歡微信的內容,請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如果你喜歡Hi藝術,請點擊右上角「查看公眾帳號」關注
官方微信ID:hiart308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