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文化傳播系教師陳麗在疫情下開展雲端中文教學

2020-12-24 騰訊網

以下是陳麗老師的自述

我在美國肯塔基州肯塔基大學孔子學院下屬教學點法蘭克福學區教授漢語,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球許多國家都被按下了暫停鍵,美國的情況如媒體報導越來越嚴重。我和同事、美國朋友等都經歷了許多挑戰,也在逐步調整和適應著疫情下的工作和生活。

自3月中旬以來,肯塔基州開始陸續出現病例,並逐日增加,肯塔基州的所有學校被陸續關閉。為了保證課堂教學的正常開展,各州根據實際情況,相繼組織了線上教學。肯塔基州在3月中旬也正式啟動了備案教學計劃—NTI計劃。為響應「停課不停學」的號召,肯大孔院也積極加入NTI教學計劃,開始了雲端中文教學。

一、NTI含義及其發展

NTI是Non-traditional Instruction(非傳統教學)的縮寫,指學校因特殊情況(如天氣、安全或健康因素等)不能開展正常的學校教學時而設計的一項網絡教學計劃。

2011年,為解決因特殊原因而教學中斷的問題,前肯塔基州教育廳廳長特裡霍裡博士(Dr. Terry Holiday)提出了Non-traditional Instruction program(簡稱NTI)。2014年肯塔基州大會例會期間通過了《眾議院第211號法案》,該法案批准肯塔基州所有學區(173個)都有資格參加NTI計劃。同時,法案的實施也使得NTI納入學校常規教學計劃,即NTI計劃獲得批准,該計劃的教學時間被視為常規教學時數,計劃結束後,學校按照校曆日程繼續新的教學,不再重複講授NTI計劃中的教學內容。

二、NTI計劃的申請

(一)初次實施NTI計劃的申請

在學期開始前至少120天內,計劃實施NTI的學校將申請提交給肯塔基州教育部(Kentucky Department of Education,簡稱KDE)。申請時需要在線提交的材料包括:教學方法;學生訪問網際網路和所需設備;針對不同學生的教學計劃,如個人教育計劃IEP(Individual Education Programs)、504計劃(504區協調員或特殊教育主管負責監管特殊學生的學習環境)、資優生服務計劃GSSP(Gifted Student Services Plans)和項目服務計劃PSP(Program Services Plans)等美國學校的教育教學政策;學生和老師的參與數據;學生學習的證據;為教師和學校人員提供的學習培訓計劃;相關的信息安全措施;與其他學校或地區的共享服務協議;利益相關者和社區的參與情況;該計劃的公眾宣傳材料等。

三、申請NTI的評估和反饋

(一)申請NTI的評估

申請NTI的評估由多個部門的州教育部人員組成的委員會負責,依據已擬定的評價規則進行評價,評價結果分為不滿意、掌握中、熟練和典型模範四個類別,只有獲得熟練以上的等級申請才被通過。評分標準和結果公示在NTI計劃網站上,接受相關部門和社會的監督。

(二)對NTI申請的反饋

覆核委員會將在收到申請的45天內,對申請提出批准或拒絕的建議。州教育部委員會在收到覆核委員會的建議後30天內,批准或否決學區的申請。在獲得教育總監的正式批准後,學校將被通知是否可以加入NTI計劃。未獲批准的學校也會被告知拒絕的原因,並得到相關的反饋,以方便將來重新申請。

(三) NTI計劃的變更

已批准參與NTI計劃的學校,允許對NTI實施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做出一些微調,不需要重新申請。計劃的微調包括使用與最初計劃不同的學習管理系統(LMS)、細化員工職責、使用不同的方法收集文檔等。如果NTI計劃要做出重要變化,在實施前須得到州教育部的批准。

四、NTI中文教學計劃的實施

疫情期間,肯塔基州的中文教學跟其他課程一樣,都是在肯塔基州NTI教學計劃指導下,藉助現代化的教學技術和網絡學習平臺,組織中文教學。在對NTI教學計劃和各種在線教育技術完全不熟悉的前提下,我迎難而上,一方面積極參加肯大孔院組織的NTI線上教學計劃培訓,各方搜集材料,加強對NTI教學計劃的學習;另一方面,通過電話、郵件、Nearpod學習管理平臺、Zoom(雲視頻軟體)、Google Hangout(谷歌群聊視頻)、Google meeting(谷歌雲視頻)、Facebook等媒體向當地老師請教。

如何在方寸的屏幕上,讓學生喜歡上中文課,我也想盡一切辦法,調整自己,不斷學習新技術新方法。肯塔基州中小學的NTI中文教學計劃主要從兩個方面來實施,一是在與學生無法面對面授課時,教師在Google Drive 雲端硬碟裡編輯NTI中文學習活動或任務,並將任務連結到Nearpod(類似翻轉課堂)平臺,也可以在Nearpod、Google classroom(谷歌線上教室)和Flipgrid交互式教學活動平臺上,組建自己的班級或學習小組,然後詳細安排自己的教學任務,並將任務分配給已在群組裡的學生。線上語言練習也採取多種多樣的方式,可以是Quizlet(類似線下的閃卡練習,學生可以在線測試、做配對遊戲等)、Kahoot!(線上練習遊戲平臺)等。老師可以將視頻、音頻等各種資料上傳到交互式學習平臺,以此呈現出一個立體的教學環境。同時,學生也可以上傳自己的活動視頻,同學之間可以互相訪問,教師也可以對學生的視頻進行提問、點評和反饋,老師可以利用ClassDojo(類似線上光榮榜,能跟家長共享)對學生進行獎勵。學生參與中文學習的所有過程,教師都可以在平臺上查看;二是每周安排若干次與學生雲端會面,每次開展30到60分鐘的面對面在線答疑、教學。根據網絡教學的特點,設計學生可參與的語言遊戲活動。學生線上學習的任務可以多布置一些手工作品,比如畫熊貓、畫四季、畫自己喜歡的水果等等。可以緊貼實際,讓學生做Stay safe and strong的Poster(大字報),讓學生跟著線上資源學習武術的基本套路「五步拳」,並將自己學習的視頻或截圖分享給我。在線授課時,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貼近生活的語言文化互動活動,比如學生們可以把家作為中文練習庫,做尋寶遊戲,全面介紹自己、家庭、家裡的寵物、冰箱裡的食物、心愛的玩具等。再比如教授學生製作中國美食(Cooking Show)、通過實物認知中文等。

中文教學重在語言的輸出,因此,高年級學生還可以通過Tiktok(國際版抖音)、Facebook等展示自己的中文或中國文化作品。如介紹如何做一道西紅柿炒雞蛋,用中文介紹家裡的寵物或感興趣的小動物。低年級學生可以在家長的幫助下,將自己的NTI中文學習任務發到教師郵箱。因為中文學習內容生動有趣,學生參與度高,線上課堂有時會出現一人上課,全家參與中文學習的場面。中文教學也吸引了美國教師旁聽課堂,並參與課堂互動。本土教師、家長都對線上中文課程給予高度的重視和良好的評價。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正在改變世界,也在改變著我們的工作方式。自古成功在嘗試,唯有不斷地進行嘗試、改變,我們才有不斷地進步。

來源:文化傳播系

相關焦點

  • 疫情之下,音平商城提供教師網課直播設備方案助力「雲端」教學
    疫情迫在眉睫,防控刻不容緩,宅在家成為網友常態,新教學形式「雲上課」應時而生。在此背景下,本就紮根於直播設備行業的音平商城積極為學校和老師提供網課教學直播方案,提供直播設備搭配指南和技術支持,助力「停課不停學」的實施。
  • 【六院新聞】青年教師展風採 同臺競技促成長——我院青年教師團隊...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第八屆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決賽於11月26日舉行,我院4位參賽選手內分泌代謝科陳思、骨科鬱詩陽、神經內科欒興華
  • 疫情下,中文課堂「停課不停學」
    中國高校之窗原標題:疫情下,中文課堂「停課不停學」早上9時,位於辛巴威首都哈拉雷西郊的「媽媽的愛撫」高中,教師娜奧米·穆宗加走進空無一人的教室,打開筆記本電腦,運行視頻會議程序。等待學生上線的同時,她開始整理自己的教具——「漢語」「芭蕾舞」「書法」等一張張寫有中文、拼音和英文的小卡片。
  • 國際中文教育的未來之路
    在疫情倒逼之下,國際中文教育教學模式從線下學習為主轉向線上學習為主,教育生態發生了改變。這種改變對教師和學生將帶來怎樣的改變,線上教育能否接過國際中文教育未來發展的接力棒……都是待解題。「對國際中文教育來說,線下搬家是做不好線上教育的。」
  • 布魯克萊恩中文學校(BCS)雲端直播春晚成功的啟示
    2月13日晚7:00-8:30,繼首場雲端錄播春晚於前一天同一時間成功播出後,布魯克萊恩中文學校又在線上成功進行了雲端直播春晚。這對於一所創辦僅僅四年多的一所年輕中文學校來說,其辦學的實踐經受住了新冠疫情的影響,尤其是這新年連續兩場的雲端春晚更是彰顯了該中文學校在疫情期間進行網絡教學的成果。這就是布魯克萊恩中文學校兩場春晚所給學校家長和當地華人社區的一個成功啟示。
  • 加區育才小學教師陳麗、加區一小教師周慧爽分別榮獲2020年...
    在剛剛結束的「黑龍江省班主任專業能力大賽」中,加區育才小學的陳麗老師、加區一小的周慧爽老師憑藉紮實的教學基本功以及班級管理智慧和才能,在全省來自哈爾濱、齊齊哈爾等全省9個地市(區)110餘名參賽教師中脫穎而出,勇奪2020年黑龍江省中小學班主任專業能力大賽一、二等獎的好成績!
  • 中文網課怎麼教 怎麼學
    為了讓其在疫情期間不間斷漢語學習,中華文化國際傳播中心及漢語速成學院相關負責人提出除了已有的利用微信群線上教學模式以外,通過學院微信公眾號探索線上教學的新模式,即「速成連接世界——線上課堂」。因是首次採用線上教學模式,中華文化國際傳播中心主任遲蘭英和漢語速成學院院長蘇英霞擔任線上課堂小組組長,我任副組長,並組織了一支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隊伍。
  • 夢想新視界·兩岸情藝長: 語言傳播系師生參加第八屆海峽兩岸電視藝術節
    廣西視協副主席範浩鳴、影視與傳媒學院語言傳播系青年教師楊康帶領我院2018級口語傳播方向碩士研究生宋丹霓、2016級和2017級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本科生章雨星、桑琴依一同參加本屆藝術節。廣西視協副主席範浩鳴、我院教師楊康與語言傳播系學生參加開幕式今年的海峽兩岸電視藝術節開幕式由中國視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高健主持。
  • 365行動 | 堅定信仰,共建聯動,應對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國際教育...
    365行動 | 堅定信仰,共建聯動,應對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國際教育新形勢!近日,復旦附中國際部黨支部開展「心有所信,行穩致遠」主題黨日活動,總結前一階段「四史」學習教育開展情況,分析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國際教育新形勢,並與復旦外國留學生處黨支部開展結對共建。
  • 湖南勞動人事職業學院 五四青年教師說
    這學期侯老師肩負了三門課程的教學任務,自接到學院「停課不停學,開展線上教學」的通知起,侯老師就成為我院第一批開展網絡教學的教師之一。梁穎君,質量與信息技術系青年教師,「用最適合的線上教學模式,與學生進行教學互動,力求讓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和效率」。
  • 清華師生齊努力,雲端學習揚學風 | 在開展線上教學滿月之際致全體...
    清華師生齊努力,雲端學習揚學風 | 在開展線上教學滿月之際致全體同學的一封信 2020-03-22 0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在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系 探尋中國的文化精髓與教育本質
    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使得國內乃至國際上眾多學者對其紛紛展開研究,事實上,中國文化不僅僅在於研究,更在於教育與傳承,對於香港教育大學的中國語言學系而言,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一直是其強項與根基,把優秀的文化、語言、文學等通過特有的教育模式傳授給其他人是使命也是責任,並且,由於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環境,使得它相比其他地區所開設的相關課程更加注重多元化
  • 我院青年教師王智超獲上海交通大學首屆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一等獎
    2021年1月7日,上海交通大學首屆教師教學創新大賽落下帷幕。通過層層選拔和比拼,我院整復外科王智超醫師榮獲中級及以下組一等獎及教學活動創新獎,腎內科郭麗萍醫師榮獲該組別三等獎;口腔腫瘤科王磊醫師榮獲副高組二等獎及教學設計創新獎,口腔顱頜面科蔡鳴醫師榮獲該組別三等獎。
  • 戰疫| 網上教學 雲端授課 看惠園教師如何教?(四)
    正如某位教師所說,「曾經有一群真摯的學生坐在面前,我沒有珍惜,直到我只能對著電腦上課時才追悔莫及「。不過,與其追悔莫及,不如儘快適應。通過試用教學平臺提供的各類工具,結合所講授課程的特點,可以發現,其實網絡教學也具有不少線下教學所不具備的優勢。我這學期開的《合同法》課程使用的是騰訊課堂的直播方式。
  • 「系」言藝信(三)!文化與傳媒系歡迎2020級新生的到來
    我們文化與傳媒系文化與傳媒系成立於2018年9月, 現有視覺傳達設計、動畫、數字媒體藝術、網絡與新媒體、文化產業管理五個特色專業
  • 喜報 | 我院音樂系在第七屆江西藝術節·第二屆江西聲樂藝術節榮獲佳績
    近日,由江西省委宣傳部、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第七屆江西藝術節·第二屆江西聲樂藝術節獲獎名單揭曉,我院音樂系教師黃佳、林家強榮獲重唱歌劇組二等獎
  • 教師節特刊·抗疫|同心戰疫,披荊斬棘勇擔當
    大連南關嶺小學教師王萍剛從貴州支教歸來,便申請加入應急隊伍。「教書育人是我們的工作,保護大連,抗擊疫情,我們這些教書先生同樣也可以!」她在抗疫日記中寫下了自己的心聲。湖北省大悟縣濱河學校教師羅桂梅曾三次寫下「請戰書」,考慮到她家庭的實際情況,前兩次學校都沒有批准,在她的堅持下,學校黨總支最終批准她負責竹林小區疫情防控工作。
  • 後疫情時代體育線上與線下教學方式「共生」的思考-中國教育新聞網
    摘 要: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為保證教學活動順利開展,教育部提出「停課不停學」,並提倡各級各類學校開展線上教學活動,這促使體育教育教學方式發生巨大改變。通過採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等,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情況下進行研究,為建立高效、實用、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方式提供參考依據。
  • 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全面開展線上教學工作
    未來網高校頻道4月12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石向樂)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突如其來的疫情仿佛把一切都按下了暫停鍵,但暫停不了的是春天的步伐,暫停不了的我們戰勝疫情的決心!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挑戰,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全體教師,主動思考,積極作為,展現出了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 ...新發展——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啟動儀式在北京語言大學舉行
    與此同時,持續蔓延的疫情和複雜多變的國際關係,也給全球中文教育事業的發展帶來了不少新挑戰。研究和解決這些問題,是我們邁向國際中文教育新徵程的必經之路。啟動儀式上,英國駐華大使館文化教育公使包邁岫致辭介紹了中英合作開展「中文培優」(MEP)等項目的成功經驗;泰國班凱技術學院院長巴緹·朱拉勒致辭肯定了中泰合作開展「中文+職業技能教育」的特色項目;天津師範大學校長、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長鍾英華致辭提出了相關社會組織和專業機構參與國際中文教育的新型模式;匈牙利羅蘭大學副校長郝清新致辭回顧了中匈合作開展高校中文院系專業的基本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