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利機長》的奇蹟!揭秘水上迫降有多難

2021-02-09 航空製造網

12月9日,電影Sully(《薩利機長》)在中國內地上映。影片由真實事件改編,由曾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奧斯卡影帝湯姆·漢克斯領銜出演薩倫伯格機長。

影片根據2009年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迫降事件航班機長切斯利·薩利·薩倫伯格的真實英雄事跡改編。故事講述的是民航機長薩利在從紐約飛往北卡羅來納州的飛行中遭遇鳥擊,導致兩邊發動機全部失效,萬般危機中薩利通過自己豐厚的飛行經驗於哈德遜河河面成功的進行了水上迫降,155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全部生還,一時間薩利成為了創造奇蹟的美國英雄。但英雄只是民眾的看法,他的公司卻不這麼認為。


因為在事後的調查中發現,遇難飛機中的燃油足夠薩利迫降於機場跑道之上,而他卻選擇了最危險的水上迫降,不僅給公司財產帶來了損失,還拿飛機上155名乘客的生命冒險,瞬間讓薩利從英雄變成了騙子。不過最後薩利還是成功的證明了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

你知道嗎?這部電影剛剛在國外上映之初,就在飛行員群體中引發觀影潮。許多飛行員利用飛往國外的機會,先睹為快。南航機長姚永強在他個人公眾號「老虎不在家的圍脖」中發布影評,他提到電影中有幾處情節令人動容——

薩利機長在飛機馬上沉沒,冰涼刺骨的河水淹沒了半個飛機後還要再次檢查,確保沒有遺漏乘客,才最後一個撤離。在離開飛機的時候,連錢包都沒有拿,但專門回駕駛艙拿了旅客名單,回到岸上不肯換下溼衣服或去醫院,只想第一時間證實所有乘客都已生還。

薩利機長在飛機馬上要水上迫降,高度只有500英尺的時候,用旅客廣播系統向自己的機組和旅客宣布「抱緊防撞」,本來毫無準備的乘務員開始用最響亮的聲音嘶喊:「抱緊防撞」,當飛機因為兩個發動機停車,原本落地前喧囂噪音的駕駛艙在整個落地過程中都充斥著乘務員響亮的口令。飛機接水,一個乘務員腿部嚴重受傷,但依然指揮旅客撤離,打開撤離滑梯。

  

當年輕的管制員竭盡全力地幫助機組,當看見飛機的應答機信號在雷達屏幕消失的時候,口裡雖然堅持說著沒有回覆的飛機也不一定會墜落,但一顆眼淚已經不知不覺流在他的臉上。他離開工作崗位,卻一直為自己不能為機組提供更多的幫助而深深的自責。

  

讓我們回到飛機迫降那驚心動魄的208秒,由南航飛行員們來解釋薩利機長每一個決定背後所包含的意義。

  

南航飛行員劉振海發現了這樣一個細節——薩利機長在發現飛機故障決定迫降後,從溝通方案、讓副機長翻閱檢查單、最終下結論到降落,整個過程只用了208秒。值得一提的是,翻閱檢查單這個步驟,由於花費時間較多,曾經間接導致飛機直接墜毀。在1998年,一架瑞士客機花了半個小時,才完成檢查單翻閱這個步驟,但時間耗費過久,直接墜機身亡。但薩利和副機長不是按照正常程序來翻閱所有的檢查單,而是基於以往豐富的經驗直接尋找到自己所需的檢查單,在這一關鍵步驟上節省了寶貴的時間。

「在飛機兩臺發動機都失去動力之後,備份動力系統還能提供部分動力。但是這些動力只能讓機長調整飛機的飛行姿態,不能爬升。」南航飛行員張曉航說。而當時飛機只是處在3000英尺的高度,在空中停留3—4分鐘就會墜落到地面。因此薩利機長必須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做決定,這個決定尤為艱難。

  

這是薩利機長必須短時間內做出的決定。「當時飛機完全失去動力,就像一隻風箏一樣在天上飄,薩利機長根據實際情況判斷,只能在哈德遜河上迫降。」張曉航說,「如果他選擇飛往附近的3個機場迫降,勢必會撞上高樓大廈,那樣造成的傷亡會更大。」  


整部影片簡約而又可靠,全片都很低調,雖然觀眾都已經知道事情的結局。但是導演很好地呈現出了那種緊張感。雖然對於影片筆者只有讚嘆,但對於事件本身我卻萌生了一個疑問:「為什麼水上迫降反而是最危險的?」

水的阻力是空氣的600倍,而飛機在設計的時候,就是被設計成在空氣中降落的。「可想而知,在水面迫降對飛機機身的衝擊會是多大。」張曉航說。而一旦飛機入水姿態不好、左右不平衡,機身就會因為左右阻力的不一致立即產生很強的撕扯力,這個撕扯力瞬間能夠讓飛機機身翻滾並且撕裂開來,從而造成迫降的失敗和人員的重大傷亡。    


中國有句古話叫「柔情似水」,水應該比較溫和,按理說迫降在水面上的生還率應該比地面高很對,但事實上這個理念是錯誤的。

  

首先,對於飛行員來說,水上迫降比陸地迫降的難度要大很多。 水面不像陸地那樣平靜,它有起伏和水流向,這些都是飛行員不可預測的,從而也就無法準確的調整飛行角度,一旦飛機的機頭或機翼先碰到水面,飛機隨時可能整個翻過去,一旦飛機扎進水面,巨大的阻力會讓它立即停下來。這股力量足以撕裂整架飛機,壓碎裡面所有的物體,包括人。所以飛機必須要保證以絕對完美的角度滑進水中才有可能爭取到短暫的漂浮時間。

  

其次,就是剛剛提到的短暫的漂浮時間。除水上飛機外,一般的飛機都是不適合在水面漂浮的,所以就算是水上迫降成功,飛機也會隨時間推移而下沉。這也就意味著,乘客和機組人員必須抓緊穿好救生衣準備逃生。

【穿插一個小知識:由於現代大型旅客機的機艙門離地有3-4m,為了在飛機迫降時使旅客迅速撤離每個應急出口和機艙門都備有救生滑梯。救生滑梯由尼龍膠布膠接而成,平時摺疊好後,放在門上專用箱內,上面寫有救生滑梯字樣。當飛機迫降後要使用時,只要把滑梯的一端掛在客艙地板的專用鉤上,再將艙門打開,應急滑梯便會自動充氣鼓脹,變得十分有彈性。當飛機迫降在水面時,應急滑梯也可作為救生艇使用。所以,電影《薩利機長》中供乘客搭載的不是救生艇,而是應急滑梯。

  

另外,部分飛機上是有救生艇的(有的飛機上沒有)。救生艇也叫救生筏,是當飛機迫降在水面時應急脫離飛機所使用的充氣艇。平時救生艇不充氣,並且摺疊包裝好以後儲存在機艙項部的天花板內,需要時可立即取出並充氣使用。現代旅客機所攜帶的救生艇數量根據飛機的載客數而定。】


回歸正題,就算是水上迫降成功,生還者也將面臨一大挑戰,那就是水溫。低溫水比低溫空氣更為致命,倖存者隨時有可能在等待救援的過程中由於體溫驟降被凍死。不幸的是,哈德遜河迫降事件剛好發生在冬天。

  

所以,水中迫降要比陸地迫降風險大得多,在此不得不佩服薩利機長過人的膽識和飛行技巧。至於機長是怎麼成功應對調查組質疑的……還請去影院親自看一看這部影片,絕對不會讓你失望。


來源:AOPA雲AOPA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所載內容為本公眾號原創或網絡轉載,轉載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請跟我們聯繫!轉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公眾號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相關焦點

  • 資訊《薩利機長》真實事件改編,揭秘迫降奇蹟!!!
    感謝導演尋找到了如此獨特的視角來詮釋這個事件,讓它不再是新聞報導裡一板一眼的災難或是奇蹟,而變得有血有肉,引領著觀影者,有思考有共鳴。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湯姆-漢克斯主演的史實改編之《薩利機長》(Sully)強勢空降,以3550萬美金拿下秋季頭冠。
  • 薩利機長的「哈德遜河奇蹟」
    我們可能在哈德遜河迫降。——薩利機長最近,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導演、湯姆·漢克斯主演的《薩利機長》網上口碑爆棚。這部關於「哈德遜河奇蹟」(Miracle on the Hudson)的傳記電影,在豆瓣收穫8.2分的高分,IMDb得分高達7.7分。該片將於12月9日在中國大陸地區上映。
  • 《薩利機長》:揭秘奇蹟背後的真相
    轟動全球的全美航空1549號空難事件,機上155人在機長薩利的帶領下全部生還,被紐約市長稱為「哈德遜奇蹟」。《薩利機長》改編自這一奇蹟的締造者——薩利的自傳體小說《最高職責》。薩利機長在危難時刻,憑藉自己多年的飛行經驗和高超技術讓客機迫降在哈德遜河上,不僅機身大致保持完整,更重要的是,機上所有人員全部生還,造就了空難史上又一個奇蹟。老東木寶刀不老 漢克斯演技動人
  • 《薩利機長》終極預告 12月9日揭秘史上傳奇迫降奇蹟
    揭秘史上最艱難抉擇在本次發布的終極預告中,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迫降事件終於被完全展示在觀眾面前。飛機起飛後薩利機長與副機長頗為輕鬆的聊天,怎料此時卻突然遭遇黑雁撞擊導致雙引擎失去動力,與機場塔臺取得聯繫後對方迅速提出多個意見,例如返回拉瓜迪亞機場、開往泰特波羅機場等。但是薩利機長根據個人判斷,最終決定迫降迫降在哈德遜河。
  • 《薩利機長》:湯姆大叔還原了堪稱奇蹟的一次迫降
    預告中,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迫降事件終於被完全展示在觀眾面前飛機起飛後薩利機長與副機長頗為輕鬆的聊天,怎料此時卻突然遭遇黑雁撞擊導致雙引擎失去動力,與機場塔臺取得聯繫後對方迅速提出多個意見,例如返回拉瓜迪亞機場、開往泰特波羅機場等
  • 《薩利機長》真實事件改編,揭秘迫降奇蹟!!!!
    最近一部口碑和票房都上佳的影片即將上映——《薩利機長》12月9日上映!
  • 評《薩利機長》:何以締造奇蹟
    從創作技法上來說,本片不同於以往的災難片,沒有將敘事重心放置於薩利機長如何迫降上,而採用交叉剪輯和閃回等敘事手段集中刻畫了美國聯邦交通安全委員會(National Transport Safety Board)對被民眾和媒體成為「英雄」的薩利機長展開調查,薩利機長與副機長傑夫最終證明當時選擇迫降沒有違反操作規程,是唯一明可行的方案的周旋過程。
  • 《薩利機長》發布特輯 湯姆·漢克斯還原高空迫降
    原標題:「機長」湯姆·漢克斯還原高空迫降   即將於12月9日上映的空難大片《薩利機長》,昨天發布製作特輯,揭秘208秒迫降奇蹟背後的真相。作為今年引進內地的最後一部分帳大片,影片由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湯姆·漢克斯、艾倫·艾克哈特等人主演。
  • 《薩利機長》再發預告 哈德遜河迫降何以稱為奇蹟
    今日(11月21日),由華納兄弟電影公司出品的震撼空難大戲《薩利機長》再發30秒中文預告片——毫無預警。    哈德遜河迫降何以稱為奇蹟    相比較此前發布過的幾版預告片,此次「毫無預警」版預告更顯緊張激烈,「沒有人警告過我們、沒有人受過這種訓練」,兩架引擎在史上最低的飛行高度雙雙失靈的確是史無前例的困境,面對這種境況薩利確實有多種選擇的機會——飛回出發機場、飛向鄰近機場以及最無奈的選擇迫降河面。
  • 一次迫降,155條生命,208秒的奇蹟,讓我們認識和了解這位勇敢的機長薩利
    湯姆·漢克斯扮演的就是創造奇蹟的薩利機長這部電影完全不依靠特效,認認真真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但就是這樣也能讓人看哭。預告片裡不僅呈現了驚險的迫降片段,也有很多描述薩利機長事後接受調查的情況,試圖完整還原這位前空軍飛行員事件前後的心路歷程。
  • 薩利機長:哈德遜奇蹟讓我重新認識這套制服的重要性
    看預告片就已經讓我很激動的電影薩利機長:哈德遜奇蹟,昨天去看完後內心的震撼真的很大,有一些想法想跟大家分享~即便在看之前已經大概知道劇情
  • 電影背後的真實 《薩利機長》哈德遜河上的奇蹟迫降
    坐過飛機的都知道,飛機在高空飛行,最怕的就是遇上強大的氣流或者是飛鳥的碰撞,強大的氣流或碰撞不僅會對飛機產生劇烈的晃動,嚴重的甚至還會有生命危險,因此,每次平安落地,都要感謝駕駛機長。迷妹們一定認同機長是一個非常帥氣的職業,而機長制服更是美貌!那你知道機長制服的肩上有四道槓分別代表什麼意思嗎?
  • 《中國機長》、《薩利機長》與《迫降航班》
    其次,《薩利機長》和《中國機長》都聲稱自己基於真實事件,而《迫降航班》則是完全虛構的。但當我們實際上看過影片之後,不難發現最具感官刺激和表面上的戲劇性的那部,卻是《中國機長》。另一方面,《薩利機長》與《迫降航班》,儘管事故和迫降同樣是影片的起點,但隨後事件本身卻退作了支撐的背景,而主角們真正需要面對的失衡局面則來自於起點事件造成的餘波,其危機要素也不再是禍及人命的危險事故,而是關於「誰來負責?」的相互扯皮。
  • 「哈德遜河奇蹟」《薩利機長》觀影功課
    影片根據2009年美利堅航空公司1549號航班機長切斯利·舒倫伯格的真實事跡改編。講述了薩利機長在發動機失效的情況下,成功迫降拯救155名乘客和機組人員的故事 。歷史上稱這一事件為「哈德遜河奇蹟」。以專業的角度重現了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迫降事件。視頻除了細數遭黑雁撞擊導致雙引擎失靈、塔臺幾度指導迫降、薩利機長決定迫降哈德遜河等重點事件外,還對一些航空專業問題進行了解說。今天,我們就一起為這部即將於12月9日上映的冷門佳片做一下觀影功課。
  • 這個拯救了155條人命的機長才是真正的英雄!「薩利機長」高能劇透~
    機長回憶人生,他為了飛機而生在之後電視採訪中,薩利機長說明了他已經有了42年的駕齡,而飛機,就是他的生命。從引擎失靈到水上迫降僅有208秒,這短短的三分多鐘是薩利一遍遍重複回憶的瞬間。薩利機長,確認了沒有任何乘客有危險以及全部撤離完畢。才最後離開了機艙。
  • 電影《薩利機長》最走心的空難大戲
    改編自傳奇機長真實經歷奧斯卡影帝與最佳導演強強聯袂、        《薩利機長》今年秋季於美國公映後曾雙周蟬聯周末票房榜冠軍,並贏得了一片叫好之聲。        2009年1月15日,前美國空軍飛行員切斯利·「薩利」·薩倫伯格執飛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從紐約飛往北卡羅來納州。這架空中巴士A320-214爬升過程中遭加拿大黑雁撞擊,導致兩具引擎同時熄火,飛機完全失去動力。薩倫伯格確認無法到達任何附近機場後,決定於哈德遜河河面進行迫降,最後在208秒的時間內拯救了155名乘客和機組人員。
  • 《薩利機長》發208秒解析視頻 逐秒解讀迫降歷程
    今日,由華納兄弟電影公司出品的震撼空難大戲《薩利機長》發布「208秒奇蹟解析」視頻,首次細緻還原真實事件前因後果。    專業角度闡釋哈德遜河奇蹟    本次發布的「208秒奇蹟解析」以逐秒解說的方式,重現了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迫降事件,視頻除了細數遭黑雁撞擊導致雙引擎失靈、塔臺幾度指導迫降、薩利機長決定迫降哈德遜河等重點事件外,還對一些航空專業問題進行了解說,讓大家可以在12月9日影片上映之前做好觀影功課。
  • 電影《薩利機長》一個靠譜機長和他的神隊友再現迫降奇蹟
    飛行員發起的有責任、有態度、有原則的航空培訓2009年1月15日,薩利(湯姆·
  • 《薩利機長》:哈德遜河奇蹟背後
    但是他寬厚的額頭、豐腴的臉頰,組合在一起,就讓人有種莫名的親切感。角色選擇上,漢克斯塑造了諸多例如「阿甘」這樣的好人角色,更是刷滿觀眾的好感值。說到湯姆·漢克斯的高光時刻,毫無疑問是在上世紀的1994年和1995年。這兩年,湯姆·漢克斯分別憑藉在《費城故事》和《阿甘正傳》中的精彩表演,兩奪奧斯卡最佳男演員獎盃,成為奧斯卡50年來第一位連續兩年獲得最佳男主角獎的演員。
  • 從《薩利機長》看災難片存在的意義!
    當薩利機長敢於質疑指揮,有著置死地而後生的覺悟,靠著多年的經驗,願意系全機性命於一身做出這一決定時,才成就了這一個奇蹟。而沒有這種決斷力,魄力的人往往會因自身錯誤造成不可磨滅影響,所以說對薩利機長的質疑是有必要的,最後實驗結果也為機長正名,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