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寶貝:最後的進化》10月30號就要在國內影院上映了,又一段屬於你的童年回憶要向你告別了,而當年劇中那些被選中的孩子們也和我們這些被「選剩下」的孩子一樣不得不去告別童年了。
對於這一部作品的內容,我個人不想細述,不僅只是因為它早就在海外上映過了,而是覺得這份「爺青結」還是保留一點的神秘為好,畢竟相比於之前同類型的作品,這次的大電影,更像是用數碼寶貝的故事來告訴我們什麼是成長的代價。
所以今天的這篇文章我將努力不牽涉劇情主要內容的為大家淺聊一下這一部即將上映的《數碼寶貝:最後的進化》中的一些問題與感觸。
(僅個人想法意見,娛樂參考,有不足之處請及時補充指正)
擁有數碼寶貝是孩子不管第一部還是最後一部,數碼寶貝的故事始終都貫徹著一個理念,那就是「孩子永遠擁有創造和改變未來的無限潛能「。
我之所說孩子擁有改變世界的能力,在故事裡那是因為它們身邊的數碼寶貝會隨著它們的成長而一起變強。就像是一開始的時候,我所知的數碼寶貝其實都很弱小,就像現實中剛出生的孩子一樣,可是是隨著年齡和認知的不斷增長與學習,孩子們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就會大幅度成長,這就意味著數碼寶貝實力的越來越強。
而在現實裡,孩子時期的思維雖然看似天馬行空般的不靠譜,卻也不可否認的充滿了創意愈與活力,有多少人類現代科技的進步就是靠著兒時的一個疑惑與好奇而出現並發展的。就比如說萊特兄弟從放風箏到幻想飛上天一樣,最後造出了人類第一架飛機一樣,正因為有了想像,才有了人類上天的可能。
失去數碼寶貝的是大人然而這個世界其實一直都是公平的,成長既然可以給你帶來不一樣的收穫,就會讓你付出同等價值的代價,成長在某種意義上也意味著失去,意味著再也不能任性而為。失去了孩子時的徽章,就意味著你必須開始肩負起相應的責任,你不能再像從前那麼任性,一切都要深思熟慮,要有目標的工作,而不再是腦子發熱的一腔熱血,還要學會有所捨棄。
長大後的你思維不再像孩子時那樣隨性,因為現實的沉重,讓你再也無法隨性而為。就如故事裡的數碼寶貝最後終將會失去,而他們的失去其實是我們童年的純真與快樂的離開,這個概念其實在數碼寶貝的第一部中就已經闡明了,因為數碼寶貝只有孩子才能看得到,大人是看不見的。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選擇可以不成長,留住自己的數碼寶貝嗎?
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這次的劇場版電影中也有回答,在劇中川美美(女教授)就是因為成長後失去閃蝶獸,讓自己深陷回憶泥潭,最後極端的思維下創造了數據怪獸,去吞噬孩子們的意識。
那麼劇中的這個反派就是絕對的壞人嗎?我的答案是「不」,她只不過是一個不小心用了極端方式的人,就像迪迦奧特曼中出現的奧比克一直想留住曾經的村子一樣,她的目的也只是為了留住孩子們的童年,不讓數碼寶貝消失,只是就和奧比克的故事一樣,前行和成長都是不可逆的,強行介入,最後只會讓自己也迷失其中。
我相信所有成長都明白或體會過成長所帶來的痛苦,可是你卻又不得不面對,因為你成長向前,結果只能是陷入無盡的回憶或心魔之中而不能自拔,活在過去和回憶裡的人,看似很幸福,實質就是懦夫般的在自我欺騙。
作品中還有一個我個人認為非常好的設定,那就是戰鬥會加速神奇寶貝的離開。
我欣賞這個設定的理由其實很簡單,就好比說看似「攔路虎」的挫折與困境往往是你人生中最好的導師與收穫一樣。因為進化都在逆境中進行,逆境會加速成長,成長會加速失去童真。而現實的苦困與無奈終究會讓很多人最後選擇放棄自己的夢想與初心,從而向這個世界去妥協。
每一個人生階段都該有不同的美好那麼大人的世界就一定充滿悲觀嗎?這倒也不一定,就如劇中最後結束的部分,當亞古獸想吃刨冰,不是換來太一的抱怨,而是建議吃某種口味,一反常態的表現不禁讓亞古獸感嘆道,「太一,你長大了」。
當亞古獸它們問到「明天要幹嘛」,其實這就是我們在成長中所面對的第二難題,你的未來在哪,準備好勇氣前行了嗎?這裡製作組用了一個很催淚的場景來當作答案,那就是當阿和、太一他們的目光堅定之時,進化徽章和神聖計劃的光芒也就消失。
也許那句「我們還會再見」並不是安慰,而是一種希望。
成長雖然不可阻擋,我們終將會失去童真的美好,但這並不意味著失去了希望,因為長大的我們可以去創造一份美好。兒時幻想的東西,由成年後的自己來完成。
就像每一個堅持追著夢想的人一樣,他們的「數碼寶貝」是夢想展翅飛翔,儘管在某些時候成長讓他們失去自己的夢想和童貞變成了普通人,但經過努力,他們成功地創造出了自己的「數碼寶貝」——實現夢想,讓夢想變成現實,大家有沒有注意這麼一點,孩子擁有改變數碼寶貝世界的無限潛能,但請大家別忘了,數碼寶貝世界可是由大人們所製造的數據所創造的。
總結:為什麼人會越來越念舊,因為美好的回憶總是會在你最難過的時候浮現,本應是為你療傷的,最後卻往往成了壓垮很多人的稻草,這也許就是為什麼在數碼寶貝的故事裡,第一個出來進化的基本上都是勇氣會長的原因吧,因為不管你處在什麼境地,什麼年齡段,勇氣永遠都是前行的動力。
勇敢地告別回憶,勇敢地迎接未知的人生,這就是所謂的成長。
最後你們會進入影院為自己的童年做一個結束嗎?歡迎留言。
(修訂:小曼,文中配圖來自相關預告片,部分內容引述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