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城陽區「全省地方志先進工作者」曾範軍:用情修志 出彩人生

2020-12-24 瀟湘晨報

魯網7月19日訊 曾範軍有句口頭禪:工作,用力幹,可能得60分,及格;用心幹,可能得90分,優秀;用情幹,就能得120分,出彩。

十九年如一日,曾範軍用情編史修志,把工作幹成事業。

參與編寫的《棘洪灘街道志》被列入中國名鎮志叢書,是青島市唯一入選的街道(鄉鎮)志;主編的《家城陽》系列叢書,一套6部,多次獲省、區領導批示、點評,漢語版《家城陽》出版發行,中共中央黨史文獻網站刊文介紹編寫經驗,國內罕見。

曾範軍,青島市城陽區黨史研究中心編研科科長。

幹就幹第一

如果歷史是一棵樹,史如幹,志如枝,譜如葉,惟有俊秀挺拔,枝葉茂盛,中華歷史才更深遠,更豐富。國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譜,是構成中華歷史之樹的基本框架。

城陽1994年建區,於1999年啟動全國第二輪修志時成立史志辦。2002年,因工作需要,曾範軍被調入區史志辦從事修志工作,至今已是19個年頭。

日月穿梭,歲月以其亙古不變的步伐流逝。無論是多麼深刻的記憶,總有隨時光流逝而淡忘的時候,唯記之於書,方傳諸於世。城陽區成立以來,經濟社會發展迅速,城市化進程較快,一些傳統意義上的村莊逐漸消失,一些淳風美俗也逐漸淡化。用身邊的故事教育人,用身邊的變化激勵人,留住鄉愁,記住鄉思,牽住鄉俗,拉住鄉音是史志工作責無旁貸的任務。作為一名史志人,他恪守著 「為國守史,為黨立言」的責任和使命,用文字記錄鄉情鄉愁,講好城陽故事,成為地域文化的守護者。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地方志被稱為「一方之全史」「一地之百科」,有獨特的體例和編寫要求,一部志書動輒數十萬字甚至上百萬字,尤其是志書沒有故事情節,讀來乾巴巴的甚是枯燥,而且白紙黑字,來不得半點馬虎,是出版一部志書,往往要反覆審核校對,其艱辛與不易可想而知。而他,自2002年開始從事這項工作,秉承著「直筆著信史,彰善引風氣」的信念,近19年的時間裡,他親自參與編纂的志書有30餘部,其中2007年出版的《城陽區志》是青島市當時12個區市中出版的第一部志書;中國名鎮志叢書之《棘洪灘街道志》,是青島市唯一一部入選中國名鎮志的街道志,即便是全省也只有四部;編纂出版年鑑13卷(本),編纂出版地情資料書籍20餘部(本)。另外,他指導編纂出版了鎮志和街道志9部,評審了社區志20餘部,正式出版15部,指導編纂部門志5部,為傳承地域文化留下了諸多寶貴的資料。絕大多數的書籍在省、市志類成果評比中都獲得較高獎項。

幹就幹唯一

修志編鑑的目的在於「資治、教化、存史」,這就需要把歷史、現實和未來連接,具有替子孫探路的精神。如此,就必須有堅定、踏實、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

曾範軍清醒認識到,志書的受眾面是比較小的。為發揮史志工作的經世功能,更好的為社會服務、為現實服務、為大局服務,他大膽創新,開創讀志用志新思路。

二輪修志,由曾範軍參與編撰的《城陽區志》在青島市當時12個區市中第一個出版。志書出版後,圍繞讀志用志,曾範軍參與組織系列活動,2012年,他參與「送志書進高校、進軍營、進社區」活動,為青島農業大學、預備役部隊和部分社區贈送《城陽區志》《城陽史話》等編研成果共計300餘本。2013年,他參與組織全區中學生 「全區中學生『讀志書 知區情 愛家鄉』徵文、演講比賽」,引起較大反響。2013~2014學年度,他受區實驗中學邀請,結合學校開展的第二課堂開展了「區情知識進課堂」活動,義務為學生進行區情教育30課時。在這個基礎上,2015年,曾範軍大膽創新,將志書做減法,主編了中學生版的鄉土教材《家?城陽》得到當時山東省史志辦主要領導的批示,2018年編纂市民版鄉土教材《家?城陽》得到了城陽區委主要領導的肯定和批示。2019年他主持編纂的韓語版《家?城陽》在9月份召開的世界韓商合作大會上被外商搶要一空,成為宣傳介紹城陽、助力城陽「創建中日韓地方經貿合作先行區高地」的文化名片。

曾範軍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兢兢業業,嘔心瀝血,認真負責,才讓記載、反映全區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發展歷程、經驗成就的志書、年鑑、黨史文獻書籍,有了堅強的技術後盾和質量保障。

將志書做減法,著眼於教化育人,先後編撰鄉土教材《家?城陽》初中版、小學版、市民版、韓語版、日語版、英語版等六個版本,今年正在為學齡前兒童編寫手繪版,把史志的教化育人功能發揚光大,做成全國唯一,展現了黨史、國史人的作為、擔當。

十九年如一日,他初心不改

修志本是苦差使, 要想編纂出高質量的志書,如修《四「苦」全書》一般,艱苦、辛苦、清苦、痛苦,一個都不能少。

2018年11月份,中國名鎮志叢書之《棘洪灘街道志》修改出版到了最後階段,他歉意地對妻子笑笑,顧不上即將高考的兒子,在北京方志出版社一呆就是半個月。為了趕時間,有時校稿需要通宵達旦,半個月的時間裡,他不分晝夜,隨叫隨到。12月,作為全國名鎮志叢書之一的《棘洪灘街道志》如期出版。

2019年因為機構改革等原因,年初的工作計劃進展有點緩慢。國慶假期間,當許多同事都愜意的走進自然領略大好風光,或者三五知己相約走親訪友時,他不顧因血壓高導致的鼻子出血不止,在醫院用醫用海綿條將兩個鼻孔堵住,5天假期加了4天班兒。10月中旬,根據組織安排,他參加了由區委組織部、區委黨校、區人社局組織,在深圳舉辦的的全區第二期新晉升職務、職稱幹部培訓班。當一天的學習結束,其他學員瀏覽深圳的夜色、領略南國的風光時,他卻利用晚上自由支配的時間打開筆記本電腦,認真地審核校對《城陽年鑑1919》,一周時間,天天如此,每天深夜,確保年鑑如期出版。

「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幹好工作。」在他的心裡,工作是最重要的,必須腳踏實地地去做,而且要精益求精。除非是逼不得已的事情,一般諸如有什麼頭痛腦熱的情形,只要還能堅持,他一般都會說,「先等等吧,等把手中的活兒忙完再說。」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在近19年的歲月裡,他心無旁騖,專注於地域優秀歷史文化的挖掘和弘揚,傳承和保護。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他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的耕耘,編纂出可刊可鑑的史志成果。桃李不言,下自成蹊。2019年,他以「敬業奉獻」被城陽區委宣傳部、文明辦授予「感動城陽?十大好人之星」;被省人社廳和省委黨史研究院(省地方史志研究院)聯合表彰為「全省史志工作先進個人」。

史志工作是清苦的,作為一名黨史史志人,他在清苦中體味工作的快樂,憑著「對歷史負責,為現實服務,替未來著想」的信念,甄別考證去蕪存菁,履「存史」之責,圍繞大局服務中心,行「資政」之要,拓新思路培根鑄魂,修「教化」之德,充分展現新時代黨史史志人的責任擔當。(通訊員 吳德明 趙軍)

【來源:大眾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千年文脈千年志,志載千年炳千秋
    記事往往統合古今,上溯事物起點,中記事物「拐點」,下迄事物終點,「縱不斷主線」,內容十分系統。江蘇地方志具有近兩千年的歷史,早在東漢、魏晉和南北朝時期,今江蘇地區就有《沛國耆舊傳》《廣陵郡圖經》《吳先賢傳》《陽羨風土記》《吳縣記》等早期方志問世。
  • 【省地方志】 《陝西省志·公安志》(1995-2010年)出版發行
    【省地方志】 《陝西省志·公安志》(1995-2010年)出版發行 來源: 省地方志網站 發布時間: 2021-01-09 09:19
  • 不負青春志,建功新時代!貴州省勞模和先進工作者獲獎之後話心聲
    今天(12月10日)上午,貴州省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貴陽隆重召開。來自全省各個行業的330名勞動模範和170名先進工作者獲得表彰。這份沉甸甸的榮譽背後,他們有怎樣的心聲呢?榮獲「貴州省先進工作者」稱號的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左石告訴記者,「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心情特別激動,倍感榮幸,也深受鼓舞,諶貽琴書記的重要講話中提到偉大來自平凡,幸福源於勞動,道出了我們的心聲,作為醫務工作者,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把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工作當中發揮到極致,為人民群眾做好健康服務。」
  • 通時達變的方志寶典:《中國地方志集成》
    後漢以來,有偏方載籍的「方記」如《越絕書》、《吳越春秋》、《華陽國志》;有左圖右書的圖經如《巴郡圖經》;有地方雜記的《鄴中記》、《荊楚歲時記》;有都邑簿的《三輔黃圖》;有地理書志的《洛陽伽藍記》,都兼具有史志的規模。隋唐以降,又有總志的編集。《諸州圖經集》開其端,《區宇圖志》、《元和郡縣圖志》踵其後。
  • 第三屆中國地方志學術年會述要
    原標題:深化地方志學術研究(信息快遞)——第三屆中國地方志學術年會述要 「第三屆中國地方志學術年會暨兩岸四地方志文獻學術研討會」近日在廣東省東莞市召開。會議由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中國地方志學會主辦,廣東省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承辦,東莞市人民政府協辦。
  • 《青海省志·城鄉建設志》印刷出版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日前,經青海省志編纂委員會審核,《青海省志·城鄉建設志》正式印刷出版。標誌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承擔的全省住房城鄉建設領域第二輪修志任務圓滿收官。據了解,《青海省志·城鄉建設志》編纂工作於2012年3月啟動,2016年初形成初稿並初審,2018年1月完成覆審,2018年10月形成終審樣稿報省地方志辦公室進行終審,2020年7月份獲批覆同意正式印刷出版。全面啟動《青海省志·城鄉建設志》編纂工作以來,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編纂小組克服諸多困難,付出辛勤努力,歷時8年,七易其稿。
  • 地方文獻丨《北京工業志·汽車志》
    地方文獻丨《北京工業志·汽車志》 2020-06-21 21: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麗水市志》通過終審 我市召開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會議
    12月21日,我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會議召開,《麗水市志》(重修本)通過終審,即將出版。市委副書記、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副主任李鋒,省方志辦主任潘捷軍等出席會議並講話。副市長、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副主任盧彩柳主持會議。
  • 【工作動態】首屆全國方志論壇暨中國地方志學會方志學分會2020年...
    會議由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中指辦)、中國地方志學會方志學分會主辦,湖南省地方志編纂院承辦,株洲市委黨史研究室(市地方志編纂室)協辦。開幕式上,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秘書長、中指辦主任、中國地方志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冀祥德出席會議並講話。湖南省政協副主席賴明勇,湖南省地方志編纂院黨組書記、院長江湧,中共株洲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毛騰飛出席會議並致辭。
  • 四川省優秀新聞工作者陳志強向內江黨史地方志研究室贈送《實用...
    12月23日,四川省優秀新聞工作者陳志強到內江市委黨史地方志研究室贈送《實用新聞課》,內江市委黨史地方志研究室主任申福建接受贈送,並向對方回贈了《內江簡史》等史志書籍。陳志強,四川省優秀新聞工作者,59歲仍堅守在新聞採寫第一線。
  • 品文庫 愛貴州 薦書臺|《大定府志》:林則徐唯一作序的地方志書
    該志共60卷,約0餘萬言,內容宏富,體例完整,保存了不少彌足珍貴的地方史料、民族資料、地理風俗資料,是研究黔西北地區歷史、文化、民族、政治、經濟等的珍貴文獻。該書刊行後,以其史料價值獲得當世及後世學者的高度讚揚,林則徐、梁啓超對此志都讚譽有加。
  • 品文庫 愛貴州薦書臺|《大定府志》:林則徐唯一作序的地方志書
    該志共60卷,約0餘萬言,內容宏富,體例完整,保存了不少彌足珍貴的地方史料、民族資料、地理風俗資料,是研究黔西北地區歷史、文化、民族、政治、經濟等的珍貴文獻。該書刊行後,以其史料價值獲得當世及後世學者的高度讚揚,林則徐、梁啓超對此志都讚譽有加。
  • 【方志四川•論壇】王紹安 ‖ 地方志編纂應重視外文資料的運用
    地方志編纂應重視外文資料的運用王紹安「盛世修志」,全國已出版第二輪志書種類齊全,數量龐大。大多內容詳實,資料豐富,在資料運用方面積累了一些可資借鑑的經驗。但也有不足之處,就是外文資料遠未引起足夠的重視。事實證明,這類資料是十分可貴的。
  • 《天津市志·北海航海保障志》出版
    新華網天津12月23日電(記者周潤健)歷經6年編修,我國首部航海保障專業地方志——《天津市志·北海航海保障志》近日正式出版。  《天津市志·北海航海保障志》由交通運輸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編纂,全書劃定的年代界限縱貫170餘載,地域橫跨四省一市,篇幅120萬字,為我國首部將航標、測繪、通信三大專業融為一體的地方專業志。
  • 廣東省民政廳舉行全省民政系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事跡報告會...
    1月12日,廣東省民政廳舉行全省民政系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事跡報告會。廳黨組書記、廳長卓志強出席活動。「寧可十防九空、不能失防萬一,中心堅持『硬核』抗疫,始終執行嚴於社會面的防疫措施,用情、用愛、用智打造社會福利機構防控利器,全力保障中心600多名孤老殘幼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深圳市社會福利中心主任趙穎在宣講中動情地說。
  • 公在東山,志在天下-《東山志》首發儀式小記
    謝公始有東山之志上虞東山太傅祠全貌公在東山,志在天下~《東山志》首發儀式小記賢愚共在浮生內,2020年10月17日,時值庚子九月初一,秋高氣爽,和風惠暢,浙江省紹興市上虞謝安東山上,舉行紀念安公誕辰1700周年暨《東山志》首發儀式。
  • 《濰坊市志(1991—2012)》秉筆直書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琳12月24日上午,濰坊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中共濰坊市委黨史研究院主要負責人介紹《濰坊市志(1991-2012)》出版發行情況。記者從會上獲悉,《濰坊市志(1991—2012)》正式出版,標誌著全市第二輪修志工作圓滿收官。
  • 姚濤同志獲評全省先進工作者!
    姚濤同志獲評全省先進工作者!甘肅省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12月7日上午在蘭州隆重舉行。大會共表彰甘肅省勞動模範213人、先進工作者86人。其中,甘肅公安系統9人獲評先進工作者。據了解,本次省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的評選涵蓋2015年以來,在我省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中作出重大貢獻,取得優異成績的工人、農(牧)民、科教文衛人員、管理人員、機關工作人員以及新業態職工群體。
  • 湖南地方志要充分運用網際網路和新技術,推進新時代地方志事業
    2020年12月22日下午,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秘書長、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冀祥德一行到湖南調研地方志工作。冀祥德一行參觀了湖南方志館並召開座談會。湖南省地方志編纂院黨組書記、院長江湧從湖南地方志工作概況、近年來開展的主要工作以及今後工作打算等幾個方面匯報了湖南省地方志的工作情況和工作設想。
  • 孫志熊與《菱湖鎮志》
    按《孫氏宗譜》記截,這位年僅二十五歲,才華橫溢的方志篡輯者,歷經十年心血,在即將編竣《菱湖鎮志》完成時,於清光緒壬辰(1892年)七月初八日突然辭世,實為惋惜。《菱湖鎮志》於光緒十九年(1893)秋刋刻成書面世,而孫志熊生前並未見到《菱湖鎮志》刊印成書,此扛鼎之作的最後收尾整理校勘均由其父親,兄弟及宗親等人合力所完成。這從《菱湖鎮志》及魯鵬、朱炳熊、崔適的序文中都得到了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