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是餘歡水》火了。
郭京飛飾演的「餘歡水」也被網友稱為「史上最慘男主角」。
工作上連續半年業績不達標,被上司大罵慫包、在中秋節被罰打掃整個公司;
想要請假接兒子放學,卻被上司劈頭蓋臉的一頓擠兌:「公司是你開的嗎想走就走?你還有臉接孩子?」
熬到下班後去接兒子,卻因為大雨堵車沒趕上,回到家又被老婆指責:「你不能接就直說,為什麼要騙我。」
母親留給自己的遺產借給朋友後,不僅要不回來,還一直被欺騙和玩弄:「十三萬算個屁呀,我會還給你,但是得看我心情。」
更慘的是,在老婆提出離婚後,他被醫生告知癌症晚期,心灰意冷之下同意離婚,並把錢和房子全部留給妻子。
可是等到發現自己被誤診,想要回家和老婆報喜時,屋裡傳來一個陌生男人的聲音……
你能想到的所有悲慘情節,全在他的身上發生了。
那個曾經人人喊打、囂張跋扈的「蘇明成」,變成了一個慫上熱搜的中年人。
性格懦弱,愛面子,喜歡說謊。
很多人都說:
「餘歡水,你怎麼活成這樣了?」
這個慫到底的男人,讓人看著心裡特別窩囊。
可是就是這樣一個處處被人看不起、事事被人擠兌的中年男人,面對孩子的事卻絕不含糊,該出手時就出手。
在劇中,每到餘歡水和兒子相處的情節時,總是能看到他作為父親的一面。
當兒子被老師冤枉時,他冷靜客觀,維護兒子的一片正義。
兒子餘晨和同學打架,老師一見到餘歡水,就指責他兒子動手打傷同學。
可是餘歡水相信自己的兒子,兒子受到爸爸的鼓舞后,說出了自己抱打不平的真相。
餘歡水反問老師「如果餘晨是打抱不平,那是不是應該鼓勵呢?」
在外笑臉迎人,低頭示好的男人,第一次看到他挺直腰杆,為兒子撐腰。
當兒子被小舅子凌辱時,他憤怒回擊,維護孩子的自尊。
老婆帶著兒子回娘家,舅舅家的兒子和餘晨搶玩具,舅媽一把搶過給了自己的兒子。
兒子不甘心大哭,舅舅卻不耐煩的說「別哭了,小兔崽子,再哭一聲,滾出去別吃飯了。」
一直在丈人家唯唯諾諾的餘歡水卻怒了:「你為什麼要管他叫兔崽子,他是我餘歡水的兒子。」
不想兒子因為自己離世難過,他用心編造了一個美麗的謊言。
在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後,他事無巨細叮囑孩子。
他說自己會離開,去找一份天上的工作。如果兒子想自己,就可以像小螞蟻一樣,用手在頭上比劃兩個觸角,就可以知道彼此的思念。
而當後來,餘歡水從陽臺上看到兒子在被媽媽罵哭的時候,伸出手比劃螞蟻的觸角說「想爸爸」時,他瞬間紅了眼眶。
而到了這裡,我們才懂得,原來他當初租房時說的「這個陽臺不錯」,不是為了輕生,而是為了多看兒子一眼。
很多人看不起餘歡水,因為他不夠成功,因為他人人可欺。
他向生活認慫,活得小心而謹慎,希望能安安穩穩過日子。
他向上司認慫,擔心失去工作沒有收入,會孩子老婆受苦。
可是就算他活得再怎麼卑微,他依然比很多人都好,因為他一直在努力做好父親的角色。
不管如何卑微和落魄,他也努力為兒子遮風擋雨,承擔一個父親應有的責任。
再慫的男人,也有父愛如山的一面,這也是餘歡水展現給我們的。
餘歡水只是一個普通的父親。
可在生活中,我們又何嘗不是那千千萬萬個「餘歡水」中的一個呢。
下面是一張在網上流傳甚廣的照片。
一位面容消瘦的父親,默默看著自己兩個女兒吃著炸雞,自己面前卻什麼都沒有。
這名來自菲律賓的父親患有輕度中風,妻子離家出走後父女三人相依為命,而他每天的收入不到200披索,大約人民幣28元。
可即使如此,這位父親依然很樂觀:「日子再苦也要讓2個女兒完成學業,為她們爭取光明的未來和前途。」
消瘦卻又堅毅的背影,讓很多人看紅了眼眶,也看到了自己父親的背影。
還有一個重慶農民爸爸,因為女兒喜歡凱蒂貓,便用7個月時間,在幹農活之餘,造出HelloKitty水泥管小屋。
這是送給兩歲女兒的生日禮物,取名「小公主民宿」。
他和妻子是土生土長的農民,因為不希望自己的女兒成為留守兒童,放棄外出的機會留在家鄉。
雖然日子過得清苦,可他也和所有的父親一樣,希望女兒有個快樂的童年。
這個單親爸爸抱著三歲女兒送外賣的照片,也曾讓無數人淚奔。
他是39歲的李幫勇。
早些年在外面打工、然後順利的結婚生子,可是在工廠打工期間,卻不幸遇到工傷事故,只能在家待業養傷。
後來雖然拿到了賠償,可是妻子卻離家出走再也沒有回來,無奈著之下,他只能帶著不到三歲的女兒,送外賣養家餬口。
用電瓶車前固定的安全座椅,夏天的遮陽布,冬天的擋風被,為女兒撐起一片天地。
小時候我們總以為父親是無所不能的英雄。
長大後才知道,其實這世上沒有什麼超級英雄,父親就是個咽下了心酸委屈,在負重前行的中年人。
每天疲於奔波養家餬口,白天面對上司和客戶的責難,卻不得不賠著笑臉。
他們是家裡的頂梁柱,可大多數時候,他們都是沉默的,委屈和壓力從不向人訴說。
也許很多人會覺得,當下很多父親疏忽了對孩子的陪伴,不是個稱職的父親。
面對這樣的指責,很少聽到父親們的辯駁。
因為想想存款、想想房貸、想想肩頭扛下的壓力。
想想工資、想想獎金、想想再努力一把就能讓家人和孩子硬氣的生活。
他們咬住牙,認慫了。
但是轉頭,他們依然在為生活、為孩子、為家庭,努力地奮鬥奔波。
餘歡水的另一面,也是在告訴我們。
不要隨便指責一個中年男人一事無成,因為他們心中也有最想守護的東西。
不要隨便指責一個父親「慫」,他的硬氣只留給他最想保護的人。
點個【在看】,願生活不要欺負那些「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