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美麗漁港 拓展漁業經濟 霞關濱海綠能特色旅遊初見曙光
發布時間:2018年04月27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蒼南新聞網4月27日消息:圍繞「一港崛起、兩帶引領、六區協同」的發展目標,始終堅持「以漁興漁,以漁興港」的發展戰略,按照主攻養殖、優化捕撈、深化加工、搞活流通的工作方針,積極優化提升傳統產業,加快霞關漁港經濟區建設,推動漁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努力構建現代漁業產業體系。日前,記者從霞關鎮了解到,該鎮著力實現鎮域經濟持續發展、城鄉面貌大為改觀、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為建設濱海綠能旅遊特色鎮提供堅實的保障。
霞關具有十分豐富的漁、景、港、島等漁業資源,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素有浙江「天涯海角」的美譽,曾獲批國家一級漁港、國家第三批更加開放對臺貿易試點口岸。該鎮以規劃為引領,明晰建設定位,努力擴大近海養殖,充分開發和利用淺海、灘涂等資源,推進海水養殖基地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在養殖區域布局上重點鞏固提高潮上帶以魚、蝦、蟹等為主的圍塘養殖區,積極發展潮間帶以紫菜和貝類為主的養殖區,大力開拓潮下帶和淺海以海帶、羊棲菜和網箱養殖等為主外海深水養殖區,構築優勢海水養殖產業帶。
該鎮大力整合港區資源,加快漁港建設,充分發揮興霞曬網場和船舶修配集聚區功能,加強港區、碼頭和船舶管理,重點發展現代漁業,優化傳統漁業產業,實現養殖、捕撈、加工、流通協調發展,並持續實施「一打三整治」專項行動,縱深推進漁業「三戰」保衛攻堅行動。霞關鎮因地制宜,通過財政金融、用海用地等政策支持和提供技能培訓等公共服務,鼓勵漁民轉產轉業、抱團創業,引導漁民發展旅遊業,在民宿經濟、休閒漁業、水產養殖、水產品加工等領域創業創新,實現就近轉移。同時,積極推廣水產品海上冷藏、水產電商等,不斷拓展漁業發展新空間,拓寬就業新渠道,促進海洋漁業減量增收、提質增效。
在養護和合理開發利用漁業資源的前提下,霞關鎮堅持「提升一產,主攻二產,培育三產」,促進漁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他們堅持漁業主導產業創新需求為導向,實行「人才+項目」發展模式,不斷推進漁業特色人才培養。目前,該鎮擁有一批優秀的造船工藝人才,並成功舉辦了霞關鎮海洋文化節,打響了霞關船模工藝品的知名度;扶持海產品精品加工,不斷加強科技攻關和技術改造,突破低值低質海產品加工技術,建設一批精深加工項目,實現海產品的綜合利用率;打好霞關「浙江省蝦皮之鄉」的特色品牌,更好地組織每年全鎮200多艘漁船赴各海區捕撈蝦皮生產,並進行加工包裝,遠銷海外;嚴格對海產品在生產過程進行質量控制與管理,提高衛生安全質量水平,打造霞關品牌發展新優勢,增加市場競爭力。
記者獲悉,霞關鎮全力實施海產品品牌戰略的同時,著力打造休閒漁業旅遊精品。為加快推動實施沿海旅遊精品項目,該鎮充分發揮港口、島礁、沙灘優勢,探索南關島、北關島、草嶼島、三星半島等島嶼休閒旅遊,委託中國美院設計以海洋文化為主題理念的「漁鄉旅遊鎮」。霞關鎮將深入開發長沙、沛壘沙灘旅遊,以綠色能源帶這依託,以藍色海洋帶為指引,打造霞關濱海綠能特色旅遊鎮。(記者方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