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歸真》| 譯序·信仰轉變

2021-02-08 僕語僕心

信仰轉變

1914年12月6日,他接受教會的堅信禮,首次用聖餐,他後來寫道,「我完全不相信,我在吃在唱我自己的罪。我不能明白我做的事到底有什麼意義,但我明白我是用隆重得不得了的莊嚴態度來說謊。」他承認是為了取悅父親才正式進入教會。

他現在真正接受的卻是不可知主義,他認為「所有的宗教信仰都是神話,都是人自己的發明。」但這也是他的才華開始為他的老師和朋友賞識的時期:他的老師柯伯特黎克說,「他是我已教過的學生中讀古典名著最多的人,也是我所見過的翻譯希臘劇作最聰明的學生。」柯氏力勸他的父親送他去念大學。

這間大學就是牛津。「這裡的一切遠超過我最大膽的夢。」他寫信給父親時說,「我從未見過如此美麗的地方。」這是1916年12月的事,他才19歲。他通過獎學金考試,《泰晤士報》刊出獲獎者名單,他的名字赫然在那裡。入讀的學院是建於1249年的大學學院(UniversutyCollege),是牛津大學最早的一個學院。詩人雪萊在這裡讀過書。

他雖取得獎學金,仍須參加牛津的入學試,而「初級算術」是其中必考的一張試卷。他對算術可說一竅不通,又回到柯老師那裡去惡性補習。

這時,第一次大戰打得如火如荼,英國實施徵兵制度,年輕的路易斯原籍愛爾蘭,本可免役,但他願作志願兵。大學學院收了他入學。他通過學院的軍官訓練營登記入伍,後擔任森語塞輕步兵第叄營的中尉,轉戰歐陸。歐戰快結束前,為炸彈所傷,被送返倫敦入院治療。是年12月解甲,次年一月重返牛津。

兩個月後,他的第一本詩集《在困綁中的靈》出版,給他寫作生涯極大鼓舞。他在校成績優異,屢獲甲等榮譽獎。1925年春,入選牛津大學的麥大倫學院(Magdalen College)英國語文院士。是年十月,他搬進學院居住,成為他以後叄十年的家。

在這裡,他結交了許多朋友,大半為無神論者。他在學術上的成就越大,離開基督信仰也越遠。但在此關鍵時刻,他遇到兩個人,一位是N.柯格希爾,牛津大學英國文學教授,有當時「最睿智也見聞最廣之人」的稱譽;他是個基督徒。另一位是J.R.R.託爾金,牛津大學安格魯撒克遜講座教授,也是基督徒。在二人的影響下,他開始經歷1600年前聖奧古斯丁的歷練:「我不愛甚麼,但我內心已有股力量要去愛;我內心深藏有需要,我恨自己不去需要…」

路易斯逐漸改變成了另一個人,或者說,他逐漸成為一個真正的人:「我像一個雪人,現在開始融解,從我的背部融起,一點一滴地瀉下,我不喜歡那感覺…」

終至有一天,他承認上帝的確存在,要他完全投降,從黑暗中跳出來。1929年復活節,路易斯「痛改前非,承認上帝是上帝。我跪下,我禱告,那晚,我很可能是全英國最喪氣也最不情願但卻回頭了的浪子。」

他的哥哥華尼在他逝世後追憶這段日子時說,「傑克的回歸基督得到新生命,不是一種突然的躍進,而是從長年心靈的疾病,緩慢地逐漸地籍著將息而康復。他這『病』起源於童年,在僵硬的宗教規例和空洞的教會學校教育中染上。」路氏迴轉之後說,「我已從相信上帝進到絕對相信道成肉身的基督,接受了基督信仰。」他有了真正的覺醒。

路易斯成了二十世紀中葉說英語的世界中捍衛基督信仰最有力也最受歡迎的人。1954年,獲選為劍橋大學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期英國文學講座教授,所寫文學批評論文已成傳世之作。他是一位甚受學生愛戴的老師。而他寫的神學和具神學深度的文學作品早已膾炙人口。因而有「向懷疑者傳福音的使徒」之稱,獲到全球教會的稱讚。

《返璞歸真》是他的著作中影響最大的一部。他在原著的序言中介紹此書時說:「本書原為我的電臺廣播講話,印刷成書時作了一點增補,但保持說話的語氣,用了不少俗語和縮語(例如don’t,we』ye)。這些當然不見於譯文中,但譯時努力保持原作者說話的口氣(譯者)。...

「我的信仰立場很單純,我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平信徒。我信主後,認為我最能幫助我的不信基督的朋友的事,就是向他們闡釋這信仰,並為之辯解…「我無意參與神學上的爭辯,那是神學家的事。我所致力的是為『核心』的基督信仰辯明。那是信仰中最純淨的中心部份…是在我還未到這世界以前早就存在的那個真正基督信仰。

那信仰,不管我喜不喜歡,早已在那裡。只有一位上帝,耶穌基督是他的獨生兒子,他的大愛呼籲我們回歸,迴轉成為真正的照他形像造的人,成為他的子女。…「從此書出版後收到的難數書信與評論中,可以看見我至少已成功地將基督徒都能同意的基督信仰的中心寫了出來。我盼望我們能合一團結…「本書所用『基督徒』叄字,指的是接受基督信仰中共同教義的人…這個名字首先見於安提阿教會(徒11:26),用以稱呼使徒們和接受使徒教訓的人。要是有人接受了基督信仰,生活卻夠不到標準,我們可以說他是個不好的基督徒,但不能說他不是基督徒。…「我只能說,這裡講的『純淨』基督信仰好像一座屋子的大廳,大廳有若干通往房間的門。若因此書能帶領一些人進入這大廳,我已心滿意足了。但要見到溫暖的火爐,有坐椅,有飯菜,必須進到房間才可以享受。大廳只是等候的地方,在這裡可以找自己喜歡的房間。大廳不是住的地方,有的人也許得在大廳久留點,有的人一下就可以決定敲那個房間的門。我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不同,但我知道上帝不願人留在大廳裡,除非地認為等候對他有益。

 

「你一旦進到房間,就會發現大廳裡的等候對你也有好處,若不等便得不到這益處。可是,你只能在那裡等候,不可以在那裡搭營。你應該不斷禱告,得到光照。就是在大廳裡,也得遵守整座屋子共守的規則。而且應該不斷查問那扇門才是真門,不可以僅因為外面的油漆和裝飾討你歡喜便選定房間。換言之,你不應問:『我喜歡這種崇拜形式麼?』而應該問:『這些教義是真理嗎?這裡有沒有真正的聖潔?我不願敲門是不是由於內在的驕傲,或者個人的味口,或者個人不喜歡那個守門人?』」

路易斯在序言的末後說:「你進到自己的房間以後,對那些選了別的房間的人應心存寬厚,對那些仍留在大廳裡的人也該如此。他們若選錯了,做錯了,應為他們禱告。他們若是你的仇敵,更應遵照主基督的教訓為他們祈求。這是進了這座屋子後,大家應守的規則。」

路易斯寫此書時,二次大戰正酣,英倫叄島在納粹德國轟炸下,人們生命朝不保夕。一方面基督信仰成了一股力足以幫助全民為自由而戰決不屈服的偉大力量;另一方面,在知識界,打著科學招牌的進化論正方興未艾,為納粹利用宣布上帝已死的新哲學開始蔓延。魯氏深受其害,在書中對二者都有極其深刻且富幽默的評論。

書中有專章討論叄位一體的上帝。還有一章專論「時間」答覆「基督既是神成為人,來到世間,那他怎能又照顧宇宙的運行」這個問題,甚富啟迪。

本書頗難譯。我在非常忙碌的生活節奏中每個主日下午抽出半天寧靜的時刻來做這件十分不夠資格做的事。經過半年,終於完成全書的翻譯工作。

這篇序中的路氏生平,大半取材於B.希卜黎的《幽谷之旅》和路氏自己寫的自傳《意外的喜樂》。原序甚長,精華已摘譯於此,可以省出讀者一些時間去看書的正文。

今天我們所處的時代急迫需要一位像路易斯這樣的思想家來為大家解惑,答覆我們在這個大時代中所面對的信仰問題。

原書名為Mere Christianity,有「這是不折不扣的純淨基督信仰」之意。給中文版取名《返璞歸真》,指出基督信仰去掉後世所加的裝飾,回到聖經的教訓,可說美好無比。因為這是唯一有一位復活的基督的宗教信仰,通過他,人可以恢復真正的人的地位,具有上帝的莊嚴形像和他永活的生命。

餘也魯教授               

一九九五年十月寫於大帽山畔的科技中心

相關焦點

  • 蔡華:理雅各英譯《中國經典》再版「他序」論略
    內容摘要:理雅各《中國經典》英譯系列不斷再版,原版譯介副文本組成有所調變。1960 港大版與 2011 華師大版中出現了「他序」,體現的是譯介領域專業讀者的接受實況,新增譯介副文本與原版譯者「自序」形成主客觀連續統一體關係,彰顯並推動著理雅各中國典籍英譯系列經典的跨時空接受與傳播。
  • 《山法─西藏關於他空與佛藏之根本論》中譯序
    山法了義海論中譯序  憶昔2001年夏末起手繕寫《狂密與真密》,為更深入了解他空見的始源等事,開始閱讀《土觀宗派源流》一書(土觀羅桑卻季尼瑪著,劉立千譯,佛教慈慧服務中心1993.7出版),第二日晚上閱讀書中的他空見簡介後
  • 「音樂之旅」(返璞歸真)《Return to innocence》
    《Return To Innocence》是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宣傳片歌曲,被譯為《返璞歸真》。許多人會對它的旋律感到非常熟悉,特別是那幾句啊呀啊呀啊......。(郭英男)《返璞歸真》return to innocenec
  • 基督徒的生命轉變是隨著對耶穌基督的認識而轉變
    究其原因,就是他們的生命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轉變,不僅僅他人覺不出他們的轉變,其實就是他們自己也是會有所察覺自己景況。那麼為什麼會這樣?我想,是因為他們並沒有認識主而導致的。要解決這個問題,提供以下的方案:首先要認識基督耶穌的轉變耶穌基督的身份發生過二次轉變。第一次轉變是「神變作肉身」。
  • 何歡歡︱「不易」之譯,道安有「道」
    此外,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餘淑慧博士於2013年提交的學位論文《佛教譯場與譯論的生成與轉變》中有關道安譯論的部分,資料搜羅詳盡、分析鞭辟入裡,但也未關注到日本學界的重要動態,沒有討論「易」的不同釋讀。職是之故,乃覺有必要概略介紹橫超慧日的研究,並藉此向船山徹和王向遠兩位先生討教幾個問題。
  • 書生之見:《皇漢醫學》譯為漢文,馬一浮先生實功不可沒
    馬先生寫序題跋之對象,或為古代名著,或為朋友新書,或為新刻古籍,最著名者,如熊十力先生之《新唯識論》初版即由馬先生作序,又有《聖傳論序》《儒林典要序》《慈湖家記序》《護生畫集序》《皇漢醫學序》等。馬先生之序跋大致可分三個時段(前後也有交叉):一為歸國後讀四庫全書至新文化運動前期(五四前後),主要是為古代叢書作序;二為五四以後至於全面抗戰之前,主要是為朋友譯著作序;三為抗戰爆發至於復性書院時期,主要是為刻錄古籍作序。《皇漢醫學序》即屬於第二時段,是為朋友翻譯日文醫學典籍而作。  二〇一二年九月我曾錄入《皇漢醫學序》,又據《馬一浮集》校對一遍。
  • 林行止:譯事三難
    顧信矣,不達,雖譯,猶不譯也……」  「信達雅」是知易行難的譯事標準。然而,此標準有時效性,在百多年前肯定是「信達雅」之譯,今之讀者讀之可能茫茫然。  近日「行書店」,見很多幾乎與原著同步出版的譯書(內地臺灣皆有,香港的似未之見),略一翻閱,不必與原文對讀,輕易可見譯事馬虎的痕跡,當中也許有「電臘翻譯」,令讀者如墜十裡霧中……譯事其實不易,今人基於經濟理由求速成,害人害己害原著!  順便談談《天演論》及雜說譯事之難。
  • 「返璞歸真」用英文怎麼說?
    大家好,今天我們分享一個表達「返璞歸真」,它的英文表達是:get / go back to nature 返璞歸真, 回歸自然的生活方式An increasing number of citizens我喜歡香港的生活,喜歡在世界商業中心的快節奏生活,但時不時的返璞歸真的生活是那麼令人心曠神怡。
  • 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李白
  • 「林紓譯小說」問世121年,《林譯小說精選十種》再現經典
    其譯作與嚴復的「嚴譯名著」分庭抗禮,世稱「林譯小說」。今年是「林譯小說」問世121周年,草鷺文化聯合商務印書館特於6月推出《林譯小說精選十種》。出版界對「林譯小說」有過多次精選結集「林譯小說」與商務印書館有著特別的緣分。在清末民初,商務印書館刊行「說部叢書」,收集「翻譯小說」三百餘種,其中有一百二十多種出自林譯,即以此而別立一套「林譯小說叢書」。當時「林譯小說」涉及歐美名家經典作品極多,幾乎都是首次引入中國。
  • 譯海輕舟 題譯的傳神
    Rain 《山雨欲來》 1932年有一部著名電影,改編自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的短篇小說Rain。故事說的是一位南太平洋島上的牧師,要讓一名妓女接受信仰。7.Avenue Joffre 霞飛路上海的淮海路,1949年前,叫作「霞飛路」,得名於Avenue Joffre. 且不論這位法國將軍Joseph Joffre的「一戰」勳勞,就說這條馬路,代表上海法租界的十丈紅塵、異彩芳菲。
  • 馬克·華伯格有了虔誠信仰後,帶來人生的轉變
    萊塢演員兼製片人馬克·華伯格(MarkWahlberg)最近和影迷們分享,他的信仰已成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 前序、中序、後序遍歷序列,你懂透徹了嗎?
    ①首先要掌握三個序列字母排序的規律:前序序列:根左右中序序列:左根右後序序列:左右根②接著看題目,題中一般會給出兩個序列,然後讓我們根據給出的兩個序列求出剩下那個序列,這時把兩個序列寫在草紙上,根據①中的排序規律確定根節點,將其用矩形框出,然後再確定根節點的左右子樹,以此類推,邊做邊畫二叉樹表示,解題思路會更加清晰。
  • 《玉臺新詠序》新譯
    直到近來才發覺早已經有人翻譯過了,收錄於貴州人民出版社中國歷代名著全譯叢書中的《六朝文絜》,於是我對照著校訂了一遍,勘改錯訛,查漏補缺,希望觀者能通過我的轉述,略微窺得一絲六朝的餘韻。那凌雲蔽日的樓宇高閣,即便是有幸登臨秦國三休之臺的由余也未曾見過,宮闕有千門萬戶,就像是張衡在《西京賦》裡描述的樣子。周穆王的璧臺上,漢武帝的金屋中,玉樹以珊瑚為枝,珠簾用玳瑁作軸。
  • 二叉樹的前序,中序,後序遍歷——遞歸和非遞歸實現
    前序遍歷:按照「根-左-右」的順序遍歷。中序遍歷:按照「左-根-右」的順序遍歷。後序遍歷:按照「左-右-根」的順序遍歷。遞歸版:遞歸版的代碼非常簡單,我給大家分析一下原理。就是中序遍歷4->2->5->1->6->3->7⑦若我們將這些數第三次出現就列印。就是後序遍歷4->5->2->6->7->3->1中序遍歷代碼:後序遍歷代碼:非遞歸版:先序遍歷。①先準備一個棧②先將根節點壓入棧③彈出一個節點。
  • 耶路撒冷各基督信仰教會的宗主教:耶穌的誕生將一切邪惡轉變為圓滿...
    耶路撒冷各基督信仰教會的13位宗主教發表聯合聖誕節文告。拉丁禮宗主教區宗座署理皮扎巴拉蒙總主教強調,作基督徒就是意味著奉獻生命。(梵蒂岡新聞網)在2019年聖誕節即將來臨之際,耶路撒冷各基督信仰教會的13位宗主教聯合發表聖誕節文告。
  • 樓宇烈:《法華經》與觀世音信仰
    對於彌陀信仰,在有關淨土宗或淨土信仰的研究著述中已有大量的論述,本文則想專就中國的觀世音菩薩信仰作一簡要的探討。有關觀世音菩薩的經典據現存漢譯佛典,最早出現觀世音菩薩名號的佛經是後漢支曜譯的《成具光明定意經》,經中羅列諸來聽佛說法的菩薩中最後一位名叫「觀音」。
  • 《都譯王朝》中的戲說與真相
    最近剛追完《都譯王朝》這部7年前的老片。感慨良多,總覺得要寫些什麼才能釋放下心裡翻騰的情緒。這部歷史劇上映於2007年至2010年間。正是我剛踏出大學校門走上社會的時候。那時的我急著投身於忙碌的工作,不怕加班也有扛得起通宵的體力,卯著一股勁以為自己能幹出些什麼。無心娛樂與八卦,唯一有追的一部漫畫叫《夫妻成長日記》。
  • 有聲|返璞歸真 30——第三章 信(下) C.S.路易斯
    真正重要的不是變化發生時我們的感受,而是這種變化自身的性質,我們從相信自己的努力轉變到對自己的一切努力感到絕望,從而將一切交託給上帝。我知道「交託給上帝」這句話可能會引起誤解,但是目前我們還只能這樣說。
  • 艾哈邁德聖訓選譯 79
    艾哈邁德聖訓選譯奉至仁至慈的安拉之名 一切讚頌全歸安拉,我們讚美他,求他襄助,求他饒恕。我們求安拉護佑免遭我們自身的傷害和我們行為的傷害。使者答:「信仰(伊瑪尼)。」那人問:何為信仰?使者答:「信安拉,信其眾天使,信其眾經典,信其眾使者,信死後復生。」那人問:哪種信仰最優越?使者答:「遷移(希吉拉)。」那人問:何為遷移?使者答:「你遠離罪惡。」那人問:哪種遷移最優越?使者答:「奮戰(吉哈德)。」那人問:何為奮戰?使者答:「就是你遭遇逆徒時與他拼殺。」那人問:哪種奮戰最優越?使者答:「戰馬被殺,血灑疆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