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來得早。除夕前兩日,看到朋友在大坪山上拍的照片,滿山烏梅盡已綻放,一朵朵、一樹樹、一片片粉白嬌豔的花朵,細看嫋嫋婷婷,遠看雲蒸霞蔚,我心動了。如若在梅花樹下舉行一場茶會,在花海裡烹茶品茗,豈不風雅有趣?
丁酉年正月初一,梅花茶會如約舉行。韓先生等一撥茶友專程從成都趕來,「為了赴一場風花雪月的茶會,值得!」他笑著說,從城市的噪音和霧霾中突圍出來,一腳踏進大坪山,心都醉了!一下車,撲面而來的是山野清新的空氣,遠遠就聞見一股細細的清香,直滲進人的心肺。舉目四顧,山坡上到處是盛開的梅花,紅的,粉的,白的,每一樹梅花都是一樹詩。它們開得素淨紛繁,粉嫩嬌俏,星星點點,清芳幽冽,香氣裡帶著一絲絲冷韻。
從停車場下行數百米,即到天谷洞道觀。這是一個小小的道觀,相當乾淨,距離天谷洞不足一百米。關於天谷洞,歷來有諸多神秘的傳說。天谷洞也叫天師洞,是創五鬥米教的張道陵天師當年修煉的巖洞,後來仙師張三丰也來此修煉。去夏我曾來過這裡,滿山草木葳蕤,雖驕陽似火,但人一走近洞口,便有森森冷氣襲來,眼鏡的鏡片瞬間模糊。洞內深不可測且幽黑,我們一行人躬身前行十幾米,便告退了。
天谷洞道觀前有一個懸空搭建的木頭平臺,這是一處開闊的場所,大約兩百平米,背靠大山,面朝空谷,天氣晴好的時候,對面的山巒樹林清晰可見。當日雲遮霧鎖,群山籠罩在白茫茫的濃霧之中,恍如仙境。道觀左側有一株虯 枝伸展的老梅樹,好像修行多年的隱士,斜伸出繁花滿枝的手臂,長長的拂塵一甩,聲音飄飄渺渺隔空傳來:「老道這廂有禮了!」我們遂決定就在樹下設茶席。因為是新年,我特意選擇了深紫色的絲絨茶席,案頭一枝恣肆的梅花斜插著,春意知幾許。「水是從天谷洞汲來的,水質清甜,可以泡茶。」管理道觀的黃誠超道長走出來,輕聲問訊致禮,並細心地為我們拉來電線插座,接通電源。
天谷洞的山泉聞名久矣,而我還是第一次嘗試。第一道茶,衝瀹峨眉紫筍,此茶系峨眉高山紫葉紅茶,滋味醇和,溫文爾雅。開湯之後,我發現,以天谷山泉沏出的紫筍,湯色金蜜透紅、清澈豔麗,細細啜飲茶湯,分明更有活性,更柔滑、溫潤,回甘更快。雖是初相見,但我一下子便愛上了這水。
茶聊中,大家說起了天谷洞。天谷洞是在峭壁上天然形成的巖洞,洞中有洞、曲徑通幽,據說有大洞二十四個,應二十四氣;小洞七十二穴,應七十二候,洞內巖壁及巖頂凝結著千姿百態的鐘乳石花。聽黃道長說,他曾入洞探尋,洞深幾百米,盡頭處有一小洞直通山頂,陽光可以照入洞中,幽陰吸陽,天地交合,是修煉聖藪的洞天福地。如此說來,在道教祖庭鶴鳴山鶴之背所在的大坪山賞花品茶,且用天谷洞的泉水衝沏,這一盞茶真是意味深長了。
不知何時,太陽從雲縫裡探出頭來,露出微微的笑臉。細碎的陽光通過梅花漏影到茶席上,透視出山野特有的光陰之美。雖剪剪微風、漠漠春寒,但一盞紫筍喝得大伙兒身心俱暖。不能辜負了這樹花蜜香濃的梅,我起身摘了幾朵粉白嬌豔的梅花,丟進蓋碗裡。茶湯裡的溫婉,陡然多了清冽的幽香。細細品來,竟是從未體驗過的清涼甜香。
花間一壺茶,席上飲清雅。對花品茗,還有什麼比這更值得珍惜的呢?梅花樹下暗香浮動的這一席茶,讓茶友瀟湘竹觸景生情,有感而發,遂吟誦起《詩經·小雅·鹿鳴》:「呦呦鹿鳴,食野 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古韻悠悠,清趣無邊。林歌爾姐姐也詩興大發,當即為大家誦讀了她剛剛寫的詩。你一首、我一首,詩情在茶香裡飛揚。清亮金黃的茶湯裡,有花影蕩漾入盞,也映著茶友們溫暖的笑容。這一刻,茶溝通了天地自然,也連接了心靈與友情。此情此景,讓我想起豐子愷的漫畫裡所描述的,我們「小桌呼朋三面坐」,是該「留將一面與梅花」,攜山水共飲,與梅花同笑,這正是我喜愛的詩境和茶境。
此時,若有一床古琴或一管洞簫就更妙了。可惜,正逢春節,善於彈琴、吹簫的王師弟和桃子妹妹回家探望父母未能赴約,不過,留點遺憾也好,正如佛經所言,娑婆世界不完美,喝茶也是同樣的道理,在不完美的世界裡尋求片刻的完美。
第二道茶,我為大家衝泡了臘梅紫筍。這是一款由成都榜上有名茶莊研發的花茶,用小寒初候剛開的臘梅與春天製作的峨眉紫筍精心窨制而成。好茶自當恭敬以待,燒水,燙杯,投茶,搖香,注水,出湯……玻璃公道杯中,蜜黃通透、璀璨如寶石的臘梅紫筍引來茶友們一片讚嘆。細細飲之,茶香花香合二為一,香氣鮮靈,喉底沁涼圓潤,回味幽長。細嗅杯底,是綿長的梅之冷香。茶香在口舌,花香在鼻目,眾茶友無不歡喜自在,笑呼:「梅花樹下品梅花茶,這個梅花茶會實在是名副其實!」
對花飲茶,原本清雅之極,更何況是梅花呢?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有了梅的疏影橫斜,喝茶的情趣便大不相同了。我很認同明人田藝蘅《煮泉小品》裡的說法:「若把一甌對山花啜之,當更助風景。」攜手清心淡泊之人,野外尋芳,於幕天席地中,花前樹下品茗,可謂浮生一大快意之事。大年初一,由茶與花開啟新一年的帷幕,想來便極具詩情和韻味。
天色漸暗,山風漸緊,該回家了。我們收拾起梅樹下的茶席,辭別了黃道長。走在被風吹得乾乾淨淨的山徑上,看到路兩旁數株花開潔白的野茶,我們忍不住又停下來,駐足觀賞。山坡上有大片李子樹,憶及去年盛夏,來的時候正是李子成熟的季節,滿樹李果鬱郁累累,光是看著就令人口齒生津。眼下,李樹們還在沉睡酣眠中,哦,不,應該說,它們正在安靜地積累力量、蓄勢待發,依往年的經驗,料不出一個月,它們必定蓓蕾滿樹,繁花滿眼。想到這裡,我內心暖如陽春,蕩起溫柔的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