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知乎上有一個熱門討論,如何評價某留學生說「亞洲人數學能力其實很差」的vlog?
說實話,小編的第一反應是,這姑娘怕是對亞洲人有什麼誤解?
為了不有失偏頗,我們先來完整過一遍這名留學生的視頻:
首先,上來這個姑娘就點題了。
「就是這個出國留學後啊,我發現一個我誤解多年的事情。亞洲人的數學其實很差。
雖然很多人在吐槽外國人的計算能力,舉個例子根號二等於多少?脫口而出1.414。π約等於3.14。」
轉折來了,
「但是你們有思考過,這是怎麼推導出來的嗎?」
「我們只是知道用公式解題,卻不知道為什麼能用這個公式。
這也是為什麼我高考數學有140,但是我真的一點也不了解數學。
知其然不知所以然,
我只是擅長解題但從來不追究真理。」
「我好像突然明白了為什麼從留學一開始,
老師就一直在強調Critical Thinking。」
「我們是不是都太過分強調結果了,很少在意過程也不去質疑為什麼。
所以,這也限制了很多人在學術上的發展。
我感覺到學習不是為了考試,而是不斷挑戰你自己的思維。
所以保持你的創造力和想像力真的非常重要。」
以上,就是該vlog的全部文字內容。
仔細分辨,這名留學生的言論中其實有值得琢磨的東西。
比如批判應試教育,學習應該保持創造力和想像力。
但她的結論卻完全經不起推敲。
通過自己的個人體會上升到亞洲人群體,因為自己不了解數學、缺乏對數學推導過程的了解就得出結論:亞洲人數學差。
這就過於片面了。
畢竟,亞洲群體可不是一個能輕易概括的體量。
全世界70多億人中,亞洲人口就已經超過40億。
何況在知乎上看到這個問題參與討論的人,大多也都是受過9年義務教育的。
別人數學好不好的這不好說,但數學大家都是學過的。
課本上說過什麼,沒說過什麼,大家是能夠達成共識的。
「這個推導,初中還是高中專門有講的啊!當時老師還拿教具做了演示。」
「每個都學過,不信你可以去翻書…你非得不知道我也沒辦法。」
「義務教育的漏網之魚還是不要拿自己做例子了。」
就拿圓周率舉個例。
在人教版的數學課本上,不但有求π的歷史過程、也講解了生活中的實際運用。
部分人教版數學課本內容,圖源:網絡
學數學的目的,最終自然是要服務於現實生活。
雖然可能因為不同的職業方向,好多人在出了校門後就逐漸把學過的很多東西都還給老師了。
但我們熟記在心的公式,仍然可以幫助我們在遇到問題時,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這也正是數學的魅力所在。
這名對此表示不解的留學生,如果數學真的考過140分還不懂這些粗淺的道理,
那可能是在學習過程中光記了公式考點、忽略了老師教過的推導過程,要不就是題庫中得道升華的「套題王」。
但不管怎麼說,能考出140分,證明應該還是很會數學邏輯的。
只不過其他方面邏輯可能就空泛了一些,缺乏了數學重要的嚴謹性。
如果用同樣的邏輯套路,我們簡直能開啟一個新世界。
用視頻中的邏輯,我們幾乎能用「口嗨」的形式改變世界。
這套邏輯公式可以這樣概括:
「我們都以為……但是他們只是能xx而已,他們從來都不知道為什麼……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他們僅僅……根本不懂……」
於是,世界範圍內產生了很多新的問題亟待解決。
e.g.1
「我們都以為四川人很會吃辣,但是他們只是能吃辣而己,他們從來都不知道為什麼。
幾乎所有的菜都固定地要放一些辣椒。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他們僅僅擅長使用而不追求真理。四川人根本不懂吃辣!」
e.g.2
「我們都以為大猩猩會爬樹,但是他們只是能爬樹而已,他們從來都不知道為什麼。
幾乎所有的猩猩見到一棵樹就爬。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他們僅僅擅長使用而不追求真理。大猩猩根本不懂爬樹!」
圖源:網絡
e.g.3
「我們都以為日本人很講禮貌,但是他們只是講禮貌而已,他們從來都不知道為什麼。
日本人日常生活就是很講禮貌。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他們僅僅擅長使用而不追求真理。日本人根本不懂什麼是禮貌!」
e.g.4
「我們都以為德國人的工藝很精湛,但是他們只是工藝精湛,他們從來都不知道為什麼。
德國人日常生活就是很追求工藝精湛。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他們僅僅擅長使用而不追求真理。德國人根本不懂什麼是工藝精湛!」
e.g.5
「我們都以為中國人很會吃,但是他們只是會吃而已,他們從來都不知道為什麼。
中國人花心思琢磨怎麼把食物做的好吃。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他們僅僅擅長使用而不追求真理。中國人根本不懂什麼是會吃!」
e.g.6
「我們都以為黑人在美國受歧視,但是他們只是受歧視而已,他們從來都不知道為什麼。
黑人天天喊著自己受到歧視。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他們僅僅擅長使用而不追求真理。美國黑人根本不懂什麼是歧視!」
照這種方式延伸下去,這個世界可能會天翻地覆。
光是想到這裡,小編我自己都要佩服我自己了。
回到視頻裡探討的問題。
亞洲人的數學不僅不差,甚至還一直被美國人所忌憚。
一位亞裔姑娘在TED演講中談到種族歧視的時候曾說過,
因為她是亞洲人,當她數學得到不錯的成績時,別人不會歸功於她努力學習,只會說:
「因為你是亞洲人啊。」
雖然視頻講述的是種族歧視,亞洲人數學好已經成為一種刻板印象。
但這種刻板印象卻並非空穴來風,亞洲人在數學方面確實有過人之處。
很多亞洲人不光數學不差,事實上還很優秀。
這點從各種國際數學比賽隊伍中的亞裔面孔,也能可見一斑。
而那名留學生在視頻中提出的質疑,其實也同樣適用於其他國家的人。
如果你去問一個美國人或者歐洲人為啥根號2等於1.414?
他們大概率只會掏出計算器告訴你:就是這個結果啊。
一檔國外綜藝中,他們自己也是這樣說的:
「美國教育太遜了,幹啥都用計算器。」
何況術業有專攻,你去問一個學其它專業的人數學問題,答不上來也情有可原。
但要想通過顯示自身的專業水平,拔高領域的門檻,來剝奪他人的發言權,就難免遭人詬病了。
真正厲害的大牛,會選擇降低領域門檻從而讓更多人參與進來。
這才是熱愛真理的人該有的學術態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