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年前的《英雄兒女》,震撼全世界,身為國人必看的電影

2020-11-19 快樂娛樂的家

「為了勝利,向我開炮」。

有多少人聽過這句話?你知道這氣壯山河的聲音出自哪個故事嗎?

這正是老一代革命家提起就會落淚的經典電影《英雄兒女》。一部震撼了幾代人的巨作。而今年,正好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70周年,再次回味這部經典,筆者的心裡泛起了五味雜陳。

這部電影,雖然沒有好萊塢大劇那般精彩,但所表達的精神令我們難忘,是身為國人必看的一部電影。

劇中講述了,在抗美援朝時期,某軍政委來到前線視察,路上遇到了文工團的骨幹王芳,政委看著她的臉很是熟悉。

而分別之後,王芳找到了他哥王成,拿出了父親寄給他的照片,上面寫著:我兒抗美大英雄,愛女援朝志更高。可想而知,兄妹倆上前線,作為父親,很為他們感到驕傲,也寄託著希望。

兩人把照片放在身上,就像一張護身符一樣,全身充滿了力量。

此時的戰爭已經打響,面對敵軍超過五倍的人數,必須等支援部隊趕來才行,王成要求上戰場,但是因為頭上有傷被拒絕。他心有不甘,發誓一定要保衛國家,並向團長展示了自己父親留給他的信件。

而落款姓名王復標不禁讓他大吃一驚,便詢問王成:你父親是不是修理汽車的工人。王成連忙回答:是啊,首長,您是怎麼知道的?

原來,王復標和團長是老朋友,此時,前方傳來消息,兩人顧不上多說便一同奔赴戰場。

戰爭很是激烈,陣地失去了聯繫,奄奄一息的聯絡員握住他的手對他說:不論如何,要堅守陣地,絕不放鬆。

敵人的炮火兇猛,增援部隊根本衝不上去,多堅持一秒,就多增加一份勝利的希望,王成獨自搭建防禦工事,並在照片後寫下遺言。

隨著敵人的猛攻,王成播報的距離也離敵人越近,最終,他用光了所有的手榴彈,勇敢地衝向了敵人,並在大部隊的幫助下,守住陣地,光榮犧牲了。

文工團舉辦了慶祝演出,王芳對哥哥的死訊一概不知。團長於心不忍,還是把哥哥的死訊告訴了她,她心痛不已,眼淚不由自主地掉下來,哥哥的犧牲,比泰山還重。

組織決定,號召所有戰士,向王成同志學習,並安慰王芳,應該把哥哥的英雄事跡寫成一首歌,讓全國人民都知道。

於是,就有了《英雄戰歌》。

「風煙滾滾,唱英雄,四面青山側耳聽,側耳聽」。

歌詞很快就寫好了,可是政委覺得,後面寫得太悲壯,缺少鼓舞戰士的一腔熱血,革命的勝利不靠的是勇氣和鮮血,不是眼淚。

王芳明白了政委的意思,忍住心中的悲痛,修改了這首歌的歌詞,最後成就了《英雄讚歌》。

王成作為革命烈士,更是頂天立地的英雄。聽到這首歌,戰士們備受鼓舞,

團長的得知政委和王芳的父親是朋友,問為什麼不告訴她,政委掏出妻子的照片給團長看,照片上的女人和王芳極為相似,原來,王芳是政委失散多年的孩子,在王芳很小的時候,媽媽就被敵人殺害了,是鄰居王復標收養了王芳。政委之後參加了遊擊隊,從此再也沒有相見。

團長勸他們父女相認,但政委卻說,是王復標養大的女兒,一定要等到戰爭勝利後再說。

王芳奔赴前線,戰友們親如一家,王芳為了救戰士,不幸受傷,要想到達醫院,只能從河面過去,一位朝鮮的大爺架著擔架把王芳送到河對面,敵人的攻勢緊追不捨,老大爺收了槍傷,艱難的把王芳送到了醫院。

戰爭面前,都是英雄,為了人民解放,忠心耿耿,貢獻出自己的一切。

王芳痊癒後,跟著慰問團再次前線,這次,王復標也跟著一起來了,政委見過這位久違的老朋友,激動地擁抱在一起。

他被邀請到兒子生前的排裡,沒想到,這個排的名字就叫「王成排」。老父親激動不已,而戰士們向著祖國宣誓:堅決消滅侵略者。而這次,王復標告訴女兒的身世,其實,政委才是他的親生父親。

真是一樁喜事,王芳從此又多了一個愛她的爸爸。

父女相認,戰爭再次打響,英雄們又投入到另一場戰爭中。為祖國的革命事業奉獻自己的力量。

這部電影,像一道亮光一樣,照耀著每個國人的心。而真實戰爭遠比故事更加慘烈,每一寸山河都是戰士們用鮮血換來的,願國人珍惜當下,不忘英雄。

相關焦點

  • 56年後《英雄兒女》主演現狀 如今兩位女星79歲 而田方浦克劉世龍已去世
    被稱為"新中國電影搖籃"的長影廠,一下就看中了這個寶貴的題材,很快電影《英雄兒女》的創作就提上了日程。導演是曾執導過《平原遊擊隊》的武兆堤,這次他也是編劇之一。而另一位編劇,則是由武兆堤推薦的老同學毛烽。雖然毛烽沒有寫劇本的經驗,可他在朝鮮戰場上多年的戰鬥經驗就是最棒的素材。經過兩人精心的改編,他們創作出了最棒的劇本。
  • 英雄兒女「藝」豪情
    其中,由中影股份出品的電影《金剛川》《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最可愛的人》和《英雄連》將相繼亮相。根據真實歷史事件及老兵口述改編的原創話劇《上甘嶺》已經開啟全國巡演。另外,講述中國人民志願軍英雄人物和英雄故事的同名圖書《英雄兒女》也即將上市。
  • ——紀錄片《英雄兒女》熱播引發熱烈反響
    截至目前,紀錄片《英雄兒女》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跨屏傳播總觸達人次為9.33億次。在央視新聞新媒體端(客戶端、抖音、快手及兩微帳號)總閱讀瀏覽量1.1億次,在央視網全網累計閱讀及視頻播放量超過3.3億次。在央視頻《英雄兒女》帳號共取得約244.8萬次播放總量。
  • 電影《八佰》又一部震撼國人抗戰力作
    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在偉大的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筆者慕名觀看了《八佰》這部長達150分鐘的電影,看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不僅深深敬佩劇中無數英雄面對倭寇入侵,不怕犧牲、視死如歸的英雄壯舉,更被他們抵禦外侮爭取民族解放慷慨赴死的情懷完全折服......。
  • 壯闊的歷史畫卷 永恆的英雄戰歌——紀錄片《英雄兒女》熱播引發...
    按照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進程,重點講述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英雄人物和英雄故事,再現全國人民萬眾一心開展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運動的壯麗圖景,凸顯抗美援朝的偉大精神和現實意義。這部反映抗美援朝戰爭的紀錄片,以大量的真實歷史文獻資料和當事人口述,再現了70年前志願軍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中,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與美國為首的所謂「聯合國軍」進行殊死戰鬥的情景。
  • 紀錄片《英雄兒女》熱播引發熱烈反響
    > 紀錄片《英雄兒女》海報。據主創團隊介紹,《英雄兒女》在創作中,不但通過具體的影像資料重現了戰爭時期的激烈場面和中華英雄兒女的精神,還採訪了當時保家衛國的偉大戰爭中的戰士們,聽他們講述這段難忘的經歷、鮮活的歷史。
  • 「勇士與陣地同在,英雄與日月同輝」——紀錄片《英雄兒女》引發...
    新華社北京10月24日電 題:「勇士與陣地同在,英雄與日月同輝」——紀錄片《英雄兒女》引發觀眾強烈反響  新華社記者白瀛、翟翔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指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攝製的6集電視紀錄片《英雄兒女
  • 英雄的生命開鮮花——紀錄片《英雄兒女》、電影《金剛川》觀後
    據了解,《金剛川》今年3月立項,7月正式開機,到10月23日上映,製作周期不到三個月,可以說刷新了國產電影製作的速度,而影片所呈現的特效和電影質感,充分彰顯了中國電影工業近年來所取得的發展進步。  抗美援朝戰爭發生在70年前,生長在和平年代的人們,或許對這段歷史不是很熟悉,《金剛川》的上映能夠引發觀眾特別是年輕觀眾對於歷史的關注。
  • 英雄的生命開鮮花 ——紀錄片《英雄兒女》、電影《金剛川》觀後
    在震撼的事件還原之外,片首、片尾加入了真實的紀錄資料片段,黑白素材中挺進朝鮮戰場的年輕士兵與走下戰場已近暮年的老兵隔著時空和生死遙相呼應;《上甘嶺》與《英雄兒女》中的經典插曲也在畫外回應著不能忘卻的紀念。片中的美軍飛行員曾感嘆這是一座炸不掉的橋,其實《上甘嶺》早就回答了這些疑問,是守護美麗家園的信念、對故土親人的眷戀,讓戰士們甘願捨棄年輕的生命。
  • 經典老電影《英雄兒女》的幕前幕後
    電影《英雄兒女》中,王文清和王芳父女倆失散多年後相認而在《英雄兒女》的劇組中,他又是職位最高的「大官兒」,身任國家電影局副局長,從延安走過來的老幹部。《英雄兒女》拍攝任務在這裡完成。1964年《英雄兒女》電影攝製組就住在本溪橋頭190師部招待所,電影裡所有的武器裝備、車輛人員全部由我們這支第一機械化師的英雄部隊提供保障。
  • 溯源小說《團圓》與電影《英雄兒女》,讓我們記住了一個英雄的年代
    當我們談到這段歷史時,很多上了年紀的朋友便自然會想起曾經風靡全國、家喻戶曉的一部電影《英雄兒女》。無論是主人公王成的英雄形象,還是那句「為了勝利,向我開炮」的經典臺詞,抑或是廣為傳唱的電影插曲《英雄讚歌》,都給一代代中國人留下了深刻的時代記憶,這份熾熱的愛國主義情懷伴隨著影像流傳至今。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紀錄片《英雄兒女》開播引發強烈反響
    毛澤東主席號召:「全國和全世界的人民團結起來,打敗美帝國主義的任何挑釁。」他還說:「 現在是美國人逼著我們打這一仗的。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我們抗美援朝就是保家衛國。」有志願軍老戰士本人看完紀錄片後發來觀後感,也有他們的兒女、或是曾經在電影《英雄兒女》扮演過王芳的演員,看完紀錄片後,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想起了曾經的拍攝現場,感慨如今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 身為父親必看電影--迫在眉睫
    《迫在眉睫》是美國新線電影公司2002年出品的電影,導演是尼克·卡薩維茨。內容是一個處於社會底層的家庭如何在現有社會體制下如何應對突如其來的艱難,雖然反映了親情的偉大、社會制度的黑暗以及生活的無奈等等方面,但是神卻讓我滿懷著感謝,從中看見了神賜給神兒女的完美生活。2.影片開場,一個女司機開車行駛在盤山公路上,車窗上晃動著的十字架和車內播放的讚美顯明了她的信仰。
  • 尋找《英雄兒女》扮演者「王芳」
    一對戰地重逢悲喜叢生的親情父女,一段口口相傳氣壯山河的光影記憶,一首波瀾壯闊震撼人心的豪情插曲……1964年,長春電影製片廠導演武兆堤執導的影片《英雄兒女》,是根據巴金先生的著名小說《團圓》改編攝製而成。影片在英雄主義精神的映襯下,書寫了父女情、兄妹情、戰友情,伴隨著《英雄讚歌》的激昂旋律,極大地激勵和鼓舞了幾代國人的愛國熱情。
  • 《八佰》電影裡,英雄們為何不把手榴彈扔下去,而要抱著跳下?
    電影《八佰》的上映,激勵著我們國民的愛國之心,同時也是不負眾望,成功救市。在影片中,我們為英雄身綁炸彈,為抵擋日軍的進攻從六樓一躍而下,不僅僅是抵抗,更是對侵略者們的震撼。那麼為何不直接扔下去呢?,但是日軍更是會看到我方的弱點所在,然而奮身躍下,更是漲我軍氣勢,挫敗日軍銳氣,給及侵略者的震撼,犧牲自我,讓戰士們的鬥志更加昂揚。
  • ——電影《英雄兒女》的幕後故事
    這氣壯山河的呼叫出自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的抗美援朝電影《英雄兒女》,震撼了幾代中國觀眾。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日前,記者來到長影集團,追尋這部影響深遠影片背後的故事。在長影舊址博物館展廳,有一件珍貴的手稿展品,上面詳細記錄了電影《英雄兒女》創作過程中各方面專家、領導對劇中人物、情感表達、情節設置等方面的討論、修改意見。
  • 70年前,他們用生命和鮮血譜寫的英雄讚歌
    70年前 一路「雄赳赳 、氣昂昂」的烽火徵程 中華兒女用生命和鮮血 書寫了一段保家衛國的英雄往事
  • [電影賞析] 英雄兒女
    [電影賞析] 英雄兒女 2020-10-26 20: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電影《英雄兒女》插曲《英雄讚歌》詞作者———正定中學校友公木
    近日,以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為題材的電影《金剛川》正在熱映,電影主題曲《英雄讚歌》改編自20世紀60年代拍攝的電影《英雄兒女》中的插曲《英雄讚歌》。中華詞作人才濟濟,《英雄兒女》原著小說是著名作家巴金的《團圓》,導演武兆堤是新中國成立前就開始拍攝電影的名導演,飾演王成的劉世龍和飾演政委的田方都是名演員,飾演王芳的劉尚嫻也是冉冉升起的新星,這種陣容拍攝的電影在當年絕對算「重點項目」,其主題歌為何會選擇公木來填詞?
  • 經典電影《英雄兒女》幕後的故事
    相信許多朋友都看過電影《英雄兒女》,許多年間,這部電影在中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一首《英雄讚歌》唱遍大江南北,在幾代人的心靈上都烙下了深深的烙印。如今的影視劇創作者還能再創奇蹟,拍出《英雄兒女》那樣的傳世之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