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12月17日(記者 廖潔 通訊員 盧志理)12月17日,由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主辦的湖南省自然災害防治技術裝備產需對接會(第二場)在長沙舉行。
會議以實地考察和交流會的形式進行。與會人員現場考察了湖南北鬥微芯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湖南聯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北雲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在北鬥安全監測預警方面各自的特色和應用情況,通過相關應用案例了解了北鬥安全監測預警在自然災害防治中的優越性和精準性。會上,三家企業代表做了產品推介,望城區應急管理局作為用戶單位,圍繞「望城區北鬥+公共安全綜合監測預警平臺」的運維情況和應用感受做了細緻講解。與會人員進行了廣泛深入地交流探討。
北鬥是「中國創造」的代表性品牌,也是「湖南製造」的重要發展方向。目前,全省北鬥產業相關企業數量過百家,依託本土在北鬥技術上得天獨厚的優勢,以提供北鬥安全監測技術服務和設備為發展方向的企業不斷實現自我突破,在「北鬥+地質災害」的應用已趨於成熟。
作為水旱、地質、氣象、森林火災和地震等自然災害多發地區,今年以來,湖南多項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安全監測預警技術裝備在自然災害防治中發揮了重要的基礎性作用。通過北鬥高精度定位,結合智能傳感、雲物聯、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土木工程、安全應急等專業技術,在地質災害預警、鐵路安全監測、重要交通基礎設施安全監測、城市安全管理、水利工程監測、農業農村綜合服務、林業生態保護、住建工程監測預警等領域實現全天候、全自動的信息化專業監測預警,有效化解風險。今年疫情期間,長沙銅官窯地災點位移預警和防洪抗汛期間的常德石門縣特大型山體滑坡預警,均有北鬥衛星監測系統的功勞,實現了科學預判風險,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損失。
「全力挖掘北鬥能力,加強和加快北鬥安全監測預警技術的推廣應用意義重大。」省工信廳二級巡視員廖廷球說,北鬥安全監測預警技術正以全天候全自動、高精度高可靠等優勢成為時下智慧防災減災的最佳選擇之一,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國家災情管理與重大自然災害應急信息保障能力,同時還能帶動地方減災救災技術裝備能力建設,提升自然災害的風險防範與應急處置水平。
省發改委、省科技廳、省工信廳、省財政廳等有關處室負責人,省自然資源廳、省應急廳、省水利廳、省交通運輸廳、省住建廳、省消防救援總隊等具有應急裝備需求的部門相關處室負責人,廣鐵集團、長沙市工信局、望城區政府等單位有關負責人,以及省內三家突出的北鬥安全監測預警技術裝備生產企業負責人等參加會議。